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
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温風如酒,波紋如綾;纔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余遊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
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
草草領略,未及偏賞。
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凑集矣。
本文從杭州武林門西行,遠遠看見保俶塔高高聳立在層巒山崖上,心緒早已飛到西湖之上了。
午時進入昭慶寺,喝完茶,即划著小船進入西湖。
武林門:古杭州的城門。
保叔塔:應作“保俶塔”,在西湖邊的山上。
昭慶:和下文的凈寺都是西湖的寺廟名。
棹:船槳,這裏作動詞,指划船。
娥:美女的黛眉。
酣:盡興,痛快。
東阿王:即三國魏國的曹植,曾封東阿王。
民間傳説曹植年幼時,曾受到哥哥曹丕的皇后甄氏的照料,因此彼此很有感情,後來甄氏早逝,曹植得到了甄氏的一箇枕頭作爲紀念,當天晚上,曹植在洛水的船上在夢中與甄氏重逢,醒後寫了一篇文章作爲紀念,這就是著名的《感甄賦》,後改名爲《洛神賦》。
而甄氏也因此被尊爲洛神。
畢:結束。
突兀:高聳的樣子。
從杭州武林門西行,遠遠看見保俶塔高高聳立在層巒山崖上,心緒早已飛到西湖之上了。
午時進入昭慶寺,喝完茶,即划著小船進入西湖。
(衹見得)四面的山巒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顔面,柔和的春風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紋好像平滑的綢緞,剛一擡頭,已經不由得眼花繚亂,如醉如癡了。
這時想用一箇詞語來描繪(眼前美景),卻終不可得,大約好像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那樣精神迷離恍惚吧。
我遊西湖的經歷從這一次開始,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阿賓曾經住過的僧房。
在歸宿途中,草草領略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
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簣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簣兄弟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了,一同遊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凑到一起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