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清〕 1856 - 1904 年
清江西萍乡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号芸阁、云阁、芗德,自号纯常子。
晚清翰林、词人,政坛“清流派”领袖之一,帝党重要人物,与福山王懿荣、南通张謇、常熟曾之撰并称「四大公车」。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累升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
曾任珍妃、瑾妃老师,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党重要人物。
甲午战争期间多次上疏反对对日求和,中日宣战后与张百熙等五十馀名京官上联衔纠参督臣植党疏,参奏李鸿章及其同僚盛宣怀、张士彬、丁汝昌、卫汝贵、龚照玙、刘含芳、李经方等。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支持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探讨强国之路。
次年二月,遭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参加唐才常召开的“国会”。
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
此后数年,文廷式颠沛流离于萍乡、上海、南京、长沙之间。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著杂记《纯常子枝语》四十卷。
另有《中兴政要》一卷,《云起轩词钞》一卷,《大元仓库记》一卷。
曾译《铁木真帖木儿用兵论》两编二十七章。
岭表寻春春景异,木棉处处开花。
橹声人语共咿呀。
蛮神依柽栝,水市足蚝虾。
一曲招郎才调好,闲听蜑女琵琶。
剪风丝雨送归鸦。
近来性情别,不吊素馨斜。
云母窗中觑阿环,轻颦仿佛认遥山。
惜春春在有无间。
颠倒无端看紫凤,然疑不定怅青鸾。
寂寥情况且加餐。
几时不到横塘路,西风送秋如许。
艳冷红衣,凉生太液,罗袜尘侵微步。
嫣然一顾。
尚低侧金盘,暗擎仙露。
只恐销魂,锦鸳飞入白蘋去。
蝉声又嘶远树。
有人惆怅极,如怨羁旅。
苇乱波横,茿疏翠落,谁信秋江能渡。
婵娟日暮。
愿玉笛清商,漫吹愁谱。
护惜馀香,月明深夜语。
檀板声停箫吹咽,玉骢门外频嘶。
背人无语敛双眉。
别离情绪,撩乱万千丝。
不道天河能间阻,此心桃叶应知。
临明一阵雨霏霏。
泪沾红袖,江上早寒时。
雨挹轻尘,山槛外、春痕初绿。
频怅望、方空一抹,弄箫人独。
花影任教如意舞,莺声已是将离曲。
算只有、落絮与游丝,飞相逐。
簪素柰,歌黄竹。
年渐老,欢难足。
试开箱捡取,石榴裙幅。
归梦不知天近远,清愁乍满江南北。
问此际、僝僽为何人,眉峰蹙。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