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
〔明〕 1296 - 1370 年
施耐庵,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原籍蘇州,生於興化,舟人之子,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35歲中進士。35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徵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詩曰:
天罡地煞下凡塵,託化生身各有因
落草固緣屠國士,賣刀豈可殺平人?
東京已降天蓬帥,北地生成黑煞神
豹子頭逢青面獸,同歸水滸亂乾坤
話說林沖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着一把紅纓,穿一領白段子征衫,系一條縱線絛,下面青白間道行纏,抓着褲子口,獐皮襪,帶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條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麪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樑上,坦開胸脯,帶着抓角兒軟頭巾,挺手中朴刀,高聲喝道:“你那潑賊,將俺行李財帛那裏去了?”林沖正沒好氣,那裏答應,睜圓怪眼,倒豎虎鬚,挺着朴刀,搶將來鬥那個大漢
但見:
殘雪初晴,薄雲方散
溪邊踏一片寒冰,岸畔涌兩條殺氣
一上一下,似雲中龍鬥水中龍;一往一來,如巖下虎鬥林下虎
一個是擎天白玉柱,一個是架海紫金樑
那個沒些須破綻高低,這個有千般威風勇猛
一個盡氣力望心窩對戳,一個弄精神脅肋忙穿
架隔遮攔,卻似馬超逢翼德;盤旋點搠,渾如敬德戰秦瓊
鬥來半晌沒輸贏,戰到數番無勝敗
果然巧筆畫難成,便是鬼神須膽落
林沖與那漢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
兩個又鬥了十數合,正鬥到分際,只見山高處叫道:“兩個好漢不要鬥了
”林沖聽得,驀地跳出圈子外來
兩個收住手中朴刀,看那山頂上時,卻是王倫和杜遷、宋萬,並許多小嘍囉走下山來,將船渡過了河,說道:“兩位好漢,端的好兩口朴刀,神出鬼沒
這個是俺的兄弟林沖
青面漢,你卻是誰?願通姓名
”那漢道:“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
流落在此關西
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
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
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着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裏,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處避難
如今赦了俺們罪犯
灑家今來收得一擔兒錢物,待回東京,去樞密院使用,再理會本身的勾當
打從這裏經過,僱倩莊家挑那擔兒,不想被你們奪了
可把來還灑家如何?”王倫道:“你莫不是綽號喚青面獸的?”楊志道:“灑家便是
”王倫道:“既然是楊制使,就請到山寨吃三杯水酒,納還行李如何?”楊志道:“好漢既然認得灑家,便還了俺行李,更強似請吃酒
王倫道:“制使,小可數年前到東京應舉時,便聞制使大名,今日幸得相見,如何教你空去
且請到山寨少敘片時,並無他意
”楊志聽說了,只得跟了王倫一行人等,過了河,上山寨來
就叫朱貴同上山寨相會,都來到寨中聚義廳上
左邊一帶四把交椅,卻是王倫、杜遷、宋萬、朱貴,右邊一帶兩把交椅,上首楊志,下首林沖
都坐定了
王倫叫殺羊置酒,安排筵宴管待楊志,不在話下
話休絮繁
酒至數杯,王倫指着林沖對楊志道:“這個兄弟,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喚做豹子頭林沖
因這高太尉那廝安不得好人,把他尋事刺配滄州
那裏又犯了事,如今也新到這裏
卻纔制使要上東京幹勾當,不是王倫糾合制使,小可兀自棄文就武,來此落草
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
亦且高俅那廝見掌軍權,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馬,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漢
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楊志答道:“重蒙衆頭領如此帶攜,只是灑家有個親眷,見在東京居住
前者官事連累了他,不曾酬謝得他,今日欲要投那裏走一遭
望衆頭領還了灑家行李
如不肯還,楊志空手也去了
”王倫笑道:“既是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逼入夥
且請寬心住一宵,明日早行
”楊志大喜
當日飲酒到二更方散,各自去歇息了
次日早起來,又置酒與楊志送行
吃了早飯,衆頭領叫一個小嘍囉把昨夜擔兒挑了,一齊都送下山來,到路口與楊志作別
教小嘍囉渡河,送出大路
衆人相別了,自回山寨
王倫自此方纔肯教林沖坐第四位,朱貴做第五位
從此,五個好漢在梁山泊打家劫舍,不在話下
只說楊志出了大路,尋個莊家挑了膽子,發付小嘍囉自回山寨
楊志取路投東京來,路上免不得飢餐渴飲,夜住曉行
不數日,來到東京
有詩爲證:
清白傳家楊制使,恥將身跡履危機
豈知奸佞殘忠義,頓使功名事已非
那楊志入得城來,尋個客店安歇下
莊客交還擔兒,與了些銀兩,自回去了
楊志到店中放下行李,解了腰刀、朴刀,叫店小二將些碎銀子買些酒肉吃了
過數日,央人來樞密院打點理會本等的勾當
將出那擔兒內金銀財物,買上告下,再要補殿司府制使職役
把許多東西都使盡了,方纔得申文書,引去見殿帥高太尉
來到廳前,那高俅把從前歷事文書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着
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
”把文書一筆都批倒了,將楊志趕出殿司府來
楊志悶悶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爲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點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不想又吃這一閃!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剋剝!”心中煩惱了一回,在客店裏又住了幾日,盤纏都使盡了
楊志尋思道:“卻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這口寶刀,從來跟着灑家,如今事急無措,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投往他處安身
”當日將了寶刀,插了草標兒,上市去賣
走到馬行街內,立了兩個時辰,並無一個人問
將立到晌午時分,轉來到天漢州橋熱鬧處去賣
楊志立未久,只見兩邊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內去躲
楊志看時,只見都亂攛,口裏說道:“快躲了,大蟲來也
”楊志道:“好作怪!這等一片錦城池,卻那得大蟲來?”當下立住腳看時,只見遠遠地黑凜凜一大漢,吃得半醉,一步一攧撞將來
楊志看那人時,形貌生得粗醜
但見:
面目依稀似鬼,身材彷彿如人
杈枒怪樹,變爲肐形骸;臭穢枯樁,化作腌臢魍魎
渾身遍體,都生滲滲瀨瀨沙魚皮;夾腦連頭,盡長拳拳彎彎卷螺發
胸前一片錦頑皮;額上三條強拗皺
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有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
連爲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
卻說牛二搶到楊志面前,就手裏把那口寶刀扯將出來,問道:“漢子,你這刀要賣幾錢?”楊志道:“祖上留下寶刀,要賣三千貫
”牛二喝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百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你的鳥有甚好處,叫做寶刀?”楊志道:“灑家的須不是店上賣的白鐵刀,這是寶刀
”牛二道:“怎地喚做寶刀?”楊志道:“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
第二件吹毛得過
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
”牛二道:“你敢剁銅錢麼?”楊志道:“你便將來,剁與你看
”牛二便去州橋下香椒鋪裏,討了二十文當三錢,一垛兒將來,放在州橋闌干上,叫楊志道:“漢子,你若剁得開時,我還你三千貫
”那時看的人雖然不敢近前,向遠遠地圍住瞭望
楊志道:“這個直得甚麼
”把衣袖捲起,拿刀在手,看的較勝,只一刀,把銅錢剁做兩半
衆人都喝采
牛二道:“喝甚麼鳥採!你且說第二件是甚麼?”楊志道:“吹毛過得
就把幾根頭髮望刀口上只一吹,齊齊都斷
”牛二道:“我不信
”自把頭上拔下一把頭髮,遞與楊志:“你且吹我看
”楊志左手接過頭髮,照着刀口上盡氣力一吹,那頭髮都做兩段,紛紛飄下地來
衆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
牛二又問:“第三件是甚麼?”楊志道:“殺人刀上沒血
”牛二道:“怎地殺人刀上沒血?”楊志道:“把人一刀砍了,並無血痕,只是個快
”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
”楊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殺人?你不信時,取一隻狗來,殺與你看
”牛二道:“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
”楊志道:“你不買便罷,只管纏人做甚麼!”牛二道:“你將來我看
”楊志道:“你只顧沒了當!灑家又不是你撩撥的
”牛二道:“你敢殺我?”楊志道:“和你往日無冤,昔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沒來由殺你做甚麼?”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鱉鳥買你這口刀
”楊志道:“你要買,將錢來
”牛二道:“我沒錢
”楊志道:“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
”楊志道:“俺不與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
牛二爬將起來,鑽入楊志懷裏
楊志叫道:“街坊鄰舍都是證見
楊志無盤纏,自賣這口刀
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
”街坊人都怕這牛二,誰敢向前來勸
牛二喝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直甚麼!”口裏說,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
楊志霍地躲過,拿着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着,撲地倒了
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楊志叫道:“灑家殺死這個潑皮,怎肯連累你們!潑皮既已死了,你們都來同灑家去官府府裏出首
”坊隅衆人慌忙攏來,隨同楊志,徑投開封府出首
正值府尹坐衙
楊志拿着刀,和地方鄰舍衆人,都上廳來,一齊跪下,把刀放在面前
楊志告道:“小人原是殿司制使,爲因失陷花石綱,削去本身職役,無不盤纏,將這口刀在街貨賣
不期被個潑皮破落戶牛二,強奪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時性起,將那人殺死
衆鄰舍都是證見
”衆人亦替楊志告說,分訴了一回
府尹道:“既是自行前來出首,免了這廝入門的款打
”且叫取一面長枷枷了,差兩員相官,帶了仵作行人,監押楊志並衆鄰舍一干人犯,都來天漢州橋邊,登場檢驗了,疊成文案
衆鄰舍都出了供狀,保放隨衙聽候,當廳發落,將楊志於死囚牢門裏監收
但見:
推臨獄內,擁入牢門
擡頭參青面使者,轉面見赤發鬼王
黃鬚節級,麻繩準備吊繃揪;黑麪押牢,木匣安排牢鎖鐐
殺威棒,獄卒斷時腰痛;撒子角,囚人見了心驚
休言死去見閻王,只此便爲真地獄
且說楊志押到死囚牢裏,衆多押牢禁子、節級見說楊志殺死沒毛大蟲牛二,都可憐他是個好男子,不來問他要錢,又好生看覷他
天漢州橋下衆人,爲是楊志除了街上害人之物,都斂些盤纏,湊些銀兩,來與他送飯,上下又替他使用
推司也覷他是個首身的好漢,又與東京街上除了一害,牛二家又沒苦主,把款狀都改得輕了
三推六問,卻招做一時鬥毆殺傷,誤傷人命
待了六十日限滿,當廳推司稟過府尹,將楊志帶出廳前,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墨匠人,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
那口寶刀,沒官入庫
當廳押了文牒,差兩個防送公人,免不得是張龍、趙虎,把七斤半鐵葉子盤頭護身枷釘了
分付兩個公人,便教監押上路
天漢州橋那幾個大戶,科斂些銀兩錢物,等候楊志到來,請他兩個公人一同到酒店裏吃了些酒食,把出銀兩齎發兩位防送公人,說道:“念楊志是個好漢,與民除害
今去北京路途中,望乞二位上下照覷,好生看他一看
”張、趙虎道:“我兩個也知他是好漢,亦不必你衆位分付,但請放心
”楊志謝了衆人
其餘多的銀兩,盡送與楊志做盤纏
衆人各自散了
話裏只說楊志同兩個公人來到原下的客店裏,算還了房錢飯錢,取了原寄的衣服行李,安排些酒食,請了兩個公人,尋醫士贖了幾個杖瘡的膏藥貼了棒瘡,便同兩個公人上路,三個望北京進發
五里單牌,十里雙牌,逢州過縣,買些酒肉,不時間請張龍、趙虎吃
三個在路,夜宿旅館,曉行驛道,不數日來到北京
入得城中,尋個客店安下,原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最有權勢
那留守喚做樑中書,諱世傑,他是東京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
當日是二月初九日,留守升廳
兩個公人解楊志到留守司廳前,呈上開封府公文
樑中書看了,原在東京時也曾認得楊志,當下一見了,備問情由
楊志便把高太尉不容復職,使盡錢財,將寶刀貨賣,因而殺死牛二的實情,通前一一告稟了
樑中書聽得,大喜
當廳就開了枷,留在廳前聽用
押了批迴與兩個公人,自回東京,不在話下
只說楊志自在樑中書府中,早晚殷勤,聽候使喚
樑中書見他勤謹,有心要擡舉他,欲要遷他做個軍中副牌,月支一分請受
只恐衆人不伏,因此傳下號令,教軍政司告示大人諸將人員,來日都要出東郭門教場中去演武試藝
當晚,樑中書喚楊志到廳前
樑中書道:“我有心要擡舉你做個軍中副牌,月支一分請受,只不知你武藝如何?”楊志稟道:“小人應過武舉出身,曾做殿司府制使職役,這十八般武藝,自下習學
今日,蒙恩相擡舉,如撥雲見日一般
楊志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
”樑中書大喜,賜與一副衣甲
當夜無事
有詩爲證:
楊志英雄偉丈夫,賣刀市上殺無徒
卻教罪配幽燕地,演武場中敵手無
次日天曉,時當二月中旬,正值風和日暖
樑中書早飯已罷,帶領楊志上馬,前遮後擁,往東郭門來
到得教場中,大小軍卒並許多官員接見,就演武廳前下馬
到廳上,正面撒下一把渾銀交椅坐下
左右兩邊齊臻臻地排着兩行官員:指揮使、團練使、正制使、統領使、牙將、校尉、副牌軍
前後周圍惡狠狠地列着百員將校
正將臺上立着兩個都監:一個喚做李天王李成,一個喚做聞大刀聞達
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統領着許多軍馬,一齊都來朝着樑中書呼三聲喏
卻早將臺上豎起一面黃旗來
將臺兩邊,左右列着三五十對金鼓手,一齊發起擂來
品了三通畫角,發了三通擂鼓,教場裏面誰敢高聲
又見將臺上面豎起一面淨平旗來,前後五軍一齊整肅
將臺上把一面引軍紅旗磨動,只見鼓聲響處,五百軍列成兩陣,軍士各執器械在手
將臺上又把白旗招動,兩陣馬軍齊齊地都立在面前,各把馬勒住
樑中書傳下令來,叫喚副牌軍周謹向前聽令
右陣裏周謹聽得呼喚,躍馬到廳前,跳下馬,插了槍,暴雷也似聲個大喏
樑中書道:“着副牌軍施逞本身武藝
”周謹得了將令,綽槍上馬,在演武廳前左盤右旋,右盤左旋,將手中槍使了幾路
衆人喝彩
樑中書道:“叫東京對撥來的軍健楊志
”楊志轉過廳前,唱個大喏
樑中書道:“楊志,我知你原是東京殿公府制使軍官,犯罪配來此間
即日盜賊猖狂,國家用人之際,你敢與周謹比試武藝高低?如若贏時,便遷你充其職役
”楊志道:“若蒙恩相差遣,安敢有違鈞旨
”樑中書叫取一匹戰馬來,教甲仗庫隨行官吏應付軍器
教楊志披掛上馬,與周謹比試
楊志去廳後把夜來衣甲穿了,拴束罷,帶了頭盔、弓箭、腰刀,手拿長槍上馬,從廳後跑將出來
樑中書看了道:“着楊志與周謹先比槍
”周謹先怒道:“這個賊配軍,敢來與我交槍!”誰知惱犯了這個好漢,來與周謹鬥武
不因楊志來與周謹比試,楊志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裏奪頭功
直教大斧橫擔來水滸,鋼槍斜拽上梁山
畢竟楊志與周謹比試引出甚麼人來,且聽下回分解
天罡地煞下凡塵,託化生身各有因
落草固緣屠國士,賣刀豈可殺平人?
東京已降天蓬帥,北地生成黑煞神
豹子頭逢青面獸,同歸水滸亂乾坤
話說林沖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着一把紅纓,穿一領白段子征衫,系一條縱線絛,下面青白間道行纏,抓着褲子口,獐皮襪,帶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條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麪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樑上,坦開胸脯,帶着抓角兒軟頭巾,挺手中朴刀,高聲喝道:“你那潑賊,將俺行李財帛那裏去了?”林沖正沒好氣,那裏答應,睜圓怪眼,倒豎虎鬚,挺着朴刀,搶將來鬥那個大漢
但見:
殘雪初晴,薄雲方散
溪邊踏一片寒冰,岸畔涌兩條殺氣
一上一下,似雲中龍鬥水中龍;一往一來,如巖下虎鬥林下虎
一個是擎天白玉柱,一個是架海紫金樑
那個沒些須破綻高低,這個有千般威風勇猛
一個盡氣力望心窩對戳,一個弄精神脅肋忙穿
架隔遮攔,卻似馬超逢翼德;盤旋點搠,渾如敬德戰秦瓊
鬥來半晌沒輸贏,戰到數番無勝敗
果然巧筆畫難成,便是鬼神須膽落
林沖與那漢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
兩個又鬥了十數合,正鬥到分際,只見山高處叫道:“兩個好漢不要鬥了
”林沖聽得,驀地跳出圈子外來
兩個收住手中朴刀,看那山頂上時,卻是王倫和杜遷、宋萬,並許多小嘍囉走下山來,將船渡過了河,說道:“兩位好漢,端的好兩口朴刀,神出鬼沒
這個是俺的兄弟林沖
青面漢,你卻是誰?願通姓名
”那漢道:“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
流落在此關西
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
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
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着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裏,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處避難
如今赦了俺們罪犯
灑家今來收得一擔兒錢物,待回東京,去樞密院使用,再理會本身的勾當
打從這裏經過,僱倩莊家挑那擔兒,不想被你們奪了
可把來還灑家如何?”王倫道:“你莫不是綽號喚青面獸的?”楊志道:“灑家便是
”王倫道:“既然是楊制使,就請到山寨吃三杯水酒,納還行李如何?”楊志道:“好漢既然認得灑家,便還了俺行李,更強似請吃酒
王倫道:“制使,小可數年前到東京應舉時,便聞制使大名,今日幸得相見,如何教你空去
且請到山寨少敘片時,並無他意
”楊志聽說了,只得跟了王倫一行人等,過了河,上山寨來
就叫朱貴同上山寨相會,都來到寨中聚義廳上
左邊一帶四把交椅,卻是王倫、杜遷、宋萬、朱貴,右邊一帶兩把交椅,上首楊志,下首林沖
都坐定了
王倫叫殺羊置酒,安排筵宴管待楊志,不在話下
話休絮繁
酒至數杯,王倫指着林沖對楊志道:“這個兄弟,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喚做豹子頭林沖
因這高太尉那廝安不得好人,把他尋事刺配滄州
那裏又犯了事,如今也新到這裏
卻纔制使要上東京幹勾當,不是王倫糾合制使,小可兀自棄文就武,來此落草
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
亦且高俅那廝見掌軍權,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馬,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漢
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楊志答道:“重蒙衆頭領如此帶攜,只是灑家有個親眷,見在東京居住
前者官事連累了他,不曾酬謝得他,今日欲要投那裏走一遭
望衆頭領還了灑家行李
如不肯還,楊志空手也去了
”王倫笑道:“既是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逼入夥
且請寬心住一宵,明日早行
”楊志大喜
當日飲酒到二更方散,各自去歇息了
次日早起來,又置酒與楊志送行
吃了早飯,衆頭領叫一個小嘍囉把昨夜擔兒挑了,一齊都送下山來,到路口與楊志作別
教小嘍囉渡河,送出大路
衆人相別了,自回山寨
王倫自此方纔肯教林沖坐第四位,朱貴做第五位
從此,五個好漢在梁山泊打家劫舍,不在話下
只說楊志出了大路,尋個莊家挑了膽子,發付小嘍囉自回山寨
楊志取路投東京來,路上免不得飢餐渴飲,夜住曉行
不數日,來到東京
有詩爲證:
清白傳家楊制使,恥將身跡履危機
豈知奸佞殘忠義,頓使功名事已非
那楊志入得城來,尋個客店安歇下
莊客交還擔兒,與了些銀兩,自回去了
楊志到店中放下行李,解了腰刀、朴刀,叫店小二將些碎銀子買些酒肉吃了
過數日,央人來樞密院打點理會本等的勾當
將出那擔兒內金銀財物,買上告下,再要補殿司府制使職役
把許多東西都使盡了,方纔得申文書,引去見殿帥高太尉
來到廳前,那高俅把從前歷事文書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着
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
”把文書一筆都批倒了,將楊志趕出殿司府來
楊志悶悶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爲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點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不想又吃這一閃!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剋剝!”心中煩惱了一回,在客店裏又住了幾日,盤纏都使盡了
楊志尋思道:“卻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這口寶刀,從來跟着灑家,如今事急無措,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投往他處安身
”當日將了寶刀,插了草標兒,上市去賣
走到馬行街內,立了兩個時辰,並無一個人問
將立到晌午時分,轉來到天漢州橋熱鬧處去賣
楊志立未久,只見兩邊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內去躲
楊志看時,只見都亂攛,口裏說道:“快躲了,大蟲來也
”楊志道:“好作怪!這等一片錦城池,卻那得大蟲來?”當下立住腳看時,只見遠遠地黑凜凜一大漢,吃得半醉,一步一攧撞將來
楊志看那人時,形貌生得粗醜
但見:
面目依稀似鬼,身材彷彿如人
杈枒怪樹,變爲肐形骸;臭穢枯樁,化作腌臢魍魎
渾身遍體,都生滲滲瀨瀨沙魚皮;夾腦連頭,盡長拳拳彎彎卷螺發
胸前一片錦頑皮;額上三條強拗皺
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有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
連爲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
卻說牛二搶到楊志面前,就手裏把那口寶刀扯將出來,問道:“漢子,你這刀要賣幾錢?”楊志道:“祖上留下寶刀,要賣三千貫
”牛二喝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百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你的鳥有甚好處,叫做寶刀?”楊志道:“灑家的須不是店上賣的白鐵刀,這是寶刀
”牛二道:“怎地喚做寶刀?”楊志道:“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
第二件吹毛得過
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
”牛二道:“你敢剁銅錢麼?”楊志道:“你便將來,剁與你看
”牛二便去州橋下香椒鋪裏,討了二十文當三錢,一垛兒將來,放在州橋闌干上,叫楊志道:“漢子,你若剁得開時,我還你三千貫
”那時看的人雖然不敢近前,向遠遠地圍住瞭望
楊志道:“這個直得甚麼
”把衣袖捲起,拿刀在手,看的較勝,只一刀,把銅錢剁做兩半
衆人都喝采
牛二道:“喝甚麼鳥採!你且說第二件是甚麼?”楊志道:“吹毛過得
就把幾根頭髮望刀口上只一吹,齊齊都斷
”牛二道:“我不信
”自把頭上拔下一把頭髮,遞與楊志:“你且吹我看
”楊志左手接過頭髮,照着刀口上盡氣力一吹,那頭髮都做兩段,紛紛飄下地來
衆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
