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 · 第一百零六回 ·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汨沒破堅城
話說宋江分撥人馬,水陸並進,船騎同行。
陸兵分作三隊。
前隊衝鋒破敵驍將一十二員,管領兵馬二萬。
那十二員?
董平,秦明,徐寧,索超,張清,瓊英,孫安,卞祥,馬靈,唐斌,文仲容,崔埜。
後隊彪將一十四員,管領兵馬五萬爲合後。
那十四員?
黃信,孫立,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歐鵬,鄧飛,燕順,馬麟,陳達,楊春,周通,楊林。
中隊宋江、盧俊義,統領將佐九十餘員,軍馬十萬。
殺奔山南軍來。
前隊董平等兵馬,已到隆中山北五里外札寨。
探馬報來說:“王慶聞知我兵到了,特於這隆中山北麓,新添設雄兵三萬,令勇將賀吉、縻貹、郭矸、陳贇統領兵馬,在那裏鎮守。
”董平等聞報,隨即計議。
教孫安、卞祥領兵五千,伏於左;馬靈、唐斌領兵五千,伏於右。
”只聽我軍中炮響,一齊殺出。
”
這裏分撥才定,那邊賊衆已是搖旗擂鼓,吶喊篩鑼,前來搦戰。
兩軍相對,旗鼓相望,南北列成陣勢,各用強弓硬弩,射住陣腳。
賊陣里門旗開處,賊將縻貹出馬當先。
頭頂鋼盔,身穿鐵鎧,弓彎鵲畫,箭插鵰翎,臉橫紫肉,眼睜銅鈴,擔一把長柄開山大斧,坐一匹高頭捲毛黃馬,高叫道:“你每這夥是水窪小寇,何故與宋朝無道昏君出力,來到這裏送死?”宋軍陣裏鼉鼓喧天,急先鋒索超,驟馬出陣,大喝道:“無端造反的強賊,敢出穢言!待俺劈你一百斧!”揮着金蘸斧,拍馬直搶縻貹。
那縻貹也輪斧來迎。
兩軍迭聲吶喊。
二將搶到垓心,兩騎相交,雙斧並舉。
鬥經五十餘合,勝敗未分。
那賊將縻貹果是勇猛。
宋陣裏霹靂火秦明,見索超不能取勝,舞着狼牙棍,驟馬搶出陣來助戰。
賊將陳贇,舞戟來迎。
四將在征塵影裏,殺氣叢中,正鬥到熱鬧處,只聽得一聲炮響,孫安、卞祥領兵從左邊殺來。
賊將賀吉分兵接住廝殺。
馬靈、唐斌領兵從右邊殺來。
賊將郭矸分兵接住廝殺。
宋陣裏瓊英驟馬出陣,暗拈石子,覷定陳贇,只一石子飛來,正打着鼻凹。
陳贇翻身落馬。
秦明趕上,照頂門一棍,連頭帶盔,打個粉碎。
那左邊孫安與賀吉鬥到三十餘合,被孫安揮劍斬於馬下。
右邊唐斌也刺殺了郭矸。
縻貹見衆人失利,架住了索超金蘸斧,撥馬便走。
索超、孫安、馬靈等,驅兵追趕掩殺,賊兵大敗。
衆將追趕縻貹,剛剛轉過山嘴,被賊人暗藏一萬兵馬在山背後叢林裏,賊將耿文、薛贊,領兵搶出林來,與縻貹合兵一處,回身衝殺過來。
縻貹當先。
宋陣裏文仲容要幹功勳,挺槍拍馬來鬥縻貹。
戰鬥到十合之上,被縻貹揮斧將文仲容砍爲兩截。
崔埜見砍了文仲容,十分惱怒,躍馬提刀,直搶縻貹。
二將鬥過六七合,唐斌拍馬來助。
縻貹看見有人來助戰,大喝一聲,只一斧,將崔埜斬於馬下。
搶來接住唐斌廝殺。
這邊張清、瓊英,見折了二將,夫婦兩個,並馬雙出。
張清拈取石子,望縻貹飛來。
那縻貹眼明手快,將斧只一撥,一聲響亮,正打在斧上,火光爆散,將石子撥下地去了。
瓊英見丈夫石子不中,忙取石子飛去。
縻貹見第二個石子飛來,把頭一低,鐺的一聲,正打在銅盔上。
宋陣裏徐寧、董平見二個石子都打不中,徐寧、董平雙馬並出,一齊併力殺來。
