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唐〕 803 - 852 年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
桃李香销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
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无穷。
佛著经曰: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
坐罪者,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凡人平生一失举止,皆落其间。
其尤怪者,狱广大千百万亿里,积火烧之,一日几千万生死,穷亿万世,无有间断,名为“无间”;夹殿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
佛经曰:我国有阿阅世王,杀父王篡其位,法当入所谓狱无间者,昔能事佛,后生为天人;况其他罪,事佛固无恙。
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
况下辈,固惑之。
为工商者,杂良以苦,伪内而华外,纳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夺村闾戆民,铢积粒聚,以至于富。
刑法钱谷小胥,出入人性命,颠倒埋没,使簿书条令不可究知,得财买大第豪奴,为公侯家。
大吏有权力,能开库取公钱,缘意恣为,人不敢言。
是此数者,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救。
,月日积久,曰:“我罪如是,富贵如所求,是佛能灭吾罪,复能以福与吾也。
”有罪罪灭,无福福至;生人唯罪福耳,虽田妇稚子,知所趋避。
今权归于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至有穷民,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一日获福。
若如此,虽举寰海内尽为寺与僧,不足怪也。
屋壁绣纹可矣,为金枝扶疏,擎千万佛;僧为具味饭之可矣,饭讫持钱与之。
不大、不壮、不高、不多、不珍奇瑰怪为忧,无有人力可又而不为者。
晋,霸主也,一铜鞮宫之衰弱,诸侯不肯来盟。
今天下能如几晋,凡几千铜鞮,人得不困哉?
文宗皇帝尝与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
”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
武皇帝始继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
”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
冠其徒几至十万人。
后至会昌五年,始命西京留佛寺四,僧唯十人;东京二寺。
天下所谓节度、观察、同、华、汝三十四治所,得留一寺,僧准西京数。
其他刺史州不得有寺。
出四御史缕行天下以督之。
御史乘驿未出关,天下寺至于屋基,耕而刓之。
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十六万五百。
其奴婢十五万,良人枝附为使令者,倍笄冠之数,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口率与百亩,编入农籍。
其馀贱取民直,归于有司,寺材州县得以恣新其公署、传舍。
今天子即位,诏曰:佛尚不杀而仁,且来中国久,亦可助以为治。
天下州率与二寺,用齿衰男女为其徒,各止三十人,两京数倍其四、五焉。
著为定令,以徇其习,且使后世不得复加也。
赵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
自尚书比部郎中出为钱塘。
钱塘于江南,繁大雅亚吴郡。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沈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𣤮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