牛二又問:“第三件是甚麼?”楊志道:“殺人刀上沒血
”牛二道:“怎地殺人刀上沒血?”楊志道:“把人一刀砍了,並無血痕,只是個快
”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
”楊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殺人?你不信時,取一隻狗來,殺與你看
”牛二道:“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
”楊志道:“你不買便罷,只管纏人做甚麼!”牛二道:“你將來我看
”楊志道:“你只顧沒了當!灑家又不是你撩撥的
”牛二道:“你敢殺我?”楊志道:“和你往日無冤,昔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沒來由殺你做甚麼?”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鱉鳥買你這口刀
”楊志道:“你要買,將錢來
”牛二道:“我沒錢
”楊志道:“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
”楊志道:“俺不與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
牛二爬將起來,鑽入楊志懷裏
楊志叫道:“街坊鄰舍都是證見
楊志無盤纏,自賣這口刀
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
”街坊人都怕這牛二,誰敢向前來勸
牛二喝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直甚麼!”口裏說,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
楊志霍地躲過,拿着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着,撲地倒了
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楊志叫道:“灑家殺死這個潑皮,怎肯連累你們!潑皮既已死了,你們都來同灑家去官府府裏出首
”坊隅衆人慌忙攏來,隨同楊志,徑投開封府出首
正值府尹坐衙
楊志拿着刀,和地方鄰舍衆人,都上廳來,一齊跪下,把刀放在面前
楊志告道:“小人原是殿司制使,爲因失陷花石綱,削去本身職役,無不盤纏,將這口刀在街貨賣
不期被個潑皮破落戶牛二,強奪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時性起,將那人殺死
衆鄰舍都是證見
”衆人亦替楊志告說,分訴了一回
府尹道:“既是自行前來出首,免了這廝入門的款打
”且叫取一面長枷枷了,差兩員相官,帶了仵作行人,監押楊志並衆鄰舍一干人犯,都來天漢州橋邊,登場檢驗了,疊成文案
衆鄰舍都出了供狀,保放隨衙聽候,當廳發落,將楊志於死囚牢門裏監收
但見:
推臨獄內,擁入牢門
擡頭參青面使者,轉面見赤發鬼王
黃鬚節級,麻繩準備吊繃揪;黑麪押牢,木匣安排牢鎖鐐
殺威棒,獄卒斷時腰痛;撒子角,囚人見了心驚
休言死去見閻王,只此便爲真地獄
且說楊志押到死囚牢裏,衆多押牢禁子、節級見說楊志殺死沒毛大蟲牛二,都可憐他是個好男子,不來問他要錢,又好生看覷他
天漢州橋下衆人,爲是楊志除了街上害人之物,都斂些盤纏,湊些銀兩,來與他送飯,上下又替他使用
推司也覷他是個首身的好漢,又與東京街上除了一害,牛二家又沒苦主,把款狀都改得輕了
三推六問,卻招做一時鬥毆殺傷,誤傷人命
待了六十日限滿,當廳推司稟過府尹,將楊志帶出廳前,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墨匠人,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
那口寶刀,沒官入庫
當廳押了文牒,差兩個防送公人,免不得是張龍、趙虎,把七斤半鐵葉子盤頭護身枷釘了
分付兩個公人,便教監押上路
天漢州橋那幾個大戶,科斂些銀兩錢物,等候楊志到來,請他兩個公人一同到酒店裏吃了些酒食,把出銀兩齎發兩位防送公人,說道:“念楊志是個好漢,與民除害
今去北京路途中,望乞二位上下照覷,好生看他一看
”張、趙虎道:“我兩個也知他是好漢,亦不必你衆位分付,但請放心
”楊志謝了衆人
其餘多的銀兩,盡送與楊志做盤纏
衆人各自散了
話裏只說楊志同兩個公人來到原下的客店裏,算還了房錢飯錢,取了原寄的衣服行李,安排些酒食,請了兩個公人,尋醫士贖了幾個杖瘡的膏藥貼了棒瘡,便同兩個公人上路,三個望北京進發
五里單牌,十里雙牌,逢州過縣,買些酒肉,不時間請張龍、趙虎吃
三個在路,夜宿旅館,曉行驛道,不數日來到北京
入得城中,尋個客店安下,原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最有權勢
那留守喚做樑中書,諱世傑,他是東京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
當日是二月初九日,留守升廳
兩個公人解楊志到留守司廳前,呈上開封府公文
樑中書看了,原在東京時也曾認得楊志,當下一見了,備問情由
楊志便把高太尉不容復職,使盡錢財,將寶刀貨賣,因而殺死牛二的實情,通前一一告稟了
樑中書聽得,大喜
當廳就開了枷,留在廳前聽用
押了批迴與兩個公人,自回東京,不在話下
只說楊志自在樑中書府中,早晚殷勤,聽候使喚
樑中書見他勤謹,有心要擡舉他,欲要遷他做個軍中副牌,月支一分請受
只恐衆人不伏,因此傳下號令,教軍政司告示大人諸將人員,來日都要出東郭門教場中去演武試藝
當晚,樑中書喚楊志到廳前
樑中書道:“我有心要擡舉你做個軍中副牌,月支一分請受,只不知你武藝如何?”楊志稟道:“小人應過武舉出身,曾做殿司府制使職役,這十八般武藝,自下習學
今日,蒙恩相擡舉,如撥雲見日一般
楊志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
”樑中書大喜,賜與一副衣甲
當夜無事
有詩爲證:
楊志英雄偉丈夫,賣刀市上殺無徒
卻教罪配幽燕地,演武場中敵手無
次日天曉,時當二月中旬,正值風和日暖
樑中書早飯已罷,帶領楊志上馬,前遮後擁,往東郭門來
到得教場中,大小軍卒並許多官員接見,就演武廳前下馬
到廳上,正面撒下一把渾銀交椅坐下
左右兩邊齊臻臻地排着兩行官員:指揮使、團練使、正制使、統領使、牙將、校尉、副牌軍
前後周圍惡狠狠地列着百員將校
正將臺上立着兩個都監:一個喚做李天王李成,一個喚做聞大刀聞達
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統領着許多軍馬,一齊都來朝着樑中書呼三聲喏
卻早將臺上豎起一面黃旗來
將臺兩邊,左右列着三五十對金鼓手,一齊發起擂來
品了三通畫角,發了三通擂鼓,教場裏面誰敢高聲
又見將臺上面豎起一面淨平旗來,前後五軍一齊整肅
將臺上把一面引軍紅旗磨動,只見鼓聲響處,五百軍列成兩陣,軍士各執器械在手
將臺上又把白旗招動,兩陣馬軍齊齊地都立在面前,各把馬勒住
樑中書傳下令來,叫喚副牌軍周謹向前聽令
右陣裏周謹聽得呼喚,躍馬到廳前,跳下馬,插了槍,暴雷也似聲個大喏
樑中書道:“着副牌軍施逞本身武藝
”周謹得了將令,綽槍上馬,在演武廳前左盤右旋,右盤左旋,將手中槍使了幾路
衆人喝彩
樑中書道:“叫東京對撥來的軍健楊志
”楊志轉過廳前,唱個大喏
樑中書道:“楊志,我知你原是東京殿公府制使軍官,犯罪配來此間
即日盜賊猖狂,國家用人之際,你敢與周謹比試武藝高低?如若贏時,便遷你充其職役
”楊志道:“若蒙恩相差遣,安敢有違鈞旨
”樑中書叫取一匹戰馬來,教甲仗庫隨行官吏應付軍器
教楊志披掛上馬,與周謹比試
楊志去廳後把夜來衣甲穿了,拴束罷,帶了頭盔、弓箭、腰刀,手拿長槍上馬,從廳後跑將出來
樑中書看了道:“着楊志與周謹先比槍
”周謹先怒道:“這個賊配軍,敢來與我交槍!”誰知惱犯了這個好漢,來與周謹鬥武
不因楊志來與周謹比試,楊志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裏奪頭功
直教大斧橫擔來水滸,鋼槍斜拽上梁山
畢竟楊志與周謹比試引出甚麼人來,且聽下回分解
詩曰:
得罪幽燕作配戎,當場比試較英雄
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怎用功
鵲畫弓彎欺滿月,點鋼槍刺耀霜風
直饒射虎穿楊手,盡心輸贏勝負中
話說當時周謹、楊志兩個勒馬在於旗下,正欲出戰交鋒
只見兵馬都監聞達喝道:“且住!”自上廳來稟覆樑中書道:“復恩相:論這兩個比試武藝,雖然未見本事高低,槍刀本是無情之物,只宜殺賊剿寇
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此乃于軍不利
可將兩根槍去了槍頭,各用氈片包裹,地下蘸了石灰,再各上馬,都與皁衫穿着
但是槍尖廝搠,如白點多者當輸
此理如何?”樑中書道:“言之極當
”隨即傳令下去
兩個領了言語,向這演武廳後去了槍尖,都用氈片包了,縛成骨朵,身上各換了皁衫;各用槍去石灰桶裏蘸了石灰;再各上馬,出到陣前
楊志橫槍立馬看到那周謹時,果是弓馬熟閒
怎生結束?頭戴皮盔,皁衫籠着一副熟銅甲,下穿一對戰靴,系一條緋紅包肚,騎一匹鵝黃馬
那周謹躍馬挺槍直取楊志,這楊志也拍戰馬拈手中槍來戰周謹
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翻翻覆復,攪做一團,扭做一塊
鞍上人鬥人,坐下馬鬥馬
兩個鬥了四五十合
看周謹時,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點點,約有三五十處
看楊志時,只有左肩胛上一點白
樑中書大喜,叫喚周謹上廳看了跡,道:“前官參你做個軍中副牌,量你這般武藝,如何南征北討,怎生做的正請受的副牌?教楊志替此人職役
”
管軍兵馬都監李成上廳稟覆樑中書道:“周謹槍法生疏,弓馬熟閒
不爭把他來逐了職事,恐怕慢了軍心
再教周謹與楊志比箭如何?”樑中書道:“言之極當
”再傳下將令來,叫楊志與周謹比箭
兩個得了將令,都紮了槍,各關了弓箭
楊志就弓袋內取出那張弓來,扣得端正,擎了弓,跳上馬,跑到廳前,立在馬上,欠身稟覆道:“恩相,弓箭發處,事不容情,恐有傷損,乞請鈞旨
”樑中書道:“武夫比試,何慮傷殘,但有本事,射死勿論
”楊志得令,回到陣前
李成傳下言語,叫兩個比箭好漢各關與一面遮箭牌,防護身體
兩個各領了遮箭防牌,綰在臂上
楊志道:“你先射我三箭,後卻還你三箭
”周謹聽了,恨不得把楊志一箭射個透明
楊志終是個軍官出身,識破了他手段,全不把他爲事
怎見的兩個比試?”
一個天姿英發,一個銳氣豪強
一個曾向山中射虎,一個慣從風裏穿楊
彀滿處兔狐喪命,箭發時鵰鶚魂傷
較藝術當場比並,施手段對衆揄揚
一個磨鞦解實難抵當,一個閃身解不可提防
頃刻內要觀勝負,霎時間要見存亡
雖然兩個降龍手,必定其中有一強
當時將臺上早把青旗磨動
楊志拍馬望南邊去
周謹縱馬趕來,將繮繩搭在馬鞍鞽上,左手拿着弓,右手搭上箭,拽得滿滿地,望楊志後心颼地一箭
楊志聽得背後弓弦響,霍地一閃,去鐙裏藏身,那枝箭早射個空
周謹見一箭射不着,卻早慌了
再去壺中急取第二枝箭來,搭上弓弦,覷的楊志較親,望後心再射一箭
楊志聽得第二枝箭來,卻不去鐙裏藏身
那枝箭風也似來,楊志那時也取弓在手,用弓梢只一撥,那枝箭滴溜溜撥下草地裏去了
周謹見第二枝箭又射不着,心裏越慌
楊志的馬早跑到教場盡頭,霍地把馬一兜,那馬便轉身望正廳上走回來
周謹也把馬只一勒,那馬也跑回,就勢裏趕將來
去那綠茸茸芳草地上,八個馬蹄翻盞撒鈸相似,勃喇喇地風團兒也似般走
周謹再取第三枝箭,搭在弓弦上,扣得滿滿地,盡平生氣力,眼睜睜地看着楊志後心窩上,只一箭射將來
楊志聽得弓弦響,扭回身,就鞍上把那枝箭只一綽,綽在手裏,便縱馬入演武廳前,撇下週謹的箭
樑中書見了大喜
傳下號令,卻叫楊志也射周謹三箭
將臺上又把青旗磨動
周謹撇了弓箭,拿了防牌在手,拍馬望南而走
楊志在馬上把腰只一縱,略將腳一拍,那馬勃喇喇的便趕
楊志先把弓虛扯一扯,周謹在馬上聽得腦後弓弦響,扭轉身來,便把防牌來迎,卻早接個空
周謹尋思道:“那廝只會使槍,不會射箭
等我待他第二枝箭再虛詐時,我便喝住了他,便算我贏了
”周謹的馬早到教場南盡頭,那馬便轉望演武廳來
楊志的馬見周謹馬跑轉來,那馬也便回身
楊志早去壺中掣出一枝箭來,搭在弓弦上
心裏想道:“射中他後心窩,必至傷了他性命
他和我又沒冤仇,灑家只射他不致命處便了
”左手如託泰山,右手如抱嬰孩,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
說時遲,那時快,一箭正中周謹左肩
周謹措手不及,翻身落馬
那匹空馬直跑過演武廳背後去了
衆軍卒自去救那周謹去了
樑中書見了大喜,叫軍政司便呈文案來,教楊志截替了周謹職役
楊誌喜氣洋洋,下了馬,便向廳前來拜謝恩相,充其職役
只見階下左邊轉上一個人來,叫道:“休要謝職!我和你兩個比試
”楊志看那人時,身材凜凜,七尺以上長短,面圓耳大,脣闊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直到樑中書面前聲了喏,稟道:“周謹患病未痊,精神不在,因此誤輸與楊志
小將不才,願與楊志比試武藝
如若小將折半點便宜與楊志,休教截替周謹,便教楊志替了小將職役,雖死而不怨
”樑中書看時,不是別人,卻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索超
爲是他性急,撮鹽入火,爲國家面上只要爭氣,當先廝殺,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
李成聽得,便下將臺來,直到廳前稟覆道:相公,這楊志既是殿司制使,必然好武藝
雖和周謹不是對手,正好與索正牌比試武藝,便見優劣
”樑中書聽了,心中想道:“我指望一力要擡舉楊志,衆將不伏
一發等他贏了索超,他們也死而無怨,卻無話說
”樑中書隨即喚楊志上廳,問道:“你與索超比試武藝如何?”楊志稟道:“恩相將令,安敢有違
”樑中書道:“既然如此,你去廳後換了裝束,好生披掛
”教甲仗庫隨行官吏,取應用軍器給與,就叫:“牽我的戰馬,借與楊志騎
小心在意,休覷得等閒
”楊志謝了,自去結束
卻說李成分付索超道:“你卻難比別人,周謹是你徒弟,先自輸了
你若有些疏失,吃他把大名府軍官都看得輕了
我有一匹慣曾上陣的戰馬並一副披掛,都借與你
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銳氣!”索超謝了,也自去結束
樑中書起身,走出階前來
從人移轉銀交椅,直到月臺欄干邊放下
樑中書坐定
左右祗候兩行
喚打傘的撐開那把銀葫蘆頂茶褐羅三檐涼傘來蓋定在樑中書背後
將臺上傳下將令,早把紅旗招動
兩邊金鼓齊鳴,發一通擂
去那教場中兩陣內各放了個炮
炮響處,索超跑馬入陣內藏在門旗下
楊志也從陣裏跑馬入軍中,直到門旗背後
將臺上又把黃旗招動,又發了一通擂
兩軍齊吶一聲喊
教場中誰敢做聲,靜蕩蕩的
再一聲鑼響,扯起淨平白旗
兩下衆官沒一個敢走動胡言說話,靜靜的立着
將臺上又把青旗招動
只見第三通戰鼓響處,去那左邊陣內門旗下,看看分開
鸞鈴響處,正牌軍索超出馬,直到陣前兜住馬,拿軍器在手,果是英雄
怎生打扮?但見:
頭戴一頂熟銅獅子盔,腦後斗大來一顆紅纓;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繫一條鍍金獸面束帶,前後兩面青銅護心鏡;上籠着一領緋紅團花袍,上面垂兩條綠絨縷頷帶;下穿一雙斜皮氣跨靴
左帶一張弓,右懸一壺箭,手裏橫着一柄金蘸斧
坐下李都監那匹慣戰能徵雪白馬
看那匹馬時,又是一匹好馬
但見:
兩耳如同玉箸,雙睛凸似金鈴
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
衝得陣,跳得溪,喜戰鼓性如君子;負得重,走得遠,慣嘶風必是龍媒
勝如伍相梨花馬,賽過秦王白玉駒
左陣上急先鋒索超兜住馬,掗着金蘸斧,立馬在陣前
右邊陣內門旗下,看看分開
鸞鈴響處,楊志提手中槍出馬,直至陣前,勒住馬,橫着槍在手,果是勇猛
怎生結束?但見:
頭戴一頂鋪霜耀日鑌鐵盔,上撒着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鉤嵌梅花榆葉甲,系一條紅絨打就勒甲絛,前後獸面掩心;上籠着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着條紫絨飛帶;腳登一雙黃皮襯底靴
一張皮靶弓,數根鑿子箭,手中挺着渾鐵點鋼槍
騎的是樑中書那匹火塊赤千里嘶風馬
看時,又是一匹無敵的好馬
但見:
鬃分火焰,尾擺朝霞
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
侵晨臨紫塞,馬蹄迸四點寒星;日暮轉沙堤,就地滾一團火塊
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亭赤兔
疑是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
右陣上青面獸楊志,拈手中槍,勒坐下馬,立於陣前
兩邊軍將暗暗地喝采
雖不知武藝如何,先見威出衆.正南上旗牌官拿着銷金令字旗,聚馬而來,喝道:“奉相公鈞旨,教你兩個俱各用心
如有虧誤處,定行責罰
若是贏時,多有重賞
”二人得令,縱馬出陣,都到教場中心
兩馬相交,二般兵器並舉
索超忿怒,輪手中大斧,拍馬來戰楊志
楊志逞威,拈手中神槍,來迎索超
兩個在教場中間,將臺前面,二將相交,各賭平生事
一來一往,一去一回,四條臂膊縱橫,八隻馬蹄撩亂
但見:
徵旗蔽日,殺氣遮天
一個金蘸斧直奔頂門,一個渾鐵槍不離心坎
這個是扶持社稷,毗沙門託塔李天王;那個是整頓江山,掌金闕天蓬大元帥
一個槍尖上吐一條火焰,一個斧刃中迸幾道寒光
那個是七國中袁達重生,這個是三分內張飛出世
一個似巨靈神忿怒,揮大斧劈碎西華山;一個如華光藏生嗔,仗金槍搠透鎖魔關
這個圓彪彪睜開雙眼,肐查查斜砍斧頭來;那個必剝剝咬碎牙關,火焰焰搖得槍桿斷
這個弄精神,不放些兒空;那個覷破綻,安容半點閒
當下楊志和索超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月臺上樑中書看得呆了
兩邊衆軍官看了,喝采不迭
陣面上軍士們遞相廝覷道:“我們做了許多年軍,也曾出了幾遭徵,何曾見這等一對好漢廝殺!”李成、聞達在將臺上不住聲叫道:“好鬥!”聞達心裏只恐兩個內傷了一個,慌忙招呼旗牌官拿着令字旗,與他分了
將臺上忽的一聲鑼響,楊志和索超鬥到是處,各自要爭功,那裏肯回馬
旗牌官飛來叫道:“兩個好漢歇了,相公有令
”楊志、索超方纔收了手中軍器,勒坐下馬,各跑回本陣來
立馬在旗下,看到樑中書,只等將令
李成、聞達下將臺來,直到月臺下稟覆樑中書道:“相公,據這兩個武藝一般,皆可重用
”樑中書大喜,傳下將令,叫喚楊志、索超
旗牌官傳令,喚兩個到廳前,都下了馬,小校接了二人的軍器
兩個都上廳來,躬身聽令
樑中書叫取兩錠白銀,兩副表裏來,賞賜二人
就叫軍政司將兩個都升做管軍提轄使,便叫貼了文案,從今日便參了他兩個
索超、楊志都拜謝了樑中書,將着賞賜下廳來
解了槍刀弓箭,卸了頭盔衣甲,換了衣裳
索超也自去了披掛,換了棉襖
都上廳來,再拜謝了衆軍官,入班做了提轄
衆軍卒打着得勝鼓,把着那金鼓旗先散
樑中書和大小軍官,都在演武廳上筵宴
看看紅日沉西,筵席已罷,衆官皆歡
樑中書上了馬,衆官員都送歸府
馬頭前擺着這兩個新參的提轄,上下肩都騎着馬,頭上都帶着花紅,迎入東郭門來
兩邊街道扶老攜幼,都看了歡喜
樑中書在馬上問道:“你那百姓歡喜爲何,莫非哂笑下官?”衆老人都跪下稟道:“老漢等生在北京,長在大名府,不曾見今日這等兩個好漢將軍比試
今日教場中看了這般敵手,如何不歡喜!”樑中書在馬上聽了大喜
回到府中,衆官各自散了
索超自有一班弟兄,請去作慶飲酒
楊志新來,未有相識,自去樑府宿歇,早晚殷勤,聽候使喚
都不在話下
且把這閒話丟過,只說正話
自東郭演武之後,樑中書十分愛惜楊志,早晚與他並不相離
月中又有一分請受,自漸漸地有人來結識他
那索超見了楊志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伏
不覺光陰迅速,又早春盡夏來,時逢端午,蕤賓節至
樑中書與蔡夫人在堂家宴,慶賀端陽
但見:
盆栽綠艾,瓶插紅榴
水晶簾卷蝦鬚,錦繡屏開孔雀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金,美女高擎表玉案
食烹異品,果獻時新
弦管笙簧,奏派聲清韻美;綺羅珠翠,擺兩行舞女歌兒
當筵象板撒紅牙,遍體舞裙拖錦繡
消遣壺中閒日月,遨遊身外醉乾坤
當日樑中書正在後堂與蔡夫人家宴,慶賞端陽
酒至數杯,食供兩套,只見蔡夫人道:“相公自從出身,今日爲一統帥,掌握國家重任
這功名富貴從何而來?”樑中書道:“世傑自幼讀書,頗知經史
人非草木,豈不知泰山之恩,提攜之力,感激不盡
”蔡夫人道:“丈夫既知我父親之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樑中書道:“下官如何不記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
已使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
一月之前,幹人都關領去了,見今九分齊備
數日之間,也待打點停當,差人起程
只是一件,在此躊躇:上年收買了許多玩器並金珠寶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盡被賊人劫了,枉費了這一遭財物,至今嚴捕賊人不獲
今年教誰人去好?”蔡夫人道:“帳前見有許多軍校,你選擇知心腹的人去便了
”樑中書道:“尚有四五十日,早晚催併禮物完足,那時選擇去人未遲
夫人不必掛心,世傑自有理會
”當日家宴,午牌至二更方散
自此不在話下
不說樑中書收買禮物玩器,選人上京去慶賀蔡太師生辰
且說山東濟州鄆城縣新到任一個知縣,姓時名文彬,當日升廳公座
但見:
爲官清正,作事廉明
每懷惻隱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爭田奪地,辨曲直而後施行;鬥毆相爭,分輕重方纔決斷
閒暇撫琴會客,也應分理民情
雖然縣治宰臣官,果是一方民父母
當下知縣時文彬升廳公座,左右兩邊排着公吏人等
知縣隨即叫喚尉司捕盜官員,並兩個巡捕都頭
本縣尉司管下,有兩個都頭:一個喚做步兵都頭,一個喚做馬兵都頭
這馬兵都頭管着二十匹坐馬弓手,二十個土兵;那步兵都頭管着二十個使槍的頭目,二十個土兵
這馬兵都頭姓朱名仝,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
原是本處富戶,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
怎見的朱仝氣象?但見:
義膽忠肝豪傑,胸中武藝精通
超羣出衆果英雄
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
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
面如重棗色通紅
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
那步兵都頭姓雷名橫,身長七尺五寸,紫棠色麪皮,有一部扇圈鬍鬚
爲他膂力過人,能跳二三丈闊澗,滿縣人都稱他做插翅虎
原是本縣打鐵匠人出身,後來開張碓坊,殺牛放賭
雖然仗義,只有些心匾窄
也學得一身好武藝
怎見得雷橫氣象?但見:
天上罡星臨世上,就中一個偏能
都頭好漢是雷橫
拽拳神臂健,飛腳電光生
江海英雄當武勇,跳牆過澗身輕
豪雄誰敢與相爭
山東插翅虎,寰海盡聞名
因那朱仝、雷橫兩個,非是等閒人也,以此衆人保他兩個做了都頭,專管擒拿賊盜
當日知縣呼喚,兩個上廳來,聲了喏,取臺旨
知縣道:“我自到任以來,聞知本府濟州管下所屬水鄉梁山泊,賊盜聚衆打劫,拒敵官軍
亦恐各處鄉村,盜賊猖狂,小人甚多
今喚你等兩個,休辭辛苦,與我將帶本管土兵人等,一個出西門,一個出東門,分投巡捕
若有賊人,隨即剿獲申解,不可擾動鄉民
體知東溪村山上有株大紅葉樹,別處皆無
你們衆人採幾片來縣裏呈納,方表你們曾巡到那裏
各人若無紅葉,便是汝等虛妄,官府定行責罰不恕
”兩個都頭領了臺旨,各自迴歸,點了本管土兵,分投自去巡察
不說朱仝引人出西門自去巡捕
只說雷橫當晚引了二十個土兵,出東門繞村巡察,遍地裏走一了遭,回來到東溪村山上,衆人採了那紅葉,就下村來
行不到三二里,早到靈官廟前,見殿門不關
雷橫道:“這殿裏又沒有廟祝,殿門不關,莫不有歹人在裏面麼?我們直入去看一看
”衆人拿着火,一齊照將入來
只見供桌上赤條條地睡着一個大漢
天道又熱,那漢子把些破衣裳團做一塊作枕頭,枕在項下,齁齁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
雷橫看了道:“好怪,好怪!知縣相公忒神明,原來這東溪村真個有賊
”大喝一聲,那漢卻待要掙挫,被二十個土兵一齊向前,把那漢子一條索子綁了,押出廟門,投一個保正莊上來
不是投那個去處,有分教:直使得東溪村裏,聚三四籌好漢英雄;鄆城縣中,尋十萬貫金珠寶貝
正是:天上罡星來聚會,人間地煞得相逢
畢竟雷橫拿住那漢投解甚處來,且聽下回分解
得罪幽燕作配戎,當場比試較英雄
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怎用功
鵲畫弓彎欺滿月,點鋼槍刺耀霜風
直饒射虎穿楊手,盡心輸贏勝負中
話說當時周謹、楊志兩個勒馬在於旗下,正欲出戰交鋒
只見兵馬都監聞達喝道:“且住!”自上廳來稟覆樑中書道:“復恩相:論這兩個比試武藝,雖然未見本事高低,槍刀本是無情之物,只宜殺賊剿寇
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此乃于軍不利
可將兩根槍去了槍頭,各用氈片包裹,地下蘸了石灰,再各上馬,都與皁衫穿着
但是槍尖廝搠,如白點多者當輸
此理如何?”樑中書道:“言之極當
”隨即傳令下去
兩個領了言語,向這演武廳後去了槍尖,都用氈片包了,縛成骨朵,身上各換了皁衫;各用槍去石灰桶裏蘸了石灰;再各上馬,出到陣前
楊志橫槍立馬看到那周謹時,果是弓馬熟閒
怎生結束?頭戴皮盔,皁衫籠着一副熟銅甲,下穿一對戰靴,系一條緋紅包肚,騎一匹鵝黃馬
那周謹躍馬挺槍直取楊志,這楊志也拍戰馬拈手中槍來戰周謹
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翻翻覆復,攪做一團,扭做一塊
鞍上人鬥人,坐下馬鬥馬
兩個鬥了四五十合
看周謹時,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點點,約有三五十處
看楊志時,只有左肩胛上一點白
樑中書大喜,叫喚周謹上廳看了跡,道:“前官參你做個軍中副牌,量你這般武藝,如何南征北討,怎生做的正請受的副牌?教楊志替此人職役
”
管軍兵馬都監李成上廳稟覆樑中書道:“周謹槍法生疏,弓馬熟閒
不爭把他來逐了職事,恐怕慢了軍心
再教周謹與楊志比箭如何?”樑中書道:“言之極當
”再傳下將令來,叫楊志與周謹比箭
兩個得了將令,都紮了槍,各關了弓箭
楊志就弓袋內取出那張弓來,扣得端正,擎了弓,跳上馬,跑到廳前,立在馬上,欠身稟覆道:“恩相,弓箭發處,事不容情,恐有傷損,乞請鈞旨
”樑中書道:“武夫比試,何慮傷殘,但有本事,射死勿論
”楊志得令,回到陣前
李成傳下言語,叫兩個比箭好漢各關與一面遮箭牌,防護身體
兩個各領了遮箭防牌,綰在臂上
楊志道:“你先射我三箭,後卻還你三箭
”周謹聽了,恨不得把楊志一箭射個透明
楊志終是個軍官出身,識破了他手段,全不把他爲事
怎見的兩個比試?”