縻貹見衆將都來,隔住唐斌的槍,撥馬便走。
唐斌緊緊追趕。
卻被賊將耿文、薛贊雙出接住。
被縻貹那廝跑脫去了。
衆將只殺了耿文、薛贊,殺散賊兵,奪獲馬匹金鼓衣甲甚多。
董平教軍士收拾文仲容、崔埜二人屍首埋葬。
唐斌見折了二人,放聲大哭,親與軍士殯殮二人。
董平等九人,已將兵馬屯紥在隆中山的南麓了。
次日,宋江等兩隊大兵都到,與董平等合兵一處。
宋江見折了二將,十分悽慘。
用禮祭奠畢,與吳用商議攻城之策。
吳用、朱武上雲梯看了城池形勢,下來對宋江道:“這座城堅固,攻打無益。
且揚示攻打之意,再看機會。
”宋江傳令,教一面收拾攻城器械,一面差精細軍卒四面偵探消息。
不說宋江等計議攻城,卻說縻貹那廝只領得二三百騎,逃到山南州城中。
守城主將卻是王慶的舅子段二。
王慶聞宋朝遣宋江等兵馬到來,加封段二爲平東大元帥,特教他到此鎮守城池。
當下縻貹來參見了,訴說宋江等兵勇將猛,折了五將,全軍覆沒,特來懇告元帥,借兵報仇。
原來縻貹等是王慶差出來的,因此說借兵。
段二聽說,大怒道:“你雖不屬我管,你的覆兵折將的罪,我卻殺得你。
”喝叫軍士綁出,斬訖來報。
只見帳下閃出一人來,稟道:“元帥息怒,且留着這個人。
”段二看時,卻是王慶撥來帳前參軍左謀。
段二道:“卻如何饒他?”左謀道:“某聞縻貹十分驍勇,連斬宋軍中二將。
宋江等真個兵強將勇,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段二道:“怎麼叫做智取?”左謀道:“宋江等糧草輜重,都屯積宛州,從那邊運來。
聞宛州兵馬單弱。
元帥當密差的當人役,往均、鞏兩州守城將佐處,約定時日,教他兩路出兵,襲宛州之南。
我這裏再挑選精兵,就着縻將軍統領,教他幹功贖罪,馳往襲宛州之北。
宋江等聞知,恐宛州有失,必退兵去救宛州。
乘其退走,我這裏再出精兵,兩路擊之,宋江可擒也。
”段二本是個村滷漢,那曉得什麼兵機。
今日聽了左謀這段話,便依了他。
連忙差人往均、鞏二州約會去了。
隨即整點軍馬二萬,令縻貹、闕翥、翁飛三將統領,黑夜裏悄地出西門,掩旗息鼓,一齊殺奔宛州去了。
卻說宋江正在營中思算攻城之策,忽見水軍頭領李俊入寨來稟說:“水軍船隻已都到城西北漢江、襄水兩處屯札。
小弟特來聽令。
”宋江留李俊在帳中,略飲幾杯酒。
有偵探軍卒來報,說城中如此如此,將兵馬去襲宛州了。
宋江年罷大驚,急與吳用商議。
吳用道:“陳安撫及花將軍等俱有膽略,宛州不必憂慮。
只就這個機會,一定要破他這座城池。
”便向宋江密語半晌。
宋江大喜,即授密計與李俊及步軍頭領鮑旭等二十員,帶領步兵二千,至夜密隨李俊去了。
不題。
再說賊將縻貹等引兵已到宛州,伏路小軍報人宛州來。
陳安撫教花榮、林沖領兵馬二萬,出城迎敵。
二將領兵,方出得城,又有流星探馬報將來說:“縻貹等約會均州賊人,均州兵馬三萬,已到城北十里外了。
”陳瓘再教呂方、郭盛領兵馬二萬,出北門迎敵去了。
未及一個時辰,又有飛報說道:“鞏州賊人季三思、倪懾等,統領兵馬三萬,殺奔到西門來。
”衆人都相顧錯愕道:“城中只有宣贊、郝思文二將,兵馬雖有一萬,大半是老弱,如何守禦?”當有聖手書生蕭讓道:“安撫大人不必憂慮。
蕭某有一計。
”便疊着兩個指頭,向衆人道:“如此如此,賊兵可破。
”陳瓘以下衆人,都點頭稱善。
