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
〔唐〕 754 - 805 年
唐苏州嘉兴人,字敬舆。
代宗大历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
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
建中四年,朱泚叛乱,随德宗奔奉天,起草诏书,情词恳切,虽武夫悍卒,读之无不挥涕感动。
贞元七年,拜兵部侍郎。
八年,迁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
为相时,指陈弊政,废除苛税。
十年冬,为户部侍郎裴延龄所构,罢相。
次年贬忠州别驾。
顺宗时卒,谥宣。
所作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
有《翰苑集》等。
臣某言:贼泚逋诛,尚穴宫禁。
陛下思念宗庙,痛伤黎元,仁孝交感,至於愤激,猥以急务,下询微臣。
臣虽鄙懦,尊慕仁义,荷陛下知巳之遇,感陛下思理之诚,愚衷所怀,承问辄发。
不以浅深自揆,不以喜怒上虞,诚缺於周防承顺之规,是亦忠於陛下一至之分也。
前奉诏问,寻具上陈,请延群臣,稍与亲接,广谘访之路,开谏诤之门,通壅郁之情,宏采拔之道。
自献答奏,迨兹弥旬,不闻施行,不赐酬诘,未审宸旨,以为何如?昧於忖量,但务竭尽,恐由辞理蹇拙,不能畅达事情,慺慺血诚,敢愿披沥,频烦黩冒,岂不惭惶,盖犬马感恩思效之心,卷卷而不能自止者也,
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
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由生也。
是则时之否泰,事之损益,万化所系,必因人情。
情有通塞,故否泰生;情有厚薄,故损益生。
通天下之情者,莫智於圣人,尽圣人之心者,莫深於《易》象。
其别卦也,乾下坤上则曰泰,坤下乾上则曰否;其取象也,损上益下则曰益,损下益上则为损。
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臣。
天在下而地处上,於位乖矣,而反谓之泰者,上下交故也。
君在上而臣处下,於义顺矣,而反谓之否者,上下不交故也。
气不交则庶物不育,情不交则万邦不和。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然後岁功成;君泽下流,臣诚上达,然後理道立。
损益之义,亦犹是焉。
上约巳而裕於人,人必悦而奉上矣,岂不谓之益乎!上蔑人而肆诸巳,人必怨而叛上矣,岂不谓之损乎!然则上下交而泰,不交而否,自损者人益,自益者人损,情之得失,岂容易哉。
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舟即君道,水即人情。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是以古先圣王之居人上也,必以其心从天下之心,而不敢以天下之人从其欲。
乃至”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夫几者,事之微也,以圣人之德,天子之尊,且犹慎事之微,乃至一日万虑,岂不以居上接下,惧失其情欤!《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微则万几之虑,不得不精也;危则覆舟之戒,不得不畏也。
夫揆物以意,宣意以言,言或是非,莫若考於有迹,迹或成败,莫若验於已行。
自昔王业盛衰君道得失,史册尽在,粲然可徵。
与众同欲靡不兴,违众自用靡不废,从善纳谏靡不固,远贤耻过靡不危。
故《诗》、《书》称尧德,则曰:”稽於众,舍巳从人。
”数舜之功,则曰:”明四目,达四聪。
”言务同欲也。
序禹之所由兴,则曰:”益赞於禹”,”禹拜昌言”。
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已,改过不吝。
”言
月配阳,含虚而明;湖止水,体柔而平。
光无不临,故丽天并耀;清可以鉴,因取镜表名。
月包阴以成象,水禀月而为精。
两气相合,实不入而疑入;二美交映,伊本清而又清。
色皎洁而秋天愈静,波演漾而宵风乍轻。
类泗滨之磬见,疑合浦之珠明。
至明洞幽,至清无垢。
同元泽无远不遍,等达人以虚而受。
满不可恃,望之足戒以亏盈;形或未分,鉴之则辨其妍鬼。
轻霭不起,纤尘莫过。
沉璧彩而为镜,碎金辉以成波。
皓质未判,空闻田鹤之唳;香风乍度,暗传莲女之歌。
万象皆总,湛清光而不动;极望靡穷,凝虚皓而如空。
照同心千里之外,洞游鳞百丈之中。
棹影乍浮,如上天边之汉;桂华不定,多因萍末之风。
白昼诚穷,残夜将短,临远峰而欲落,沉馀景而犹满。
月之德也朗而迥,水之性也柔而静,照有馀晖,光无匿影。
满而将缺,顾兔自殊于太阳;导之则流,无禽岂同于旧井。
原夫德无不应,理必相符,湖以柔而藏月,月因朗而彰湖。
不私其明,明则有裕;无逆于物,物乃不孤。
异投珠而按剑,等藏冰而耀壶,惟水月之叶美,与君子而同涂。
  • 1
  • 2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