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清〕 1856 - 1904 年
清江西萍乡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号芸阁、云阁、芗德,自号纯常子。
晚清翰林、词人,政坛“清流派”领袖之一,帝党重要人物,与福山王懿荣、南通张謇、常熟曾之撰并称「四大公车」。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累升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
曾任珍妃、瑾妃老师,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党重要人物。
甲午战争期间多次上疏反对对日求和,中日宣战后与张百熙等五十馀名京官上联衔纠参督臣植党疏,参奏李鸿章及其同僚盛宣怀、张士彬、丁汝昌、卫汝贵、龚照玙、刘含芳、李经方等。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支持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探讨强国之路。
次年二月,遭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参加唐才常召开的“国会”。
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
此后数年,文廷式颠沛流离于萍乡、上海、南京、长沙之间。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著杂记《纯常子枝语》四十卷。
另有《中兴政要》一卷,《云起轩词钞》一卷,《大元仓库记》一卷。
曾译《铁木真帖木儿用兵论》两编二十七章。
十三年事,似波流电激、不堪重揽。
几度京华联客袂,几度江乡清宴。
虎观谈经,麟台奏赋,之子潇湘彦。
枯桑海水,近来添入诗卷。
呼酒重话离情,檐花糁席,细雨孤鸿远。
君自有琴弹不得,清庙明堂三叹。
巾卷充街,金丝在壁,未信功名晚。
幽兰花发,风乌特地徐转。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
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
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
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
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
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
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去国装轻,催年鼓叠,离人与月难圆。
江寒浪浅,千里上孤烟。
写出离骚古意,斫冰雪、石濑溅溅。
乘风去、无归也好,同泛谢公船。
残年。
怀旧隐,梅花几树,竹屋三椽。
祇大千云影,飞落襟前。
欲倩湘灵海若,理瑶怨、同诉冰弦。
琴音悄,凭谁徵调,唤醒老龙眠。
倚苍岩、翠藤无路,琅玕芝草谁问。
天风忽振疏林外,睹此烟鬟雾鬓。
斜日冷。
倩白虎从容,还上匡庐顶。
松花满径。
看银汉回波,石梁飞瀑,一啸万山应。
吴家事,千古风流仙境。
何人摹入金粉。
箫声可似秦楼凤,甲帐瑶台偕隐。
环佩整。
羡儿女情痴,也有神仙分。
清贫自哂。
买十幅云笺,唤谁彩笔,重为写唐韵。
江湖岁晚,正少陵忧思,两鬓斑白。
谁向水晶帘子下,买笑千金轻掷。
悽诉鹍弦,豪斟玉斝,黛掩伤心色。
更持红烛,赏花聊永今夕。
闻说太液波翻,旧时驰道,一片青青麦。
翠羽明珰漂泊尽,何况落红狼籍。
传写师师,诗题好好,付与情人惜。
老夫无语,卧看月下寒碧。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