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以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
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
正身直行,恬然肆志。
顾尝好ㄈ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
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
抑心折节,意凄情悲。
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
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
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
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
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
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
退而幽居。
盖忠臣过故墟而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
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尝,昭穆无列。
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
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
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
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
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
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
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
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
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陵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党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陟雍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陟九而临{山戋}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顾鸿门而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
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
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
正身直行,恬然肆志。
顾尝好ㄈ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
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
抑心折节,意凄情悲。
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
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
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
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
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
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
退而幽居。
盖忠臣过故墟而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
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尝,昭穆无列。
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
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
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
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
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
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
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
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
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陵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党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陟雍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陟九而临{山戋}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顾鸿门而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
仆虽驽怯,亦欲为人者也,岂苟贪生而畏死哉!曲戟在颈,不易其心,诚仆志也。
间者老母诸弟见执于军,而邑安然不顾者,岂非重其节乎?若使人居天地,寿如金石,要长生而避死可也。
今百龄之期,未有能至,老壮之间,相去几何?诚使故朝尚在,忠义可立,虽老亲受戮,妻儿横分,邑之愿也。
间者上党黠贼,大众围城,义兵两辈,入据井陉。
邑亲溃敌国,拒击宗正,自试智勇,非不能当。
诚知故朝为兵所害,新帝司徒已定三辅,陇西、北地从风响应。
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天下存亡,诚云命也。
邑虽没身,能如命何!夫人道这本,有恩有义,义有所宜,恩有所施。
君臣大义,母子至恩。
今故主已亡,义其谁为;老母拘执,恩所当留。
而厉以贪权,诱以策马,抑其利心,必其不顾,何其愚乎!邑年三十,历位卿士,性少嗜欲,情厌事为。
况今位尊身危,财多命殆,鄙人知之,何疑君子?君长、敬通,揭节垂组,自相署立。
盖仲由使门人为臣,而孔子讥其欺天。
君长据位两州,加以一郡,而河东畔国,兵不入彘,上党见围,不窥太谷,宗正临境,莫之能援兵威屈辱,国权日损,三王背畔,赤眉害主,未见兼行倍道之赴。
昔墨翟累茧救宋,申包胥重胝存楚,卫女驰归唁兄之志。
主亡一岁,莫知定所,虚冀妄言,苟肆鄙塞。
未能事生,安能事死?未知为臣,焉知为主?岂厌为臣子,思为君父乎!欲摇泰山而荡北海,事败身危,要思邑言。
间者老母诸弟见执于军,而邑安然不顾者,岂非重其节乎?若使人居天地,寿如金石,要长生而避死可也。
今百龄之期,未有能至,老壮之间,相去几何?诚使故朝尚在,忠义可立,虽老亲受戮,妻儿横分,邑之愿也。
间者上党黠贼,大众围城,义兵两辈,入据井陉。
邑亲溃敌国,拒击宗正,自试智勇,非不能当。
诚知故朝为兵所害,新帝司徒已定三辅,陇西、北地从风响应。
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天下存亡,诚云命也。
邑虽没身,能如命何!夫人道这本,有恩有义,义有所宜,恩有所施。
君臣大义,母子至恩。
今故主已亡,义其谁为;老母拘执,恩所当留。
而厉以贪权,诱以策马,抑其利心,必其不顾,何其愚乎!邑年三十,历位卿士,性少嗜欲,情厌事为。
况今位尊身危,财多命殆,鄙人知之,何疑君子?君长、敬通,揭节垂组,自相署立。
盖仲由使门人为臣,而孔子讥其欺天。
君长据位两州,加以一郡,而河东畔国,兵不入彘,上党见围,不窥太谷,宗正临境,莫之能援兵威屈辱,国权日损,三王背畔,赤眉害主,未见兼行倍道之赴。
昔墨翟累茧救宋,申包胥重胝存楚,卫女驰归唁兄之志。
主亡一岁,莫知定所,虚冀妄言,苟肆鄙塞。
