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黼傳
王黼,字將明,開封祥符人。
起初名叫甫,後來因爲和東漢宦官同名,皇上賜他名黼。
王黼講究儀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衆但沒多少學問,善於巧言獻媚。
考中崇寧進士,調爲相州司理參軍,編修《九域圖志》,何志和他同時負責,喜歡他,就對自己的父親何執中說起他,何執中推薦他,他升爲校書郎,又升爲符寶郎、左司諫。
張商英爲宰相,漸漸失寵,皇上派使臣把玉環賞給在杭州的蔡京,王黼偵知此事後,逐條上奏讚揚蔡京所推行的政事,並攻擊張商英。
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幫助自己,就任命他爲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御史中丞,王黼從任校書郎到現在才兩年。
王黼靠何執中得以進升,卻想逐去何執中,讓蔡京專權,就上疏論奏何執中的二十條罪狀,皇上不聽。
不久他兼任侍讀,升爲翰林學士。
蔡京與鄭居中不合,王黼與鄭居中交好,蔡京生氣,就調他任戶部尚書,正值青黃不接,蔡京想以國家財用不足作爲他的罪狀。
不久諸班禁軍因沒如期犒賞,到左藏庫鼓譟鬧事,王黼聽說後,就在諸軍前貼上大榜,保證某月某日犒賞他們,衆人讀榜後都散去,蔡京的計劃沒實現。
王黼回來後任學士,升爲承旨。
王黼遭父喪辭官守孝,過了五個月,朝廷重新起用他爲宣和殿學士,皇上賞他宅第昭德坊。
原來的門下侍郎許將的住宅在左邊,王黼待樑師成像父親一樣,稱爲恩府先生,憑樑師成的權勢,逼許將搬走,白天就趕走了許將全家,道路上的人都很憤怒。
王黼又爲承旨,被任命爲尚書左丞、中書侍郎。
宣和元年(1119),任命爲特進、少宰。
他由通議大夫超升八階,宋朝任命宰相前所未有。
另外賜給他城西的府第,他遷居那天,以教坊樂爲先導,所需的東西,全都取於官府,是當時最受恩寵的人。
蔡京辭官,王黼表面順應人心,一反蔡京所爲,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併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天下人都稱他是賢相。
得到相位後,他借位高權重之機爲奸邪,蒐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和皇宮差不多。
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制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
王黼升爲少保、太宰。
他請求設應奉局,自己兼任提領,中外錢財允許他隨便用,竭天下財力供應奉局的費用。
官吏推測皇上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都苛取於百姓,但進奉給皇上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王黼。
御史陳過庭請求罷去那些以御前使喚爲名的冗官,京西轉運使張汝霖請求罷去進奉西路花果,皇上已經採納,王黼又上章彈劾他們,二人都被流放遠郡。
睦州方臘起義,王黼粉飾太平,不報告皇上,起義軍力量擴大,攻破了六郡。
皇上派童貫率秦地十萬大軍才平滅方臘。
王黼仍因功轉爲少傅,又升爲少師。
童貫鎮壓方臘時,皇上把東南方的事全交童貫處理,對他說:“如果事情緊急,就以詔書的名義實行。
”童貫到東南,見百姓苦於花石綱的騷擾,衆人說:“沒能馬上平定反叛,是因爲花石綱的騷擾。
”童貫立即命令他的僚屬董耘做手詔,像皇上的罪己詔,並有罷應奉局的命令,東南百姓高興。
童貫平方臘回來,王黼對皇上說“:方臘反叛的原因是茶鹽法,而童貫獻奸言,歸罪陛下。
”皇上大怒,童貫謀劃起用蔡京來排擠王黼,王黼恐懼。
此時朝廷已採納趙良嗣的計謀,交結女真共圖燕地,大臣多數認爲不行。
王黼說“:南北雖然已通好百年,但歷朝以來,遼人怠慢我們的時候很多。
兼併弱小攻打愚昧,這是好的軍事策略。
現在不攻取遼國,女真必會強大,中原故土將不再爲我所有。
