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
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于归时说。
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
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于归时说。
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本词是作者晚年离乡思归之作。
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着词人内心的深沉意念。
上片写春回大地的美景,抒漂泊天涯的离愁。
下片写对亲人的思念和久别的感慨。
这首词由景入情,脉络分明,意象绵密,写景寓情,深婉沉郁。
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着词人内心的深沉意念。
上片写春回大地的美景,抒漂泊天涯的离愁。
下片写对亲人的思念和久别的感慨。
这首词由景入情,脉络分明,意象绵密,写景寓情,深婉沉郁。
石州慢:词牌名,一作《石州引》,又名《柳色黄》。
《宋史·乐志》入“越调”。
双调一百零二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宜用入声韵部,两结句并用上一、下四句法。
又有于后片第五、六两句作上六、下四者,为变格。
寒水依痕: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此处化用其决心书。
寒水,常指清冷的河水。
“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
冷蕊:寒天的花。
多指梅花。
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
肌雪:指人的皮肤洁白如雪。
孤负:同辜负。
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
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宋史·乐志》入“越调”。
双调一百零二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宜用入声韵部,两结句并用上一、下四句法。
又有于后片第五、六两句作上六、下四者,为变格。
寒水依痕: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此处化用其决心书。
寒水,常指清冷的河水。
“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
冷蕊:寒天的花。
多指梅花。
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
肌雪:指人的皮肤洁白如雪。
孤负:同辜负。
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
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寒水缓缓消退,岸边留下一线沙痕。
春意渐渐回临,空阔的沙洲烟霭纷纷。
晴日朗照,溪边的新梅香气氤氲。
数枝梅花争相吐蕊,装点新春。
我独在天涯满腔怨恨,试想我现在是何等的悲怆伤神?长亭门外,群山重叠,望不断的远山遥岑,正是令人忧愁的节令时分。
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思绪纷纭。
画楼的层门紧闭,春风暗暗使你的容颜瘦损。
我真是对不起你啊,让你独守空闺冷衾。
辜负了多少尊前花月的美景,浪费了大好青春。
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进闺门。
更有多少酸甜苦辣,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
可等到我们再度相逢,恐怕又要过一年光阴。
春意渐渐回临,空阔的沙洲烟霭纷纷。
晴日朗照,溪边的新梅香气氤氲。
数枝梅花争相吐蕊,装点新春。
我独在天涯满腔怨恨,试想我现在是何等的悲怆伤神?长亭门外,群山重叠,望不断的远山遥岑,正是令人忧愁的节令时分。
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思绪纷纭。
画楼的层门紧闭,春风暗暗使你的容颜瘦损。
我真是对不起你啊,让你独守空闺冷衾。
辜负了多少尊前花月的美景,浪费了大好青春。
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进闺门。
更有多少酸甜苦辣,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
可等到我们再度相逢,恐怕又要过一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