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清〕 1856 - 1904 年
清江西萍乡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号芸阁、云阁、芗德,自号纯常子。
晚清翰林、词人,政坛“清流派”领袖之一,帝党重要人物,与福山王懿荣、南通张謇、常熟曾之撰并称「四大公车」。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累升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
曾任珍妃、瑾妃老师,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党重要人物。
甲午战争期间多次上疏反对对日求和,中日宣战后与张百熙等五十馀名京官上联衔纠参督臣植党疏,参奏李鸿章及其同僚盛宣怀、张士彬、丁汝昌、卫汝贵、龚照玙、刘含芳、李经方等。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支持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探讨强国之路。
次年二月,遭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参加唐才常召开的“国会”。
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
此后数年,文廷式颠沛流离于萍乡、上海、南京、长沙之间。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著杂记《纯常子枝语》四十卷。
另有《中兴政要》一卷,《云起轩词钞》一卷,《大元仓库记》一卷。
曾译《铁木真帖木儿用兵论》两编二十七章。
眉上雅黄钗上凤。
压得春愁重。
竹梢清露滴阑干。
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
莺慵蝶倦都无赖。
薄恨屏风外。
博山炉子篆香熏。
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
一室病维摩。
且喜闲庭掩雀罗。
煮药翻书深有味,呵呵。
老子无愁世则那。
莽莽旧山河。
谁向新亭泪点多。
惟有鹧鸪声解道,哥哥。
行不得时可奈何。
蝶梦蘧然别有天,蝇钻故纸几何年。
在山远志何如草,入世忘忧不藉萱。
身外物,句中玄,一回揽镜一欣然。
川如碧玉山如黛,不是吴儿也叩舷。
恁啼鹃、苦催春去,春城依旧如画。
年年芳草横门路,换却王孙骢马。
春思乍,甚絮乱丝繁,又过寒食也。
残阳欲下。
好飞盖西园,玉觞满引,秉烛共游夜。
琼楼迥,孤负缄词锦帕,铜仙铅泪休泻。
落红可及庭阴绿,付与流莺清话。
歌舞罢,便熨体春衫,今日从弃舍。
雕鞍暂卸。
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犹恋旧亭榭。
南朝一段伤心事,楚怨思公子。
幽兰泣露悄无言,不似桃根桃叶、镇相怜。
若为留得花枝在,莫问沧桑改。
鸳鸯鸂鷘一双双,欲采芙蓉、憔悴隔秋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