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一切多年障翳、弩肉、赤腫疼痛。
用魚子(活水中產下者)半兩(以硫磺溫水洗淨),石決明、草決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黃連(炙)、甘草、枳實(麩炒)、牡蠣粉,蛇蛻(燒灰)、白芷、龍骨、黃櫱各一兩,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黃芩(炒)、羌活各半兩,虎睛一個(切作七片,文武火炙幹,每一料用一片)。
以上各藥,共研爲末,每服三錢,黎明時茶送下,午夜時再服一次。
赤白翳膜七日後即減退,弩肉赤腫三、五日亦見療效。
忌豬、魚、酒、面辛辣、房事。
如果病眼受惱怒、飲酒、房事、風熱等刺激時,沒有疼痛感覺,即爲死眼,無法治好。
釋名
玄衣督郵。
龜甲:神屋、敗龜板、敗將、漏天機。
氣味
龜甲:甘、平、有毒。
肉:甘、酸、溫、無毒。
主治
龜甲:
陰虛血弱。
用龜甲(炙熟)、地黃(九蒸九曬)、黃櫱(鹽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兩,在石器內研爲末,加豬脊髓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空心溫酒下。
一方:與上方同,但去地黃,加五味子(炒)一兩。
瘧疾不止。
用龜甲燒存性,研爲末。
每服一匙,酒送下。
難產催生用龜甲燒存性,研爲末,酒送服一匙。
又方:治經過三、五天還分娩不出以及女子交骨不開,用幹龜殼一個(酥炙),婦女頭髮一把(燒灰),川芎、當歸各一兩。
每取七錢水煎服。
隔半小時左右,再服藥一次,生胞死胎都能產下。
腫毒初起。
用龜甲一枚,燒過,研爲末,酒送服四錢。
小兒頭瘡。
用龜甲燒灰敷塗。
口、耳生瘡。
治方同上。
臁瘡朽臭。
用生龜一個,取殼,醋炙黃,更煅存性,出火氣後,加入輕粉、麝香。
先用蔥湯洗淨患處,再搽藥。
肉:
熱氣溼痹,腹內急熱。
用龜肉同五味煮食,微泄爲效。
筋骨疼痛。
用烏龜一個,分作四腳,每用一腳,加天花粉、枸杞子各一錢二分,雄黃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錢,水一碗,煎服。
多年咳嗽不愈。
用生龜三個,照平常吃龜方法治淨,去腸,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釀秫米四升,常取飲服。
下痢及瀉血。
用烏龜肉拌沙糖,和椒,炙煮吃下。
多吃幾效即愈。
虛勞咯血。
用蔥、椒、醬油煮烏龜吃。
年久痔漏。
用烏龜二、三個,煮取肉,加茴香、蔥醬,常吃,忌食糟、醋等熱物。
釋名
瓦雀、賓雀(按:即常見的麻雀)。
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蘇。
氣味
肉:甘、溫、無毒。
雀卵:酸、溫、無毒。
雄雀屎:苦、溫、微毒。
主治
肉:
老人臟腑虛弱。
用雀兒五隻,治淨,炒熟,加酒一俁同煮。
過一段時間,再加水二碗、粟米一保、蔥白三根,一起煮粥吃。
腎冷偏墜(疝氣)。
用生雀三隻,燎毛去腸,勿洗,以茴香三錢,胡椒一錢,約定縮砂、桂肉各二錢填雀腹內,溼紙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小腸高氣,用帶毛雀兒一隻,去腸,填入金絲礬末五錢,縫好。
火上煨成炭,研爲末,空心服,酒送下。
年久者服二次可愈。
赤白痢。
用冬季麻雀,去皮毛及腸肚,填入巴豆仁一枚,裝瓦煅瓦瓶中,煅存性,研爲末。
以好酒煮黃蠟百沸,取蠟和藥末調成丸倉。
每服一、二十丸,紅痢,用甘草湯送下;白痢。
用乾薑湯送下。
內外目障(目昏和翳,遠看似有黑花內障則不見物)。
用麻雀十個,去翅、足、嘴,連腸、胃、骨、肉研爛,加磁石(煅,醋淬七次,水飛)、神曲(炒)、青鹽、肉蓯蓉(酒浸,炙過)各一兩,菟絲子(酒浸三日,曬乾)三兩,共研爲末,加酒二升及少量煉蜜,一起成丸了,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雀卵:男子陽痿、女子帶下、便溺不利。
和天雄、菟絲子末爲丸,空心服五粒,酒送下。
雄雀屎:
目中翳膜(因目熱所生的赤白膜)。
用雄雀屎和人乳點眼。
小兒口噤中風。
用水調雀屎作成丸子,如麻子大。
水送服二丸,即愈。
瘡癤末破。
取雀屎塗瘡,即易破。
喉痹乳蛾。
用雀屎二十粒,調沙糖做成三個丸子。
每取一丸,棉裹含口中。
釋名
豬、豚、加(一指公豬)、志(指母豬)。
氣味
加豬肉:酸、冷、無毒(一般豬肉:苦、微寒、有小毒。

豬油:甘、微寒、無毒。
豬肝:苦、溫、無毒。
豬腎(豬腰子):鹹、冷、無毒。
豬胰:甘、平、微毒。
豬肚(即豬胃)豬肚(即豬胃):甘、微溫、無毒。