一個天姿英發,一個銳氣豪強
一個曾向山中射虎,一個慣從風裏穿楊
彀滿處兔狐喪命,箭發時鵰鶚魂傷
較藝術當場比並,施手段對衆揄揚
一個磨鞦解實難抵當,一個閃身解不可提防
頃刻內要觀勝負,霎時間要見存亡
雖然兩個降龍手,必定其中有一強
當時將臺上早把青旗磨動
楊志拍馬望南邊去
周謹縱馬趕來,將繮繩搭在馬鞍鞽上,左手拿着弓,右手搭上箭,拽得滿滿地,望楊志後心颼地一箭
楊志聽得背後弓弦響,霍地一閃,去鐙裏藏身,那枝箭早射個空
周謹見一箭射不着,卻早慌了
再去壺中急取第二枝箭來,搭上弓弦,覷的楊志較親,望後心再射一箭
楊志聽得第二枝箭來,卻不去鐙裏藏身
那枝箭風也似來,楊志那時也取弓在手,用弓梢只一撥,那枝箭滴溜溜撥下草地裏去了
周謹見第二枝箭又射不着,心裏越慌
楊志的馬早跑到教場盡頭,霍地把馬一兜,那馬便轉身望正廳上走回來
周謹也把馬只一勒,那馬也跑回,就勢裏趕將來
去那綠茸茸芳草地上,八個馬蹄翻盞撒鈸相似,勃喇喇地風團兒也似般走
周謹再取第三枝箭,搭在弓弦上,扣得滿滿地,盡平生氣力,眼睜睜地看着楊志後心窩上,只一箭射將來
楊志聽得弓弦響,扭回身,就鞍上把那枝箭只一綽,綽在手裏,便縱馬入演武廳前,撇下週謹的箭
樑中書見了大喜
傳下號令,卻叫楊志也射周謹三箭
將臺上又把青旗磨動
周謹撇了弓箭,拿了防牌在手,拍馬望南而走
楊志在馬上把腰只一縱,略將腳一拍,那馬勃喇喇的便趕
楊志先把弓虛扯一扯,周謹在馬上聽得腦後弓弦響,扭轉身來,便把防牌來迎,卻早接個空
周謹尋思道:“那廝只會使槍,不會射箭
等我待他第二枝箭再虛詐時,我便喝住了他,便算我贏了
”周謹的馬早到教場南盡頭,那馬便轉望演武廳來
楊志的馬見周謹馬跑轉來,那馬也便回身
楊志早去壺中掣出一枝箭來,搭在弓弦上
心裏想道:“射中他後心窩,必至傷了他性命
他和我又沒冤仇,灑家只射他不致命處便了
”左手如託泰山,右手如抱嬰孩,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
說時遲,那時快,一箭正中周謹左肩
周謹措手不及,翻身落馬
那匹空馬直跑過演武廳背後去了
衆軍卒自去救那周謹去了
樑中書見了大喜,叫軍政司便呈文案來,教楊志截替了周謹職役
楊誌喜氣洋洋,下了馬,便向廳前來拜謝恩相,充其職役
只見階下左邊轉上一個人來,叫道:“休要謝職!我和你兩個比試
”楊志看那人時,身材凜凜,七尺以上長短,面圓耳大,脣闊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直到樑中書面前聲了喏,稟道:“周謹患病未痊,精神不在,因此誤輸與楊志
小將不才,願與楊志比試武藝
如若小將折半點便宜與楊志,休教截替周謹,便教楊志替了小將職役,雖死而不怨
”樑中書看時,不是別人,卻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索超
爲是他性急,撮鹽入火,爲國家面上只要爭氣,當先廝殺,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
李成聽得,便下將臺來,直到廳前稟覆道:相公,這楊志既是殿司制使,必然好武藝
雖和周謹不是對手,正好與索正牌比試武藝,便見優劣
”樑中書聽了,心中想道:“我指望一力要擡舉楊志,衆將不伏
一發等他贏了索超,他們也死而無怨,卻無話說
”樑中書隨即喚楊志上廳,問道:“你與索超比試武藝如何?”楊志稟道:“恩相將令,安敢有違
”樑中書道:“既然如此,你去廳後換了裝束,好生披掛
”教甲仗庫隨行官吏,取應用軍器給與,就叫:“牽我的戰馬,借與楊志騎
小心在意,休覷得等閒
”楊志謝了,自去結束
卻說李成分付索超道:“你卻難比別人,周謹是你徒弟,先自輸了
你若有些疏失,吃他把大名府軍官都看得輕了
我有一匹慣曾上陣的戰馬並一副披掛,都借與你
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銳氣!”索超謝了,也自去結束
樑中書起身,走出階前來
從人移轉銀交椅,直到月臺欄干邊放下
樑中書坐定
左右祗候兩行
喚打傘的撐開那把銀葫蘆頂茶褐羅三檐涼傘來蓋定在樑中書背後
將臺上傳下將令,早把紅旗招動
兩邊金鼓齊鳴,發一通擂
去那教場中兩陣內各放了個炮
炮響處,索超跑馬入陣內藏在門旗下
楊志也從陣裏跑馬入軍中,直到門旗背後
將臺上又把黃旗招動,又發了一通擂
兩軍齊吶一聲喊
教場中誰敢做聲,靜蕩蕩的
再一聲鑼響,扯起淨平白旗
兩下衆官沒一個敢走動胡言說話,靜靜的立着
將臺上又把青旗招動
只見第三通戰鼓響處,去那左邊陣內門旗下,看看分開
鸞鈴響處,正牌軍索超出馬,直到陣前兜住馬,拿軍器在手,果是英雄
怎生打扮?但見:
頭戴一頂熟銅獅子盔,腦後斗大來一顆紅纓;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繫一條鍍金獸面束帶,前後兩面青銅護心鏡;上籠着一領緋紅團花袍,上面垂兩條綠絨縷頷帶;下穿一雙斜皮氣跨靴
左帶一張弓,右懸一壺箭,手裏橫着一柄金蘸斧
坐下李都監那匹慣戰能徵雪白馬
看那匹馬時,又是一匹好馬
但見:
兩耳如同玉箸,雙睛凸似金鈴
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
衝得陣,跳得溪,喜戰鼓性如君子;負得重,走得遠,慣嘶風必是龍媒
勝如伍相梨花馬,賽過秦王白玉駒
左陣上急先鋒索超兜住馬,掗着金蘸斧,立馬在陣前
右邊陣內門旗下,看看分開
鸞鈴響處,楊志提手中槍出馬,直至陣前,勒住馬,橫着槍在手,果是勇猛
怎生結束?但見:
頭戴一頂鋪霜耀日鑌鐵盔,上撒着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鉤嵌梅花榆葉甲,系一條紅絨打就勒甲絛,前後獸面掩心;上籠着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着條紫絨飛帶;腳登一雙黃皮襯底靴
一張皮靶弓,數根鑿子箭,手中挺着渾鐵點鋼槍
騎的是樑中書那匹火塊赤千里嘶風馬
看時,又是一匹無敵的好馬
但見:
鬃分火焰,尾擺朝霞
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
侵晨臨紫塞,馬蹄迸四點寒星;日暮轉沙堤,就地滾一團火塊
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亭赤兔
疑是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
右陣上青面獸楊志,拈手中槍,勒坐下馬,立於陣前
兩邊軍將暗暗地喝采
雖不知武藝如何,先見威出衆.正南上旗牌官拿着銷金令字旗,聚馬而來,喝道:“奉相公鈞旨,教你兩個俱各用心
如有虧誤處,定行責罰
若是贏時,多有重賞
”二人得令,縱馬出陣,都到教場中心
兩馬相交,二般兵器並舉
索超忿怒,輪手中大斧,拍馬來戰楊志
楊志逞威,拈手中神槍,來迎索超
兩個在教場中間,將臺前面,二將相交,各賭平生事
一來一往,一去一回,四條臂膊縱橫,八隻馬蹄撩亂
但見:
徵旗蔽日,殺氣遮天
一個金蘸斧直奔頂門,一個渾鐵槍不離心坎
這個是扶持社稷,毗沙門託塔李天王;那個是整頓江山,掌金闕天蓬大元帥
一個槍尖上吐一條火焰,一個斧刃中迸幾道寒光
那個是七國中袁達重生,這個是三分內張飛出世
一個似巨靈神忿怒,揮大斧劈碎西華山;一個如華光藏生嗔,仗金槍搠透鎖魔關
這個圓彪彪睜開雙眼,肐查查斜砍斧頭來;那個必剝剝咬碎牙關,火焰焰搖得槍桿斷
這個弄精神,不放些兒空;那個覷破綻,安容半點閒
當下楊志和索超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月臺上樑中書看得呆了
兩邊衆軍官看了,喝采不迭
陣面上軍士們遞相廝覷道:“我們做了許多年軍,也曾出了幾遭徵,何曾見這等一對好漢廝殺!”李成、聞達在將臺上不住聲叫道:“好鬥!”聞達心裏只恐兩個內傷了一個,慌忙招呼旗牌官拿着令字旗,與他分了
將臺上忽的一聲鑼響,楊志和索超鬥到是處,各自要爭功,那裏肯回馬
旗牌官飛來叫道:“兩個好漢歇了,相公有令
”楊志、索超方纔收了手中軍器,勒坐下馬,各跑回本陣來
立馬在旗下,看到樑中書,只等將令
李成、聞達下將臺來,直到月臺下稟覆樑中書道:“相公,據這兩個武藝一般,皆可重用
”樑中書大喜,傳下將令,叫喚楊志、索超
旗牌官傳令,喚兩個到廳前,都下了馬,小校接了二人的軍器
兩個都上廳來,躬身聽令
樑中書叫取兩錠白銀,兩副表裏來,賞賜二人
就叫軍政司將兩個都升做管軍提轄使,便叫貼了文案,從今日便參了他兩個
索超、楊志都拜謝了樑中書,將着賞賜下廳來
解了槍刀弓箭,卸了頭盔衣甲,換了衣裳
索超也自去了披掛,換了棉襖
都上廳來,再拜謝了衆軍官,入班做了提轄
衆軍卒打着得勝鼓,把着那金鼓旗先散
樑中書和大小軍官,都在演武廳上筵宴
看看紅日沉西,筵席已罷,衆官皆歡
樑中書上了馬,衆官員都送歸府
馬頭前擺着這兩個新參的提轄,上下肩都騎着馬,頭上都帶着花紅,迎入東郭門來
兩邊街道扶老攜幼,都看了歡喜
樑中書在馬上問道:“你那百姓歡喜爲何,莫非哂笑下官?”衆老人都跪下稟道:“老漢等生在北京,長在大名府,不曾見今日這等兩個好漢將軍比試
今日教場中看了這般敵手,如何不歡喜!”樑中書在馬上聽了大喜
回到府中,衆官各自散了
索超自有一班弟兄,請去作慶飲酒
楊志新來,未有相識,自去樑府宿歇,早晚殷勤,聽候使喚
都不在話下
且把這閒話丟過,只說正話
自東郭演武之後,樑中書十分愛惜楊志,早晚與他並不相離
月中又有一分請受,自漸漸地有人來結識他
那索超見了楊志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伏
不覺光陰迅速,又早春盡夏來,時逢端午,蕤賓節至
樑中書與蔡夫人在堂家宴,慶賀端陽
但見:
盆栽綠艾,瓶插紅榴
水晶簾卷蝦鬚,錦繡屏開孔雀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金,美女高擎表玉案
食烹異品,果獻時新
弦管笙簧,奏派聲清韻美;綺羅珠翠,擺兩行舞女歌兒
當筵象板撒紅牙,遍體舞裙拖錦繡
消遣壺中閒日月,遨遊身外醉乾坤
當日樑中書正在後堂與蔡夫人家宴,慶賞端陽
酒至數杯,食供兩套,只見蔡夫人道:“相公自從出身,今日爲一統帥,掌握國家重任
這功名富貴從何而來?”樑中書道:“世傑自幼讀書,頗知經史
人非草木,豈不知泰山之恩,提攜之力,感激不盡
”蔡夫人道:“丈夫既知我父親之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樑中書道:“下官如何不記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
已使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
一月之前,幹人都關領去了,見今九分齊備
數日之間,也待打點停當,差人起程
只是一件,在此躊躇:上年收買了許多玩器並金珠寶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盡被賊人劫了,枉費了這一遭財物,至今嚴捕賊人不獲
今年教誰人去好?”蔡夫人道:“帳前見有許多軍校,你選擇知心腹的人去便了
”樑中書道:“尚有四五十日,早晚催併禮物完足,那時選擇去人未遲
夫人不必掛心,世傑自有理會
”當日家宴,午牌至二更方散
自此不在話下
不說樑中書收買禮物玩器,選人上京去慶賀蔡太師生辰
且說山東濟州鄆城縣新到任一個知縣,姓時名文彬,當日升廳公座
但見:
爲官清正,作事廉明
每懷惻隱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爭田奪地,辨曲直而後施行;鬥毆相爭,分輕重方纔決斷
閒暇撫琴會客,也應分理民情
雖然縣治宰臣官,果是一方民父母
當下知縣時文彬升廳公座,左右兩邊排着公吏人等
知縣隨即叫喚尉司捕盜官員,並兩個巡捕都頭
本縣尉司管下,有兩個都頭:一個喚做步兵都頭,一個喚做馬兵都頭
這馬兵都頭管着二十匹坐馬弓手,二十個土兵;那步兵都頭管着二十個使槍的頭目,二十個土兵
這馬兵都頭姓朱名仝,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
原是本處富戶,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
怎見的朱仝氣象?但見:
義膽忠肝豪傑,胸中武藝精通
超羣出衆果英雄
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
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
面如重棗色通紅
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
那步兵都頭姓雷名橫,身長七尺五寸,紫棠色麪皮,有一部扇圈鬍鬚
爲他膂力過人,能跳二三丈闊澗,滿縣人都稱他做插翅虎
原是本縣打鐵匠人出身,後來開張碓坊,殺牛放賭
雖然仗義,只有些心匾窄
也學得一身好武藝
怎見得雷橫氣象?但見:
天上罡星臨世上,就中一個偏能
都頭好漢是雷橫
拽拳神臂健,飛腳電光生
江海英雄當武勇,跳牆過澗身輕
豪雄誰敢與相爭
山東插翅虎,寰海盡聞名
因那朱仝、雷橫兩個,非是等閒人也,以此衆人保他兩個做了都頭,專管擒拿賊盜
當日知縣呼喚,兩個上廳來,聲了喏,取臺旨
知縣道:“我自到任以來,聞知本府濟州管下所屬水鄉梁山泊,賊盜聚衆打劫,拒敵官軍
亦恐各處鄉村,盜賊猖狂,小人甚多
今喚你等兩個,休辭辛苦,與我將帶本管土兵人等,一個出西門,一個出東門,分投巡捕
若有賊人,隨即剿獲申解,不可擾動鄉民
體知東溪村山上有株大紅葉樹,別處皆無
你們衆人採幾片來縣裏呈納,方表你們曾巡到那裏
各人若無紅葉,便是汝等虛妄,官府定行責罰不恕
”兩個都頭領了臺旨,各自迴歸,點了本管土兵,分投自去巡察
不說朱仝引人出西門自去巡捕
只說雷橫當晚引了二十個土兵,出東門繞村巡察,遍地裏走一了遭,回來到東溪村山上,衆人採了那紅葉,就下村來
行不到三二里,早到靈官廟前,見殿門不關
雷橫道:“這殿裏又沒有廟祝,殿門不關,莫不有歹人在裏面麼?我們直入去看一看
”衆人拿着火,一齊照將入來
只見供桌上赤條條地睡着一個大漢
天道又熱,那漢子把些破衣裳團做一塊作枕頭,枕在項下,齁齁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
雷橫看了道:“好怪,好怪!知縣相公忒神明,原來這東溪村真個有賊
”大喝一聲,那漢卻待要掙挫,被二十個土兵一齊向前,把那漢子一條索子綁了,押出廟門,投一個保正莊上來
不是投那個去處,有分教:直使得東溪村裏,聚三四籌好漢英雄;鄆城縣中,尋十萬貫金珠寶貝
正是:天上罡星來聚會,人間地煞得相逢
畢竟雷橫拿住那漢投解甚處來,且聽下回分解
詩曰:
勇悍劉唐命運乖,靈官殿裏夜徘徊
偶逢巡邏遭羈縛,遂使英雄困草萊
鹵莽雷橫應墮計,仁慈晁蓋獨憐才
生辰綱貢諸珍貝,總被斯人送將來
話說當時雷橫來到靈官殿上,見了這條大漢睡在供桌上,衆土兵向前,把條索子綁了,捉離靈官殿來
天色卻早是五更時分
雷橫道:“我們且押這廝去晁保正莊上,討些點心吃了,卻解去縣裏取問
”一行衆人卻都奔這保正莊上來
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
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
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
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鄆城縣管下東門外有兩個村坊,一個東溪村,一個西溪村,只隔着一條大溪
當初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下下水在溪裏,無可奈何
忽一日,有個僧人經過,村中人備細說知此事
僧人指個去處,教用青石鑿個寶塔,放於所在,鎮住溪邊
其時西溪村的鬼,都趕過東溪村來
那時晁蓋得知了大怒,從溪裏走將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東溪邊放下
因此人皆稱他做托塔天王
晁蓋獨霸在那村坊,江湖上都聞他名字
卻早雷橫並土兵押着那漢,來到莊前敲門
莊裏莊客聞知,報與保正
此時晁蓋未起,聽得報是雷都頭到來,慌忙叫開門
莊客開得莊門,衆土兵先把那漢子吊在門房裏
雷橫自引了十數個爲頭的人,到草堂上坐下
晁蓋起來接待,動問道:“都頭有甚公幹到這裏?”雷橫答道:“奉知縣相公鈞旨,着我與朱仝兩個引了部下土兵,分投下鄉村各處巡捕賊盜
因走得力乏,欲得少歇,徑投貴莊暫息
有驚保正安寢
”晁蓋道:“這個何礙
”一面教莊客安排酒食管待,先把湯來吃
晁蓋動問道:“敝村曾拿得個把小小賊麼?”雷橫道:“卻纔前面靈官殿上,有個大漢睡着在那裏
我看那廝不是良善君子,以定是醉了,就便睡着
我們把索子縛綁了
本待便解去縣裏見官,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後父母官問時,保正也好答應
見今吊在貴莊門房裏
”晁蓋聽了,記在心,稱謝道:“多虧都頭見報
”少刻莊客捧出盤饌酒食
晁蓋喝道:“此間不好說話,不如去後廳軒下少坐
”便叫莊客裏面點起燈燭,請都頭到裏面酌杯
晁蓋坐了主位,雷橫坐了客席
兩個坐定,莊客鋪下果品案酒,菜蔬盤饌
莊客一面篩酒,晁蓋又叫置酒與土兵衆人吃
莊客請衆人,都引去廊下客位裏管待
大盤酒肉,只管教衆人吃
晁蓋一頭相待雷橫吃酒,一面自肚裏尋思:“村中有甚小賊吃他拿了,我且自去看是誰?”相陪吃了五七杯酒,便叫家裏一個主管出來,“陪奉都頭坐一坐,我去淨了手便來
”那主管陪侍着雷橫吃酒
晁蓋卻去裏面拿了個燈籠,徑來門樓下看時,土兵都去吃酒,沒一個在外面
晁蓋便問看門的莊客:“都頭拿的賊吊在那裏?”莊客道:“在門房裏關着
”晁蓋去推開門,打一看時,只見高高吊起那漢子在裏面,露出一身黑肉,下面抓紮起兩條黑魆魆毛腿,赤着一雙腳
晁蓋把燈照那人臉時,紫黑闊臉,鬢邊一搭硃砂記,上面生一片黑黃毛
晁蓋便問道:“漢子,你是那裏人?我村中不曾見有你
”那漢道:“小人是遠鄉客人,來這裏投奔一個人,卻把我來拿做賊,我須有分辨處
”晁蓋道:“你來我這村中投奔誰?”那漢道:“我來這村裏投奔一個好漢
”晁蓋道:“這好漢叫做甚麼?”那漢道:“他喚做晁保正
”晁蓋道:“你卻尋他有甚勾當?”那漢道:“他是天下聞名的義士好漢,如今我有一套富貴來與他說知,因此而來
”晁蓋道:“你且住,只我便是晁保正
卻要我救你,你只認我做孃舅之親
少刻我送雷都頭那人出來時,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認你做外甥
只說四五歲離了這裏,今番來尋阿舅,因此不認得
”那漢道:“若得如此救護,深感厚恩
義士提攜則個!”正是:
黑甜一枕古祠中,被捉高懸草舍東
卻是劉唐未應死,解圍晁蓋有奇功
且說晁蓋提了燈籠,自出房來,仍舊把門拽上,急入後廳來見雷橫,說道:“甚是慢客
”雷橫道:“且是多多相擾,理甚不當
”兩個又吃了數杯酒,只見窗子外射入天光來
雷橫道:“東方動了,小人告退,好去縣畫卯
”晁蓋道:“都頭官身,不敢久留
若再到敝村公幹,千萬來走一遭
”雷橫道:“卻得再來拜望,不須保正分付
請保正免送
”晁蓋道:“卻罷,也送到莊門口
”兩個同走出來,那夥土兵衆人,都得了酒食,吃得飽了,各自拿了槍棒,便去門房裏解了那漢,背剪縛着帶出門外
晁蓋見了,說道:“好條大漢!”雷橫道:“這廝便是靈官廟裏捉的賊
”說猶未了,只見那漢叫一聲:“阿舅,救我則個!”晁蓋假意看他一看,喝問道:“兀的這廝不是王小三麼?”那漢道:“我便是,阿舅救我
”衆人吃了一驚
雷橫便問晁蓋道:“這人是誰?如何卻認得保正?”晁蓋道:“原來是我外甥王小三
這廝如何卻在廟裏歇?乃是家姐的孩兒,從小在這裏過活,四五歲時隨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了十數年
這廝十四五歲又來走了一遭,跟個本京客人來這裏販棗子,向後再不曾見面
多聽得人說,這廝不成器
如何卻在這裏?小可本也認他不得,爲他鬢邊有這一搭硃砂記,因此影影認得
”
晁蓋喝道:“小三!你如何不徑來見我,卻去村中做賊?”那漢叫道:“阿舅!我不曾做賊!”晁蓋喝道:“你既不做賊,如何拿你在這裏?”奪過土兵手裏棍棒,劈頭劈臉便打
雷橫並衆人勸道:“且不要打,聽他說
”那漢道:“阿舅息怒,且聽我說
自從十四五歲時來走了這遭,如今不是十年了?昨夜路上多吃了一杯酒,不敢來見阿舅
權去廟裏睡得醒了,卻來尋阿舅
不想被他們不問事由,將我拿了
卻不曾做賊
”晁蓋拿起棍來又要打,口裏罵道:“畜生!你卻不徑來見我,且在路上貪噇這口黃湯
我家中沒得與你吃,辱沒殺人!”雷橫勸道:“保正息怒,你令甥本不曾做賊
我們見他偌大一條大漢,在廟裏睡得蹺蹊,亦且面生,又不認得,因此設疑,捉了他來這裏
若早知是保正的令甥,定不拿他
”喚土兵:“快解了綁縛的索子,放還保正
”衆土兵登時解了那漢
雷橫道:“保正休怪!早知是令甥,不致如此
甚是得罪!小人們回去
”晁蓋道:“都頭且住,請入小莊,再有話說
”
雷橫放了那漢,一齊再入草堂裏來
晁蓋取出十兩花銀,送與雷橫道:“都頭休嫌輕微,望賜笑留
”雷橫道:“不當如此
”晁蓋道:“若是不肯收受時,便是怪小人
”雷橫道:“既是保正厚意,權且收受
改日卻得報答
”晁蓋叫那漢拜謝了雷橫
晁蓋又取些銀兩賞了衆土兵,再送出莊門外
雷橫相別了,引着土兵自去
晁蓋卻同那漢到後軒下,取幾件衣裳與他換了,取頂頭巾與他帶了,便問那漢姓甚名誰,何處人氏
那漢道:“小人姓劉名唐,祖貫東潞州人氏
因這鬢邊有這搭硃砂記,人都喚小人做赤發鬼
特地送一套富貴來與保正哥哥
昨夜晚了,因醉倒在廟裏,不想被這廝們捉住,綁縛了來
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今日幸得到此,哥哥坐定,受劉唐四拜
”拜罷,晁蓋道:“你且說送一套富貴與我,見在何處?”劉唐道:“小人自幼飄蕩江湖,多走途路,專好結識好漢
往往多聞哥哥大名,不期有緣得遇
曾見山東、河北做私商的,多曾來投奔哥哥,因此劉唐敢說這話
這裏別無外人,方可傾心吐膽對哥哥說
”晁蓋道:“這裏都是我心腹人,但說不妨
