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 1019 - 1086 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起玄黓困敦九月,尽阏逢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
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契丹境俘掠。
契丹将高谟翰以苇筏渡胡卢河入寇,至冀州,成德节度使何福进遣龙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屯贝州以拒之。
契丹闻之,遽引兵北渡。
所掠冀州丁壮数百人,望见官军,争鼓噪,欲攻契丹,官军不敢应,契丹尽杀之。
蜀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奏周人聚兵关中,请益兵为备。
蜀主遣奉銮肃卫都虞候赵进将兵趣利州,既而闻周人聚兵以备北汉,乃引还。
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懦无断,在湖南,政出多门,不合众心。
吉水人欧阳广上书,言:“镐非将帅才,必丧湖南,宜别择良帅,益兵以救其败。
”不报。
唐主使镐经略朗州,有自朗州来者,多言刘言忠顺,镐由是不为备。
唐主召刘言入朝,言不行,谓王逵曰:“唐必伐我,奈何?”逵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边镐抚驭无方,士民不附,可一战擒也。
”言犹豫未决,周行逢曰:“机事贵速,缓则彼为之备,不可图也。
”言乃以逵、行逢及牙将何敬真、张仿、蒲公益、硃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皆为指挥使,部分发兵。
叔嗣、文表,皆朗州人也。
行逢能谋,文表善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情款甚昵。
诸将欲召溆州酋长苻彦通为援,行逢曰:“蛮贪而无义,前年从马希萼入潭州,焚掠无遗。
吾兵以义举,往无不克,乌用此物,使暴殄百姓哉!”乃止。
然亦畏彦通为后患,以蛮酋土团都指挥使刘瑫为群蛮所惮,补西境镇遏使以备之。
冬,十月,逵等将兵分道趣长少,以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遣指挥使郭再诚等将兵屯益阳以拒之。
戊子,逵等克沅江,执都监刘承遇,裨将李师德帅众五百降之。
壬辰,逵等命军士举小舟自蔽,直造益阳,四面斧寨而入,遂克之,杀戍兵二千人。
边镐告急于唐。
甲午,逵等克桥口及湘阴,乙未,至潭州。
边镐婴城自守,救兵未至,城中兵少。
丙申夜,镐弃城走,吏民俱溃。
醴陵门桥折,死者万馀人,道州刺史廖偃为乱兵所杀。
丁酉旦,王逵入城,自称武平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以何敬真为行军司马。
遣敬真等追镐,不及,斩首五百级。
薄公益攻岳州,唐岳州刺史宋德权走,刘言以公益权知岳州。
唐将守湖南诸州者,闻长沙陷,相继遁去。
刘言尽复马氏岭北故地,惟郴、连入于南汉。
契丹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散居河北者数十万口,契丹州县亦
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公元九五一年)
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
监国自皋门入宫,即位于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
”改元,大赦。
杨邠、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仍访其子孙叙用之。
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馀、称耗。
旧所羡馀物,悉罢之。
犯窃盗及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以前刑名,罪人非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
唐庄宗、明宗、晋高祖各置守陵十房,汉高祖陵职员、宫人,时月荐享及守陵户并如故。
初,唐衰,多盗,不用律文,更定峻法,窃盗赃三匹者死。
晋天福中,加至五匹。
奸有夫妇人,无问强、和,男女并死。
汉法,窃盗一钱以上皆死。
又罪非反逆,往往族诛、籍没,故帝即位,首革其弊。
初,杨邠以功臣、国戚为方镇者多不闲吏事,乃以三司军将补都押牙、孔目官、内知客,其人自恃敕补,多专横,节度使不能制,至是悉罢之。
帝命史弘肇亲吏上党李崇矩访弘肇亲族,崇矩言:“弘肇弟弘福今存。
”初,弘肇使崇矩掌其家赀之籍,由是尽得其产,皆以授弘福。
帝贤之,使隶皇子荣帐下。
