王梵志
〔唐〕 ? - 約670 年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
约在八、九世纪间传入日本。
对唐代诗人寒山等创作有较大影响,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有风格近似的诗作。
宋代还有仿作。
明清以后因作品不容于正统,大部已佚,《全唐诗》未收。
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手抄本后,才又获国内外重视。
后人的辑本有1925年刘复校录本,1935年郑振铎校补本。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收集敦煌本王梵志诗集以及散见的佚诗,比较完备。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
平明欲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著。
同时小去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药。
生佛不拜礼,财色偏染著。
白日趁身名,兼能夜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出家多种果,花蕊竞来新。
庵罗能逸熟,获得未来因。
后园多桃李,花盛乱迎春。
花繁条结实,何愁子不真。
努力勤心种,多留与后人。
新人食甘果,惭贺种花人。
悉达追远福,学道莫辞贫。
但能求生路,同证四果身。
学问莫倚聪明,打却我慢贡高。
出家解脱无年,永离三界逍遥。
坐禅解空无相,皆皆实觅□□。
□□□□□□,□□□□□□。
法界以为家舍,任从自在条条。
形。
儿子有亦好,无亦甚其精。
有时愁□□,□□□□□。
不愁你亦是,一种大星星。
由心生妄相,无形本会真。
但看气新断,妻子即他人。
魂魄归五道,尸骸谢六尘。
验斯柏散坏,何处有君身。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