”劉唐道:“小弟打聽得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玩器等物,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
去年也曾送十萬貫金珠寶貝,來到半路里,不知被誰人打劫了,至今也無捉處
今年又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早晚安排起程,要趕這六月十五日生辰
小弟想此是一套不義之財,取而何礙
便可商議個道理,去半路上取了
天理知之,也不爲罪
聞知哥哥大名,是個真男子,武藝過人
小弟不才,頗也學得本事
休道三五個漢子,便是一二千軍馬隊中,拿條槍也不懼他
倘蒙哥哥不棄時,獻此一套富貴
不知哥哥心內如何?”晁蓋道:“壯哉!且再計較
你既來這裏,想你吃了些艱辛,且去客房裏將息少歇
暫且待我從長商議,來日說話
”晁蓋叫莊客引劉唐廊下客房裏歇息
莊客引到房中,也自去幹事了
且說劉唐在房裏尋思道:“我着甚來由苦惱這遭,多虧晁蓋完成,解脫了這件事
只叵奈雷橫那廝,平白騙了晁保正十兩銀子,又吊我一夜
想那廝去未遠,我不如拿了條棒趕上去,齊打翻了那廝們,卻奪回那銀子,送還晁蓋,他必然敬我
此計大妙
”劉唐便出房門,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朴刀,便出莊門,大踏步投南趕來
此時天色已明
但見:
北斗初橫,東方漸白
天涯曙色才分,海角殘星暫落
金雞三唱,喚佳人傅粉施朱;寶馬頻嘶,催行客爭名競利
牧童樵子離莊,牝牡牛羊出圈
幾縷曉霞橫碧漢,一輪紅日上扶桑
這赤發鬼劉唐挺着朴刀,趕了五六里路,卻早望見雷橫引着土兵,慢慢地行將去
劉唐趕上來,大喝一聲:“兀那都頭不要走!”雷橫吃了一驚,回過頭來,見是劉唐拈着朴刀趕來
雷橫慌忙去土兵手裏,奪條朴刀拿着,喝道:“你那廝趕將來做甚麼?”劉唐道:“你曉事的,留下那十兩銀子還了我,我便饒了你
”雷橫道:“是你阿舅送我的,幹你甚事!我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結果了你這廝性命
剗地問我取銀子!”劉唐道:“我須不是賊,你卻把我吊了一夜,又騙我阿舅十兩銀子
是會的將來還我,佛眼相看
你若不還,我叫你目前流血
”雷橫大怒,指着劉唐大罵道:“辱門敗戶的謊賊,怎敢無禮!”劉唐道:“你那詐害百姓的腌臢潑才,怎敢罵我!”雷橫又罵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劉唐大怒道:“我來和你見個輸贏
”拈着朴刀,直奔雷橫
雷橫見劉唐趕上來,呵呵大笑,挺手中朴刀來迎
兩個就大路上廝並
但見:
雲山顯翠,露草凝珠
天色初明林下,曉煙才起村邊
一來一往,似鳳翻身;一撞一衝,如鷹展翅
一個照搠盡依良法,一個遮攔自有悟頭
這個丁字腳,搶將入來;那個四換頭,奔將進去
兩句道:雖然不上凌煙閣,只此堪描入畫圖
當時雷橫和劉唐就路上鬥了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衆土兵見雷橫贏不得劉唐,卻待都要一齊上並他,只見側首籬門開處,一個人掣兩條銅鏈,叫道:“你們兩個好漢且不要鬥!我看了多時,權且歇一歇,我有話說
”便把銅鏈就中一隔
兩個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來,立住了腳
看那人時,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樑頭巾,穿一領皁沿邊麻布寬衫,腰繫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淨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
這秀才乃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叫亮先生,祖貫本鄉人氏
曾有一首《臨江仙》,贊吳用的好處:
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
六韜三略究來精
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
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
略施小計鬼神驚
名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當時吳用手提銅鏈,指着劉唐叫道:“那漢且住!你因甚和都頭爭執?”劉唐光着眼看吳用道:“不干你秀才事
”雷橫便道:“教授不知,這廝夜來赤條條地睡在靈官殿裏,被我們拿了這廝帶到晁保正莊上,原來卻是保正的外甥
看他母舅面上,放了他
晁天王請我們吃酒了,送些禮物與我
這廝瞞了他阿舅,直趕到這裏問我取
你道這廝大膽麼?”
吳用尋思道:“晁蓋我都是自幼結交,但也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
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不曾見有這個外甥
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蹺蹊
我且勸開了這場鬧,卻再問他
”吳用便道:“大漢休執迷
你的母舅與我至交,又和這都頭亦過得好
他便送些人情與這都頭,你卻來討了,也須壞了你母舅麪皮
且看小生面,我自與你母舅說
”劉唐道:“秀才,你不省得這個
不是我阿舅甘心與他,他詐取了我阿舅的銀兩
若是不還我,誓不回去
”雷橫道:“只除是保正自來取,便還他
卻不還你
”劉唐道:“你屈冤人做賊,詐了銀子,怎地不還?”雷橫道:“不是你的銀子,不還,不還!”劉唐道:“你不還,只除問得我手裏朴刀肯便罷
”吳用又勸:“你兩個鬥了半日,又沒輸贏,只管鬥到幾時是了
”劉唐道:“他不還我銀子,直和他拚個你死我活便罷
”雷橫大怒道:“我若怕你,添個土兵來並你,也不算好漢
我自好歹搠翻你便罷
”劉唐大怒,拍着胸前叫道:“不怕,不怕!”便趕上來
這邊雷橫便指手劃腳,也趕攏來
兩個又要廝並
這吳用橫身在裏面勸,那裏勸得住
劉唐拈着朴刀,只待鑽將過來
雷橫口裏千賊萬賊罵,挺起朴刀,正待要鬥
只見衆土兵指道:“保正來了
”劉唐回身看時,只見晁蓋披着衣裳,前襟攤開,從大路上趕來,大喝道:“畜生不得無禮!”那吳用大笑道:“須是保正自來,方纔勸得這場鬧
”晁蓋趕得氣喘,問道:“怎的趕來這裏鬥朴刀?”雷橫道:“你的令甥拿着朴刀趕來,問我取銀子
小人道不還你,我自送還保正,非幹你事
他和小人鬥了五十合
教授解勸在此
”晁蓋道:“這畜生!小人並不知道,都頭看小人之面請回,自當改日登門陪話
”雷橫道:“小人也知那廝胡爲,不與他一般見識
又勞保正遠出
”作別自去,不在話下
且說吳用對晁蓋說道:“不是保正自來,幾乎做出一場大事
這個令甥端的非凡,是好武藝
小生在籬笆裏看了,這個有名慣使朴刀的雷都頭,也敵不過,只辦得架隔遮攔
若再鬥幾合,雷橫必然有失性命
因此小生慌忙出來間隔了
這個令甥從何而來?往常時,莊上不曾見有
”晁蓋道:“卻待正要來請先生到敝莊商議句話,正欲使人來,只見不見了他,槍架上朴刀又沒尋處
只見牧童報說:‘一個大漢,拿條朴刀,望南一直趕去
’我慌忙隨後追得來,早是得教授諫勸住了
請尊步同到敝莊,有句話計較計較
”
那吳用還至書齋,掛了銅鏈在書房裏,分付主人家道:“學生來時,說道先生今日有幹,權放一日假
”拽上書齋門,將鎖鎖了,一同晁蓋、劉唐,直到晁家莊上
晁蓋竟邀入後堂深處,分賓而坐
吳用問道:“保正,此人是誰?”晁蓋道:“江湖上好漢,此人姓劉名唐,是東潞州人氏
因有一套富貴,特來投奔我
夜來他醉臥在靈官廟裏,卻被雷橫捉了,拿到我莊上
我因認他做外甥,方得脫身
他說有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早晚從這裏經過
此等不義之財,取之何礙!他來的意,正應我一夢
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
斗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
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今早正要求請教授商議,不想又是這一套
此一件事若何?”
吳用笑道:“小生見劉兄趕得來蹺蹊,也猜個七八分了
此一事卻好
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
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
如今只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便是保正與兄十分了得,也擔負不下這段事
須得七八個好漢方可,多也無用
”晁蓋道:“莫非要應夢之星數?”吳用便道:“兄長這一夢不凡,也非同小可
莫非北地上再有扶助的人來?”吳用尋思了半晌,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說道:“有了,有了!”晁蓋道:“先生既有心腹好漢,可以便去請來,成就這件事
”
吳用不慌不忙,疊兩個指頭,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蘆花叢裏泊戰船,卻似打魚船;荷葉鄉中聚義漢,翻爲真好漢
正是:指麾說地談天口,來誘拿雲捉霧人
畢竟智多星吳用說出甚麼人來,且聽下回分解
勇悍劉唐命運乖,靈官殿裏夜徘徊
偶逢巡邏遭羈縛,遂使英雄困草萊
鹵莽雷橫應墮計,仁慈晁蓋獨憐才
生辰綱貢諸珍貝,總被斯人送將來
話說當時雷橫來到靈官殿上,見了這條大漢睡在供桌上,衆土兵向前,把條索子綁了,捉離靈官殿來
天色卻早是五更時分
雷橫道:“我們且押這廝去晁保正莊上,討些點心吃了,卻解去縣裏取問
”一行衆人卻都奔這保正莊上來
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
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
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
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鄆城縣管下東門外有兩個村坊,一個東溪村,一個西溪村,只隔着一條大溪
當初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下下水在溪裏,無可奈何
忽一日,有個僧人經過,村中人備細說知此事
僧人指個去處,教用青石鑿個寶塔,放於所在,鎮住溪邊
其時西溪村的鬼,都趕過東溪村來
那時晁蓋得知了大怒,從溪裏走將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東溪邊放下
因此人皆稱他做托塔天王
晁蓋獨霸在那村坊,江湖上都聞他名字
卻早雷橫並土兵押着那漢,來到莊前敲門
莊裏莊客聞知,報與保正
此時晁蓋未起,聽得報是雷都頭到來,慌忙叫開門
莊客開得莊門,衆土兵先把那漢子吊在門房裏
雷橫自引了十數個爲頭的人,到草堂上坐下
晁蓋起來接待,動問道:“都頭有甚公幹到這裏?”雷橫答道:“奉知縣相公鈞旨,着我與朱仝兩個引了部下土兵,分投下鄉村各處巡捕賊盜
因走得力乏,欲得少歇,徑投貴莊暫息
有驚保正安寢
”晁蓋道:“這個何礙
”一面教莊客安排酒食管待,先把湯來吃
晁蓋動問道:“敝村曾拿得個把小小賊麼?”雷橫道:“卻纔前面靈官殿上,有個大漢睡着在那裏
我看那廝不是良善君子,以定是醉了,就便睡着
我們把索子縛綁了
本待便解去縣裏見官,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後父母官問時,保正也好答應
見今吊在貴莊門房裏
”晁蓋聽了,記在心,稱謝道:“多虧都頭見報
”少刻莊客捧出盤饌酒食
晁蓋喝道:“此間不好說話,不如去後廳軒下少坐
”便叫莊客裏面點起燈燭,請都頭到裏面酌杯
晁蓋坐了主位,雷橫坐了客席
兩個坐定,莊客鋪下果品案酒,菜蔬盤饌
莊客一面篩酒,晁蓋又叫置酒與土兵衆人吃
莊客請衆人,都引去廊下客位裏管待
大盤酒肉,只管教衆人吃
晁蓋一頭相待雷橫吃酒,一面自肚裏尋思:“村中有甚小賊吃他拿了,我且自去看是誰?”相陪吃了五七杯酒,便叫家裏一個主管出來,“陪奉都頭坐一坐,我去淨了手便來
”那主管陪侍着雷橫吃酒
晁蓋卻去裏面拿了個燈籠,徑來門樓下看時,土兵都去吃酒,沒一個在外面
晁蓋便問看門的莊客:“都頭拿的賊吊在那裏?”莊客道:“在門房裏關着
”晁蓋去推開門,打一看時,只見高高吊起那漢子在裏面,露出一身黑肉,下面抓紮起兩條黑魆魆毛腿,赤着一雙腳
晁蓋把燈照那人臉時,紫黑闊臉,鬢邊一搭硃砂記,上面生一片黑黃毛
晁蓋便問道:“漢子,你是那裏人?我村中不曾見有你
”那漢道:“小人是遠鄉客人,來這裏投奔一個人,卻把我來拿做賊,我須有分辨處
”晁蓋道:“你來我這村中投奔誰?”那漢道:“我來這村裏投奔一個好漢
”晁蓋道:“這好漢叫做甚麼?”那漢道:“他喚做晁保正
”晁蓋道:“你卻尋他有甚勾當?”那漢道:“他是天下聞名的義士好漢,如今我有一套富貴來與他說知,因此而來
”晁蓋道:“你且住,只我便是晁保正
卻要我救你,你只認我做孃舅之親
少刻我送雷都頭那人出來時,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認你做外甥
只說四五歲離了這裏,今番來尋阿舅,因此不認得
”那漢道:“若得如此救護,深感厚恩
義士提攜則個!”正是:
黑甜一枕古祠中,被捉高懸草舍東
卻是劉唐未應死,解圍晁蓋有奇功
且說晁蓋提了燈籠,自出房來,仍舊把門拽上,急入後廳來見雷橫,說道:“甚是慢客
”雷橫道:“且是多多相擾,理甚不當
”兩個又吃了數杯酒,只見窗子外射入天光來
雷橫道:“東方動了,小人告退,好去縣畫卯
”晁蓋道:“都頭官身,不敢久留
若再到敝村公幹,千萬來走一遭
”雷橫道:“卻得再來拜望,不須保正分付
請保正免送
”晁蓋道:“卻罷,也送到莊門口
”兩個同走出來,那夥土兵衆人,都得了酒食,吃得飽了,各自拿了槍棒,便去門房裏解了那漢,背剪縛着帶出門外
晁蓋見了,說道:“好條大漢!”雷橫道:“這廝便是靈官廟裏捉的賊
”說猶未了,只見那漢叫一聲:“阿舅,救我則個!”晁蓋假意看他一看,喝問道:“兀的這廝不是王小三麼?”那漢道:“我便是,阿舅救我
”衆人吃了一驚
雷橫便問晁蓋道:“這人是誰?如何卻認得保正?”晁蓋道:“原來是我外甥王小三
這廝如何卻在廟裏歇?乃是家姐的孩兒,從小在這裏過活,四五歲時隨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了十數年
這廝十四五歲又來走了一遭,跟個本京客人來這裏販棗子,向後再不曾見面
多聽得人說,這廝不成器
如何卻在這裏?小可本也認他不得,爲他鬢邊有這一搭硃砂記,因此影影認得
”
晁蓋喝道:“小三!你如何不徑來見我,卻去村中做賊?”那漢叫道:“阿舅!我不曾做賊!”晁蓋喝道:“你既不做賊,如何拿你在這裏?”奪過土兵手裏棍棒,劈頭劈臉便打
雷橫並衆人勸道:“且不要打,聽他說
”那漢道:“阿舅息怒,且聽我說
自從十四五歲時來走了這遭,如今不是十年了?昨夜路上多吃了一杯酒,不敢來見阿舅
權去廟裏睡得醒了,卻來尋阿舅
不想被他們不問事由,將我拿了
卻不曾做賊
”晁蓋拿起棍來又要打,口裏罵道:“畜生!你卻不徑來見我,且在路上貪噇這口黃湯
我家中沒得與你吃,辱沒殺人!”雷橫勸道:“保正息怒,你令甥本不曾做賊
我們見他偌大一條大漢,在廟裏睡得蹺蹊,亦且面生,又不認得,因此設疑,捉了他來這裏
若早知是保正的令甥,定不拿他
”喚土兵:“快解了綁縛的索子,放還保正
”衆土兵登時解了那漢
雷橫道:“保正休怪!早知是令甥,不致如此
甚是得罪!小人們回去
”晁蓋道:“都頭且住,請入小莊,再有話說
”
雷橫放了那漢,一齊再入草堂裏來
晁蓋取出十兩花銀,送與雷橫道:“都頭休嫌輕微,望賜笑留
”雷橫道:“不當如此
”晁蓋道:“若是不肯收受時,便是怪小人
”雷橫道:“既是保正厚意,權且收受
改日卻得報答
”晁蓋叫那漢拜謝了雷橫
晁蓋又取些銀兩賞了衆土兵,再送出莊門外
雷橫相別了,引着土兵自去
晁蓋卻同那漢到後軒下,取幾件衣裳與他換了,取頂頭巾與他帶了,便問那漢姓甚名誰,何處人氏
那漢道:“小人姓劉名唐,祖貫東潞州人氏
因這鬢邊有這搭硃砂記,人都喚小人做赤發鬼
特地送一套富貴來與保正哥哥
昨夜晚了,因醉倒在廟裏,不想被這廝們捉住,綁縛了來
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今日幸得到此,哥哥坐定,受劉唐四拜
”拜罷,晁蓋道:“你且說送一套富貴與我,見在何處?”劉唐道:“小人自幼飄蕩江湖,多走途路,專好結識好漢
往往多聞哥哥大名,不期有緣得遇
曾見山東、河北做私商的,多曾來投奔哥哥,因此劉唐敢說這話
這裏別無外人,方可傾心吐膽對哥哥說
”晁蓋道:“這裏都是我心腹人,但說不妨
”劉唐道:“小弟打聽得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玩器等物,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
去年也曾送十萬貫金珠寶貝,來到半路里,不知被誰人打劫了,至今也無捉處
今年又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早晚安排起程,要趕這六月十五日生辰
小弟想此是一套不義之財,取而何礙
便可商議個道理,去半路上取了
天理知之,也不爲罪
聞知哥哥大名,是個真男子,武藝過人
小弟不才,頗也學得本事
休道三五個漢子,便是一二千軍馬隊中,拿條槍也不懼他
倘蒙哥哥不棄時,獻此一套富貴
不知哥哥心內如何?”晁蓋道:“壯哉!且再計較
你既來這裏,想你吃了些艱辛,且去客房裏將息少歇
暫且待我從長商議,來日說話
”晁蓋叫莊客引劉唐廊下客房裏歇息
莊客引到房中,也自去幹事了
且說劉唐在房裏尋思道:“我着甚來由苦惱這遭,多虧晁蓋完成,解脫了這件事
只叵奈雷橫那廝,平白騙了晁保正十兩銀子,又吊我一夜
想那廝去未遠,我不如拿了條棒趕上去,齊打翻了那廝們,卻奪回那銀子,送還晁蓋,他必然敬我
此計大妙
”劉唐便出房門,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朴刀,便出莊門,大踏步投南趕來
此時天色已明
但見:
北斗初橫,東方漸白
天涯曙色才分,海角殘星暫落
金雞三唱,喚佳人傅粉施朱;寶馬頻嘶,催行客爭名競利
牧童樵子離莊,牝牡牛羊出圈
幾縷曉霞橫碧漢,一輪紅日上扶桑
這赤發鬼劉唐挺着朴刀,趕了五六里路,卻早望見雷橫引着土兵,慢慢地行將去
劉唐趕上來,大喝一聲:“兀那都頭不要走!”雷橫吃了一驚,回過頭來,見是劉唐拈着朴刀趕來
雷橫慌忙去土兵手裏,奪條朴刀拿着,喝道:“你那廝趕將來做甚麼?”劉唐道:“你曉事的,留下那十兩銀子還了我,我便饒了你
”雷橫道:“是你阿舅送我的,幹你甚事!我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結果了你這廝性命
剗地問我取銀子!”劉唐道:“我須不是賊,你卻把我吊了一夜,又騙我阿舅十兩銀子
是會的將來還我,佛眼相看
你若不還,我叫你目前流血
”雷橫大怒,指着劉唐大罵道:“辱門敗戶的謊賊,怎敢無禮!”劉唐道:“你那詐害百姓的腌臢潑才,怎敢罵我!”雷橫又罵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劉唐大怒道:“我來和你見個輸贏
”拈着朴刀,直奔雷橫
雷橫見劉唐趕上來,呵呵大笑,挺手中朴刀來迎
兩個就大路上廝並
但見:
雲山顯翠,露草凝珠
天色初明林下,曉煙才起村邊
一來一往,似鳳翻身;一撞一衝,如鷹展翅
一個照搠盡依良法,一個遮攔自有悟頭
這個丁字腳,搶將入來;那個四換頭,奔將進去
兩句道:雖然不上凌煙閣,只此堪描入畫圖
當時雷橫和劉唐就路上鬥了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衆土兵見雷橫贏不得劉唐,卻待都要一齊上並他,只見側首籬門開處,一個人掣兩條銅鏈,叫道:“你們兩個好漢且不要鬥!我看了多時,權且歇一歇,我有話說
”便把銅鏈就中一隔
兩個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來,立住了腳
看那人時,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樑頭巾,穿一領皁沿邊麻布寬衫,腰繫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淨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
這秀才乃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叫亮先生,祖貫本鄉人氏
曾有一首《臨江仙》,贊吳用的好處:
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
六韜三略究來精
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
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
略施小計鬼神驚
名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當時吳用手提銅鏈,指着劉唐叫道:“那漢且住!你因甚和都頭爭執?”劉唐光着眼看吳用道:“不干你秀才事
”雷橫便道:“教授不知,這廝夜來赤條條地睡在靈官殿裏,被我們拿了這廝帶到晁保正莊上,原來卻是保正的外甥
看他母舅面上,放了他
晁天王請我們吃酒了,送些禮物與我
這廝瞞了他阿舅,直趕到這裏問我取
你道這廝大膽麼?”