戊辰,以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权武宁节度使。
汉李太后迁居西宫,己巳,上尊号曰昭圣皇太后。
开封尹兼中书令刘勋卒。
癸酉,加王峻同平章事。
以卫尉卿刘皞主汉隐帝之丧。
初,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闻隐帝遇害,欲举兵南向,闻迎立湘阴公,乃止,曰:“吾儿为帝,吾又何求!”太原少尹李骧阴说崇曰:“观郭公之心,终欲自取,公不如疾引兵逾太行,据孟津,俟徐州相公即位,然后还镇,则郭公不敢动矣。
不然,且为所卖。
”崇怒曰:“腐儒,欲离间吾父子!”命左右曳出斩之。
骧呼曰:“吾负经济之才而为愚人谋事,死固甘心!家有老妻,愿与之同死。
”崇并其妻杀之,且奏于朝廷,示无二心。
及赟废,崇乃遣使请赟归晋阳。
诏报以“湘阴公比在宋州,今方取归京师,必令得所,公勿以为忧。
公能同力相辅,当加王爵,永镇河东。
”巩廷美、杨温闻湘阴公赟失位,奉赟妃董氏据徐州拒守,以俟河东援兵,帝使赟以书谕之。
廷美、温欲降而惧死,帝复遗赟书曰:“爰念斯人尽心于主,足以赏其忠义,何由责以悔尤,俟新节度使入城,当各除刺史,公可更以委曲示之。

契丹之攻内丘也,死伤颇多,又值月食,军中多妖异,契丹主惧,不敢深入,引兵还,遣使请和于汉。
会汉亡,安国节度使刘词送其使者诣大梁,帝遣左千牛卫将
起玄默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
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军入城,杀守陴民二万人,执安重荣,斩之。
杜重威杀导者,自以为功。
庚申,重荣首至鄴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
癸亥,改镇州为恒州,成德军为顺国军。
丙寅,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莹为侍中,以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兼侍中。
安重荣私财及恒州府库,重威尽有之,帝知而不问。
又表卫尉少卿范阳王瑜为副使,瑜为之重敛于民,恒人不胜其苦。
张式父鐸诣阙讼冤。
壬午,以河阳节度使王周为彰义节度使,代张彦泽。
闽主曦立皇后李氏,同平章事真之女也;嗜酒刚愎,曦宠而惮之。
彰武节度使丁审琪,养部曲千人,纵之为暴于境内;军校贺行政与诸胡相结为乱,攻延州,帝遣曹州防御使何重建将兵救之,同、鄜援兵继至,乃得免。
二月,癸已,以重建为彰武留后,召审琪归朝。
重建,云、朔间胡人也。
唐左丞相宋齐丘固求豫政事,唐主听入中书;又求领尚书省,乃罢侍中寿王景遂判尚书省,更领中书、门下省,以齐丘知尚书省事;其三省事并取齐王璟参决。
齐丘视事数月,亲吏夏昌图盗官钱三千缗,齐丘判贷其死;唐主大怒,斩昌图。
齐丘称疾,请罢省事,从之。
泾州奏遣押牙陈延晖持敕书诣凉州,州中将吏请延晖为节度使。
三月,闽主曦立长乐王亚澄为闽王。
张彦泽在泾州,擅发兵击诸胡,兵皆败没,调民马千馀匹以补之。
还至陕,获亡将杨洪,乘醉断其手足而斩之。
王周奏彦泽在镇贪残不法二十六条,民散亡者五千馀户。
彦泽既至,帝以其有军功,又与杨光远连姻,释不问。
夏,四月,己未,右谏议大夫郑受益上言:“杨洪所以被屠,由陛下去岁送张式与彦泽,使之逞志,致彦泽敢肆凶残,无所忌惮。
见闻之人无不切齿,而陛下曾不动心,一无诘让;淑慝莫辨,赏罚无章。
中外皆言陛下受彦泽所献马百匹,听其如是,臣窃为陛下惜此恶名,乞正彦泽罪法,以湔洗圣德。
”疏奏,留中。
受益,从谠之兄子也。
庚申,刑部郎中李涛等伏阁极论彦泽之罪,语甚切至。
辛酉,敕:“张彦泽削一阶,降爵一级。
张式父及子弟皆拜官。
泾州民复业者,减其徭赋。
”癸亥,李涛复与两省及御史台官伏阁奏彦泽罚太轻,请论如法。
帝召涛面谕之。
涛端笏前迫殿陛,论辨声色俱厉。
帝怒,连叱之,涛不退。
帝曰:“朕已许彦泽不死。
”涛曰:“陛下许彦泽不死,不可负;不知范延光铁券安在!”帝拂衣起,入禁中。
丙寅,以彦泽为左龙武大将军。
汉高祖寝疾,以
上章阉茂,一年。
隐皇帝下乾祐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
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
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齐州兵赴之。
郭威请勒兵北临契丹之境,诏止之。
丙寅,遣使诣河中、凤翔收瘗战死及饿殍遗骸,时有僧已聚二十万矣。
唐主闻汉兵尽平三叛,始罢李金全北面行营招讨使。
唐清淮节度使刘彦贞多敛民财以赂权贵,权贵争誉之。
在寿州积年,恐被代,欲以警急自固,妄奏称汉兵将大举南伐。
二月,唐主以东都留守燕王弘冀为润、宣二州大都督,镇润州,宁国节度使周宗为东都留守。
朝廷欲移易籓镇,因其请赴嘉庆节上寿,许之。
甲申,郭威行北边还。
福州人或诣建州告唐永安留后查文徽,云吴越兵已弃城去,请文徽为帅。
文徽信之,遣剑州刺史陈诲将水军下闽江,文徽自以步骑继之。
会大雨,水涨,诲一夕行七百里,至城下,败福州兵,执其将马先进等。