”皇上雖傾向於他的話,但讓童貫掌握兵權,命令童貫以保民觀戰爲上策。
王黼又寫信對童貫竭誠說“:太師若北行,我願盡死力。
”當時皇上正因方臘的緣故後悔對童貫的態度,等王黼一說,就重新讓童貫握兵。
王黼在三省設經撫房,專門負責邊事,與樞密院不相關。
王黼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得錢六千二百萬緡,竟然買了五六座空城來報捷。
王黼率百官祝賀,皇上解下玉帶賞給他,並升他爲太傅,封爲楚國公,允許他穿紫花袍;他的車馬、侍從等儀仗幾乎和親王相同。
王黼建議皇上加尊號,徽宗說:“這是神宗都不敢接受的。
”推辭不許。
起初,遼國使臣到,一般是帶着遼使繞道走,酒宴和犒賞都不顯示侈華。
到王黼想盡快收復燕京時,就命令女真使臣從燕京到京城用七天時間,每次都在使館設宴,往往把皇家用的尚方錦繡、金玉、瑰寶擺設出來,來誇耀富有繁盛,於是女真更有侵略之心。
王黼身爲三公,位至元宰,甚至陪皇上在後宮取樂,親自爲皇上表演一些歌舞藝人的下賤動作,來取悅皇上。
欽宗在東宮,恨他的所作所爲。
鄆王趙楷受寵,王黼暗中替他籌劃奪太子位。
皇孫趙諶爲節度使、崇國公,王黼認爲趙諶只能任觀察使,召宮臣耿南仲講明自己的意圖,讓他代替太子起草辭去趙諶官職的奏書,趙諶竟被罷官,王黼想以辭趙諶官職來動搖太子的地位。
皇上對王黼十分厚待,把他的住所叫“得賢治定”,爲他題寫九處亭、堂的牌額。
他家堂柱上長出玉芝,皇上親臨觀看。
樑師成和他住隔壁,從便門往來,皇上才知道他們交結的情況。
皇上還宮後,對王黼的寵愛立即消失,不久就命令他辭官。
欽宗即位後,王黼惶恐地入宮慶賀,宮門官說皇上不接受他的慶賀。
金兵進入汴京,他不等詔命來,就帶着妻子兒女往東跑。
皇上下詔貶他爲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
吳敏、李綱請求殺王黼,這事交給開封尹聶山,聶山正與王黼宿怨未解,就派武士追到雍丘南面的輔固村,殺了王黼,百姓取他的頭獻上。
皇上因爲剛即位,誅殺大臣有損仁政,就假託王黼是被強盜殺死的。
議論的人不認爲殺王黼是過錯,而認爲上天討伐的不公正是失去刑罰。
起初名叫甫,後來因爲和東漢宦官同名,皇上賜他名黼。
王黼講究儀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衆但沒多少學問,善於巧言獻媚。
考中崇寧進士,調爲相州司理參軍,編修《九域圖志》,何志和他同時負責,喜歡他,就對自己的父親何執中說起他,何執中推薦他,他升爲校書郎,又升爲符寶郎、左司諫。
張商英爲宰相,漸漸失寵,皇上派使臣把玉環賞給在杭州的蔡京,王黼偵知此事後,逐條上奏讚揚蔡京所推行的政事,並攻擊張商英。
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幫助自己,就任命他爲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御史中丞,王黼從任校書郎到現在才兩年。
王黼靠何執中得以進升,卻想逐去何執中,讓蔡京專權,就上疏論奏何執中的二十條罪狀,皇上不聽。
不久他兼任侍讀,升爲翰林學士。
蔡京與鄭居中不合,王黼與鄭居中交好,蔡京生氣,就調他任戶部尚書,正值青黃不接,蔡京想以國家財用不足作爲他的罪狀。
不久諸班禁軍因沒如期犒賞,到左藏庫鼓譟鬧事,王黼聽說後,就在諸軍前貼上大榜,保證某月某日犒賞他們,衆人讀榜後都散去,蔡京的計劃沒實現。
王黼回來後任學士,升爲承旨。
王黼遭父喪辭官守孝,過了五個月,朝廷重新起用他爲宣和殿學士,皇上賞他宅第昭德坊。
原來的門下侍郎許將的住宅在左邊,王黼待樑師成像父親一樣,稱爲恩府先生,憑樑師成的權勢,逼許將搬走,白天就趕走了許將全家,道路上的人都很憤怒。
王黼又爲承旨,被任命爲尚書左丞、中書侍郎。
宣和元年(1119),任命爲特進、少宰。
他由通議大夫超升八階,宋朝任命宰相前所未有。
另外賜給他城西的府第,他遷居那天,以教坊樂爲先導,所需的東西,全都取於官府,是當時最受恩寵的人。
蔡京辭官,王黼表面順應人心,一反蔡京所爲,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併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天下人都稱他是賢相。