吳用尋思道:“晁蓋我都是自幼結交,但也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
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不曾見有這個外甥
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蹺蹊
我且勸開了這場鬧,卻再問他
”吳用便道:“大漢休執迷
你的母舅與我至交,又和這都頭亦過得好
他便送些人情與這都頭,你卻來討了,也須壞了你母舅麪皮
且看小生面,我自與你母舅說
”劉唐道:“秀才,你不省得這個
不是我阿舅甘心與他,他詐取了我阿舅的銀兩
若是不還我,誓不回去
”雷橫道:“只除是保正自來取,便還他
卻不還你
”劉唐道:“你屈冤人做賊,詐了銀子,怎地不還?”雷橫道:“不是你的銀子,不還,不還!”劉唐道:“你不還,只除問得我手裏朴刀肯便罷
”吳用又勸:“你兩個鬥了半日,又沒輸贏,只管鬥到幾時是了
”劉唐道:“他不還我銀子,直和他拚個你死我活便罷
”雷橫大怒道:“我若怕你,添個土兵來並你,也不算好漢
我自好歹搠翻你便罷
”劉唐大怒,拍着胸前叫道:“不怕,不怕!”便趕上來
這邊雷橫便指手劃腳,也趕攏來
兩個又要廝並
這吳用橫身在裏面勸,那裏勸得住
劉唐拈着朴刀,只待鑽將過來
雷橫口裏千賊萬賊罵,挺起朴刀,正待要鬥
只見衆土兵指道:“保正來了
”劉唐回身看時,只見晁蓋披着衣裳,前襟攤開,從大路上趕來,大喝道:“畜生不得無禮!”那吳用大笑道:“須是保正自來,方纔勸得這場鬧
”晁蓋趕得氣喘,問道:“怎的趕來這裏鬥朴刀?”雷橫道:“你的令甥拿着朴刀趕來,問我取銀子
小人道不還你,我自送還保正,非幹你事
他和小人鬥了五十合
教授解勸在此
”晁蓋道:“這畜生!小人並不知道,都頭看小人之面請回,自當改日登門陪話
”雷橫道:“小人也知那廝胡爲,不與他一般見識
又勞保正遠出
”作別自去,不在話下
且說吳用對晁蓋說道:“不是保正自來,幾乎做出一場大事
這個令甥端的非凡,是好武藝
小生在籬笆裏看了,這個有名慣使朴刀的雷都頭,也敵不過,只辦得架隔遮攔
若再鬥幾合,雷橫必然有失性命
因此小生慌忙出來間隔了
這個令甥從何而來?往常時,莊上不曾見有
”晁蓋道:“卻待正要來請先生到敝莊商議句話,正欲使人來,只見不見了他,槍架上朴刀又沒尋處
只見牧童報說:‘一個大漢,拿條朴刀,望南一直趕去
’我慌忙隨後追得來,早是得教授諫勸住了
請尊步同到敝莊,有句話計較計較
”
那吳用還至書齋,掛了銅鏈在書房裏,分付主人家道:“學生來時,說道先生今日有幹,權放一日假
”拽上書齋門,將鎖鎖了,一同晁蓋、劉唐,直到晁家莊上
晁蓋竟邀入後堂深處,分賓而坐
吳用問道:“保正,此人是誰?”晁蓋道:“江湖上好漢,此人姓劉名唐,是東潞州人氏
因有一套富貴,特來投奔我
夜來他醉臥在靈官廟裏,卻被雷橫捉了,拿到我莊上
我因認他做外甥,方得脫身
他說有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早晚從這裏經過
此等不義之財,取之何礙!他來的意,正應我一夢
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
斗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
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今早正要求請教授商議,不想又是這一套
此一件事若何?”
吳用笑道:“小生見劉兄趕得來蹺蹊,也猜個七八分了
此一事卻好
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
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
如今只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便是保正與兄十分了得,也擔負不下這段事
須得七八個好漢方可,多也無用
”晁蓋道:“莫非要應夢之星數?”吳用便道:“兄長這一夢不凡,也非同小可
莫非北地上再有扶助的人來?”吳用尋思了半晌,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說道:“有了,有了!”晁蓋道:“先生既有心腹好漢,可以便去請來,成就這件事
”
吳用不慌不忙,疊兩個指頭,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蘆花叢裏泊戰船,卻似打魚船;荷葉鄉中聚義漢,翻爲真好漢
正是:指麾說地談天口,來誘拿雲捉霧人
畢竟智多星吳用說出甚麼人來,且聽下回分解
詩曰:
英雄聚會本無期,水滸山涯任指揮
欲向生辰邀衆寶,特扳三阮協神機
一時豪俠欺黃屋,七宿光芒動紫微
衆守梁山同聚義,幾多金帛盡俘歸
話說當時吳學究道:“我尋思起來,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衆,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義氣最重
只除非得這三個人,方纔完得這件事
”晁蓋道:“這三個卻是甚麼樣人?姓甚名誰?何處居住?”吳用道:“這三個人是弟兄三個,在濟州梁山泊邊石碣村住,日常只打魚爲生,亦曾在泊子裏做私商勾當
本身姓阮,弟兄三人: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
這三個是親弟兄,最有義氣
小生舊日在那裏住了數年,與他相交時,他雖是個不通文墨的人,爲見他與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因此和他來往
今已二三年有餘,不曾相見
若得此三人,大事必成
”晁蓋道:“我也曾聞這阮家三弟兄的名字,只不曾相會
石碣村離這裏只有百十里以下路程,何不使人請他們來商議?”吳用道:“着人去請,他們如何肯來
小生必須自去那裏,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夥
”晁蓋大喜道:“先生高見,幾時可行?”吳用答道:“事不宜遲,只今夜三更便去,明日晌午可到那裏
”晁蓋道:“最好
”當時叫莊客且安排酒食來吃
吳用道:“北京到東京也曾行到,只不知生辰綱從那條路來?再煩劉兄休辭生受,連夜去北京路上探聽起程的日期,端的從那條路上來
”劉唐道:“小弟只今夜也便去
”吳用道:“且住
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卻是五月初頭,尚有四五十日
等小生先去說了三阮弟兄回來,那時卻叫劉兄去
”晁蓋道:“也是
劉兄弟只在我莊上等候
”
話休絮煩
當日吃了半晌酒食,至三更時分,吳用起來洗漱罷,吃了些早飯,討了些銀兩,藏在身邊,穿上草鞋
晁蓋、劉唐送出莊門
吳用連夜投石碣村來,行到晌午時分,早來到那村中
但見:
青鬱郁山峯疊翠,綠依依桑柘堆雲
四邊流水繞孤村,幾處疏篁沿小徑
茅檐傍澗,古木成林
籬外高懸沽酒旆,柳陰閒纜釣魚船
吳學究自來認得,不用問人,來到石碣村中,徑投阮小二家來
到得門前看時,只見枯樁上纜着數只小漁船,疏籬外曬着一張破魚網
倚山傍水,約有十數間草房
吳用叫一聲道:“二哥在家麼?”只見一個人從裏面走出來,生得如何?但見:
瞘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
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
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睛射幾萬道寒光
人稱立地太歲,果然混世魔王
那阮小二走將出來,頭戴一頂破頭巾,身穿一領舊衣服,赤着雙腳,出來見了是吳用,慌忙聲喏道:“教授何來?甚風吹得到此?”吳用答道:“有些小事,特來相浼二郎
”阮小二道:“有何事?但說不妨
”吳用道:“小生自離了此間,又早二年
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他要辦筵席,用着十數尾重十四五斤的金色鯉魚
因此特地來相投足下
”阮小二笑了一聲,說道:“小人且和教授吃三杯卻說
”吳用道:“小生的來意,也欲正要和二哥吃三杯
”阮小二道:“隔湖有幾處酒店,我們就在船裏蕩將過去
”吳用道:“最好
也要就與五郎說句話,不知在家也不在?”阮小二道:“我們一同去尋他便了
”兩個來到泊岸邊,枯樁上纜的小船解了一隻,便扶這吳用下船坐了
樹根頭拿了一把劃楸,只顧蕩,早蕩將開去,望湖泊裏來
正蕩之間,只見阮小二把手一招,叫道:”七哥曾見五郎麼?”吳用看時,只見蘆葦叢中,搖出一隻船來
那漢生的如何?但見:
疙疸臉橫生怪肉,玲瓏眼突出雙睛
腮邊長短淡黃鬚,身上交加烏黑點
渾如生鐵打成,疑是頑銅鑄就
休言岳廟惡司神,果是人間剛直漢
村中喚作活閻羅,世上降生真五道
這阮小七頭戴一頂遮日黑箬笠,身上穿個棋子布背心,腰繫着一條生布裙,把那船隻蕩着,問道:“二哥,你尋五哥做甚麼?”吳用叫一聲:“七郎,小生特來相央你們說話
”阮小七道:“教授恕罪,好幾時不曾相見
”吳用道:“一同和二哥去吃杯酒
”阮小七道:“小人也欲和教授吃杯酒,只是一向不曾見面
”
兩隻船廝跟着在湖泊裏,不多時,劃到一個去處,團團都是水,高埠上有不七八間草房
阮小二叫道:“老孃,五哥在麼?”那婆婆道:“說不得
魚又不得打,連日去賭錢,輸得沒了分文,卻纔討了我頭上釵兒,出鎮上賭去了
”阮小二笑了一聲,便把船劃開
阮小七便在背後船上說道:“哥哥正不知怎地,賭錢只是輸,卻不晦氣
莫說哥哥不贏,我也輸得赤條條地
”吳用暗想道:“中了我的計
”
兩隻船廝並着,投石碣村鎮上來
劃了半個時辰,只見獨木橋邊一個漢子,把着兩串銅錢,下來解船
阮小二道:“五郎來了
”吳用看時,但見:
一雙手渾如鐵棒,兩隻眼有似銅鈴
麪皮上常有些笑容,心窩裏深藏着鴆毒
能生橫禍,善降非災
拳打來獅子心寒,腳踢處蚖蛇喪膽
何處覓行瘟使者,只此是短命二郎
那阮小五斜戴着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披着一領舊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鬱郁一個豹子來;裏面匾扎起褲子,上面圍着一條間道棋子布手巾
吳用叫一聲道:“五郎得采麼?”阮小五道:“原來卻是教授,好兩年不曾見面
我在橋上望你們半日了
”阮小二道:“我和教授直到你家尋你,老孃說道:‘出鎮上賭錢去了
’因此同來這裏尋你
且來和教授去水閣上吃三杯
”阮小五慌忙去橋邊,解小了船,跳在艙裏,捉了劃楫,只一劃,三隻船廝並着
劃了一歇,早到那個水閣酒店前
看時,但見:
前臨湖泊,後映波心
數十株槐柳綠如煙,一兩蕩荷花紅照水
涼亭上四面明窗,水閣中數般清致
當壚美女,紅裙掩映翠紗衫;滌器山翁,白髮偏宜麻布襖
休言三醉岳陽樓,只此便爲蓬島客
當下三隻船撐到水亭下荷花蕩中,三隻船都纜了
扶吳學究上了岸,入酒店裏來,都到水閣內揀一副紅油桌凳
阮小二便道:“先生,休怪我三個弟兄粗俗,請教授上坐
”吳用道:“卻使不得
”阮小七道:“哥哥只顧坐主位,請教授坐客席,我兄弟兩個便先坐了
”吳用道:“七郎只是性快
”四個人坐定了,叫酒保打一桶酒來
店小二把四隻大盞子擺開,鋪下四雙箸,放下四般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
阮小七道:“有甚麼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相似好肥肉
”阮小二道:“大塊切十斤來
”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話,沒甚孝順
”吳用道:“倒來相擾,多激惱你們
”阮小二道:“休恁地說
”催促小二哥只顧篩酒,早把牛肉切做兩盤,將來放在桌上
阮家三兄弟讓吳用吃了幾塊,便吃不得了
那三個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小五動問道:“教授到此貴幹?”阮小二道:“教授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教學
今來要對付十數尾金色鯉魚,要重十四五斤的,特來尋我們
”阮小七道:“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說十數個,再要多些,我弟兄們也包辦得
如今便要重十斤的也難得
”阮小五道:“教授遠來,我們也對付十來個重五六斤的相送
”吳用道:“小生多有銀兩在此,隨算價錢
只是不用小的,須得十四五斤重的便好
”阮小七道:“教授,卻沒討處
便是五哥許五六斤的,也不能勾,須是等得幾日才得
我的船裏有一桶小活魚,就把來吃酒
”阮小七便去船內取將一桶小魚上來
約有五七斤,自去竈上安排,盛做三盤,把來放在桌上
阮小七道:“教授,胡亂吃些個
”
四個又吃了一回
看看天色漸晚,吳用尋思道:“這酒店裏須難說話
今夜必是他家權宿,到那裏卻又理會
”阮小二道:“今夜天色晚了,請教授權在我家宿一宵,明日卻再計較
”吳用道:“小生來這裏走一遭,千難萬難,幸得你們弟兄今日做一處,眼見得這席酒不肯要小生還錢
今晚借二郎家歇一夜,小生有些須銀子在此,相煩就此店中沽一甕酒,買些肉,村中尋一對雞,夜間同一醉如何?”阮小二道:“那裏要教授壞錢,我們弟兄自去整理,不煩惱沒對付處
”吳用道:“徑來要請你們三位
若還不依小生時,只此告退
”阮小七道:“既是教授這般說時,且順情吃了,卻再理會
”吳用道:“還是七郎性直爽快
”吳用取出一兩銀子,付與阮小七,就問主人家沽了一甕酒,借個大甕盛了,買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阮小二道:“我的酒錢一發還你
”店主人道:“最好,最好
”
四人離了酒店,再下了船,把酒肉都放在船艙裏,解了纜索,徑劃將開去,一直投阮小二家來
到得門前,上了岸,把船仍舊纜在樁上
取了酒肉,四人一齊都到後面坐地
便叫點起燈燭
原來阮家弟兄三個,只有阮小二有老小,阮小五、阮小七都不曾婚娶
四個人都在阮小二家後面水亭上坐定
阮小七宰了雞,叫阿嫂同討的小猴子在廚下安排
約有一更相次,酒肉都搬來擺在桌上
吳用勸他弟兄們吃了幾杯,又提起買魚事來,說道:“你這裏偌大一個去處,卻怎地沒了這等大魚?”阮小二道:“實不瞞教授說,這般大魚只除梁山泊裏便有
我這石碣湖中狹小,存不得這等大魚
”吳用道:“這裏和梁山泊一望不遠,相通一派之水,如何不去打些?”阮小二嘆了一口氣道:“休說
”吳用又問道:“二哥如何嘆氣?”阮小五接了說道:“教授不知,在先這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飯碗,如今絕不敢去
”吳用道:“偌大去處,終不成官司禁打魚鮮?”阮小五道:“甚麼官司敢來禁打魚鮮,便是活閻王也禁治不得!”吳用道:“既沒官司禁治,如何絕不敢去?”阮小五道:“原來教授不知來歷,且和教授說知
”吳用道:“小生卻不理會得
”阮小七接着便道:“這個梁山泊去處,難說難言!如今泊子裏新有一夥強人佔了,不容打魚
”吳用道:“小生卻不知,原來如今有強人,我那裏並不曾聞得說
”阮小二道:“那夥強人,爲頭的是個秀才,落科舉子,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叫做摸着天杜遷;第三個叫做雲裏金剛宋萬;以下有個旱地忽律朱貴,見在李家道口開酒店,專一探聽事情,也不打緊
如今新來一個好漢,是東京禁軍教頭,甚麼豹子頭林沖,十分好武藝
這夥人好生了得,都是有本事的
這幾個賊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搶擄來往客人
我們有一年多不去那裏打魚
如今泊子裏把住了,絕了我們的衣飯,因此一言難盡!”吳用道:“小生實是不知有這段事
如何官司不來捉他們?”阮小五道:“如今那官司,一處處動撣便害百姓
但一聲下鄉村來,倒先把好百姓家養的豬羊雞鵝,盡都吃了,又要盤纏打發他
如今也好,教這夥人奈何
那捕盜官司的人,那裏敢下鄉村來
若是那上司官員差他們緝捕人來,都嚇得尿屎齊流,怎敢正眼兒看他
”阮小二道:“我雖然不打得大魚,也省了若干科差
”吳用道:“恁地時,那廝們倒快活
”阮小五道:“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我們弟兄三個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學得他們
”吳用聽了,暗暗地歡喜道:“正好用計了
”
阮小七又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好
”吳用道:“這等人學他做甚麼!他做的勾當,不是笞杖五七十的罪犯,空自把一身虎威都撇下
倘或被官司拿住了,也是自做的罪
”阮小二道:“如今該管官司沒甚分曉,一片糊突,千萬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沒事
我弟兄們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帶挈我們的,也去了罷!”阮小五道:“我也常常這般思量:我弟兄三個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別人,誰是識我們的
”吳用道:“假如便有識你們的,你們便如何肯去?”阮小七道:“若是有識我們的,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
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吳用暗地想道:“這三個都有意了
我且慢慢地誘他
”吳用又勸他三個吃了兩巡酒
正是:
只爲奸邪屈有才,天教惡曜下凡來
試看小阮三兄弟,劫取生辰不義財
吳用又說道:“你們三個敢上梁山泊捉這夥賊麼?”阮小七道:“便捉的他們,那裏去請賞,也吃江湖上好漢們笑話
”吳用道:“小生短見,假如你們怨恨打魚不得,也去那裏撞籌卻不是好
”阮小二道:“先生你不知,我弟兄們幾遍商量,要去入夥
聽得那白衣秀才王倫的手下人,都說道他心地窄狹,安不得人
前番那個東京林沖上山,嘔盡他的氣
王倫那廝不肯胡亂着人
因此我弟兄們看了這般樣,一齊都心懶了
”阮小七道:“他們若似老兄這等慷慨,愛我弟兄們便好
”阮小五道:“那王倫若得似教授這般情分時,我們也去了多時,不到今日
我弟兄三個便替他死也甘心!”吳用道:“量小生何足道哉!如今山東、河北多少英雄豪傑的好漢
”阮小二道:“好漢們盡有,我弟兄自不曾遇着
”吳用道:“只此間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你們曾認得他麼?”阮小五道:“莫不是叫做托塔天王的晁蓋麼?”吳用道:“正是此人
”阮小七道:“雖然與我們只隔得百十里路程,緣分淺薄,聞名不曾相會
”吳用道:“這等一個仗義疏財的好男子,如何不與他相見
”阮小二道:“我弟兄們無事,也不曾到那裏,因此不能勾與他相見
”吳用道:“小生這幾年也只在晁保正莊上左近教些村學
如今打聽得他有一套富貴待取,特地來和你們商議,我等就那半路里攔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這個卻使不得
他既是仗義疏財的好男子,我們卻去壞他的道路,須吃江湖上好漢們知時笑話
”吳用道:“我只道你們弟兄心志不堅,原來真個惜客好義
我對你們實說,果有協助之心,我教你們知此一事
我如今見在晁保正莊上住,保正聞知你三個大名,特地教我來請你們說話
”阮小二道:“我弟兄三個,真真實實地並沒半點兒假
晁保正敢有件奢遮的私商買賣,有心要帶挈我們,以定是煩老兄來
若還端的有這事,我三個若捨不得性命相幫他時,殘酒爲誓,教我們都遭橫事,惡病臨身,死於非命
”阮小五和阮小七把手拍着脖項道:“這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吳用道:“你們三位弟兄在這裏,不是我壞心術來誘你們
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當
目今朝內蔡太師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樑中書,即目起解十萬貫金珠寶貝與他丈人慶生辰
今有一個好漢姓劉名唐,特來報知
如今欲要請你們去商議,聚幾個好漢,向山凹僻靜去處,取此一套富貴,不義之財,大家圖個一世快活
因此特教小生只做買魚,來請你們三個計較,成此一事
不知你們心意如何?”阮小五聽了道:“罷,罷!”叫道:“七哥,我和你說甚麼來?”阮小跳起來道:“一世的指望,今日還了願心,正是搔着我癢處
我們幾時去?”吳用道:“請三位即便去來
明日起個五更,一齊都去晁天王莊上去
”阮家三弟兄大喜
有詩爲證:
壯志淹留未得伸,今逢學究啓其心
大家齊入梁山泊,邀取生辰寶共金
當夜過了一宿
次早起來,吃了早飯,阮家三弟兄分付了家中,跟着吳學究,四個人離了石碣村,拽開腳步,取路投東溪村來
行了一日,早望見晁家莊,只見遠遠地綠槐樹下晁蓋和劉唐在那裏等
望見吳用引着阮家三兄弟,直到槐樹前,兩下都廝見了
晁蓋大喜道:“阮氏三雄,名不虛傳
且請到莊裏說話
”六人卻從莊外入來,到得後堂,分賓主坐定
吳用把前話說了
晁蓋大喜,便叫莊客宰殺豬羊,安排燒紙
阮家三弟兄見晁蓋人物軒昂,語言灑落,三個說道:“我們最愛結識好漢,原來只在此間
今日不得吳教授相引,如何得會!”三個弟兄好生歡喜
當晚且吃了些飯,說了半夜話
次日天曉,去後堂前面,列了金錢紙馬,擺了夜來煮的豬羊、燒紙
三阮見晁蓋如此志誠,排列香花燈燭面前,個個說誓道:“樑中書在北京害民,詐得錢物,卻把去東京與蔡太師慶生辰,此一等正是不義之財
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鑑察
”六人都說誓了,燒化錢紙
六籌好漢正在後堂散福飲酒,只見一個莊客報說:“門前有個先生要見保正化齋糧
”晁蓋:“你好不曉事!見我管待客人在此吃酒,你便與他三五升米便了,何須直來問我
”莊客道:“小人把米與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見保正
”晁蓋道:“以定是嫌少,你便再與他三二斗米去
你說與他,保正今日在莊上請人吃酒,沒工夫相見
”莊客去了多時,只見又來說道:“那先生與了他三鬥米,又不肯去
自稱是一清道人
不爲錢米而來,只要求見保正一面
”晁蓋道:“你這廝不會答應
便說今日委實沒工夫,教他改日卻來相見拜茶
”莊客道:“小人也是這般說
那個先生說道:‘我不爲錢米齋糧,聞知保正是個義士,特求一見
’”晁蓋道:“你也這般纏,全不替我分憂
他若再嫌少時,可與他三四鬥米去,何必又來說
我若不和客人們飲時,便去廝見一面,打甚麼緊
你去發付他罷,再休要來說
”莊客去了沒半個時,只聽得莊門外熱鬧
又見一個莊客飛也似來報道:“那先生髮怒,把十來個莊客都打倒了
”晁蓋聽得,吃了一驚,慌忙起身道:“衆位弟兄少坐,晁蓋自去看一看
”便從後堂出來,到莊門前看時,只見那個先生,身長八尺,道貌堂堂,威風凜凜,生得古怪
正在莊門外綠槐樹下,打那衆莊客