陳瓘傳令教宣贊、郝思文挑選強壯軍士五千,伏於西門內。
待賊退兵,方可出擊。
二將領計去了。
陳瓘再教那些老弱軍士,不必守城,都要將旗幡掩倒。
只聽西門城樓上炮響,卻將旗幟一齊舉豎起來。
只許在城內走動,不得出城。
分撥已定,陳安撫教軍士扛擡酒饌,到西門城樓上擺設。
陳瓘、侯蒙、羅戩,隨即上城樓笑談劇飲。
叫軍士大開了城門,等那賊兵到來。
多樣時,那賊將季三思、倪懾領着十餘員偏將,雄糾糾氣昂昂的殺奔到城下來。
望見城門大開,三個官員,一個秀才,於城樓上花堆錦簇,大吹大擂的在那裏吃酒。
四面城垣上,旗幡影兒也不見一個。
季三思疑訝,不敢上前。
倪懾道:“城中必有準備。
我每當速退兵,勿中他詭計。
”季三思急教退軍時,只聽得城樓上一聲炮響,喊聲振天,鼓聲振地,旌旗無數的在城垣內來往。
賊兵聽了主將說話,已是驚疑。
今見城中如此,不戰自亂。
城內宣贊、郝思文領兵殺出城來。
賊兵大敗,棄下金鼓旗幡,兵戈馬匹衣甲無數。
斬首萬餘。
季三思、倪懾都被亂軍所殺。
其餘軍士,四散亂竄逃生。
宣贊、郝思文得勝,收兵回城。
陳安撫等已到帥府去了。
北路花榮、林沖已殺了闕翥、翁飛二將,殺散賊兵。
單單隻走了縻貹。
收兵凱還,方欲進城。
聽說又有兩路賊兵到來。
西路兵已賴蕭讓妙計殺退了。
南路呂方、郭盛尚不知勝敗。
花榮等得了這個消息,傳令教軍士疾馳到南路去。
呂方、郭盛正與賊將鏖戰,林沖、花榮驅兵助戰,殺得賊兵星落雲散,七斷八續,斬獲甚多。
當日三路賊兵,死者三萬餘人,傷者無算。
只見屍橫郊野,血滿田疇。
林沖、花榮、呂方、郭盛,都收兵入城。
與宣贊、郝思文一同來到帥府獻捷。
陳瓘、侯蒙、羅戩俱各大喜,稱讚蕭讓之妙策,花榮等衆將之英雄。
衆將喏喏連聲道:“不敢。
”陳安撫教大排筵席,宴賞將士,犒勞三軍。
標寫蕭讓、林沖等功勞。
緊守城池,不在話下。
再說段二差縻貹等領兵出城後,次夜,段二在城樓上眺望宋軍。
此時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氣。
那輪幾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晝一般。
段二看見宋軍中旗幡亂動,徐徐的向北退去。
段二對左謀道:“想是宋江知道宛州危急,因此退兵。
”左謀道:“一定是了。
可急點鐵騎出城掩擊。
”段二教錢儐、錢儀二將,整點兵馬二萬,出城追擊宋兵。
二將遵令去了。
段二向西望時,只見城外襄水,一派月色,水光潺潺溶溶,相映上下。
那宋軍的三五百隻糧船,也漸漸望北撐去。
那段二平日擄掠慣了。
今夜看見許多糧船,又沒有什麼水軍在上。
每船隻有六七個水手,在那裏撐駕。
便叫放開西城水門,令水軍總管諸能,統駕五百隻戰船,放出城來,搶劫糧船。
宋軍船上望見,連忙將船泊攏岸來。
那船上水手,都跳上岸去。
那邊諸能撐駕戰船上前。
只聽得宋軍船幫裏一棒鑼聲響,放出百十隻小漁艇來,每船上二人划槳,三四人執着團牌標槍,朴刀短兵,飛也似殺將來。
諸能叫水軍把火炮火箭打射將來。
那漁艇上人抵敵不住,發聲喊,都跳下水裏去了。
賊兵得勝,奪了糧船。
諸能叫水手撐駕進城。
剛放得一隻進城,城內傳出將令來,須逐只搜看,方教撐進城來。
諸能教軍士先將那撐進來的那隻船搜看。
十數個軍士一齊上船來揭那艎板,卻似一塊木板做就的,莫想揭動分毫。
