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
〔明〕 1550 - 1616 年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
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
万历十一年进士。
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
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
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
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
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
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
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
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
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
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天下女子有情,甯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予稍为更而演之。
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心神如在。
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
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
处嬉而神清,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
达人有后,爰发其祥。
梦若有持清都广乐,徘徊江庭以柷将之,曰:“以为汝子。
”觉而生季宣,因以名。
生有奇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
弱冠,能为文章。
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
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理,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授以山东济阳长。
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
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
然而雄心未弇,侠气犹厉,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
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文字只招残之檄矣。
君慨然出神武门,登泰山吴观而啸曰:“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
”则归而从太公。
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
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
夷堂发凶,层楼其上。
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
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
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
而芜城真州,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
以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淋漓顿挫,以极其致。
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褰裳蹈海之谈。
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
”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
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试尝问之。
”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
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
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
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
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
假生白时,其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就巾试面,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
吾以为《青莲阁记》。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