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汉〕 32 - 92 年
东汉扶风安陵人,字孟坚。
班彪子。
博学能文,续父所著《史记后传》未竟之业,被诬私修国史,下狱。
弟班超上书力辩,乃获释。
明帝重其学,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成其父书。
潜心二十余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汉书》,当世重之。
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
和帝永元元年,随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
宪败,受牵连,死狱中。
善辞赋,有《两都赋》、《幽通赋》、《典引》等。
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皇,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治兵于朔方。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十万。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雷辎蔽路,万有三千馀乘。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
遂凌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将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可谓一劳而久逸。
暂费而永宁也。
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敻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
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佛。
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
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
曰乘高而遌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
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
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
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
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
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
聿中龢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
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
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道修长而世短兮,敻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
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算祀于契龟。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
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
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
青青之竹形兆直,妙华长秆纷实翼。
杳筱丛生于水泽,疾风时纷纷萧飒。
削为扇翣成器美,托御君王供时有。
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辟暑致清凉。
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康宁累万亿。
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
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
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
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
语在《太子传》。
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
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亡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
巫蛊事连岁不决。
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
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
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
语在吉及外戚《传》。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
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
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常困于莲勺卤中。
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
时会朝请,舍长安尚冠里,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
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亦以是自怪。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毋嗣。
大将军霍光请皇后征昌邑王。
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玺、绶,尊皇后曰皇太后。
癸已,光奏王贺淫乱,请废。
语在贺及光《传》。
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
”奏可。
遣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
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就齐宗正府。
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
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八月已巳,丞相敞薨。
九月,大赦天下。
十一月壬子,立皇后许氏。
赐诸侯王以下金钱,至吏、民鳏、寡、孤、独各有差。
皇太后归长乐宫。
长乐宫初置屯卫。
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
遣使者持节诏郡国二千石谨牧养民而风德化。
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
论定策功,益封大将军光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万户。
诏曰:“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甍。
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阳平侯义、度辽将军平陵侯明友、前将军龙雒侯增、太仆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伺昌、谏大夫宜春侯谭、当涂侯平、杜侯屠耆堂、
《离骚》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初事怀王,甚见信任。
同列上官大夫妒害其宠,谗之王,王怒而疏屈原。
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犹遭也。
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是时周室已灭,七国并争。
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
上陈尧、舜、禹、汤、文王之法,下言羿、浇、桀、纣之失,以风。
怀王终不觉寤,信反闲之说,西朝于秦。
秦人拘之,客死不还。
至于襄王,复用谗言,逐屈原。
在野又作《九章》赋以风谏,卒不见纳。
不忍浊世,自投汨罗。
原死之后,秦果灭楚。
其辞为众贤所悼悲,故传于后。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