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春恨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
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
遲日催花,淡雲閣雨,輕寒輕暖。
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
向南樓、一聲歸雁。
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
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
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
遲日催花,淡雲閣雨,輕寒輕暖。
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
向南樓、一聲歸雁。
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
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
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水龍吟·春恨》是南宋詞人陳亮的作品。
詞借寫春景,抒發詞人憂時傷國的情懷。
上片寫春日清明旖旎的景色,以層樓畫簾爲立足點,由近而遠,平莎花草,郊野雲煙,春光無限。
下片寫閨中寂寞、離愁別恨,由南樓雁鳴,引起對往昔“金釵鬥草、青絲勒馬”的追憶,而往事如煙,令人不勝幽怨。
最後又回到現實,疏煙淡月,子規悲啼,心境更加悽苦。
詞借寫春景,抒發詞人憂時傷國的情懷。
上片寫春日清明旖旎的景色,以層樓畫簾爲立足點,由近而遠,平莎花草,郊野雲煙,春光無限。
下片寫閨中寂寞、離愁別恨,由南樓雁鳴,引起對往昔“金釵鬥草、青絲勒馬”的追憶,而往事如煙,令人不勝幽怨。
最後又回到現實,疏煙淡月,子規悲啼,心境更加悽苦。
水龍吟:詞牌名,出自李白詩句“笛水龍吟奏水龍吟”。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
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調氣勢雄渾,宜用以抒寫激奮情思。
鬧花:形容繁花似鬧。
繁花,盛開的花。
“層樓”,原本作“樓臺”,據別本改。
東風軟:指春風吹來使人感覺酥軟。
東風,指春風。
平莎(suō):平原上的莎草。
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長於原野沙地。
茸:草初生纖細柔軟的樣子。
金淺:指嫩柳的淺淡金黃顏色。
遲日:指春日。
《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
催花:催動百花開放。
閣雨:停雨。
閣,猶擱,停止。
芳菲:芳華馥郁。
金釵鬥草:拔金釵作鬥草遊戲,古代女子的一種嬉戲。
宗懍《荊楚歲時記》:“競採百藥,謂百草以蠲除毒氣,故世有鬥草之戲。
青絲勒馬:用青絲繩做馬絡頭。
古樂府《陌上桑》:“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
”
羅綬分香:臨別以香羅帶貽贈留念。
秦觀《滿庭芳》詞:“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羅綬,羅帶。
翠綃(xiāo)封淚,翠巾裹着眼淚寄與對方,典出《麗情集》記灼灼事。
翠綃,綠色的薄絹。
疏煙淡月:稀薄的煙霧和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子規:杜鵑鳥的別名。
傳說爲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鳴,聲音悽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
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調氣勢雄渾,宜用以抒寫激奮情思。
鬧花:形容繁花似鬧。
繁花,盛開的花。
“層樓”,原本作“樓臺”,據別本改。
東風軟:指春風吹來使人感覺酥軟。
東風,指春風。
平莎(suō):平原上的莎草。
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長於原野沙地。
茸:草初生纖細柔軟的樣子。
金淺:指嫩柳的淺淡金黃顏色。
遲日:指春日。
《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
催花:催動百花開放。
閣雨:停雨。
閣,猶擱,停止。
芳菲:芳華馥郁。
金釵鬥草:拔金釵作鬥草遊戲,古代女子的一種嬉戲。
宗懍《荊楚歲時記》:“競採百藥,謂百草以蠲除毒氣,故世有鬥草之戲。
青絲勒馬:用青絲繩做馬絡頭。
古樂府《陌上桑》:“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
”
羅綬分香:臨別以香羅帶貽贈留念。
秦觀《滿庭芳》詞:“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羅綬,羅帶。
翠綃(xiāo)封淚,翠巾裹着眼淚寄與對方,典出《麗情集》記灼灼事。
翠綃,綠色的薄絹。
疏煙淡月:稀薄的煙霧和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子規:杜鵑鳥的別名。
傳說爲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鳴,聲音悽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盛開的花叢深處,聳立着高樓,東風從半卷的畫簾吹入,令人覺得分外柔軟。
春天已經回來,蒼翠鍍上阡陌,平莎長得嬌嫩,垂楊輕輕地飄蕩着金線。
春日催開百花,雲煙淡淡地擱住新雨,剛剛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
可恨這繁華似錦的世界,遊人還未欣賞,卻全都交給了黃鶯和飛燕。
寂寞時登上高處眺望邊遠,轉向南樓又聽一聽悽切的歸雁。
回想拔下金釵挑鬥綠草,牽住青絲勒緊征馬,別後已象風雲飄流分散。
只有絲帶還飄蕩着芳香,翠綠的薄綢還殘留着眼淚,有多少的幽恨愁怨?正在爲離愁傷感卻又是稀薄的煙霧中透出淡淡的明月,遠處傳來杜鵑悲切的叫聲令人腸斷。
春天已經回來,蒼翠鍍上阡陌,平莎長得嬌嫩,垂楊輕輕地飄蕩着金線。
春日催開百花,雲煙淡淡地擱住新雨,剛剛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
可恨這繁華似錦的世界,遊人還未欣賞,卻全都交給了黃鶯和飛燕。
寂寞時登上高處眺望邊遠,轉向南樓又聽一聽悽切的歸雁。
回想拔下金釵挑鬥綠草,牽住青絲勒緊征馬,別後已象風雲飄流分散。
只有絲帶還飄蕩着芳香,翠綠的薄綢還殘留着眼淚,有多少的幽恨愁怨?正在爲離愁傷感卻又是稀薄的煙霧中透出淡淡的明月,遠處傳來杜鵑悲切的叫聲令人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