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 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这首词应当作于南渡之后而且作者对朝廷失望之后。
作者写惜春、恋春的同时,借以抒发功业无成的苦闷和对北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对统治者苟安江南的不满。
上阕写立春的景象和今不如昔的感慨。
春天已重归大地,看美人的头顶鬓边,摇摇颤颤插带着彩幡。
无端的一阵风雨,还不肯收尽残冬的馀寒。
“年时”二句,去年的燕子,料想它在今晚定然在梦中回到故都西园。
用燕子的遭遇,指明汴京陷落的现实。
末二句写到,今年我还没有备办黄柑酿制的美酒,更别说向亲友馈送青韭堆盘。
从立春的无心绪和凄苦生活角度,抒发春怨的两重主题。
下阕再推进一层,“却笑东风”忙于梅柳,讥讽更加形象明朗。
“闲时”句写到将来的他们愧对人生,写得深沉。
凄清的忧愁缠绵不断,则是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哀了。
最后写实在害怕看见花开花落春光残,清早时关塞的大雁已先我返回了中原,感情凄怆沉咽,激烈情怀却描述婉曲便更能感人情怀。
作者写惜春、恋春的同时,借以抒发功业无成的苦闷和对北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对统治者苟安江南的不满。
上阕写立春的景象和今不如昔的感慨。
春天已重归大地,看美人的头顶鬓边,摇摇颤颤插带着彩幡。
无端的一阵风雨,还不肯收尽残冬的馀寒。
“年时”二句,去年的燕子,料想它在今晚定然在梦中回到故都西园。
用燕子的遭遇,指明汴京陷落的现实。
末二句写到,今年我还没有备办黄柑酿制的美酒,更别说向亲友馈送青韭堆盘。
从立春的无心绪和凄苦生活角度,抒发春怨的两重主题。
下阕再推进一层,“却笑东风”忙于梅柳,讥讽更加形象明朗。
“闲时”句写到将来的他们愧对人生,写得深沉。
凄清的忧愁缠绵不断,则是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哀了。
最后写实在害怕看见花开花落春光残,清早时关塞的大雁已先我返回了中原,感情凄怆沉咽,激烈情怀却描述婉曲便更能感人情怀。
汉宫春:词牌名。
《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
《梦窗词集》入“夹钟商”。
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九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鬓,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恬胜’,‘彩胜’。
稼轩《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
”此风宋时尤盛。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旙,谓之‘春旙’。
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句:谓从美人头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余寒犹在。
无端,平白无故地。
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
西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
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浑:全然。
黄柑荐酒:黄柑酪制的腊酒。
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
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
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
又一说,称‘五辛盘’。
《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故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
熏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
唐·李贺《瑶华乐》诗:“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
”
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
宋·秦观《千秋岁·谪虔州作》:「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解连环:据《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
生怕:最怕、只怕。
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
《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
《梦窗词集》入“夹钟商”。
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九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鬓,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恬胜’,‘彩胜’。
稼轩《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
”此风宋时尤盛。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旙,谓之‘春旙’。
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句:谓从美人头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余寒犹在。
无端,平白无故地。
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
西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
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浑:全然。
黄柑荐酒:黄柑酪制的腊酒。
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
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
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
又一说,称‘五辛盘’。
《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故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
熏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
唐·李贺《瑶华乐》诗:“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
”
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
宋·秦观《千秋岁·谪虔州作》:「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解连环:据《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
生怕:最怕、只怕。
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
从美人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馀寒犹在。
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
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馀寒犹在。
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
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