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三国〕 181 - 234 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逝世。
成都、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财。
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
三者不立,士可怠也。
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
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
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
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
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又曰:“预备无虞,古之善政。
”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故曰:有备无患。
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将有五强八恶。
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