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三国〕 192 - 232 年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
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
信繁华之速实兮,弗见凋于严霜。
芳暮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英芝。
既经时而收采兮,遂幽杀以增芳。
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绡縠之雾裳。
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
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
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
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
诗之素餐,所由作也。
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
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
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
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
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
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
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
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
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
简良授能,以方叔邵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
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
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
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
夫君之宠臣,欲以除害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
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
此二臣岂好为夸主而耀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才力输能于明君也。
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
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
必乘危蹑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虽未能禽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
如微才不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辍食弃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虾,寒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踘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