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宋〕 1002 - 1060 年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屦。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
贤哉虢略君,守虢事颇简。
有亭后园中,登览早至晚。
了了松柏关,气象入醉眼。
花草发琐细,禽鸟啼睍睆。
竟日人不来,亦莫去杯盏。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已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天然不比花含粉。
约月眉黄春色嫩。
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
烟姿最与章台近。
冉冉千丝谁结恨。
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声名久已大,籍籍四海传。
昨因丞相举,便谓升云烟。
朅来太学馆,食贫向三年。
忽怀枌榆下,归思独绵绵。
得告许暂往,落莫求楚船。
捋髯沧江上,仰看饥飞鸢。
谁识鹓雏志,闲诵庄叟篇。
喜问里中儿,重到旧林泉。
洗荡俗尘垢,焚烈跨马鞯。
不向世路去,徒取悉肠煎。
鸡豚粗可养,禾黍亦足田。
不惭莎衣虫,以叶自包缠。
及其饱满时,曷异冠貂蝉。
君意我强写,虽慕何由缘。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