未能事生,安能事死?未知为臣,焉知为主?岂厌为臣子,思为君父乎!欲摇泰山而荡北海,事败身危,要思邑言。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孤始举孝廉1,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2,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3,欲为一郡守4,好作政教5,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6;故在济南7,始除残去秽8,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9。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10,顾视同岁中11,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12,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13,欲以泥水自蔽14,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15,迁典军校尉16,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17,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18,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19,兴举义兵20。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21,后还到扬州更募22,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23,破降黄巾三十万众24。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25,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27,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28,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29,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30。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却32,以观世事,据有当州33,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4。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36,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37。
”夫能以大事小也38。
昔乐毅走赵39,赵王欲与之图燕40。
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41,况燕后嗣乎42!”胡亥之杀蒙恬也43,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44;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45,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46,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10,顾视同岁中11,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12,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13,欲以泥水自蔽14,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15,迁典军校尉16,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17,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18,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19,兴举义兵20。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21,后还到扬州更募22,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23,破降黄巾三十万众24。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25,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27,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28,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29,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30。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却32,以观世事,据有当州33,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4。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36,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37。
”夫能以大事小也38。
昔乐毅走赵39,赵王欲与之图燕40。
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41,况燕后嗣乎42!”胡亥之杀蒙恬也43,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44;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45,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46,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
夫何皎皎之闲夜兮31,明月烂以施光。
朱火晔其延起兮32,耀华屋而熺洞房33。
黼帐祛而结组兮34,铺首炳以焜煌35。
陈茵席而设坐兮36,溢金罍而列玉觞37。
腾觚爵之斟酌兮38,漫既醉其乐康39。
严颜和而怡怿兮40,幽情形而外扬41。
文人不能怀其藻兮42,武毅不能隐其刚43。
简隋跳踃44,般纷挐兮45。
渊塞沉荡46,改恒常兮47。
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48。
姣服极丽49,姁媮致态50。
貌嫽妙以妖蛊兮51,红颜晔其扬华。
眉连娟以增绕兮52,目流睇而横波53。
珠翠的砾而炤耀兮54,华袿飞髾而杂纤罗55。
顾形影,自整装。
顺微风,挥若芳56。
动朱唇,纡清阳57。
亢音高歌58,为乐之方59。
歌曰:“摅予意以弘观兮60,绎精灵之所束61。
弛紧急之弦张兮62,慢末事之骩曲63。
舒恢炱之广度兮64,阔细体之苛缛65。
嘉《关雎》之不淫兮66,哀《蟋蟀》之局促67。
启泰贞之否隔兮68,超遗物而度俗60。
扬《激徵》70,骋《清角》71,赞舞《操》72,奏《均》曲73。
形态和,神意协74,从容得75,志不劫76。
于是蹑节鼓陈77,舒意自广78。
游心无垠79,远思长想。
其始兴也80,若俯若仰,若来若往。
雍容惆怅81,不可为象82。
其少进也83,若翔若行84,若竦若倾85,兀动赴度86,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骆驿飞散87,飒擖合并88。
鶣飘燕居89,拉㧺鹄惊90。
绰约闲靡91,机迅体轻92。
姿绝伦之妙态93,怀慤素之洁清94。
修仪操以显志兮95,独驰思乎杳冥96。
在山峨峨97,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98。
明诗表指99,喟息激昂100。
气若浮云101,志若秋霜。
观者增叹102,诸工莫当103。
于是合场递进104,按次而俟105。
埒材角妙106,夸容乃理107。
轶态横出108,瑰姿谲起109。
眄般鼓则腾清眸110,吐哇咬则发皓齿111。
摘齐行列112,经营切拟113。
仿佛神动,回翔竦峙114。
击不致策115,蹈不顿趾116。
翼尔悠往117,暗复辍已118。
及至回身还入119,迫于急节120,浮腾累跪121,跗蹋摩跌122。
纡形赴远123,漼似摧折124。
纤縠蛾飞125,纷猋若绝126。
超逾鸟集,纵弛殟殁127。
委蛇姌嫋128,云转飘曶129。
体如游龙,袖如素霓130。
黎收而拜131,曲度究毕132。
迁延微笑133,退复次列。
观者称丽,莫不怡悦。
于是欢洽宴夜134,命遣诸客
朱火晔其延起兮32,耀华屋而熺洞房33。
黼帐祛而结组兮34,铺首炳以焜煌35。
陈茵席而设坐兮36,溢金罍而列玉觞37。
腾觚爵之斟酌兮38,漫既醉其乐康39。
严颜和而怡怿兮40,幽情形而外扬41。
文人不能怀其藻兮42,武毅不能隐其刚43。
简隋跳踃44,般纷挐兮45。
渊塞沉荡46,改恒常兮47。
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48。
姣服极丽49,姁媮致态50。
貌嫽妙以妖蛊兮51,红颜晔其扬华。
眉连娟以增绕兮52,目流睇而横波53。
珠翠的砾而炤耀兮54,华袿飞髾而杂纤罗55。
顾形影,自整装。
顺微风,挥若芳56。
动朱唇,纡清阳57。
亢音高歌58,为乐之方59。
歌曰:“摅予意以弘观兮60,绎精灵之所束61。
弛紧急之弦张兮62,慢末事之骩曲63。
舒恢炱之广度兮64,阔细体之苛缛65。
嘉《关雎》之不淫兮66,哀《蟋蟀》之局促67。
启泰贞之否隔兮68,超遗物而度俗60。
扬《激徵》70,骋《清角》71,赞舞《操》72,奏《均》曲73。
形态和,神意协74,从容得75,志不劫76。
于是蹑节鼓陈77,舒意自广78。
游心无垠79,远思长想。
其始兴也80,若俯若仰,若来若往。
雍容惆怅81,不可为象82。
其少进也83,若翔若行84,若竦若倾85,兀动赴度86,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骆驿飞散87,飒擖合并88。
鶣飘燕居89,拉㧺鹄惊90。
绰约闲靡91,机迅体轻92。
姿绝伦之妙态93,怀慤素之洁清94。
修仪操以显志兮95,独驰思乎杳冥96。
在山峨峨97,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98。
明诗表指99,喟息激昂100。
气若浮云101,志若秋霜。
观者增叹102,诸工莫当103。
于是合场递进104,按次而俟105。
埒材角妙106,夸容乃理107。
轶态横出108,瑰姿谲起109。
眄般鼓则腾清眸110,吐哇咬则发皓齿111。
摘齐行列112,经营切拟113。
仿佛神动,回翔竦峙114。
击不致策115,蹈不顿趾116。
翼尔悠往117,暗复辍已118。
及至回身还入119,迫于急节120,浮腾累跪121,跗蹋摩跌122。
纡形赴远123,漼似摧折124。
纤縠蛾飞125,纷猋若绝126。
超逾鸟集,纵弛殟殁127。
委蛇姌嫋128,云转飘曶129。
体如游龙,袖如素霓130。
黎收而拜131,曲度究毕132。
迁延微笑133,退复次列。
观者称丽,莫不怡悦。
于是欢洽宴夜134,命遣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