豬脬(豬膀胱,俗稱豬尿胞):甘、鹹、寒、無毒。
豬膽:苦、寒、無毒。
母豬蹄:甘、鹹、小寒、無毒。
主治
母豬蹄:
婦女無乳。
用母豬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飲服。
或加通草六分亦可。
又方:用母豬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蘆各三兩,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蔥、豉作粥或湯吃。
如身覺熱並有微汗即爲有效。
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藥。
癰疽發背。
用母豬蹄一雙、通草六分,棉裹煮湯吃。
豬膽:
時瀉時止。
久而不愈。
用黃連末、黃櫱末各一兩,以豬膽煮熟,和末爲丸,如綠豆大。
每取適量,米湯送服。
此方名“二聖丸”
赤白痢。
臘月收集豬膽百個,都裝入黑豆,加麝香少許,陰乾,每取五、七粒,研爲末,生薑湯調服。
小便不通。
用豬膽一個,熱酒和服。
消渴不通。
用雄豬膽五個、天花粉一兩,同煎,調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取二丸,含中咽汁。
一天二次。
疔瘡惡腫。
用豬膽風乾,和生蔥搗爛,敷患處
目翳、目盲。
取豬用文火煎稠,調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納一粒放眼中,有效。
目赤腫痛。
用豬膽汁一枚,和鹽碌五分點眼。
湯火傷瘡。
用豬膽調黃櫱末塗搽。
豬脬:
夢中遺尿。
用豬脬洗淨,炙過吃下。
產後遺尿。
用豬脬、豬肚各一個,以糯米半升放入脬內,然後將脬放入肚內,加五味煮食。
疝氣墜痛。
用豬脬一個,洗淨,放入小茄香、大茴香、破故紙、川棟子等分,將脬填滿,再加青鹽一塊,扎定。
酒煮熟,吃脬留藥。
藥再焙過,搗丸服下。
陰莖生瘡。
用豬脬一個連尿去一半留一半,在煅紅的磚上焙乾,研爲末,加入黃丹一錢,調勻敷瘡上。
三、五次即愈。
敷藥前,患處須用蔥椒湯洗淨。
豬胰:
肺氣咳嗽。
用豬胰一具,苦酒煮食,不過二服可見效。
拔去去翳。
用豬胰子五錢、蕤仁五分、青鹽一錢,共搗爲泥。
每取少許點眼,取下翳膜爲效。
赤白癜風。
用豬胰一具,酒浸一時,飯上蒸熟吃下。
不過十具即見效。
手足皸裂。
用酒泡豬胰洗擦。
豬腎:
腎虛遺精。
用豬腎一枚,切開去膜,填入附子末一錢,溼紙裹好,煨熟,空心吃下,並飲酒一杯。
不過三、五服,即見效。
腎虛
釋名
貞女、冬青、蠟樹。
氣味
(實)苦、平、無毒。
主治
補腎滋陰。
取女貞子,去梗葉,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曬乾,研爲末,待早蓮草出時,採數石,搗汁熬濃,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夜服百丸,酒送下。
十多天之後,體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
又能變白髮爲黑色,強腰膝,起陰氣。
又方:用初冬採收後陰乾的女貞實,酒浸一日,蒸透曬乾,取一斤四兩;夏季採收並陰乾的旱蓮草,取十兩;晚春採收並陰乾的桑椹子,取十兩。
三味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八直丸,淡鹽湯送睛。
若是五月份採的又桑椹,八月份採的旱蓮,則可直接搗汁和藥,不用加蜜。
風熱赤眼。
用女貞子不限量,搗汁熬膏,淨瓶收存,埋地中七日後,取以點眼。
口舌生瘡,舌腫脹出。
取女貞葉搗汁含浸吐涎。
一切眼疾,用女貞葉搗爛,加朴硝調勻貼眼部。
釋名
土蜂、細腰蜂、蜾贏、蒲蘆。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久聾、咳嗽逆境,療鼻窒,治嘔逆。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生肌止血,定痛補虛,續筋接骨。
釋名
蜮蚓、劬閏、堅蠶、阮善。
氣味
鹹寒、無毒。
主治
傷寒熱結。
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飲服。
或以生蚓絞汁服亦可。
諸瘧煩熱。
用生蚯蚓四條,洗淨,研如泥,加生薑汁少許,薄荷汁少許,蜜一匙,水調服。
小便不通。
和蚯蚓搗爛,浸水中,濾取濃汁半碗服下,立通。
老人尿閉。
用蚯蚓、茴香等分,搗汁飲服。
即愈。
小兒急驚。
用生蚯蚓一研爛,加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
以薄荷湯少許化五。
此方名“五福丸”