諸能大驚道:“必中了奸計。
”忙教將斧鑿撬打開來看。
“那些城外的船,且莫撐進來。
”說還未畢,只見城外後面三四隻糧船,無人撐駕,卻似順着潮水的,又似使透順風的,自蕩進來。
諸能情知中計,急要上岸時,水底下鑽出十數個人來,都是口銜着一把蓼葉刀,正是李俊、二張、三阮、二童這八個英雄。
賊兵急待要用兵器來搠時,那李俊一聲胡哨,那四五隻糧船內暗藏的步軍頭領,從板下拔去梢子,推開艎板,大喊一聲,各執短兵搶出來。
卻是鮑旭、項充、李俊、李逵、魯智深、武松、楊雄、石秀、解珍、解寶、龔旺、丁得孫、鄒淵、鄒潤、王定六、白勝、段景住、時遷、石勇、凌振等二十個頭領,並千餘步兵,一齊發作,奔搶上岸,砍殺賊人。
賊兵不能攔當,亂竄奔逃。
諸能被童威殺死。
城裏城外,戰船上水軍,被李俊等殺死大半,河水通紅。
李俊等奪了水門。
當下鮑旭等那夥大蟲,護衛凌振,施放轟天子母號炮,分頭去放火殺人。
城中一時鼎沸起來。
呼兄喚弟,覓子尋爺,號哭振天。
段二聞變,急引兵來策應。
正撞着武松、劉唐、楊雄、石秀、王定六這一夥。
段二被王定六向腿上一朴刀搠翻,活捉住了。
魯智深、李逵等十餘個頭領,搶至北門,殺散守門將士,開城門,放吊橋。
那時宋江兵馬,聽得城中轟天子母炮響,勒轉兵馬殺來。
正撞着錢儐、錢儀兵馬,混殺一場。
錢儐被卞祥殺死,錢儀被馬靈打翻,被人馬踏爲肉泥。
二萬鐵騎,殺死大半,孫安、卞祥、馬靈等領兵在前,長驅直入,進了北門。
衆將殺散賊兵,奪了城池。
請宋先鋒大兵入城。
此時已是五更時分。
宋江傳令,先教軍士救滅火焰,不許殺害百姓。
天明,出榜安民。
衆將都將首級前來獻功。
王定六將段二綁縛解來。
宋江差軍士押解到陳安撫處發落。
左謀被亂兵所殺。
其餘偏牙將士,殺死的甚多。
降服軍士萬餘。
宋江令殺牛宰馬,賞勞三軍將士。
標寫李俊等諸將功次。
差馬靈往陳安撫處報捷,並探問賊兵消息。
馬靈遵令去了。
兩三個時辰,便來回覆道:“陳安撫聞報,十分歡喜。
隨即寫表差人齎奏朝廷去了。
”馬靈又說蕭讓卻敵一事。
宋江驚道:“倘被賊人識破,奈何!終是秀才見識。
”宋江發本處倉廩中米粟,賑濟被兵火的百姓。
料理諸項軍務已畢,宋江正與吳用計議攻打荊南郡之策,忽報陳安撫處奉樞密院札文,轉行文來說:“西京賊寇縱橫,標掠東京屬縣。
着宋江等先蕩平西京,然後攻剿王慶巢穴。
”陳安撫另有私書,說樞密院可笑處。
宋江、吳用備悉來意。
隨即計議分兵,一面攻打荊南,一面去打西京。
當有副先鋒盧俊義及河北降將,俱願領兵到西京攻取城池。
宋江大喜,撥將佐二十四員,軍馬五萬,與盧俊義統領前去。
那二十四員將佐:
副先鋒盧俊義,
副軍師朱武,
楊志,徐寧,索超,孫立,單廷珪,魏定國,陳達,楊春,燕青,解珍,解寶,鄒淵,鄒潤,薛永,李忠,穆春,施恩。
河北降將:
喬道清,馬靈,孫安,卞祥,山士奇,唐斌。
盧俊義即日辭別了宋先鋒,統領將佐軍馬,望西京進徵去了。
宋江令史進、穆弘、歐鵬、鄧飛,統領兵馬二萬,鎮守山南城池。
宋江對史進等說道:“倘有賊兵至,只宜堅守城池。
”宋江統領衆多將佐,兵馬八萬,望荊南殺奔前來。
但見那槍刀流水急,人馬撮風行。
正是:旌旗紅展一天霞,刀劍白鋪千里雪。
畢竟荊南又是如何攻打?且聽下回分解。
此一回內,折河北降將二員:
文仲容,崔埜。
陸兵分作三隊。
前隊衝鋒破敵驍將一十二員,管領兵馬二萬。
那十二員?
