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 ? - 約670 年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
约在八、九世纪间传入日本。
对唐代诗人寒山等创作有较大影响,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有风格近似的诗作。
宋代还有仿作。
明清以后因作品不容于正统,大部已佚,《全唐诗》未收。
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手抄本后,才又获国内外重视。
后人的辑本有1925年刘复校录本,1935年郑振铎校补本。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收集敦煌本王梵志诗集以及散见的佚诗,比较完备。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
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
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
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
人心不可识,善恶实难知。
看面真如相,腹中怀蒺藜。
口共经文语,借猫搦鼠儿。
虽然断夜食,小家行大慈。
身是五阴城,周回无里数。
上下九穴门,脓流皆臭瘀。
湛然脓血间,安置八万户。
馀有九千家,出没同居住。
攘攘相食啖,贴贴无言语。
总在粪尿中,不解相蛆姡。
身行城即移,身卧城稳具。
身死城破坏,百姓无安处。
身体骨崖崖,面皮千道皱。
行时头即低,策杖与人语。
眼中双泪流,鼻涕垂入口。
腰似断弦弓,引气𡃤喘急。
口里无牙齿,强嫌寡妇丑。
闻好不惜钱,急送一榼酒。
前人许赐婚,判命向前走。
迎得少年妻,褒扬殊面首。
傍边乾咽唾,恰似守碓狗。
舂人收糠将,舐略空唇口。
忽逢三煞头,一棒即了手。
兀兀自免身,拟觅妻儿好。
切迎打脊使,穷汉每文□。
枉法剥众生,财是人髓脑。
报绝还他债,家家惣须到。
智者星星行,愚人自缠绕。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