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汉〕 前145 - 前87 年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今暴得大名,不祥。
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
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
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
项梁谓军吏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也。
环之匡卫十二星,籓臣。
皆曰紫宫。
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后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
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
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
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
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
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在斗魁中,贵人之牢。
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辅星明近,辅臣亲彊;斥小,疏弱。
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
有句圜十五星,属杓,曰贱人之牢。
其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出。
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
东宫苍龙,房、心。
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
不欲直,直则天王失计。
房为府,曰天驷。
其阴,右骖。
旁有两星曰衿;北一星曰辖。
东北曲十二星曰旗。
旗中四星天市;中六星曰市楼。
市中星众者实;其虚则秏。
房南众星曰骑官。
左角,李;右角,将。
大角者,天王帝廷。
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
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亢为疏庙,主疾。
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
氐为天根,主疫。
  尾为九子,曰君臣;斥绝,不和。
箕为敖客,曰口舌。
火犯守角,则有战。
房、心,王者恶之也。
南宫朱鸟,权、衡。
衡,太微,三光之廷。
匡卫十二星,籓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门左右,掖门。
门内六星,诸侯。
其内五星,五帝坐。
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傍一大星,将位也。
月、五星顺入,轨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诛也。
其逆入,若不轨道,以所犯命之;中坐,成形,皆群下从谋也。
金、火尤甚。
廷籓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权,轩辕。
轩辕,黄龙体。
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月、五星守犯者,如衡占。
东井为水事。
其西曲星曰钺。
钺北,北河;南,南河;两河、天阙间为关梁。
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
火守南北河,兵起,谷不登。
故德成衡,观成潢,伤成钺,祸成井,诛成质。
柳为鸟注,主木草。
七星,颈,为员官。
主急事。
张,素,为厨,主觞客。
翼为羽翮,主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
”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
厥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
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
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
岱宗,泰山也。
柴,望秩于山川。
遂觐东后。
东后者,诸侯也。
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五月,巡狩至南岳。
南岳,衡山也。
八月,巡狩至西岳。
西岳,华山也。
十一月,巡狩至北岳。
北岳,恒山也。
皆如岱宗之礼。
中岳,嵩高也。
五载一巡狩。
禹遵之。
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
其后三世,汤伐桀,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
后八世,至帝太戊,有桑谷生于廷,一暮大拱,惧。
伊陟曰:“妖不胜德。
”太戊修德,桑穀死。
伊陟赞巫咸,巫咸之兴自此始。
后十四世,帝武丁得傅说为相,殷复兴焉,称高宗。
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
祖己曰:“修德。
”武丁从之,位以永宁。
后五世,帝武乙慢神而震死。
后三世,帝纣淫乱,武王伐之。
由此观之,始未尝不肃祗,后稍怠慢也。
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
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
四渎者,江、河、淮、济也。
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
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
自周克殷后十四世,世益衰,礼乐废,诸侯恣行,而幽王为犬戎所败,周东徙雒邑。
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
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昚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
驹黄牛羝羊各一云。
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
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
”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
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
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
”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
成王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曰:“天子无戏言。
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姓姬氏,字子于。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
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
成侯子福,是为厉侯。
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
靖侯已来,年纪可推。
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
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十八年,釐侯卒,子献侯籍立。
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王立。
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
七年,伐条。
生太子仇。
十年,伐千亩,有功。
生少子,名曰成师。
晋人师服曰:“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
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
名,自命也;物,自定也。
今适庶名反逆,此后晋其能毋乱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殇叔三年,周宣王崩。
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
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
曲沃邑大于翼。
翼,晋君都邑也。
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
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
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
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
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
桓叔败,还归曲沃。
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
诛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鳝代桓叔,是为曲沃庄伯。
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弑其君晋孝侯于翼。
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复入曲沃。
晋人复立孝侯子郄为君,是为鄂侯。
鄂侯二年,鲁隐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
曲沃庄伯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
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庄伯走保曲沃。
晋人共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
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子称代庄伯立,是为曲沃武公。
哀侯六年,鲁弑其君隐公。
哀侯八年,晋侵陉廷。
陉廷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
晋人乃立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
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
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
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
鬻熊子事文王,蚤卒。
其子曰熊丽。
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亶,熊亶生熊胜。
熊胜以弟熊杨为后。
熊杨生熊渠。
熊渠生子三年。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熊渠甚得江汉闲民和,乃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后为熊毋康,毋康蚤死。
熊渠卒,子熊挚红立。
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
熊延生熊勇。
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
熊勇十年,卒,弟熊严为后。
熊严十年,卒。
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
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
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
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
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
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
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为霄敖。
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为蚡冒。
蚡冒十三年,晋始乱,以曲沃之故。
蚡冒十七年,卒。
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
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
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
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三十五年,楚伐随。
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
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
我有敝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