得到相位後,他借位高權重之機爲奸邪,蒐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和皇宮差不多。
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制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
王黼升爲少保、太宰。
他請求設應奉局,自己兼任提領,中外錢財允許他隨便用,竭天下財力供應奉局的費用。
官吏推測皇上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都苛取於百姓,但進奉給皇上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王黼。
御史陳過庭請求罷去那些以御前使喚爲名的冗官,京西轉運使張汝霖請求罷去進奉西路花果,皇上已經採納,王黼又上章彈劾他們,二人都被流放遠郡。
睦州方臘起義,王黼粉飾太平,不報告皇上,起義軍力量擴大,攻破了六郡。
皇上派童貫率秦地十萬大軍才平滅方臘。
王黼仍因功轉爲少傅,又升爲少師。
童貫鎮壓方臘時,皇上把東南方的事全交童貫處理,對他說:“如果事情緊急,就以詔書的名義實行。
”童貫到東南,見百姓苦於花石綱的騷擾,衆人說:“沒能馬上平定反叛,是因爲花石綱的騷擾。
”童貫立即命令他的僚屬董耘做手詔,像皇上的罪己詔,並有罷應奉局的命令,東南百姓高興。
童貫平方臘回來,王黼對皇上說“:方臘反叛的原因是茶鹽法,而童貫獻奸言,歸罪陛下。
”皇上大怒,童貫謀劃起用蔡京來排擠王黼,王黼恐懼。
此時朝廷已採納趙良嗣的計謀,交結女真共圖燕地,大臣多數認爲不行。
王黼說“:南北雖然已通好百年,但歷朝以來,遼人怠慢我們的時候很多。
兼併弱小攻打愚昧,這是好的軍事策略。
現在不攻取遼國,女真必會強大,中原故土將不再爲我所有。
”皇上雖傾向於他的話,但讓童貫掌握兵權,命令童貫以保民觀戰爲上策。
王黼又寫信對童貫竭誠說“:太師若北行,我願盡死力。
”當時皇上正因方臘的緣故後悔對童貫的態度,等王黼一說,就重新讓童貫握兵。
王黼在三省設經撫房,專門負責邊事,與樞密院不相關。
王黼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得錢六千二百萬緡,竟然買了五六座空城來報捷。
王黼率百官祝賀,皇上解下玉帶賞給他,並升他爲太傅,封爲楚國公,允許他穿紫花袍;他的車馬、侍從等儀仗幾乎和親王相同。
王黼建議皇上加尊號,徽宗說:“這是神宗都不敢接受的。
”推辭不許。
起初,遼國使臣到,一般是帶着遼使繞道走,酒宴和犒賞都不顯示侈華。
到王黼想盡快收復燕京時,就命令女真使臣從燕京到京城用七天時間,每次都在使館設宴,往往把皇家用的尚方錦繡、金玉、瑰寶擺設出來,來誇耀富有繁盛,於是女真更有侵略之心。
王黼身爲三公,位至元宰,甚至陪皇上在後宮取樂,親自爲皇上表演一些歌舞藝人的下賤動作,來取悅皇上。
欽宗在東宮,恨他的所作所爲。
鄆王趙楷受寵,王黼暗中替他籌劃奪太子位。
皇孫趙諶爲節度使、崇國公,王黼認爲趙諶只能任觀察使,召宮臣耿南仲講明自己的意圖,讓他代替太子起草辭去趙諶官職的奏書,趙諶竟被罷官,王黼想以辭趙諶官職來動搖太子的地位。
皇上對王黼十分厚待,把他的住所叫“得賢治定”,爲他題寫九處亭、堂的牌額。
他家堂柱上長出玉芝,皇上親臨觀看。
樑師成和他住隔壁,從便門往來,皇上才知道他們交結的情況。
皇上還宮後,對王黼的寵愛立即消失,不久就命令他辭官。
欽宗即位後,王黼惶恐地入宮慶賀,宮門官說皇上不接受他的慶賀。
金兵進入汴京,他不等詔命來,就帶着妻子兒女往東跑。
皇上下詔貶他爲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
吳敏、李綱請求殺王黼,這事交給開封尹聶山,聶山正與王黼宿怨未解,就派武士追到雍丘南面的輔固村,殺了王黼,百姓取他的頭獻上。
皇上因爲剛即位,誅殺大臣有損仁政,就假託王黼是被強盜殺死的。
議論的人不認爲殺王黼是過錯,而認爲上天討伐的不公正是失去刑罰。
