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 春寒有感
鶯未老。
花謝東風掃。
鞦韆人倦綵繩閑,又被清明過了。
日長減破夜長眠,別聽笙簫吹曉。
錦牋封與怨春詩,寄與歸雲縹緲。
花謝東風掃。
鞦韆人倦綵繩閑,又被清明過了。
日長減破夜長眠,別聽笙簫吹曉。
錦牋封與怨春詩,寄與歸雲縹緲。
暂无
出塞:《稼軒集鈔》原作「《謁金門》《出塞》」。
朱彊邨《稼軒詞補遺》「□□□出塞」,校記謂「原作《謁金門》,誤。」按:《花草椊編》選李石《謁金門》一首,巻首目録於調名下注云「一名《出塞》」,據知兩調名可互用。
《出塞》旣作者所用調名,自不須加以改動。
謁金門,原爲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
西漢武帝以西域大宛馬銅像立於皇宮魯班門外,因改魯班門稱金馬門。
西漢時的文士東方曼卿、揚子雲、公孫弘等曾待詔金馬門,稱「金門待詔」。
調名本意即詠朝官等待君王召見。
敦煌曲子詞存四首,「開于闐」一首歌頌將帥武功,「常伏氣」一首有「遠謁金門朝帝美」當爲創調之作。
五代馮正中三首,其「吹皺一池春水」闋爲傳世名篇。
《金奩集》入「雙調」。
元髙拭詞注「商調」。
宋楊湜(Shí)《古今詞話》,因韋端己詞起句,名《空相憶》;張東澤詞有「無風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樓外垂楊如此碧」句,名《垂楊碧》;李淸臣詞有「楊花落」句,名《楊花落》;李石名《出塞》;韓澗泉詞有「東風吹酒面」句,名《東風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記取吟邊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擊鼓吹蕭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尙早,春入湖山漸好」句,名《春早湖山》。
雙調,仄韻四十五字,毎句用韻,前後闋各四仄韻,因有三箇六字句,使此調表情壓抑,悲咽。
韋端己此詞最能體現調情特點,幷爲唐宋通用之體。
「鶯未老。
花謝東風掃。」句:宋·黃山谷《憶帝京·黔州张倅生日》詞:「更莫問鶯老花謝。」
朱彊邨《稼軒詞補遺》「□□□出塞」,校記謂「原作《謁金門》,誤。」按:《花草椊編》選李石《謁金門》一首,巻首目録於調名下注云「一名《出塞》」,據知兩調名可互用。
《出塞》旣作者所用調名,自不須加以改動。
謁金門,原爲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
西漢武帝以西域大宛馬銅像立於皇宮魯班門外,因改魯班門稱金馬門。
西漢時的文士東方曼卿、揚子雲、公孫弘等曾待詔金馬門,稱「金門待詔」。
調名本意即詠朝官等待君王召見。
敦煌曲子詞存四首,「開于闐」一首歌頌將帥武功,「常伏氣」一首有「遠謁金門朝帝美」當爲創調之作。
五代馮正中三首,其「吹皺一池春水」闋爲傳世名篇。
《金奩集》入「雙調」。
元髙拭詞注「商調」。
宋楊湜(Shí)《古今詞話》,因韋端己詞起句,名《空相憶》;張東澤詞有「無風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樓外垂楊如此碧」句,名《垂楊碧》;李淸臣詞有「楊花落」句,名《楊花落》;李石名《出塞》;韓澗泉詞有「東風吹酒面」句,名《東風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記取吟邊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擊鼓吹蕭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尙早,春入湖山漸好」句,名《春早湖山》。
雙調,仄韻四十五字,毎句用韻,前後闋各四仄韻,因有三箇六字句,使此調表情壓抑,悲咽。
韋端己此詞最能體現調情特點,幷爲唐宋通用之體。
「鶯未老。
花謝東風掃。」句:宋·黃山谷《憶帝京·黔州张倅生日》詞:「更莫問鶯老花謝。」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