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三国〕 181 - 234 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逝世。
成都、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
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恃其备也。
所以锋锐甲坚,则人轻战。
故甲不坚密,与肉袒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将帅不勇,与无将同。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
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
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
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夫草木丛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林,利以不意;前林无隐,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莫;以众击寡,利以清晨;强弩长兵,利以捷次;逾渊隔水,风大暗昧,利以搏前击后。
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
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
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