暂无
暂无
王黼,字將明,開封祥符人。
起初名叫甫,後來因爲和東漢宦官同名,皇上賜他名黼。
王黼講究儀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衆但沒多少學問,善於巧言獻媚。
考中崇寧進士,調爲相州司理參軍,編修《九域圖志》,何志和他同時負責,喜歡他,就對自己的父親何執中說起他,何執中推薦他,他升爲校書郎,又升爲符寶郎、左司諫。
張商英爲宰相,漸漸失寵,皇上派使臣把玉環賞給在杭州的蔡京,王黼偵知此事後,逐條上奏讚揚蔡京所推行的政事,並攻擊張商英。
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幫助自己,就任命他爲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御史中丞,王黼從任校書郎到現在才兩年。
王黼靠何執中得以進升,卻想逐去何執中,讓蔡京專權,就上疏論奏何執中的二十條罪狀,皇上不聽。
不久他兼任侍讀,升爲翰林學士。
蔡京與鄭居中不合,王黼與鄭居中交好,蔡京生氣,就調他任戶部尚書,正值青黃不接,蔡京想以國家財用不足作爲他的罪狀。
不久諸班禁軍因沒如期犒賞,到左藏庫鼓譟鬧事,王黼聽說後,就在諸軍前貼上大榜,保證某月某日犒賞他們,衆人讀榜後都散去,蔡京的計劃沒實現。
王黼回來後任學士,升爲承旨。
王黼遭父喪辭官守孝,過了五個月,朝廷重新起用他爲宣和殿學士,皇上賞他宅第昭德坊。
原來的門下侍郎許將的住宅在左邊,王黼待樑師成像父親一樣,稱爲恩府先生,憑樑師成的權勢,逼許將搬走,白天就趕走了許將全家,道路上的人都很憤怒。
王黼又爲承旨,被任命爲尚書左丞、中書侍郎。
宣和元年(1119),任命爲特進、少宰。
他由通議大夫超升八階,宋朝任命宰相前所未有。
另外賜給他城西的府第,他遷居那天,以教坊樂爲先導,所需的東西,全都取於官府,是當時最受恩寵的人。
蔡京辭官,王黼表面順應人心,一反蔡京所爲,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併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天下人都稱他是賢相。
得到相位後,他借位高權重之機爲奸邪,蒐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和皇宮差不多。
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制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
王黼升爲少保、太宰。
他請求設應奉局,自己兼任提領,中外錢財允許他隨便用,竭天下財力供應奉局的費用。
官吏推測皇上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都苛取於百姓,但進奉給皇上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王黼。
御史陳過庭請求罷去那些以御前使喚爲名的冗官,京西轉運使張汝霖請求罷去進奉西路花果,皇上已經採納,王黼又上章彈劾他們,二人都被流放遠郡。
睦州方臘起義,王黼粉飾太平,不報告皇上,起義軍力量擴大,攻破了六郡。
皇上派童貫率秦地十萬大軍才平滅方臘。
王黼仍因功轉爲少傅,又升爲少師。
童貫鎮壓方臘時,皇上把東南方的事全交童貫處理,對他說:“如果事情緊急,就以詔書的名義實行。
”童貫到東南,見百姓苦於花石綱的騷擾,衆人說:“沒能馬上平定反叛,是因爲花石綱的騷擾。
”童貫立即命令他的僚屬董耘做手詔,像皇上的罪己詔,並有罷應奉局的命令,東南百姓高興。
童貫平方臘回來,王黼對皇上說“:方臘反叛的原因是茶鹽法,而童貫獻奸言,歸罪陛下。
”皇上大怒,童貫謀劃起用蔡京來排擠王黼,王黼恐懼。
此時朝廷已採納趙良嗣的計謀,交結女真共圖燕地,大臣多數認爲不行。
王黼說“:南北雖然已通好百年,但歷朝以來,遼人怠慢我們的時候很多。
兼併弱小攻打愚昧,這是好的軍事策略。
現在不攻取遼國,女真必會強大,中原故土將不再爲我所有。
”皇上雖傾向於他的話,但讓童貫掌握兵權,命令童貫以保民觀戰爲上策。