董平,秦明,徐寧,索超,張清,瓊英,孫安,卞祥,馬靈,唐斌,文仲容,崔埜。
後隊彪將一十四員,管領兵馬五萬爲合後。
那十四員?
黃信,孫立,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歐鵬,鄧飛,燕順,馬麟,陳達,楊春,周通,楊林。
中隊宋江、盧俊義,統領將佐九十餘員,軍馬十萬。
殺奔山南軍來。
前隊董平等兵馬,已到隆中山北五里外札寨。
探馬報來說:“王慶聞知我兵到了,特於這隆中山北麓,新添設雄兵三萬,令勇將賀吉、縻貹、郭矸、陳贇統領兵馬,在那裏鎮守。
”董平等聞報,隨即計議。
教孫安、卞祥領兵五千,伏於左;馬靈、唐斌領兵五千,伏於右。
”只聽我軍中炮響,一齊殺出。
”
這裏分撥才定,那邊賊衆已是搖旗擂鼓,吶喊篩鑼,前來搦戰。
兩軍相對,旗鼓相望,南北列成陣勢,各用強弓硬弩,射住陣腳。
賊陣里門旗開處,賊將縻貹出馬當先。
頭頂鋼盔,身穿鐵鎧,弓彎鵲畫,箭插鵰翎,臉橫紫肉,眼睜銅鈴,擔一把長柄開山大斧,坐一匹高頭捲毛黃馬,高叫道:“你每這夥是水窪小寇,何故與宋朝無道昏君出力,來到這裏送死?”宋軍陣裏鼉鼓喧天,急先鋒索超,驟馬出陣,大喝道:“無端造反的強賊,敢出穢言!待俺劈你一百斧!”揮着金蘸斧,拍馬直搶縻貹。
那縻貹也輪斧來迎。
兩軍迭聲吶喊。
二將搶到垓心,兩騎相交,雙斧並舉。
鬥經五十餘合,勝敗未分。
那賊將縻貹果是勇猛。
宋陣裏霹靂火秦明,見索超不能取勝,舞着狼牙棍,驟馬搶出陣來助戰。
賊將陳贇,舞戟來迎。
四將在征塵影裏,殺氣叢中,正鬥到熱鬧處,只聽得一聲炮響,孫安、卞祥領兵從左邊殺來。
賊將賀吉分兵接住廝殺。
馬靈、唐斌領兵從右邊殺來。
賊將郭矸分兵接住廝殺。
宋陣裏瓊英驟馬出陣,暗拈石子,覷定陳贇,只一石子飛來,正打着鼻凹。
陳贇翻身落馬。
秦明趕上,照頂門一棍,連頭帶盔,打個粉碎。
那左邊孫安與賀吉鬥到三十餘合,被孫安揮劍斬於馬下。
右邊唐斌也刺殺了郭矸。
縻貹見衆人失利,架住了索超金蘸斧,撥馬便走。
索超、孫安、馬靈等,驅兵追趕掩殺,賊兵大敗。
衆將追趕縻貹,剛剛轉過山嘴,被賊人暗藏一萬兵馬在山背後叢林裏,賊將耿文、薛贊,領兵搶出林來,與縻貹合兵一處,回身衝殺過來。
縻貹當先。
宋陣裏文仲容要幹功勳,挺槍拍馬來鬥縻貹。
戰鬥到十合之上,被縻貹揮斧將文仲容砍爲兩截。
崔埜見砍了文仲容,十分惱怒,躍馬提刀,直搶縻貹。
二將鬥過六七合,唐斌拍馬來助。
縻貹看見有人來助戰,大喝一聲,只一斧,將崔埜斬於馬下。
搶來接住唐斌廝殺。
這邊張清、瓊英,見折了二將,夫婦兩個,並馬雙出。
張清拈取石子,望縻貹飛來。
那縻貹眼明手快,將斧只一撥,一聲響亮,正打在斧上,火光爆散,將石子撥下地去了。
瓊英見丈夫石子不中,忙取石子飛去。
縻貹見第二個石子飛來,把頭一低,鐺的一聲,正打在銅盔上。
宋陣裏徐寧、董平見二個石子都打不中,徐寧、董平雙馬並出,一齊併力殺來。
縻貹見衆將都來,隔住唐斌的槍,撥馬便走。