晁蓋看那先生時,但見:
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身穿一領巴山短褐袍,腰繫雜色彩絲絛,背上松紋古銅劍
白肉腳襯着多耳麻鞋,錦囊手拿着鱉殼扇子
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
那先生一頭打莊客,一頭口裏說道:“不識好人!”晁蓋見了叫道:“先生息怒
你來尋晁保正,無非是投齋化緣
他已與了你米,何故嗔怪如此?”那先生哈哈大笑道:“貧道不爲酒食錢米而來
我覷得十萬貫如同等閒,特地來尋保正有句話說
叵耐村夫無禮,毀罵貧道,因此性發
”晁蓋道:“你曾認得晁保正麼?”那先生道:“只聞其名,不曾會面
”晁蓋道:“小子便是
先生有甚話說?”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貧道稽首
”晁蓋道:“先生少請到莊裏拜茶如何?”那先生道:“多感
”兩人入莊裏來
吳用見那先生入來,自和劉唐、三阮一處躲過
且說晁蓋請那先生到後堂吃茶已罷
那先生道:“這裏不是說話處,別有甚麼去處可坐?”晁蓋見說,便邀那先生又到一處小小閣兒內,分賓坐定
晁蓋道:“不敢拜問先生高姓?貴鄉何處?”那先生答道:“貧道複姓公孫,單諱一個勝字,道號一清先生
小道是薊州人氏,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人但呼爲公孫勝大郎
因爲學得一家道術
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貧道做入雲龍
貧道久聞鄆城縣東溪村保正大名,無緣不曾拜識
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未知義士肯納否?”晁蓋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北地生辰綱麼?”那先生大驚道:“保正何以知之?”晁蓋道:“小子胡猜,未知合先生意否?”公孫勝道:“此一套富貴,不可錯過!古人有云:當取不取,過後莫悔
保正心下如何?”
正說之間,只見一個人從閣子外搶將入來,劈胸揪住公孫勝,說道:“好呀!明有王法,暗有神靈,你如何商量這等的勾當?我聽得多時也
”嚇得這公孫勝面如土色
正是:機謀未就,爭奈窗外人聽;計策才施,又早簫牆禍起
直教七籌好漢當時聚,萬貫資財指日空
畢竟搶來揪住公孫勝的卻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英雄聚會本無期,水滸山涯任指揮
欲向生辰邀衆寶,特扳三阮協神機
一時豪俠欺黃屋,七宿光芒動紫微
衆守梁山同聚義,幾多金帛盡俘歸
話說當時吳學究道:“我尋思起來,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衆,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義氣最重
只除非得這三個人,方纔完得這件事
”晁蓋道:“這三個卻是甚麼樣人?姓甚名誰?何處居住?”吳用道:“這三個人是弟兄三個,在濟州梁山泊邊石碣村住,日常只打魚爲生,亦曾在泊子裏做私商勾當
本身姓阮,弟兄三人: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
這三個是親弟兄,最有義氣
小生舊日在那裏住了數年,與他相交時,他雖是個不通文墨的人,爲見他與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因此和他來往
今已二三年有餘,不曾相見
若得此三人,大事必成
”晁蓋道:“我也曾聞這阮家三弟兄的名字,只不曾相會
石碣村離這裏只有百十里以下路程,何不使人請他們來商議?”吳用道:“着人去請,他們如何肯來
小生必須自去那裏,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夥
”晁蓋大喜道:“先生高見,幾時可行?”吳用答道:“事不宜遲,只今夜三更便去,明日晌午可到那裏
”晁蓋道:“最好
”當時叫莊客且安排酒食來吃
吳用道:“北京到東京也曾行到,只不知生辰綱從那條路來?再煩劉兄休辭生受,連夜去北京路上探聽起程的日期,端的從那條路上來
”劉唐道:“小弟只今夜也便去
”吳用道:“且住
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卻是五月初頭,尚有四五十日
等小生先去說了三阮弟兄回來,那時卻叫劉兄去
”晁蓋道:“也是
劉兄弟只在我莊上等候
”
話休絮煩
當日吃了半晌酒食,至三更時分,吳用起來洗漱罷,吃了些早飯,討了些銀兩,藏在身邊,穿上草鞋
晁蓋、劉唐送出莊門
吳用連夜投石碣村來,行到晌午時分,早來到那村中
但見:
青鬱郁山峯疊翠,綠依依桑柘堆雲
四邊流水繞孤村,幾處疏篁沿小徑
茅檐傍澗,古木成林
籬外高懸沽酒旆,柳陰閒纜釣魚船
吳學究自來認得,不用問人,來到石碣村中,徑投阮小二家來
到得門前看時,只見枯樁上纜着數只小漁船,疏籬外曬着一張破魚網
倚山傍水,約有十數間草房
吳用叫一聲道:“二哥在家麼?”只見一個人從裏面走出來,生得如何?但見:
瞘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
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
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睛射幾萬道寒光
人稱立地太歲,果然混世魔王
那阮小二走將出來,頭戴一頂破頭巾,身穿一領舊衣服,赤着雙腳,出來見了是吳用,慌忙聲喏道:“教授何來?甚風吹得到此?”吳用答道:“有些小事,特來相浼二郎
”阮小二道:“有何事?但說不妨
”吳用道:“小生自離了此間,又早二年
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他要辦筵席,用着十數尾重十四五斤的金色鯉魚
因此特地來相投足下
”阮小二笑了一聲,說道:“小人且和教授吃三杯卻說
”吳用道:“小生的來意,也欲正要和二哥吃三杯
”阮小二道:“隔湖有幾處酒店,我們就在船裏蕩將過去
”吳用道:“最好
也要就與五郎說句話,不知在家也不在?”阮小二道:“我們一同去尋他便了
”兩個來到泊岸邊,枯樁上纜的小船解了一隻,便扶這吳用下船坐了
樹根頭拿了一把劃楸,只顧蕩,早蕩將開去,望湖泊裏來
正蕩之間,只見阮小二把手一招,叫道:”七哥曾見五郎麼?”吳用看時,只見蘆葦叢中,搖出一隻船來
那漢生的如何?但見:
疙疸臉橫生怪肉,玲瓏眼突出雙睛
腮邊長短淡黃鬚,身上交加烏黑點
渾如生鐵打成,疑是頑銅鑄就
休言岳廟惡司神,果是人間剛直漢
村中喚作活閻羅,世上降生真五道
這阮小七頭戴一頂遮日黑箬笠,身上穿個棋子布背心,腰繫着一條生布裙,把那船隻蕩着,問道:“二哥,你尋五哥做甚麼?”吳用叫一聲:“七郎,小生特來相央你們說話
”阮小七道:“教授恕罪,好幾時不曾相見
”吳用道:“一同和二哥去吃杯酒
”阮小七道:“小人也欲和教授吃杯酒,只是一向不曾見面
”
兩隻船廝跟着在湖泊裏,不多時,劃到一個去處,團團都是水,高埠上有不七八間草房
阮小二叫道:“老孃,五哥在麼?”那婆婆道:“說不得
魚又不得打,連日去賭錢,輸得沒了分文,卻纔討了我頭上釵兒,出鎮上賭去了
”阮小二笑了一聲,便把船劃開
阮小七便在背後船上說道:“哥哥正不知怎地,賭錢只是輸,卻不晦氣
莫說哥哥不贏,我也輸得赤條條地
”吳用暗想道:“中了我的計
”
兩隻船廝並着,投石碣村鎮上來
劃了半個時辰,只見獨木橋邊一個漢子,把着兩串銅錢,下來解船
阮小二道:“五郎來了
”吳用看時,但見:
一雙手渾如鐵棒,兩隻眼有似銅鈴
麪皮上常有些笑容,心窩裏深藏着鴆毒
能生橫禍,善降非災
拳打來獅子心寒,腳踢處蚖蛇喪膽
何處覓行瘟使者,只此是短命二郎
那阮小五斜戴着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披着一領舊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鬱郁一個豹子來;裏面匾扎起褲子,上面圍着一條間道棋子布手巾
吳用叫一聲道:“五郎得采麼?”阮小五道:“原來卻是教授,好兩年不曾見面
我在橋上望你們半日了
”阮小二道:“我和教授直到你家尋你,老孃說道:‘出鎮上賭錢去了
’因此同來這裏尋你
且來和教授去水閣上吃三杯
”阮小五慌忙去橋邊,解小了船,跳在艙裏,捉了劃楫,只一劃,三隻船廝並着
劃了一歇,早到那個水閣酒店前
看時,但見:
前臨湖泊,後映波心
數十株槐柳綠如煙,一兩蕩荷花紅照水
涼亭上四面明窗,水閣中數般清致
當壚美女,紅裙掩映翠紗衫;滌器山翁,白髮偏宜麻布襖
休言三醉岳陽樓,只此便爲蓬島客
當下三隻船撐到水亭下荷花蕩中,三隻船都纜了
扶吳學究上了岸,入酒店裏來,都到水閣內揀一副紅油桌凳
阮小二便道:“先生,休怪我三個弟兄粗俗,請教授上坐
”吳用道:“卻使不得
”阮小七道:“哥哥只顧坐主位,請教授坐客席,我兄弟兩個便先坐了
”吳用道:“七郎只是性快
”四個人坐定了,叫酒保打一桶酒來
店小二把四隻大盞子擺開,鋪下四雙箸,放下四般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
阮小七道:“有甚麼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相似好肥肉
”阮小二道:“大塊切十斤來
”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話,沒甚孝順
”吳用道:“倒來相擾,多激惱你們
”阮小二道:“休恁地說
”催促小二哥只顧篩酒,早把牛肉切做兩盤,將來放在桌上
阮家三兄弟讓吳用吃了幾塊,便吃不得了
那三個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小五動問道:“教授到此貴幹?”阮小二道:“教授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教學
今來要對付十數尾金色鯉魚,要重十四五斤的,特來尋我們
”阮小七道:“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說十數個,再要多些,我弟兄們也包辦得
如今便要重十斤的也難得
”阮小五道:“教授遠來,我們也對付十來個重五六斤的相送
”吳用道:“小生多有銀兩在此,隨算價錢
只是不用小的,須得十四五斤重的便好
”阮小七道:“教授,卻沒討處
便是五哥許五六斤的,也不能勾,須是等得幾日才得
我的船裏有一桶小活魚,就把來吃酒
”阮小七便去船內取將一桶小魚上來
約有五七斤,自去竈上安排,盛做三盤,把來放在桌上
阮小七道:“教授,胡亂吃些個
”
四個又吃了一回
看看天色漸晚,吳用尋思道:“這酒店裏須難說話
今夜必是他家權宿,到那裏卻又理會
”阮小二道:“今夜天色晚了,請教授權在我家宿一宵,明日卻再計較
”吳用道:“小生來這裏走一遭,千難萬難,幸得你們弟兄今日做一處,眼見得這席酒不肯要小生還錢
今晚借二郎家歇一夜,小生有些須銀子在此,相煩就此店中沽一甕酒,買些肉,村中尋一對雞,夜間同一醉如何?”阮小二道:“那裏要教授壞錢,我們弟兄自去整理,不煩惱沒對付處
”吳用道:“徑來要請你們三位
若還不依小生時,只此告退
”阮小七道:“既是教授這般說時,且順情吃了,卻再理會
”吳用道:“還是七郎性直爽快
”吳用取出一兩銀子,付與阮小七,就問主人家沽了一甕酒,借個大甕盛了,買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阮小二道:“我的酒錢一發還你
”店主人道:“最好,最好
”
四人離了酒店,再下了船,把酒肉都放在船艙裏,解了纜索,徑劃將開去,一直投阮小二家來
到得門前,上了岸,把船仍舊纜在樁上
取了酒肉,四人一齊都到後面坐地
便叫點起燈燭
原來阮家弟兄三個,只有阮小二有老小,阮小五、阮小七都不曾婚娶
四個人都在阮小二家後面水亭上坐定
阮小七宰了雞,叫阿嫂同討的小猴子在廚下安排
約有一更相次,酒肉都搬來擺在桌上
吳用勸他弟兄們吃了幾杯,又提起買魚事來,說道:“你這裏偌大一個去處,卻怎地沒了這等大魚?”阮小二道:“實不瞞教授說,這般大魚只除梁山泊裏便有
我這石碣湖中狹小,存不得這等大魚
”吳用道:“這裏和梁山泊一望不遠,相通一派之水,如何不去打些?”阮小二嘆了一口氣道:“休說
”吳用又問道:“二哥如何嘆氣?”阮小五接了說道:“教授不知,在先這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飯碗,如今絕不敢去
”吳用道:“偌大去處,終不成官司禁打魚鮮?”阮小五道:“甚麼官司敢來禁打魚鮮,便是活閻王也禁治不得!”吳用道:“既沒官司禁治,如何絕不敢去?”阮小五道:“原來教授不知來歷,且和教授說知
”吳用道:“小生卻不理會得
”阮小七接着便道:“這個梁山泊去處,難說難言!如今泊子裏新有一夥強人佔了,不容打魚
”吳用道:“小生卻不知,原來如今有強人,我那裏並不曾聞得說
”阮小二道:“那夥強人,爲頭的是個秀才,落科舉子,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叫做摸着天杜遷;第三個叫做雲裏金剛宋萬;以下有個旱地忽律朱貴,見在李家道口開酒店,專一探聽事情,也不打緊
如今新來一個好漢,是東京禁軍教頭,甚麼豹子頭林沖,十分好武藝
這夥人好生了得,都是有本事的
這幾個賊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搶擄來往客人
我們有一年多不去那裏打魚
如今泊子裏把住了,絕了我們的衣飯,因此一言難盡!”吳用道:“小生實是不知有這段事
如何官司不來捉他們?”阮小五道:“如今那官司,一處處動撣便害百姓
但一聲下鄉村來,倒先把好百姓家養的豬羊雞鵝,盡都吃了,又要盤纏打發他
如今也好,教這夥人奈何
那捕盜官司的人,那裏敢下鄉村來
若是那上司官員差他們緝捕人來,都嚇得尿屎齊流,怎敢正眼兒看他
”阮小二道:“我雖然不打得大魚,也省了若干科差
”吳用道:“恁地時,那廝們倒快活
”阮小五道:“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我們弟兄三個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學得他們
”吳用聽了,暗暗地歡喜道:“正好用計了
”
阮小七又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好
”吳用道:“這等人學他做甚麼!他做的勾當,不是笞杖五七十的罪犯,空自把一身虎威都撇下
倘或被官司拿住了,也是自做的罪
”阮小二道:“如今該管官司沒甚分曉,一片糊突,千萬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沒事
我弟兄們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帶挈我們的,也去了罷!”阮小五道:“我也常常這般思量:我弟兄三個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別人,誰是識我們的
”吳用道:“假如便有識你們的,你們便如何肯去?”阮小七道:“若是有識我們的,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
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吳用暗地想道:“這三個都有意了
我且慢慢地誘他
”吳用又勸他三個吃了兩巡酒
正是:
只爲奸邪屈有才,天教惡曜下凡來
試看小阮三兄弟,劫取生辰不義財
吳用又說道:“你們三個敢上梁山泊捉這夥賊麼?”阮小七道:“便捉的他們,那裏去請賞,也吃江湖上好漢們笑話
”吳用道:“小生短見,假如你們怨恨打魚不得,也去那裏撞籌卻不是好
”阮小二道:“先生你不知,我弟兄們幾遍商量,要去入夥
聽得那白衣秀才王倫的手下人,都說道他心地窄狹,安不得人
前番那個東京林沖上山,嘔盡他的氣
王倫那廝不肯胡亂着人
因此我弟兄們看了這般樣,一齊都心懶了
”阮小七道:“他們若似老兄這等慷慨,愛我弟兄們便好
”阮小五道:“那王倫若得似教授這般情分時,我們也去了多時,不到今日
我弟兄三個便替他死也甘心!”吳用道:“量小生何足道哉!如今山東、河北多少英雄豪傑的好漢
”阮小二道:“好漢們盡有,我弟兄自不曾遇着
”吳用道:“只此間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你們曾認得他麼?”阮小五道:“莫不是叫做托塔天王的晁蓋麼?”吳用道:“正是此人
”阮小七道:“雖然與我們只隔得百十里路程,緣分淺薄,聞名不曾相會
”吳用道:“這等一個仗義疏財的好男子,如何不與他相見
”阮小二道:“我弟兄們無事,也不曾到那裏,因此不能勾與他相見
”吳用道:“小生這幾年也只在晁保正莊上左近教些村學
如今打聽得他有一套富貴待取,特地來和你們商議,我等就那半路里攔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這個卻使不得
他既是仗義疏財的好男子,我們卻去壞他的道路,須吃江湖上好漢們知時笑話
”吳用道:“我只道你們弟兄心志不堅,原來真個惜客好義
我對你們實說,果有協助之心,我教你們知此一事
我如今見在晁保正莊上住,保正聞知你三個大名,特地教我來請你們說話
”阮小二道:“我弟兄三個,真真實實地並沒半點兒假
晁保正敢有件奢遮的私商買賣,有心要帶挈我們,以定是煩老兄來
若還端的有這事,我三個若捨不得性命相幫他時,殘酒爲誓,教我們都遭橫事,惡病臨身,死於非命
”阮小五和阮小七把手拍着脖項道:“這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吳用道:“你們三位弟兄在這裏,不是我壞心術來誘你們
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當
目今朝內蔡太師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樑中書,即目起解十萬貫金珠寶貝與他丈人慶生辰
今有一個好漢姓劉名唐,特來報知
如今欲要請你們去商議,聚幾個好漢,向山凹僻靜去處,取此一套富貴,不義之財,大家圖個一世快活
因此特教小生只做買魚,來請你們三個計較,成此一事
不知你們心意如何?”阮小五聽了道:“罷,罷!”叫道:“七哥,我和你說甚麼來?”阮小跳起來道:“一世的指望,今日還了願心,正是搔着我癢處
我們幾時去?”吳用道:“請三位即便去來
明日起個五更,一齊都去晁天王莊上去
”阮家三弟兄大喜
有詩爲證:
壯志淹留未得伸,今逢學究啓其心
大家齊入梁山泊,邀取生辰寶共金
當夜過了一宿
次早起來,吃了早飯,阮家三弟兄分付了家中,跟着吳學究,四個人離了石碣村,拽開腳步,取路投東溪村來
行了一日,早望見晁家莊,只見遠遠地綠槐樹下晁蓋和劉唐在那裏等
望見吳用引着阮家三兄弟,直到槐樹前,兩下都廝見了
晁蓋大喜道:“阮氏三雄,名不虛傳
且請到莊裏說話
”六人卻從莊外入來,到得後堂,分賓主坐定
吳用把前話說了
晁蓋大喜,便叫莊客宰殺豬羊,安排燒紙
阮家三弟兄見晁蓋人物軒昂,語言灑落,三個說道:“我們最愛結識好漢,原來只在此間
今日不得吳教授相引,如何得會!”三個弟兄好生歡喜
當晚且吃了些飯,說了半夜話
次日天曉,去後堂前面,列了金錢紙馬,擺了夜來煮的豬羊、燒紙
三阮見晁蓋如此志誠,排列香花燈燭面前,個個說誓道:“樑中書在北京害民,詐得錢物,卻把去東京與蔡太師慶生辰,此一等正是不義之財
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鑑察
”六人都說誓了,燒化錢紙
六籌好漢正在後堂散福飲酒,只見一個莊客報說:“門前有個先生要見保正化齋糧
”晁蓋:“你好不曉事!見我管待客人在此吃酒,你便與他三五升米便了,何須直來問我
”莊客道:“小人把米與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見保正
”晁蓋道:“以定是嫌少,你便再與他三二斗米去
你說與他,保正今日在莊上請人吃酒,沒工夫相見
”莊客去了多時,只見又來說道:“那先生與了他三鬥米,又不肯去
自稱是一清道人
不爲錢米而來,只要求見保正一面
”晁蓋道:“你這廝不會答應
便說今日委實沒工夫,教他改日卻來相見拜茶
”莊客道:“小人也是這般說
那個先生說道:‘我不爲錢米齋糧,聞知保正是個義士,特求一見
’”晁蓋道:“你也這般纏,全不替我分憂
他若再嫌少時,可與他三四鬥米去,何必又來說
我若不和客人們飲時,便去廝見一面,打甚麼緊
你去發付他罷,再休要來說
”莊客去了沒半個時,只聽得莊門外熱鬧
又見一個莊客飛也似來報道:“那先生髮怒,把十來個莊客都打倒了
”晁蓋聽得,吃了一驚,慌忙起身道:“衆位弟兄少坐,晁蓋自去看一看
”便從後堂出來,到莊門前看時,只見那個先生,身長八尺,道貌堂堂,威風凜凜,生得古怪
正在莊門外綠槐樹下,打那衆莊客
晁蓋看那先生時,但見:
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身穿一領巴山短褐袍,腰繫雜色彩絲絛,背上松紋古銅劍
白肉腳襯着多耳麻鞋,錦囊手拿着鱉殼扇子
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
那先生一頭打莊客,一頭口裏說道:“不識好人!”晁蓋見了叫道:“先生息怒
你來尋晁保正,無非是投齋化緣
他已與了你米,何故嗔怪如此?”那先生哈哈大笑道:“貧道不爲酒食錢米而來
我覷得十萬貫如同等閒,特地來尋保正有句話說
叵耐村夫無禮,毀罵貧道,因此性發
”晁蓋道:“你曾認得晁保正麼?”那先生道:“只聞其名,不曾會面
”晁蓋道:“小子便是
先生有甚話說?”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貧道稽首
”晁蓋道:“先生少請到莊裏拜茶如何?”那先生道:“多感
”兩人入莊裏來
吳用見那先生入來,自和劉唐、三阮一處躲過
且說晁蓋請那先生到後堂吃茶已罷
那先生道:“這裏不是說話處,別有甚麼去處可坐?”晁蓋見說,便邀那先生又到一處小小閣兒內,分賓坐定
晁蓋道:“不敢拜問先生高姓?貴鄉何處?”那先生答道:“貧道複姓公孫,單諱一個勝字,道號一清先生
小道是薊州人氏,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人但呼爲公孫勝大郎
因爲學得一家道術
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貧道做入雲龍
貧道久聞鄆城縣東溪村保正大名,無緣不曾拜識
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未知義士肯納否?”晁蓋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北地生辰綱麼?”那先生大驚道:“保正何以知之?”晁蓋道:“小子胡猜,未知合先生意否?”公孫勝道:“此一套富貴,不可錯過!古人有云:當取不取,過後莫悔
保正心下如何?”