王黼又寫信對童貫竭誠說“:太師若北行,我願盡死力。
”當時皇上正因方臘的緣故後悔對童貫的態度,等王黼一說,就重新讓童貫握兵。
王黼在三省設經撫房,專門負責邊事,與樞密院不相關。
王黼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得錢六千二百萬緡,竟然買了五六座空城來報捷。
王黼率百官祝賀,皇上解下玉帶賞給他,並升他爲太傅,封爲楚國公,允許他穿紫花袍;他的車馬、侍從等儀仗幾乎和親王相同。
王黼建議皇上加尊號,徽宗說:“這是神宗都不敢接受的。
”推辭不許。
起初,遼國使臣到,一般是帶着遼使繞道走,酒宴和犒賞都不顯示侈華。
到王黼想盡快收復燕京時,就命令女真使臣從燕京到京城用七天時間,每次都在使館設宴,往往把皇家用的尚方錦繡、金玉、瑰寶擺設出來,來誇耀富有繁盛,於是女真更有侵略之心。
王黼身爲三公,位至元宰,甚至陪皇上在後宮取樂,親自爲皇上表演一些歌舞藝人的下賤動作,來取悅皇上。
欽宗在東宮,恨他的所作所爲。
鄆王趙楷受寵,王黼暗中替他籌劃奪太子位。
皇孫趙諶爲節度使、崇國公,王黼認爲趙諶只能任觀察使,召宮臣耿南仲講明自己的意圖,讓他代替太子起草辭去趙諶官職的奏書,趙諶竟被罷官,王黼想以辭趙諶官職來動搖太子的地位。
皇上對王黼十分厚待,把他的住所叫“得賢治定”,爲他題寫九處亭、堂的牌額。
他家堂柱上長出玉芝,皇上親臨觀看。
樑師成和他住隔壁,從便門往來,皇上才知道他們交結的情況。
皇上還宮後,對王黼的寵愛立即消失,不久就命令他辭官。
欽宗即位後,王黼惶恐地入宮慶賀,宮門官說皇上不接受他的慶賀。
金兵進入汴京,他不等詔命來,就帶着妻子兒女往東跑。
皇上下詔貶他爲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
吳敏、李綱請求殺王黼,這事交給開封尹聶山,聶山正與王黼宿怨未解,就派武士追到雍丘南面的輔固村,殺了王黼,百姓取他的頭獻上。
皇上因爲剛即位,誅殺大臣有損仁政,就假託王黼是被強盜殺死的。
議論的人不認爲殺王黼是過錯,而認爲上天討伐的不公正是失去刑罰。
起初名叫甫,後來因爲和東漢宦官同名,皇上賜他名黼。
王黼講究儀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衆但沒多少學問,善於巧言獻媚。
考中崇寧進士,調爲相州司理參軍,編修《九域圖志》,何志和他同時負責,喜歡他,就對自己的父親何執中說起他,何執中推薦他,他升爲校書郎,又升爲符寶郎、左司諫。
張商英爲宰相,漸漸失寵,皇上派使臣把玉環賞給在杭州的蔡京,王黼偵知此事後,逐條上奏讚揚蔡京所推行的政事,並攻擊張商英。
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幫助自己,就任命他爲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御史中丞,王黼從任校書郎到現在才兩年。
王黼靠何執中得以進升,卻想逐去何執中,讓蔡京專權,就上疏論奏何執中的二十條罪狀,皇上不聽。
不久他兼任侍讀,升爲翰林學士。
蔡京與鄭居中不合,王黼與鄭居中交好,蔡京生氣,就調他任戶部尚書,正值青黃不接,蔡京想以國家財用不足作爲他的罪狀。
不久諸班禁軍因沒如期犒賞,到左藏庫鼓譟鬧事,王黼聽說後,就在諸軍前貼上大榜,保證某月某日犒賞他們,衆人讀榜後都散去,蔡京的計劃沒實現。
王黼回來後任學士,升爲承旨。
王黼遭父喪辭官守孝,過了五個月,朝廷重新起用他爲宣和殿學士,皇上賞他宅第昭德坊。
原來的門下侍郎許將的住宅在左邊,王黼待樑師成像父親一樣,稱爲恩府先生,憑樑師成的權勢,逼許將搬走,白天就趕走了許將全家,道路上的人都很憤怒。
王黼又爲承旨,被任命爲尚書左丞、中書侍郎。
宣和元年(1119),任命爲特進、少宰。
他由通議大夫超升八階,宋朝任命宰相前所未有。
另外賜給他城西的府第,他遷居那天,以教坊樂爲先導,所需的東西,全都取於官府,是當時最受恩寵的人。
蔡京辭官,王黼表面順應人心,一反蔡京所爲,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併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天下人都稱他是賢相。
