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辛未,取郜。
辛巳,取防。
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戴。
郑伯伐取之。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传】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
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庚午,郑师入郜。
辛未,归于我。
庚辰,郑师入防。
辛巳,归于我。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
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
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
蔡人从之,伐戴。
八月壬戌,郑伯围戴。
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经】六年春正月,实来。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秋八月壬午,大阅。
蔡人杀陈佗。
九月丁卯,子同生。
冬,纪侯来朝。
【传】六年春,自曹来朝。
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
军于瑕以待之。
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
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
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
所谓馨香,无谗慝也。
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
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
郑大子忽帅师救齐。
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
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
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诗》云:『自求多福。
』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
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
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
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秋,大阅,简车马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
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公问名于申繻。
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
【经】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公子翬如齐逆女。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公会齐侯于欢。
夫人姜氏至自齐。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有年。
【传】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骖絓而止。
夜获之,及栾共叔。
会于嬴,成昏于齐也。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不盟也。
公会杞侯于欢,杞求成也。
秋,公子翬如齐逆女。
修先君之好。
故曰「公子」。
齐侯送姜氏于欢,非礼也。
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
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
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
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冬,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
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经】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夏,公会郑伯于时来。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传】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
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
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
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
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
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
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去之。
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
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
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取邬、刘、功蒍、邗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丝希、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
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
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
郑伯与战于
【经】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夏,齐侯郑伯如纪。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葬陈桓公。
城祝丘。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大雩。
螽。
冬,州公如曹。
【传】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
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
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
纪人知之。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
王卒顾之,必乱。
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
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
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
祝聃请从之。
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仍叔之子,弱也。
秋,大雩,书,不时也。
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
过则书。
冬,淳于公如曹。
度其国危,遂不复。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