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
〔三国〕 224 - 263 年
嵇康,字叔夜。
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善文,工于诗,风格清峻。
他注重养生。
曾著《养生论》。
有《嵇康集》传世。
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其人格魅力令他在当时亦属名士,被袁宏称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等多重属性,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趋于多元化。
有吕子者,精义味道,研核是非。
以为人有胆可无明,有明便有胆矣。
嵇先生以为明、胆殊用,不能相生。
论曰:
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
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
唯至人特锺纯美,兼周外内,无不毕备。
降此已往,盖阙如也。
或明于见物,或勇于决断。
人情贪廉,各有所止。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兼之者博于物,偏受者守其分。
故吾谓明胆异气,不能相生。
明以见物,胆以决断;专明无胆,则虽见不断;专胆无明,则违理失机。
故子家软弱,陷于弑君;左师不断,见逼华臣,皆智及之,而决不行也。
此理坦然,非所宣滞。
故略举一隅,想不重疑。
吕子曰:「敬览来论,可谓诲亦不加者矣。
折理贵约而尽情,何尚浮秽而迂诞哉?今子之论,乃引浑元以为喻,何辽辽而坦谩也!故直答以人事之切要焉。
汉之贾生,陈切直之策,奋危言之至。
行之无疑,明所察也,忌鹏作赋,暗所惑也。
一人之胆,岂有盈缩乎?盖见与不见,故行之有果否也。
子家、左师,皆愚惑浅弊,明不彻达,故惑于暧昧,终丁祸害。
岂明见照察而胆不断乎?故霍光怀沈勇之气,履上将之任,战乎王贺之事。
延年文生,夙无武称,陈义奋辞,胆气凌云,斯其验欤?及于期授首,陵母伏剑,明果之俦,若此万端,欲详而载之,不可胜言也。
况有睹夷途而无敢投足,阶云路而疑于迄泰清者乎?若思弊之伦,为能自托幽昧之中,弃身陷阱之间,如盗跖窜身于虎吻,穿窬先首于沟渎,而暴虎冯河,愚敢之类,则能有之。
是以余谓明无胆,无胆能偏守,易了之理,不在多喻,故不远引繁言。
若未反三隅,犹复有疑,思承后诲,得一骋辞。」
夫论理性情,折引异同,固寻所受之终始,推气分之所由。
顺端极末,乃不悖耳。
今子欲弃置浑元,捃摭所见,此为好理纲目,而恶持纲领也。
本论二气不同,明不生胆,欲极论之,当令一人播无刺讽之胆,而有见事之明。
故当有不果之害,非中人血气无之,而复资之以明。
二气存一体,则明能运胆,贾谊是也。
贾谊明胆,自足相经,故能济事。
谁言殊无胆独任明以行事者乎?子独自作此言,以合其论也。
忌鹏暗惑,明所不周,何害于胆乎?明既以见物,胆能行之耳。
明所不见,胆当何断?进退相挟,可谓盈缩?就如此言,贾生陈策,明所见也;忌鹏作赋,暗所惑也。
尔为明彻于前,而暗惑于后,有盈缩也。
苟明有进退,胆亦何为不可偏乎?子然霍光有沈勇而战于废王,此勇有所挠也。
而子言一人胆岂有盈缩,此则是也。
贾生暗鹏,明有所塞也。
光惧废立,勇有所挠也。
夫唯至明能无所惑,至胆能无所亏耳。
苟自非若此,谁
【其一】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
朝游高原,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顾眄俦侣。
俯仰慷慨,优游容与。
【其二】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俯仰优游。
【其三】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
陟彼高冈,言刈其楚。
嗟我征迈,独行踽踽。
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其四】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
陟彼高冈,言刈其杞。
嗟我独征,靡瞻靡恃。
仰彼凯风,载坐载起。
【其五】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
奕奕素波,转此游鳞。
伊我之劳,有怀遐人。
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其六】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其七】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
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思欲登仙,以济不朽。
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其八】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
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徒恨永离,逝彼路长。
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其九】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其十】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
南凌长阜,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俯引渊鱼。
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其十一】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
怨彼幽絷,室迩路遐。
虽有好音,谁与清歌。
虽有姝颜,谁与发华。
仰讯高云,俯托轻波。
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其十二】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其十三】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山鸟群飞。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其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其十五】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其十六】
乘风高逝,远登灵丘。
托好松乔,携手俱游。
朝发太华,夕宿神州。
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其十七】
琴诗自
或问曰:「案《记》:管、蔡流言,叛戾东都。
周公征讨,诛以凶逆。
顽恶显著,流名千里。
且明父圣兄,曾不鉴凶愚于幼稚,觉无良之子弟;而乃使理乱殷之弊民,显荣爵于藩国;使恶积罪成,终遇祸害。
于理不通,心无所安。
愿闻其说。」
答曰:「善哉!子之问也。
昔文武之用管、蔡以实,周公之诛管、蔡以权。
权事显,实理沈,故令时人全谓管、蔡为顽凶。
方为吾子论之。
夫管、蔡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
是以文王列而显之,发旦二圣,举而任之。
非以情亲而相私也。
乃所以崇德礼贤。
济殷弊民,绥辅武庚,以兴顽俗,功业有绩,故旷世不废,名冠当时,列为藩臣。
逮至武卒,嗣诵幼冲。
周公践政,率朝诸侯;思光前载,以隆王业。
而管、蔡服教,不达圣权;卒遇大变,不能自通。
忠于乃心,思在王室。
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翼存天子,甘心毁旦。
斯乃愚诚愤发所以徼祸也。
成王大悟周公显,复一化齐俗,义以断恩。
虽内信如心,外体不立。
称兵叛乱,所惑者广。
是以隐忍授刑,流涕行诛。
示以赏罚,不避亲戚;荣爵所显,必锺盛德;戮挞所施,必加有罪,斯乃为教之正。
体古今之明议也,管、蔡虽怀忠抱诚,要为罪诛。
罪诛已显,不得复理。
内必幽伏,罪恶遂章。
幽、章之路大殊,故令奕世未蒙发起。
然论者承名信行,便以管、蔡为恶,不知管、蔡之恶,乃所以令三圣为不明也。
若三圣未为不明,则圣不佑恶而任顽凶也顽凶不容于时世,则管、蔡无取私于父兄;而见任必以忠良,则二叔故为淑善矣。
今若本三圣之用明,思显授之实理,推忠贤暗权,论为国之大纪,则二叔之良乃显,万显三圣之用也有以,流言之故有缘,周公之诛是矣。
且周公居摄,邵公不悦。
推此言则管、蔡怀疑,未为不贤。
而忠贤可不达权,三圣未为用恶,而周公不得不诛。
若此,三圣所用信良,周公之诛得宜,管、蔡之心见理,尔乃大义得通,内外兼叙,无相伐负者,则时论亦得释然而大解也。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
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
此皆两失其情。
请试粗论之。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
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
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
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
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不知区种可百馀斛.田、种—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效相悬。
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
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熏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
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
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无使明,熏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
而世人不察,惟五毂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乎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天于众难。
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
至于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
中智以下,谓之自然。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
微风清扇,云气四除。
皎皎亮月,丽于高隅。
兴命公子,携手同车。
龙骥翼翼,扬镳踟蹰。
肃肃宵征,造我友庐。
光灯吐辉,华幔长舒。
鸾觞酌醴,神鼎烹鱼。
弦超子野,叹过绵驹。
流咏太素,俯赞玄虚。
孰克英贤,与尔剖符。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