庚寅,文徽至福州,吴越知威武军吴程诈遣数百人出迎。
诲曰:“闽人多诈,未可信也,宜立寨徐图。
”文徽曰:“疑则变生,不若乘机据其城。
”因引兵径进。
诲整众鸣鼓,止于江湄。
文徽不为备,程勒兵出击之,唐兵大败。
文徽堕马,为福人所执,士卒死者万人。
诲全军归剑州。
程送文徽于钱唐,吴越王弘亻叔献于五庙而释之。
丁亥,汝州奏防御使刘审交卒。
吏民诣阙上书,以审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丘垄,诏许之。
州人相与聚哭而葬之,以为立祠,岁时享之。
太师冯道曰:“吾尝为刘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逾人,非能减其租赋,除其徭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
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
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
甲午,吴越丞相、昭化节度使、同平章事杜建徽卒。
乙未,以前永兴节度使越匡赞为左骁卫上将军。
三月,丙午,嘉庆节,鄴都留守高行周、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昭义节度使常思、安远节度使杨信、安国节度使薛怀让、成德节度使武行德、彰德节度使郭瑾、保大留后王饶皆入朝。
甲寅,诏营寝庙于高祖长陵、世祖原陵,以时致祭。
有司以费多,寝其事,以至国亡,二陵竟不沾一奠。
壬戌,徙高行周为天平节度使,符彦卿为平卢节度使。
甲子,徙慕容彦超为泰宁节度使。
永安节度使折从阮举族入朝。
夏,四月,戊辰朔,徙薛怀让为匡国节度使。
庚午,徙折从阮为武胜节度使。
壬申,徙杨信为保大节度使,徒镇国节度使刘词为安国节度使,永
起阏逢摄提格五月,尽柔兆执徐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
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丙子,帝至晋阳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
杨兗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贰于周,召与计事,欲图之。
处谦知之,不往。
兗使胡骑数十守其城门,处谦杀之,因闭门拒兗。
兗奔归契丹。
契丹主怒其无功,囚之。
处谦举城来降。
丁丑,置静塞军于代州,以郑处谦为节度使。
契丹数千骑屯欣、代之间,为北汉之援,庚辰,遣符彦卿等将步骑万馀击之。
彦卿入欣州,契丹退保欣口。
丁亥,置宁化军于汾州,以石、沁二州隶之。
代州将桑珪、解文遇杀郑处谦,诬奏云潜通契丹。
符彦卿奏请益兵,癸巳,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赴之。
契丹游骑时至欣州城下,丙申,彦卿与诸将陈以待之。
史彦超将二十骑为前锋,遇契丹,与战,李筠引兵继之,杀契丹二千人。
彦超恃勇轻进,去大军浸远,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筠仅以身免,周兵死伤甚众。
彦卿退保欣州,寻引兵还晋阳。
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将州兵来朝。
辛丑,复置永安军于府州,以德扆为节度使。
时大发兵夫,东自怀、孟,西及薄、陕,以攻晋阳,不克。
会久雨,士卒疲病,及史彦超死,乃议引还。
初,王得中返自契丹,值周兵围晋阳,留止代州。
及桑珪杀郑处谦,囚得中,送于周军。
帝释之,赐以带、马,问,“虏兵何时当至?”得中曰:“臣受命送杨衮,他无所求。
”或谓得中曰:“契丹许公发兵,公不以实告,契丹兵即至,公得无危乎?”得中太息曰:“吾食刘氏禄,有老母在围中,若以实告,周人必发兵据险以拒之。
如此,家国两亡,吾独生何益!不若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甲辰,帝以得中欺罔,缢杀之。
乙巳,帝发晋阳。
匡国节度使药元福言于帝曰:“进军易,退军难。
”帝曰:“朕一以委卿。
”元福乃勒兵成列而殿。
北汉果出兵追蹑,元福击走之。
然军还匆遽,刍粮数十万在城下者,悉焚弃之。
军中讹言相惊,或相剽掠,军须失亡不可胜计。
所得北汉州县,周所置刺史等皆弃城走,惟代州桑珪既叛北汉,又不敢归周,婴城自守,北汉遣兵攻拔之。
乙酉,帝至潞州。
甲子,至郑州。
丙寅,谒嵩陵。
庚午,至大梁。
帝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于上而已。
河南府推官高锡上书谏,以为:“四海之广,万机之众,虽尧舜不能独治,必择人而任之。
今陛下一以身亲之,天下不谓陛下聪明睿智足以兼百官之任,皆言陛下褊迫疑忌举不信群臣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