唐斌緊緊追趕。
卻被賊將耿文、薛贊雙出接住。
被縻貹那廝跑脫去了。
衆將只殺了耿文、薛贊,殺散賊兵,奪獲馬匹金鼓衣甲甚多。
董平教軍士收拾文仲容、崔埜二人屍首埋葬。
唐斌見折了二人,放聲大哭,親與軍士殯殮二人。
董平等九人,已將兵馬屯紥在隆中山的南麓了。
次日,宋江等兩隊大兵都到,與董平等合兵一處。
宋江見折了二將,十分悽慘。
用禮祭奠畢,與吳用商議攻城之策。
吳用、朱武上雲梯看了城池形勢,下來對宋江道:“這座城堅固,攻打無益。
且揚示攻打之意,再看機會。
”宋江傳令,教一面收拾攻城器械,一面差精細軍卒四面偵探消息。
不說宋江等計議攻城,卻說縻貹那廝只領得二三百騎,逃到山南州城中。
守城主將卻是王慶的舅子段二。
王慶聞宋朝遣宋江等兵馬到來,加封段二爲平東大元帥,特教他到此鎮守城池。
當下縻貹來參見了,訴說宋江等兵勇將猛,折了五將,全軍覆沒,特來懇告元帥,借兵報仇。
原來縻貹等是王慶差出來的,因此說借兵。
段二聽說,大怒道:“你雖不屬我管,你的覆兵折將的罪,我卻殺得你。
”喝叫軍士綁出,斬訖來報。
只見帳下閃出一人來,稟道:“元帥息怒,且留着這個人。
”段二看時,卻是王慶撥來帳前參軍左謀。
段二道:“卻如何饒他?”左謀道:“某聞縻貹十分驍勇,連斬宋軍中二將。
宋江等真個兵強將勇,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段二道:“怎麼叫做智取?”左謀道:“宋江等糧草輜重,都屯積宛州,從那邊運來。
聞宛州兵馬單弱。
元帥當密差的當人役,往均、鞏兩州守城將佐處,約定時日,教他兩路出兵,襲宛州之南。
我這裏再挑選精兵,就着縻將軍統領,教他幹功贖罪,馳往襲宛州之北。
宋江等聞知,恐宛州有失,必退兵去救宛州。
乘其退走,我這裏再出精兵,兩路擊之,宋江可擒也。
”段二本是個村滷漢,那曉得什麼兵機。
今日聽了左謀這段話,便依了他。
連忙差人往均、鞏二州約會去了。
隨即整點軍馬二萬,令縻貹、闕翥、翁飛三將統領,黑夜裏悄地出西門,掩旗息鼓,一齊殺奔宛州去了。
卻說宋江正在營中思算攻城之策,忽見水軍頭領李俊入寨來稟說:“水軍船隻已都到城西北漢江、襄水兩處屯札。
小弟特來聽令。
”宋江留李俊在帳中,略飲幾杯酒。
有偵探軍卒來報,說城中如此如此,將兵馬去襲宛州了。
宋江年罷大驚,急與吳用商議。
吳用道:“陳安撫及花將軍等俱有膽略,宛州不必憂慮。
只就這個機會,一定要破他這座城池。
”便向宋江密語半晌。
宋江大喜,即授密計與李俊及步軍頭領鮑旭等二十員,帶領步兵二千,至夜密隨李俊去了。
不題。
再說賊將縻貹等引兵已到宛州,伏路小軍報人宛州來。
陳安撫教花榮、林沖領兵馬二萬,出城迎敵。
二將領兵,方出得城,又有流星探馬報將來說:“縻貹等約會均州賊人,均州兵馬三萬,已到城北十里外了。
”陳瓘再教呂方、郭盛領兵馬二萬,出北門迎敵去了。
未及一個時辰,又有飛報說道:“鞏州賊人季三思、倪懾等,統領兵馬三萬,殺奔到西門來。
