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寮怨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楊裏、乍見津亭
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靑
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
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
舊曲凄清
斂愁黛、與誰聽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
何須渭城
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楊裏、乍見津亭
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靑
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
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
舊曲凄清
斂愁黛、與誰聽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
何須渭城
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這是一首寫羈旅傷感的詞作。上闋描繪醉酒徘徊津亭,撫景感慨,當年津亭題詞處,如今已是蛛網籠罩,苔暈靑靑,令人感懷;下闋寫憶舊事不堪回首,知音難尋,抒寫羈旅愁情和對故人的懷念,令人感喟不已。作者多用反襯側寫、藉物正意的手法,寫得委婉曲折,全詞情調凄清沉鬱,深婉有致。
綺寮怨:詞牌名。這一詞牌始見於《清眞集》,是周美成的自製曲,幷且在《清眞集》中衹有這一首。綺寮,雕飾精美的窗戶。
「曉風吹未醒」句:宋·柳耆卿《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水曲:水流曲折處。
翠瓦:綠色的琉璃瓦。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敗壁:破敗剝落的墻壁。
苔暈靑:指綠色的苔蘚。
去來:過了以後。來,語助詞。
去去:有二義,一是走又走,越走越遠;一是去了又去,厭其頻繁。此處當是後者。
楊瓊:唐代名妓名。此處代指意中人。
愁黛:愁眉。
渭城:即《渭城曲》,又名《陽光三疊》,本王右丞的《送遠二使安西》詩,後作爲離別之歌。渭城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南部,關中盆地中部,秦都區以東,渭河以北。曾是秦王朝的國都所在地,又是周、漢、隋、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
淚零:流淚。
昨夜的酒力尙未消去,上馬時尙需有人幫扶,清晨的凉風還沒有把我吹醒。一路上但見碧瓦紅檐,倒映在曲折的流水裏,垂楊樹掩映著渡口旁的驛亭。想當年曾在亭壁上題寫詩句,如今墻上罩滿了蛛網塵埃,墨色消淡,字迹已被靑苔斑蝕得模糊不清。想過去未來的進退昇沉,歲月如流水。我徘徊嘆息,愁思如潮,久久難以平靜。
數年來宦遊不止,已倦於打聽前行的路程。江陵的風流韻事最難忘,自此後再沒有能够重訪歌妓楊瓊。她唱著舊日的歌曲聲韻凄清,她聚斂著愁眉,誰是知音與聽?酒樽前的故友倘若健在,定會想念我,最是關懷動情。何必唱朋友送別的《渭城曲》,她那歌聲尙未唱完,我的熱淚先自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