得到相位後,他借位高權重之機爲奸邪,蒐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和皇宮差不多。
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制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
王黼升爲少保、太宰。
他請求設應奉局,自己兼任提領,中外錢財允許他隨便用,竭天下財力供應奉局的費用。
官吏推測皇上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都苛取於百姓,但進奉給皇上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王黼。
御史陳過庭請求罷去那些以御前使喚爲名的冗官,京西轉運使張汝霖請求罷去進奉西路花果,皇上已經採納,王黼又上章彈劾他們,二人都被流放遠郡。
睦州方臘起義,王黼粉飾太平,不報告皇上,起義軍力量擴大,攻破了六郡。
皇上派童貫率秦地十萬大軍才平滅方臘。
王黼仍因功轉爲少傅,又升爲少師。
童貫鎮壓方臘時,皇上把東南方的事全交童貫處理,對他說:“如果事情緊急,就以詔書的名義實行。
”童貫到東南,見百姓苦於花石綱的騷擾,衆人說:“沒能馬上平定反叛,是因爲花石綱的騷擾。
”童貫立即命令他的僚屬董耘做手詔,像皇上的罪己詔,並有罷應奉局的命令,東南百姓高興。
童貫平方臘回來,王黼對皇上說“:方臘反叛的原因是茶鹽法,而童貫獻奸言,歸罪陛下。
”皇上大怒,童貫謀劃起用蔡京來排擠王黼,王黼恐懼。
此時朝廷已採納趙良嗣的計謀,交結女真共圖燕地,大臣多數認爲不行。
王黼說“:南北雖然已通好百年,但歷朝以來,遼人怠慢我們的時候很多。
兼併弱小攻打愚昧,這是好的軍事策略。
現在不攻取遼國,女真必會強大,中原故土將不再爲我所有。
”皇上雖傾向於他的話,但讓童貫掌握兵權,命令童貫以保民觀戰爲上策。
王黼又寫信對童貫竭誠說“:太師若北行,我願盡死力。
”當時皇上正因方臘的緣故後悔對童貫的態度,等王黼一說,就重新讓童貫握兵。
王黼在三省設經撫房,專門負責邊事,與樞密院不相關。
王黼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得錢六千二百萬緡,竟然買了五六座空城來報捷。
王黼率百官祝賀,皇上解下玉帶賞給他,並升他爲太傅,封爲楚國公,允許他穿紫花袍;他的車馬、侍從等儀仗幾乎和親王相同。
王黼建議皇上加尊號,徽宗說:“這是神宗都不敢接受的。
”推辭不許。
起初,遼國使臣到,一般是帶着遼使繞道走,酒宴和犒賞都不顯示侈華。
到王黼想盡快收復燕京時,就命令女真使臣從燕京到京城用七天時間,每次都在使館設宴,往往把皇家用的尚方錦繡、金玉、瑰寶擺設出來,來誇耀富有繁盛,於是女真更有侵略之心。
王黼身爲三公,位至元宰,甚至陪皇上在後宮取樂,親自爲皇上表演一些歌舞藝人的下賤動作,來取悅皇上。
欽宗在東宮,恨他的所作所爲。
鄆王趙楷受寵,王黼暗中替他籌劃奪太子位。
皇孫趙諶爲節度使、崇國公,王黼認爲趙諶只能任觀察使,召宮臣耿南仲講明自己的意圖,讓他代替太子起草辭去趙諶官職的奏書,趙諶竟被罷官,王黼想以辭趙諶官職來動搖太子的地位。
皇上對王黼十分厚待,把他的住所叫“得賢治定”,爲他題寫九處亭、堂的牌額。
他家堂柱上長出玉芝,皇上親臨觀看。
樑師成和他住隔壁,從便門往來,皇上才知道他們交結的情況。
皇上還宮後,對王黼的寵愛立即消失,不久就命令他辭官。
欽宗即位後,王黼惶恐地入宮慶賀,宮門官說皇上不接受他的慶賀。
金兵進入汴京,他不等詔命來,就帶着妻子兒女往東跑。
皇上下詔貶他爲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
吳敏、李綱請求殺王黼,這事交給開封尹聶山,聶山正與王黼宿怨未解,就派武士追到雍丘南面的輔固村,殺了王黼,百姓取他的頭獻上。
皇上因爲剛即位,誅殺大臣有損仁政,就假託王黼是被強盜殺死的。
議論的人不認爲殺王黼是過錯,而認爲上天討伐的不公正是失去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