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劉朔齋賦菊和韻
露浥初英,早遺恨、參差九日。
還卻笑、萸隨節過,桂凋無色。
杯麪寒香蜂共泛,籬根秋訊蛩催織。
愛玲瓏、篩月水屏風,千枝結。
芳井韻,寒泉咽。
霜著處,微紅溼。
共評花索句,看誰先得。
好漉烏巾連夜醉,莫愁金鈿無人拾。
算遺蹤、猶有枕囊留,相思物。
還卻笑、萸隨節過,桂凋無色。
杯麪寒香蜂共泛,籬根秋訊蛩催織。
愛玲瓏、篩月水屏風,千枝結。
芳井韻,寒泉咽。
霜著處,微紅溼。
共評花索句,看誰先得。
好漉烏巾連夜醉,莫愁金鈿無人拾。
算遺蹤、猶有枕囊留,相思物。
此詞上片重在賦菊,又暗含以菊花爲精神寄託之意;下片抒寫賞菊飲酒,及記述侑酒之佳人,併兼顧詞題。
滿江紅:詞牌名。
《升庵詞品》謂唐人小說《冥音錄》說:“曲名有《上江虹》,即《滿江紅》。
”又名《念良遊》、《傷春曲》。
《樂章集》、《清真集》併入“仙呂調”。
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格爲準。
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五仄韻,一般例用入聲韻。
姜夔始改作平韻。
此詞系仄聲韻體。
劉朔齋:朱祖謀箋:《齊東野語》:“劉震孫,字長卿,號朔齋,嘗爲宛陵令,與吳毅夫唱酬。
”夢窗詞集中另有《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隱呈朔翁》詞一首。
和韻:指用他人詩詞所用的韻而作詩詞。
分用韻、依韻、次韻三種。
陸游說:“古時有唱有和,有雜擬追和之類,而無和韻者。
唐始有用韻,謂同用此韻;後有依韻,然不以次;後有次韻。
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陸(龜蒙),其體乃全。
”
浥(yì):溼潤,沾溼。
萸(yú):茱萸。
漉(lù):即用紗布等物濾出液體。
鈿(diàn):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
《升庵詞品》謂唐人小說《冥音錄》說:“曲名有《上江虹》,即《滿江紅》。
”又名《念良遊》、《傷春曲》。
《樂章集》、《清真集》併入“仙呂調”。
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格爲準。
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五仄韻,一般例用入聲韻。
姜夔始改作平韻。
此詞系仄聲韻體。
劉朔齋:朱祖謀箋:《齊東野語》:“劉震孫,字長卿,號朔齋,嘗爲宛陵令,與吳毅夫唱酬。
”夢窗詞集中另有《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隱呈朔翁》詞一首。
和韻:指用他人詩詞所用的韻而作詩詞。
分用韻、依韻、次韻三種。
陸游說:“古時有唱有和,有雜擬追和之類,而無和韻者。
唐始有用韻,謂同用此韻;後有依韻,然不以次;後有次韻。
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陸(龜蒙),其體乃全。
”
浥(yì):溼潤,沾溼。
萸(yú):茱萸。
漉(lù):即用紗布等物濾出液體。
鈿(diàn):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