正說之間,只見一個人從閣子外搶將入來,劈胸揪住公孫勝,說道:“好呀!明有王法,暗有神靈,你如何商量這等的勾當?我聽得多時也
”嚇得這公孫勝面如土色
正是:機謀未就,爭奈窗外人聽;計策才施,又早簫牆禍起
直教七籌好漢當時聚,萬貫資財指日空
畢竟搶來揪住公孫勝的卻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鷓鴣天》:
罡星起義在山東,殺曜縱橫水滸中
可是七星成聚會,卻於四海顯英雄
人似虎,馬如龍,黃泥岡上巧施功
滿馱金貝歸山寨,懊恨中書老相公
話說當時公孫勝正在閣兒裏對晁蓋說:“這北京生辰綱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只見一個人從外面搶將入來,揪住公孫勝道:“你好大膽!卻纔商議的事,我都知了也
”那人卻是智多星吳學究
晁蓋笑道:“先生休慌,且請相見
”兩個敘禮罷,吳用道:“江湖上久聞人說入雲龍公孫勝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處得會
”晁蓋道:“這位秀士先生,便是智多星吳學究
”公孫勝道:“吾聞江湖上多人曾說加亮先生大名,豈知緣法卻在保正莊上得會賢契
只是保正疏財仗義,以此天下豪傑都投門下
”晁蓋道:“再有幾位相識在裏面,一發請進後堂深處見
”三個人入到裏面,就與劉唐、三阮都相見了
衆人道:“今日此一會,應非偶然
須請保正哥哥正面而坐
”晁蓋道:“量小子是個窮主人,又無甚罕物相留好客,怎敢占上
”吳用道:“保正哥哥,依着小生且請坐了
”晁蓋只得坐了第一位
吳用坐了第二位,公孫勝坐了第三位,劉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
卻纔聚義飲酒
重整杯盤,再備酒餚,衆人飲酌
吳用道:“保正夢見北斗七星墜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義舉事,豈不應天垂象
此一套富貴,唾手而取
我等七人和會,並無一人曉得
想公孫勝先生江湖上仗義疏財之士,所以得知這件事,來投保正
所說央劉兄去探聽路程從那裏來,今日天晚,來早便請登程
”公孫勝道:“這一事不須去了,貧道已打聽知他來的路數了
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
”晁蓋道:“黃泥岡東十里路,地名安樂村,有一個閒漢,叫做白日鼠白勝,也曾來投奔我,我曾齎助他盤纏
”吳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應在這人?自有用他處
”劉唐道:“此處黃泥岡較遠,何處可以容身?”吳用道:“只這個白勝家,便是我們安身處
亦還要用了白勝
”晁蓋道:“吳先生,我等還是軟取,卻是硬取?”吳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來的光景
力則力取,智則智取
我有一條計策,不知中你們意否?如此如此
”晁蓋聽了大喜,攧着腳道:“好妙計!不枉了稱你做智多星,果然賽過諸葛亮
好計策!”吳用道:“休得再提
常言道: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只可你知我知
”晁蓋便道:“阮家三兄且請回歸,至期來小莊聚會
吳先生依舊自去教學
公孫先生並劉唐,只在敝莊權住
”當日飲酒至晚,各自去客房裏歇息
次日五更起來,安排早飯吃了
晁蓋取出三十兩花銀送與阮家三兄弟道:“權表薄意,切勿推卻
”三阮那裏肯受
吳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
”三阮方纔受了銀兩
一齊送出莊外來
吳用附耳低言道:“這般這般,至期不可有誤
”阮家三弟兄相別了,自回石碣村去
晁蓋留住吳學究與公孫勝、劉唐在莊上,每日議事
話休絮繁
卻說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收買了十萬貫慶賀生辰禮物完備,選日差人起程
當下一日在後堂坐下,只見蔡夫人問道:“相公,生辰綱幾時起程?”樑中書道:“禮物都已完備,明後日便用起身
只是一件事在此躊躇未決
”蔡夫人道:“有甚事躊躇未決?”樑中書道:“上年費了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賊人劫將去了,至今無獲;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躊躇未決
”蔡夫人指着階下道:“你常說這個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紙領狀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誤
”樑中書看階下那人時,卻是青面獸楊志
樑中書大喜,隨即喚楊志上廳說道:“我正忘了你
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擡舉你處
”楊志叉手身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
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樑中書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撥十個廂禁軍監押着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着‘獻賀太師生辰綱”
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着
三日內便要起身去
”楊志道:“非是小人推託,其實去不得
乞鈞旨別差英雄精細的人去
”樑中書道:“我有心要擡舉你,這獻生辰綱的札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來
如何倒生支調,推辭不去?”楊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
今歲途中盜賊又多,甚是不好,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
更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
以此去不得
”樑中書道:“恁地時多着軍校防護送去便了
”楊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濟事
這廝們一聲聽得強人來時,都是先走了的
”樑中書道:“你這般地說時,生辰綱不要送去了?”楊志又稟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
”樑中書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說
”楊志道:“若依小人說時,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
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伕挑着
只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送上東京交付
恁地時方好
”樑中書道:“你甚說的是
我寫書呈,重重保你,受道誥命回來
”楊志道:“深謝恩相擡舉
”
當日便叫楊志一面打拴擔腳,一面選揀軍人
次日,叫楊志來廳前伺候,樑中書出廳來問道:“楊志,你幾時起身?”楊志稟道:“告復恩相,只在明早準行,就委領狀
”樑中書道:“夫人也有一擔禮物,另送與府中寶眷,也要你領
怕你不知頭路
特地再教奶公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和你一同去
”楊志告道:“恩相,楊志去不得了
”樑中書道:“禮物多已拴縛完備,如何又去不得?”楊志稟道:“此十擔禮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衆人都由楊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楊志提調
如今又叫老都管並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奶公,倘或路上與小人鱉拗起來,楊志如何敢和他爭執得?若誤了大事時,楊志那其間如何分說?”樑中書道:“這個也容易,我叫他三個都聽你提調便了
”楊志答道:“若是如此稟過,小人情願便委領狀
倘有疏失,甘當重罪
”樑中書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擡舉你,真個有見識
”隨即喚老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出來,當廳分付道:“楊志提轄情願委了一紙領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太師府交割,這干係都在他身上
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聽他言語,不可和他鱉拗
夫人處分付的勾當,你三人自理會
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
”老都管一一都應了
當日楊志領了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裏把擔杖都擺在廳前
老都管和兩個虞候又將一小擔財帛,共十一擔,揀了十一個壯健的廂禁軍,都做腳伕打扮
楊志戴上涼笠兒,穿着青紗衫子,繫了纏帶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條朴刀
老都管也打扮做個客人模樣
兩個虞候假裝做跟的伴當
各人都拿了條朴刀,又帶幾根藤條
樑中書付與了札付書呈
一行人都吃得飽了,在廳上拜辭了樑中書
看那軍人擔仗起程,楊志和謝都管、兩個虞候監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離了樑府,出得北京城門,取大路投東京進發
五里單牌,十里雙牌
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雖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熱難行
昔日吳七郡王有八句詩道:
玉屏四下朱闌繞,簇簇游魚戲萍藻
簟鋪八尺白蝦鬚,頭枕一枚紅瑪瑙
六龍懼熱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萊島
公子猶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紅塵道
這八句詩單題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孫在涼亭上水閣中,浸着浮瓜沉李,調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熱
怎知客人爲些微名薄利,又無枷鎖拘縛,三伏內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今日楊志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
自離了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涼便行,日中熱時便歇
五七日後,人家漸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
那十一個廂禁軍,擔子又重,無有一個稍輕
天氣熱了,行不得,見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楊志趕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
兩個虞候雖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氣喘了行不上
楊志也嗔道:“你兩個好不曉事!這干係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
這路上不是耍處
”那虞候道:“不是我兩個要慢走,其實熱了行不動,因此落後
前日只是趁早涼走,如今怎地正熱裏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勻
”楊志道:“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
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
若不日裏趕過去,誰敢五更半夜走?”兩個虞候口裏不道,肚中尋思:“這廝不直得便罵人
”
楊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條,自去趕那擔子
兩個虞候坐在柳陰樹下等得老都管來
兩個虞候告訴道:“楊家那廝,強殺只是我相公門下一個提轄,直這般做大!”老都管道:“須是我相公當面分付道:休要和他鱉拗
因此我不做聲
這兩日也看他不得,權且奈他
”兩個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話兒,都管自做個主便了
”老都管又道:“且奈他一奈
”當日行到申牌時分,尋得一個客店裏歇了,那十個廂禁軍雨汗通流,都嘆氣吹噓,對老都管說道:“我們不幸做了軍健,情知道被差出來
這般火似熱的天氣,又挑着重擔
這兩日又不揀早涼行,動不動老大藤條打來
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們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
”衆軍漢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
”又過了一夜
次日,天色未明,衆人起來趁早涼起身去
楊志跳起來喝道:“那裏去!且睡了,卻理會
”衆軍漢道:“趁早不走,日裏熱時走不得,卻打我們
”楊志大罵道:“你們省得甚麼!”拿了藤條要打
衆軍忍氣吞聲,只得睡了
當日直到辰牌時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飯走
一路上趕打着,不許投涼處歇
那十一個廂禁軍口裏喃喃訥訥地怨悵,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
老都管聽了,也不着意,心內自惱他
話休絮繁
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個人,沒一個不怨悵楊志
當日客店裏,辰牌時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飯行
正是六月初四日時節,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
其日十分大熱
古人有八句詩道: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紅爐中
五嶽翠幹雲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
何當一夕金風起,爲我掃除天下熱
當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嶇小徑,南山北嶺
卻監着那十一個軍漢,約行了二十餘里路程
那軍人們思量要去柳陰樹下歇涼,被楊志拿着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
”衆軍人看那天時,四下裏無半點雲彩,其時那熱不可當
但見:
熱氣蒸人,囂塵撲面
萬里乾坤如甑,一輪火傘當天
四野無雲,風穾穾波翻海沸;千山灼焰,必剝剝石烈灰飛
空中鳥雀命將休,倒攧入樹林深處;水底魚龍鱗角脫,直鑽入泥土窖裏
直教石虎喘無休,便是鐵人須汗落
當時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看看日色當午,那石頭上熱了,腳疼走不得
衆軍漢道:“這般天氣熱,兀的不曬殺人
”楊志喝着軍漢道:“快走!趕過前面岡子去,卻再理會
”正行之間,前面迎着那土岡子
衆人看這岡子時,但見:
頂上萬株綠樹,根頭一派黃沙
嵯峨渾似老龍形,險峻但聞風雨響
山邊茅草,亂絲絲攢遍地刀槍;滿地石頭,磣可可睡兩行虎豹
休道西川蜀道險,須知此是太行山
當時一行十五人奔上岡子來,歇下擔仗,那十四人都去鬆陰樹下睡倒了
楊志說道:“苦也!這裏是甚麼去處,你們卻在這裏歇涼!起來,快走!”衆軍漢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實去不得了
”楊志拿起藤條,劈頭劈腦打去
打得這個起來,那個睡倒,楊志無可奈何
只見兩個虞候和老都管氣喘急急,也巴到岡子上松樹下坐了喘氣
看這楊志打那軍健,老都管見了,說道:“提轄,端的熱了走不得,休見他罪過
”楊志道:“都管,你不知,這裏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地名叫做黃泥岡
閒常太平時節,白日裏兀自出來劫人,休道是這般光景,誰敢在這裏停腳!”兩個虞候聽楊志說了,便道:“我見你說好幾遍了,只管把這話來驚嚇人
”老都管道:“權且教他們衆人歇一歇,略過日中行如何?”楊志道:“你也沒分曉了,如何使得!這裏下岡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沒人家
甚麼去處,敢在此歇涼!”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趕他衆人先走
”楊志拿着藤條喝道:“一個不走的,吃俺二十棍
”衆軍漢一齊叫將起來
數內一個分說道:“提轄,我們挑着百十斤擔子,須不比你空手走的
你端的不把人當人!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
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楊志罵道:“這畜生不嘔死俺,只是打便了
”拿起藤條,劈臉便打去
老都管喝道:“楊提轄且住,你聽我說
我在東京太師府裏做奶公時,門下官軍見了無千無萬,都向着我喏喏連聲
不是我口淺,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擡舉你做個提轄,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職,直得恁地逞能
休說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莊一個老的,也合依我勸一勸,只顧把他們打,是何看待!”楊志道:“都管,你須是城市裏人,生長在相府裏,那裏知道途路上千難萬難
”老都管道:“四川、兩廣也曾去來,不曾見你這般賣弄
”楊志道:“如今須不比太平時節
”都管道:“你說這話該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楊志卻待再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裏影着一個人在那裏舒頭探腦價望
楊志道:“俺說甚麼,兀的不是歹人來了!”撇下藤條,拿了朴刀,趕入松林裏來,喝一聲道:“你這廝好大膽,怎敢看俺的行貨!”只見松林裏一字兒擺着七輛江州車兒,七個脫得赤條條的在那裏乘涼
一個鬢邊老大一搭硃砂記,拿着一條朴刀,望楊志跟前來
七個人齊叫一聲:“呵也!”都跳起來
楊志喝:“你等是甚麼人?“那七人道:“你是甚麼人?”楊志又問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顛倒問,我等是小本經紀,那裏有錢與你
”楊志道:“你等小本經紀人,偏俺有大本錢
”那七人問道:“你端的是甚麼人?”楊志道:“你等且說那裏來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販棗子上東京去,路途打從這裏經過
聽得多人說,這裏黃泥岡上如常有賊打劫客商
我等一面走,一頭自說道:我七個只有些棗子,別無甚財賦,只顧過岡子來
上得岡子,當不過這熱,權且在這林子裏歇一歇,待晚涼了行
只聽得有人上岡子來,我們只怕是歹人,因此使這個兄弟出來看一看
”楊志道:“原來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
卻纔見你們窺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趕來看一看
”那七個人道:“客官請幾個棗子了去
”楊志道:“不必
”提了朴刀,再回擔邊來
老都管道:“既是有賊,我們去休
”楊志說道:“俺只道是歹人,原來是幾個販棗子的客人
”老都管道:“似你方纔說時,他們都是沒命的
”楊志道:“不必相鬧,俺只要沒事便好
你們且歇了,等涼些走
”衆軍漢都笑了
楊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邊樹下坐了歇涼
沒半碗飯時,只見遠遠地一個漢子,挑着一副擔桶,唱上岡子來
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樓上王孫把扇搖
”
那漢子口裏唱着,走上岡子來,松林裏頭歇下擔桶,坐地乘涼
衆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裏是甚麼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
”衆軍道:“挑往那裏去?”那漢子道:“挑去村裏賣
”衆軍道:“多少錢一桶?”那漢子道:“五貫足錢
”衆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正在那裏湊錢
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麼?”衆軍道:“買碗酒吃
”楊志調過朴刀杆便打,罵道:“你們不得灑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衆軍道:“沒事又來鳥亂
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幹你甚事,也來打人
”楊志道:“你這村鳥理會的甚麼!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
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那挑酒的漢子看着楊志冷笑道:“你這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和話來
”
正在松樹邊鬧動爭說,只見對面松林裏那夥販棗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來問道:“你們做甚麼鬧?”那挑酒的漢子道:“我自挑這酒過岡子村裏賣,熱了在此歇涼
他衆人要問我買些吃,我又不曾賣與他
這個客官道我酒裏有甚麼蒙汗藥
你道好笑麼?說出這般話來!”那七個客人說道:“我只道有歹人出來,原來是如此,說一聲也不打緊
我們倒着買一碗吃
既是他們疑心,且賣一桶與我們吃
”那挑酒的道:“不賣,不賣!”這七個客人道:“你這鳥漢子也不曉事,我們須不曾說你
你左右將到村裏去賣,一般還你錢
便賣些與我們,打甚麼不緊
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湯,便又救了我們熱渴
”那挑酒的漢子便道:“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的不好
又沒碗瓢舀吃
”那七人道:“你這漢子忒認真,便說了一聲打甚麼不緊
我們自有椰瓢在這裏
”只見兩個客人去車子前取出兩個椰瓢來,一個捧出一大捧棗子來
七個人立在桶邊,開了桶蓋,輪替換着舀那酒吃,把棗子過口
無一時,一桶酒都吃盡了
七個客人道:“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那漢道:“我一了不說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
”七個客人道:“五貫便依你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
”那漢道:“饒不的,做定的價錢
”一個客人把錢還他,一個客個便去揭開桶蓋,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漢去奪時,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裏便走,那趕將去
只見這邊一個客人從松林裏走將出來,手裏拿一個瓢,便來桶裏舀了一瓢酒
那漢看見,搶來劈手奪住,望桶裏一傾,便蓋了桶蓋,將瓢望地下一丟,口裏說道:“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囉唣
”
那對過衆軍漢見了,心內癢起來,都待要吃
數中一個看着老都管道:“老爺爺,與我們說一聲
那賣棗子的客人買他一桶吃了,我們胡亂也買他這桶吃,潤一潤喉也好
其實熱渴了,漢奈何,這裏岡子上又沒討水吃處
老爺方便!”老都管見衆軍所說,自心裏也要吃得些,竟來對楊志說:“那販棗子客人已買了他一桶酒吃,只有這一桶,胡亂教他們買了避暑氣
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
”楊志尋思道:“俺在遠遠處望,這廝們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裏當面也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打了他們半日,胡亂容他買碗吃罷
”楊志道:“既然老都管說了,教這廝們買吃了便起身
”衆軍健聽了這話,湊了五貫足錢來買酒吃
那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便道:“這酒裏有蒙汗藥在裏頭
”衆軍陪着笑說道:“大哥,直得便還言語
”那漢道:“不賣了,休纏!”這販棗子的客人勸道:“你這個鳥漢子,他也說得差了,你也忒認真,連累我們也吃你說了幾聲
須不關他衆人之事,胡亂賣與他衆人吃些
”那漢道:“沒事討別人疑心做甚麼
”這販棗子客人把那賣酒的漢子推開一邊,只顧將這桶酒提與衆軍去吃
那軍漢開了桶蓋,無甚舀吃,陪個小心,問客人借這椰瓢用一用
衆客人道:“就送這幾個棗子與你們過酒
”衆軍謝道:“甚麼道理
”客人道:“休要相謝,都是一般客人,何爭在這百十個棗子上
”衆軍謝了,先兜兩瓢,叫老都管吃了一瓢,楊提轄吃一瓢
楊志那裏肯吃
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
兩個虞候各吃一瓢
衆軍漢一發上,那桶酒登時吃盡了
楊志見衆人吃了無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氣甚熱,二乃口渴難熬,拿起來,只吃了一半,棗子分幾個吃了
那賣酒的漢子說道:“這桶酒吃那客人饒兩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饒了你衆人半貫錢罷
”衆軍漢把錢還他
那漢子收了錢,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岡子去了
只見那七個販棗子的客人,立在松樹旁邊,指着這一十五人說道:“倒也,倒也!”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
那七個客人從松樹林裏推出這七輛江州車兒,把車子上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十一擔金珠寶貝,卻裝在車子內,叫聲:“聒噪!”一直望黃泥岡下推了去
楊志口裏只是叫苦,軟了身體,扎掙不起
十五人眼睜睜地看着那七個人都把這金寶裝了去,只是起不來,掙不動,說不的
我且問你: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這七個
卻纔那個挑酒的漢子,便是白日鼠白勝
卻怎地用藥?原來挑上岡子時,兩桶都是好酒
七個人先吃了一桶,劉唐揭起桶蓋,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們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
次後,吳用去松林裏取出藥來,抖在瓢裏,只做趕來饒他酒吃,把瓢去兜時,藥已攪在酒裏,假意兜半瓢吃,那白勝劈手奪來,傾在桶裏
這個便是計策
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
這個喚做“智取生辰綱”
原來楊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將起來,兀自捉腳不住
看那十四個人時,口角流涎,都動不得
正應俗語道:“饒你奸似鬼,吃了洗腳水
”楊志憤悶道:“不爭你把了生辰
綱去,教俺如何回去見得樑中書!這紙領狀須繳不得!”就扯破了
“如今閃得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那裏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撩衣破步,望黃泥岡下便跳