”衆人都相顧錯愕道:“城中只有宣贊、郝思文二將,兵馬雖有一萬,大半是老弱,如何守禦?”當有聖手書生蕭讓道:“安撫大人不必憂慮。
蕭某有一計。
”便疊着兩個指頭,向衆人道:“如此如此,賊兵可破。
”陳瓘以下衆人,都點頭稱善。
陳瓘傳令教宣贊、郝思文挑選強壯軍士五千,伏於西門內。
待賊退兵,方可出擊。
二將領計去了。
陳瓘再教那些老弱軍士,不必守城,都要將旗幡掩倒。
只聽西門城樓上炮響,卻將旗幟一齊舉豎起來。
只許在城內走動,不得出城。
分撥已定,陳安撫教軍士扛擡酒饌,到西門城樓上擺設。
陳瓘、侯蒙、羅戩,隨即上城樓笑談劇飲。
叫軍士大開了城門,等那賊兵到來。
多樣時,那賊將季三思、倪懾領着十餘員偏將,雄糾糾氣昂昂的殺奔到城下來。
望見城門大開,三個官員,一個秀才,於城樓上花堆錦簇,大吹大擂的在那裏吃酒。
四面城垣上,旗幡影兒也不見一個。
季三思疑訝,不敢上前。
倪懾道:“城中必有準備。
我每當速退兵,勿中他詭計。
”季三思急教退軍時,只聽得城樓上一聲炮響,喊聲振天,鼓聲振地,旌旗無數的在城垣內來往。
賊兵聽了主將說話,已是驚疑。
今見城中如此,不戰自亂。
城內宣贊、郝思文領兵殺出城來。
賊兵大敗,棄下金鼓旗幡,兵戈馬匹衣甲無數。
斬首萬餘。
季三思、倪懾都被亂軍所殺。
其餘軍士,四散亂竄逃生。
宣贊、郝思文得勝,收兵回城。
陳安撫等已到帥府去了。
北路花榮、林沖已殺了闕翥、翁飛二將,殺散賊兵。
單單隻走了縻貹。
收兵凱還,方欲進城。
聽說又有兩路賊兵到來。
西路兵已賴蕭讓妙計殺退了。
南路呂方、郭盛尚不知勝敗。
花榮等得了這個消息,傳令教軍士疾馳到南路去。
呂方、郭盛正與賊將鏖戰,林沖、花榮驅兵助戰,殺得賊兵星落雲散,七斷八續,斬獲甚多。
當日三路賊兵,死者三萬餘人,傷者無算。
只見屍橫郊野,血滿田疇。
林沖、花榮、呂方、郭盛,都收兵入城。
與宣贊、郝思文一同來到帥府獻捷。
陳瓘、侯蒙、羅戩俱各大喜,稱讚蕭讓之妙策,花榮等衆將之英雄。
衆將喏喏連聲道:“不敢。
”陳安撫教大排筵席,宴賞將士,犒勞三軍。
標寫蕭讓、林沖等功勞。
緊守城池,不在話下。
再說段二差縻貹等領兵出城後,次夜,段二在城樓上眺望宋軍。
此時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氣。
那輪幾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晝一般。
段二看見宋軍中旗幡亂動,徐徐的向北退去。
段二對左謀道:“想是宋江知道宛州危急,因此退兵。
”左謀道:“一定是了。
可急點鐵騎出城掩擊。
”段二教錢儐、錢儀二將,整點兵馬二萬,出城追擊宋兵。
二將遵令去了。
段二向西望時,只見城外襄水,一派月色,水光潺潺溶溶,相映上下。
那宋軍的三五百隻糧船,也漸漸望北撐去。
那段二平日擄掠慣了。
今夜看見許多糧船,又沒有什麼水軍在上。
每船隻有六七個水手,在那裏撐駕。