小兒慢驚。
用乳香半錢、胡粉一錢,研勻,加活蚯蚓捏去土,搗爛,和藥做成丸子,如麻子大。
每服七至十五丸,蔥白煎湯送下。
此方名“乳香丸”
小兒陰囊腫大。
用蚯蚓連土爲末,調唾液敷塗。
手足腫痛欲斷。
用蚯蚓三升、加水五升,絞汁二升半,服下。
風熱頭痛。
用蚯蚓炒過,研細,加薑汁、半夏餅、赤茯苓,各藥等分爲末。
每取三分至五分,以生薑荊芥湯送服。
偏正頭痛。
用蚯蚓(去土,焙乾)、乳香,等分爲末。
每取三分作紙捻燒出煙,以鼻嗅入。
風赤眼痛。
用蚯蚓十條,炙爲末,每服三錢,茶送下。
齒縫出血用蚯蚓末、枯礬各一錢,麝香少許,研勻,搽患處。
木舌腫滿。
用蝗蚓一條擦鹽化出水,塗舌上。
腫滿漸消。
咽喉腫痛。
不能下食。
用蚯蚓十四條搗爛,塗喉外,另以一條着鹽化水,加蜜少許內服。
鼻中息肉。
用蚯蚓(炒)一分、皂莢一挺,共研爲末,調蜜塗患處,清水滴盡即愈。
耳出膿。
用生蚯蚓、釜上墨、生豬油,等分研勻,加蔥汁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內,又方:用蚯蚓研末吹耳內。
耳中耵聹乾結不出。
用蚯蚓包在蔥葉,中,取化出來的水滴耳令滿。
靈敏次之後,即可把乾結物挑出。
瘰癧潰爛。
先用荊芥根上段煎湯溫洗,在瘡破紫黑處,針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後用黎明時收集的確良蚯蚓一把,放炭火上燒紅爲末。
每一匙加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穿山甲九片,炙爲末,調油敷塗患處。
用特效。
陽症脫肛。
用荊芥、生薑煎湯洗患處後,即取蚯蚓(去土)一兩面三刀、相硝二錢研爲末,調油敷塗。
對口毒辣瘡(已出膿者)。
用韭地蚯蚓搗爛,涼水調勻敷塗。
每天換藥三、四次。
口舌糜瘡。
用蚯蚓、吳茱萸研爲末,調醋和生面塗足心,有效。
釋名
蒺藜、蛆、天龍。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小兒撮口(舌上有瘡,如粟米大)。
用生蜈蚣搗汁敷塗。
小兒急驚。
用蜈蚣一條(去足),炙爲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綠豆大。
按病幾年齡。
每歲服一丸,乳汁送下。
天吊驚風(目久不下,眼見白睛,角弓反張,不能出聲)。
用大蜈蚣一條,去頭足,油炙,以竹刀劈爲左右兩半,研爲末,各半加麝香五分。
用時,以左半藥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藥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許,不可過多。
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破傷風。
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
又主:用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等分爲末。
每用一分至三分,熱酒灌服。
另以藥末敷患處,出汗即愈。
口眼歪斜,口內麻木。
用蜈蚣三條,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火煨,都要去掉頭足;天南星一個,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錢。
各藥一起研爲末,加麝香少許。
每服一錢,熱水調下。
一天服一次。
蝮蛇螫傷。
用蜈蚣研末敷塗。
天蛇頭瘡(生手指頭上)。
用蜈蚣一條,燒因薰一、二次即愈。
或研蜈蚣爲末,調豬膽汁敷塗
丹毒瘤腫。
用蜈蚣一條、白礬如皁角子大一塊、雷丸一個、百部二錢,共研不末,調醋敷塗。
瘰癧潰瘡。
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
搗篩爲末,先以甘草湯洗淨患處。
再將藥末敷上。
耳出膿。
用蜈蚣研末吹耳內。
小兒禿瘡。
用大蜈蚣一條、鹽一發,放油內浸七天,取油塗搽,即效。
痔瘡疼痛。
用赤足蜈蚣焙爲末,加片腦少許,調徵求誰敷塗。
又方:用蜈蚣三、國條,浸入煮開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錢,瓶封收存。
在痔痛不可忍時,取油點塗,即時痛止。
腹在如箕。
用蜈蚣三、五條,酒炙過,研爲末。
每服一錢,分爲兩份,分別裝入兩個開孔的雞蛋內,攪勻,紅封好,煮熟吃下。
一天一次,連進三服可愈。
腳吐轉筋。
用蜈蚣燒爲末,調豬油塗搽。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