正是:雖然未得身榮貴,到此先須禍及身
正是:斷送落花三月雨,摧殘楊柳九秋霜
畢竟楊志在黃泥岡上尋死,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罡星起義在山東,殺曜縱橫水滸中
可是七星成聚會,卻於四海顯英雄
人似虎,馬如龍,黃泥岡上巧施功
滿馱金貝歸山寨,懊恨中書老相公
話說當時公孫勝正在閣兒裏對晁蓋說:“這北京生辰綱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只見一個人從外面搶將入來,揪住公孫勝道:“你好大膽!卻纔商議的事,我都知了也
”那人卻是智多星吳學究
晁蓋笑道:“先生休慌,且請相見
”兩個敘禮罷,吳用道:“江湖上久聞人說入雲龍公孫勝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處得會
”晁蓋道:“這位秀士先生,便是智多星吳學究
”公孫勝道:“吾聞江湖上多人曾說加亮先生大名,豈知緣法卻在保正莊上得會賢契
只是保正疏財仗義,以此天下豪傑都投門下
”晁蓋道:“再有幾位相識在裏面,一發請進後堂深處見
”三個人入到裏面,就與劉唐、三阮都相見了
衆人道:“今日此一會,應非偶然
須請保正哥哥正面而坐
”晁蓋道:“量小子是個窮主人,又無甚罕物相留好客,怎敢占上
”吳用道:“保正哥哥,依着小生且請坐了
”晁蓋只得坐了第一位
吳用坐了第二位,公孫勝坐了第三位,劉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
卻纔聚義飲酒
重整杯盤,再備酒餚,衆人飲酌
吳用道:“保正夢見北斗七星墜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義舉事,豈不應天垂象
此一套富貴,唾手而取
我等七人和會,並無一人曉得
想公孫勝先生江湖上仗義疏財之士,所以得知這件事,來投保正
所說央劉兄去探聽路程從那裏來,今日天晚,來早便請登程
”公孫勝道:“這一事不須去了,貧道已打聽知他來的路數了
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
”晁蓋道:“黃泥岡東十里路,地名安樂村,有一個閒漢,叫做白日鼠白勝,也曾來投奔我,我曾齎助他盤纏
”吳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應在這人?自有用他處
”劉唐道:“此處黃泥岡較遠,何處可以容身?”吳用道:“只這個白勝家,便是我們安身處
亦還要用了白勝
”晁蓋道:“吳先生,我等還是軟取,卻是硬取?”吳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來的光景
力則力取,智則智取
我有一條計策,不知中你們意否?如此如此
”晁蓋聽了大喜,攧着腳道:“好妙計!不枉了稱你做智多星,果然賽過諸葛亮
好計策!”吳用道:“休得再提
常言道: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只可你知我知
”晁蓋便道:“阮家三兄且請回歸,至期來小莊聚會
吳先生依舊自去教學
公孫先生並劉唐,只在敝莊權住
”當日飲酒至晚,各自去客房裏歇息
次日五更起來,安排早飯吃了
晁蓋取出三十兩花銀送與阮家三兄弟道:“權表薄意,切勿推卻
”三阮那裏肯受
吳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
”三阮方纔受了銀兩
一齊送出莊外來
吳用附耳低言道:“這般這般,至期不可有誤
”阮家三弟兄相別了,自回石碣村去
晁蓋留住吳學究與公孫勝、劉唐在莊上,每日議事
話休絮繁
卻說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收買了十萬貫慶賀生辰禮物完備,選日差人起程
當下一日在後堂坐下,只見蔡夫人問道:“相公,生辰綱幾時起程?”樑中書道:“禮物都已完備,明後日便用起身
只是一件事在此躊躇未決
”蔡夫人道:“有甚事躊躇未決?”樑中書道:“上年費了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賊人劫將去了,至今無獲;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躊躇未決
”蔡夫人指着階下道:“你常說這個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紙領狀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誤
”樑中書看階下那人時,卻是青面獸楊志
樑中書大喜,隨即喚楊志上廳說道:“我正忘了你
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擡舉你處
”楊志叉手身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
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樑中書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撥十個廂禁軍監押着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着‘獻賀太師生辰綱”
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着
三日內便要起身去
”楊志道:“非是小人推託,其實去不得
乞鈞旨別差英雄精細的人去
”樑中書道:“我有心要擡舉你,這獻生辰綱的札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來
如何倒生支調,推辭不去?”楊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
今歲途中盜賊又多,甚是不好,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
更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
以此去不得
”樑中書道:“恁地時多着軍校防護送去便了
”楊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濟事
這廝們一聲聽得強人來時,都是先走了的
”樑中書道:“你這般地說時,生辰綱不要送去了?”楊志又稟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
”樑中書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說
”楊志道:“若依小人說時,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
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伕挑着
只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送上東京交付
恁地時方好
”樑中書道:“你甚說的是
我寫書呈,重重保你,受道誥命回來
”楊志道:“深謝恩相擡舉
”
當日便叫楊志一面打拴擔腳,一面選揀軍人
次日,叫楊志來廳前伺候,樑中書出廳來問道:“楊志,你幾時起身?”楊志稟道:“告復恩相,只在明早準行,就委領狀
”樑中書道:“夫人也有一擔禮物,另送與府中寶眷,也要你領
怕你不知頭路
特地再教奶公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和你一同去
”楊志告道:“恩相,楊志去不得了
”樑中書道:“禮物多已拴縛完備,如何又去不得?”楊志稟道:“此十擔禮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衆人都由楊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楊志提調
如今又叫老都管並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奶公,倘或路上與小人鱉拗起來,楊志如何敢和他爭執得?若誤了大事時,楊志那其間如何分說?”樑中書道:“這個也容易,我叫他三個都聽你提調便了
”楊志答道:“若是如此稟過,小人情願便委領狀
倘有疏失,甘當重罪
”樑中書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擡舉你,真個有見識
”隨即喚老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出來,當廳分付道:“楊志提轄情願委了一紙領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太師府交割,這干係都在他身上
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聽他言語,不可和他鱉拗
夫人處分付的勾當,你三人自理會
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
”老都管一一都應了
當日楊志領了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裏把擔杖都擺在廳前
老都管和兩個虞候又將一小擔財帛,共十一擔,揀了十一個壯健的廂禁軍,都做腳伕打扮
楊志戴上涼笠兒,穿着青紗衫子,繫了纏帶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條朴刀
老都管也打扮做個客人模樣
兩個虞候假裝做跟的伴當
各人都拿了條朴刀,又帶幾根藤條
樑中書付與了札付書呈
一行人都吃得飽了,在廳上拜辭了樑中書
看那軍人擔仗起程,楊志和謝都管、兩個虞候監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離了樑府,出得北京城門,取大路投東京進發
五里單牌,十里雙牌
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雖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熱難行
昔日吳七郡王有八句詩道:
玉屏四下朱闌繞,簇簇游魚戲萍藻
簟鋪八尺白蝦鬚,頭枕一枚紅瑪瑙
六龍懼熱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萊島
公子猶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紅塵道
這八句詩單題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孫在涼亭上水閣中,浸着浮瓜沉李,調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熱
怎知客人爲些微名薄利,又無枷鎖拘縛,三伏內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今日楊志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
自離了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涼便行,日中熱時便歇
五七日後,人家漸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
那十一個廂禁軍,擔子又重,無有一個稍輕
天氣熱了,行不得,見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楊志趕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
兩個虞候雖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氣喘了行不上
楊志也嗔道:“你兩個好不曉事!這干係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
這路上不是耍處
”那虞候道:“不是我兩個要慢走,其實熱了行不動,因此落後
前日只是趁早涼走,如今怎地正熱裏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勻
”楊志道:“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
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
若不日裏趕過去,誰敢五更半夜走?”兩個虞候口裏不道,肚中尋思:“這廝不直得便罵人
”
楊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條,自去趕那擔子
兩個虞候坐在柳陰樹下等得老都管來
兩個虞候告訴道:“楊家那廝,強殺只是我相公門下一個提轄,直這般做大!”老都管道:“須是我相公當面分付道:休要和他鱉拗
因此我不做聲
這兩日也看他不得,權且奈他
”兩個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話兒,都管自做個主便了
”老都管又道:“且奈他一奈
”當日行到申牌時分,尋得一個客店裏歇了,那十個廂禁軍雨汗通流,都嘆氣吹噓,對老都管說道:“我們不幸做了軍健,情知道被差出來
這般火似熱的天氣,又挑着重擔
這兩日又不揀早涼行,動不動老大藤條打來
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們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
”衆軍漢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
”又過了一夜
次日,天色未明,衆人起來趁早涼起身去
楊志跳起來喝道:“那裏去!且睡了,卻理會
”衆軍漢道:“趁早不走,日裏熱時走不得,卻打我們
”楊志大罵道:“你們省得甚麼!”拿了藤條要打
衆軍忍氣吞聲,只得睡了
當日直到辰牌時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飯走
一路上趕打着,不許投涼處歇
那十一個廂禁軍口裏喃喃訥訥地怨悵,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
老都管聽了,也不着意,心內自惱他
話休絮繁
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個人,沒一個不怨悵楊志
當日客店裏,辰牌時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飯行
正是六月初四日時節,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
其日十分大熱
古人有八句詩道: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紅爐中
五嶽翠幹雲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
何當一夕金風起,爲我掃除天下熱
當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嶇小徑,南山北嶺
卻監着那十一個軍漢,約行了二十餘里路程
那軍人們思量要去柳陰樹下歇涼,被楊志拿着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
”衆軍人看那天時,四下裏無半點雲彩,其時那熱不可當
但見:
熱氣蒸人,囂塵撲面
萬里乾坤如甑,一輪火傘當天
四野無雲,風穾穾波翻海沸;千山灼焰,必剝剝石烈灰飛
空中鳥雀命將休,倒攧入樹林深處;水底魚龍鱗角脫,直鑽入泥土窖裏
直教石虎喘無休,便是鐵人須汗落
當時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看看日色當午,那石頭上熱了,腳疼走不得
衆軍漢道:“這般天氣熱,兀的不曬殺人
”楊志喝着軍漢道:“快走!趕過前面岡子去,卻再理會
”正行之間,前面迎着那土岡子
衆人看這岡子時,但見:
頂上萬株綠樹,根頭一派黃沙
嵯峨渾似老龍形,險峻但聞風雨響
山邊茅草,亂絲絲攢遍地刀槍;滿地石頭,磣可可睡兩行虎豹
休道西川蜀道險,須知此是太行山
當時一行十五人奔上岡子來,歇下擔仗,那十四人都去鬆陰樹下睡倒了
楊志說道:“苦也!這裏是甚麼去處,你們卻在這裏歇涼!起來,快走!”衆軍漢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實去不得了
”楊志拿起藤條,劈頭劈腦打去
打得這個起來,那個睡倒,楊志無可奈何
只見兩個虞候和老都管氣喘急急,也巴到岡子上松樹下坐了喘氣
看這楊志打那軍健,老都管見了,說道:“提轄,端的熱了走不得,休見他罪過
”楊志道:“都管,你不知,這裏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地名叫做黃泥岡
閒常太平時節,白日裏兀自出來劫人,休道是這般光景,誰敢在這裏停腳!”兩個虞候聽楊志說了,便道:“我見你說好幾遍了,只管把這話來驚嚇人
”老都管道:“權且教他們衆人歇一歇,略過日中行如何?”楊志道:“你也沒分曉了,如何使得!這裏下岡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沒人家
甚麼去處,敢在此歇涼!”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趕他衆人先走
”楊志拿着藤條喝道:“一個不走的,吃俺二十棍
”衆軍漢一齊叫將起來
數內一個分說道:“提轄,我們挑着百十斤擔子,須不比你空手走的
你端的不把人當人!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
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楊志罵道:“這畜生不嘔死俺,只是打便了
”拿起藤條,劈臉便打去
老都管喝道:“楊提轄且住,你聽我說
我在東京太師府裏做奶公時,門下官軍見了無千無萬,都向着我喏喏連聲
不是我口淺,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擡舉你做個提轄,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職,直得恁地逞能
休說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莊一個老的,也合依我勸一勸,只顧把他們打,是何看待!”楊志道:“都管,你須是城市裏人,生長在相府裏,那裏知道途路上千難萬難
”老都管道:“四川、兩廣也曾去來,不曾見你這般賣弄
”楊志道:“如今須不比太平時節
”都管道:“你說這話該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楊志卻待再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裏影着一個人在那裏舒頭探腦價望
楊志道:“俺說甚麼,兀的不是歹人來了!”撇下藤條,拿了朴刀,趕入松林裏來,喝一聲道:“你這廝好大膽,怎敢看俺的行貨!”只見松林裏一字兒擺着七輛江州車兒,七個脫得赤條條的在那裏乘涼
一個鬢邊老大一搭硃砂記,拿着一條朴刀,望楊志跟前來
七個人齊叫一聲:“呵也!”都跳起來
楊志喝:“你等是甚麼人?“那七人道:“你是甚麼人?”楊志又問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顛倒問,我等是小本經紀,那裏有錢與你
”楊志道:“你等小本經紀人,偏俺有大本錢
”那七人問道:“你端的是甚麼人?”楊志道:“你等且說那裏來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販棗子上東京去,路途打從這裏經過
聽得多人說,這裏黃泥岡上如常有賊打劫客商
我等一面走,一頭自說道:我七個只有些棗子,別無甚財賦,只顧過岡子來
上得岡子,當不過這熱,權且在這林子裏歇一歇,待晚涼了行
只聽得有人上岡子來,我們只怕是歹人,因此使這個兄弟出來看一看
”楊志道:“原來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
卻纔見你們窺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趕來看一看
”那七個人道:“客官請幾個棗子了去
”楊志道:“不必
”提了朴刀,再回擔邊來
老都管道:“既是有賊,我們去休
”楊志說道:“俺只道是歹人,原來是幾個販棗子的客人
”老都管道:“似你方纔說時,他們都是沒命的
”楊志道:“不必相鬧,俺只要沒事便好
你們且歇了,等涼些走
”衆軍漢都笑了
楊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邊樹下坐了歇涼
沒半碗飯時,只見遠遠地一個漢子,挑着一副擔桶,唱上岡子來
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樓上王孫把扇搖
”
那漢子口裏唱着,走上岡子來,松林裏頭歇下擔桶,坐地乘涼
衆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裏是甚麼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
”衆軍道:“挑往那裏去?”那漢子道:“挑去村裏賣
”衆軍道:“多少錢一桶?”那漢子道:“五貫足錢
”衆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正在那裏湊錢
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麼?”衆軍道:“買碗酒吃
”楊志調過朴刀杆便打,罵道:“你們不得灑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衆軍道:“沒事又來鳥亂
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幹你甚事,也來打人
”楊志道:“你這村鳥理會的甚麼!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
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那挑酒的漢子看着楊志冷笑道:“你這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和話來
”
正在松樹邊鬧動爭說,只見對面松林裏那夥販棗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來問道:“你們做甚麼鬧?”那挑酒的漢子道:“我自挑這酒過岡子村裏賣,熱了在此歇涼
他衆人要問我買些吃,我又不曾賣與他
這個客官道我酒裏有甚麼蒙汗藥
你道好笑麼?說出這般話來!”那七個客人說道:“我只道有歹人出來,原來是如此,說一聲也不打緊
我們倒着買一碗吃
既是他們疑心,且賣一桶與我們吃
”那挑酒的道:“不賣,不賣!”這七個客人道:“你這鳥漢子也不曉事,我們須不曾說你
你左右將到村裏去賣,一般還你錢
便賣些與我們,打甚麼不緊
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湯,便又救了我們熱渴
”那挑酒的漢子便道:“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的不好
又沒碗瓢舀吃
”那七人道:“你這漢子忒認真,便說了一聲打甚麼不緊
我們自有椰瓢在這裏
”只見兩個客人去車子前取出兩個椰瓢來,一個捧出一大捧棗子來
七個人立在桶邊,開了桶蓋,輪替換着舀那酒吃,把棗子過口
無一時,一桶酒都吃盡了
七個客人道:“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那漢道:“我一了不說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
”七個客人道:“五貫便依你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
”那漢道:“饒不的,做定的價錢
”一個客人把錢還他,一個客個便去揭開桶蓋,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漢去奪時,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裏便走,那趕將去
只見這邊一個客人從松林裏走將出來,手裏拿一個瓢,便來桶裏舀了一瓢酒
那漢看見,搶來劈手奪住,望桶裏一傾,便蓋了桶蓋,將瓢望地下一丟,口裏說道:“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囉唣
”
那對過衆軍漢見了,心內癢起來,都待要吃
數中一個看着老都管道:“老爺爺,與我們說一聲
那賣棗子的客人買他一桶吃了,我們胡亂也買他這桶吃,潤一潤喉也好
其實熱渴了,漢奈何,這裏岡子上又沒討水吃處
老爺方便!”老都管見衆軍所說,自心裏也要吃得些,竟來對楊志說:“那販棗子客人已買了他一桶酒吃,只有這一桶,胡亂教他們買了避暑氣
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
”楊志尋思道:“俺在遠遠處望,這廝們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裏當面也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打了他們半日,胡亂容他買碗吃罷
”楊志道:“既然老都管說了,教這廝們買吃了便起身
”衆軍健聽了這話,湊了五貫足錢來買酒吃
那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便道:“這酒裏有蒙汗藥在裏頭
”衆軍陪着笑說道:“大哥,直得便還言語
”那漢道:“不賣了,休纏!”這販棗子的客人勸道:“你這個鳥漢子,他也說得差了,你也忒認真,連累我們也吃你說了幾聲
須不關他衆人之事,胡亂賣與他衆人吃些
”那漢道:“沒事討別人疑心做甚麼
”這販棗子客人把那賣酒的漢子推開一邊,只顧將這桶酒提與衆軍去吃
那軍漢開了桶蓋,無甚舀吃,陪個小心,問客人借這椰瓢用一用
衆客人道:“就送這幾個棗子與你們過酒
”衆軍謝道:“甚麼道理
”客人道:“休要相謝,都是一般客人,何爭在這百十個棗子上
”衆軍謝了,先兜兩瓢,叫老都管吃了一瓢,楊提轄吃一瓢
楊志那裏肯吃
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
兩個虞候各吃一瓢
衆軍漢一發上,那桶酒登時吃盡了
楊志見衆人吃了無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氣甚熱,二乃口渴難熬,拿起來,只吃了一半,棗子分幾個吃了
那賣酒的漢子說道:“這桶酒吃那客人饒兩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饒了你衆人半貫錢罷
”衆軍漢把錢還他
那漢子收了錢,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岡子去了
只見那七個販棗子的客人,立在松樹旁邊,指着這一十五人說道:“倒也,倒也!”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
那七個客人從松樹林裏推出這七輛江州車兒,把車子上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十一擔金珠寶貝,卻裝在車子內,叫聲:“聒噪!”一直望黃泥岡下推了去
楊志口裏只是叫苦,軟了身體,扎掙不起
十五人眼睜睜地看着那七個人都把這金寶裝了去,只是起不來,掙不動,說不的
我且問你: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這七個
卻纔那個挑酒的漢子,便是白日鼠白勝
卻怎地用藥?原來挑上岡子時,兩桶都是好酒
七個人先吃了一桶,劉唐揭起桶蓋,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們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
次後,吳用去松林裏取出藥來,抖在瓢裏,只做趕來饒他酒吃,把瓢去兜時,藥已攪在酒裏,假意兜半瓢吃,那白勝劈手奪來,傾在桶裏
這個便是計策
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
這個喚做“智取生辰綱”
原來楊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將起來,兀自捉腳不住
看那十四個人時,口角流涎,都動不得
正應俗語道:“饒你奸似鬼,吃了洗腳水
”楊志憤悶道:“不爭你把了生辰
綱去,教俺如何回去見得樑中書!這紙領狀須繳不得!”就扯破了
“如今閃得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那裏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撩衣破步,望黃泥岡下便跳
正是:雖然未得身榮貴,到此先須禍及身
正是:斷送落花三月雨,摧殘楊柳九秋霜
畢竟楊志在黃泥岡上尋死,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