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屠维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执徐九月,凡三年有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
◎元和四年己丑,公元八零九年
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前为江西观察使,贪污僭侈。
丁卯,贬凭临贺尉。
夷简,元懿之玄孙也。
上命尽籍凭资产,李绛谏曰:“旧制,非反逆不籍其家。
”上乃止。
凭之亲友无敢送者,栎阳尉徐晦独至蓝田与别。
太常卿权德舆素与晦善,谓之曰:“君送杨临贺,诚为厚矣,无乃为累乎!”对曰:“晦自布衣蒙杨公知奖,今日远谪,岂得不与之别!借如明公它日为谗人所逐,晦敢自同路人乎!”德舆嗟叹,称之于朝。
后数日,李夷简奏为监察御史。
晦谢曰:“晦平生未尝得望公颜色,公何从而取之!”夷简曰:“君不负杨临贺,肯负国乎!”
上密问诸学士曰:“今欲用王承宗为成德留后,割其德、棣二州更为一镇以离其势,并使承宗输二税,请官吏,一如师道,何如?’李绛等对曰:“德、棣之隶成德,为日已久,今一旦割之,恐承宗及其将士忧疑怨望,得以为辞。
况其邻道情状一同,各虑它日分割,或潜相构扇。
万一旅拒,倍难处置,愿更三思。
所是二税、官吏,愿因吊祭使至彼,自以其意谕承宗,令上表陈乞如师道例,勿令知出陛下意。
如此,则幸而听命,于理固顺,若其不听,体亦无损。
”上又问:“今刘济、田季安皆有疾,若其物故,岂可尽如成德付授其子,天下何时当平!议者皆言‘宜乘此际代之,不受则发兵讨之,时不要失。
’如何?”对曰:“群臣见陛下西取蜀,东取吴,易于反掌,故谄谀躁竞之人争献策画,劝开河北,不为国家深谋远虑,陛下亦以前日成功之易而信其言。
臣等夙夜思之,河北之势与二方异。
何则?西川、浙西皆非反侧之地,其四邻皆国家臂指之臣。
刘辟、李锜独生狂谋,其下皆莫之与,辟、锜徒以货财啖之,大军一临,则涣然离耳。
故臣等当时亦劝陛下诛之,以其万全故也。
成德则不然,内则胶固岁深,外则蔓连势广,其将士百姓怀其累代煦妪之恩,不知君臣逆顺之理,谕之不从,威之不服,将为朝廷羞。
又,邻道平居或相猜恨,及闻代易,必合为一心,盖各为子孙之谋,亦虑他日及此故也。
万一馀道或相表里,兵连祸结,财尽力竭,西戎、北狄乘间窥窬,其为忧患可胜道哉!济、季安与承宗事体不殊,若物故之际,有间可乘,当临事图之。
于今用兵,则恐未可。
太平之业,非朝夕可致,愿陛下审处之。
”时吴少诚病甚,降等复上言:“少诚病必不起。
淮西事体与河北不同,四旁皆国家州县,不与贼邻,无党援相助。
朝廷命帅,今正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