便叫放開西城水門,令水軍總管諸能,統駕五百隻戰船,放出城來,搶劫糧船。
宋軍船上望見,連忙將船泊攏岸來。
那船上水手,都跳上岸去。
那邊諸能撐駕戰船上前。
只聽得宋軍船幫裏一棒鑼聲響,放出百十隻小漁艇來,每船上二人划槳,三四人執着團牌標槍,朴刀短兵,飛也似殺將來。
諸能叫水軍把火炮火箭打射將來。
那漁艇上人抵敵不住,發聲喊,都跳下水裏去了。
賊兵得勝,奪了糧船。
諸能叫水手撐駕進城。
剛放得一隻進城,城內傳出將令來,須逐只搜看,方教撐進城來。
諸能教軍士先將那撐進來的那隻船搜看。
十數個軍士一齊上船來揭那艎板,卻似一塊木板做就的,莫想揭動分毫。
諸能大驚道:“必中了奸計。
”忙教將斧鑿撬打開來看。
“那些城外的船,且莫撐進來。
”說還未畢,只見城外後面三四隻糧船,無人撐駕,卻似順着潮水的,又似使透順風的,自蕩進來。
諸能情知中計,急要上岸時,水底下鑽出十數個人來,都是口銜着一把蓼葉刀,正是李俊、二張、三阮、二童這八個英雄。
賊兵急待要用兵器來搠時,那李俊一聲胡哨,那四五隻糧船內暗藏的步軍頭領,從板下拔去梢子,推開艎板,大喊一聲,各執短兵搶出來。
卻是鮑旭、項充、李俊、李逵、魯智深、武松、楊雄、石秀、解珍、解寶、龔旺、丁得孫、鄒淵、鄒潤、王定六、白勝、段景住、時遷、石勇、凌振等二十個頭領,並千餘步兵,一齊發作,奔搶上岸,砍殺賊人。
賊兵不能攔當,亂竄奔逃。
諸能被童威殺死。
城裏城外,戰船上水軍,被李俊等殺死大半,河水通紅。
李俊等奪了水門。
當下鮑旭等那夥大蟲,護衛凌振,施放轟天子母號炮,分頭去放火殺人。
城中一時鼎沸起來。
呼兄喚弟,覓子尋爺,號哭振天。
段二聞變,急引兵來策應。
正撞着武松、劉唐、楊雄、石秀、王定六這一夥。
段二被王定六向腿上一朴刀搠翻,活捉住了。
魯智深、李逵等十餘個頭領,搶至北門,殺散守門將士,開城門,放吊橋。
那時宋江兵馬,聽得城中轟天子母炮響,勒轉兵馬殺來。
正撞着錢儐、錢儀兵馬,混殺一場。
錢儐被卞祥殺死,錢儀被馬靈打翻,被人馬踏爲肉泥。
二萬鐵騎,殺死大半,孫安、卞祥、馬靈等領兵在前,長驅直入,進了北門。
衆將殺散賊兵,奪了城池。
請宋先鋒大兵入城。
此時已是五更時分。
宋江傳令,先教軍士救滅火焰,不許殺害百姓。
天明,出榜安民。
衆將都將首級前來獻功。
王定六將段二綁縛解來。
宋江差軍士押解到陳安撫處發落。
左謀被亂兵所殺。
其餘偏牙將士,殺死的甚多。
降服軍士萬餘。
宋江令殺牛宰馬,賞勞三軍將士。
標寫李俊等諸將功次。
差馬靈往陳安撫處報捷,並探問賊兵消息。
馬靈遵令去了。
兩三個時辰,便來回覆道:“陳安撫聞報,十分歡喜。
隨即寫表差人齎奏朝廷去了。
”馬靈又說蕭讓卻敵一事。
宋江驚道:“倘被賊人識破,奈何!終是秀才見識。
”宋江發本處倉廩中米粟,賑濟被兵火的百姓。
料理諸項軍務已畢,宋江正與吳用計議攻打荊南郡之策,忽報陳安撫處奉樞密院札文,轉行文來說:“西京賊寇縱橫,標掠東京屬縣。
着宋江等先蕩平西京,然後攻剿王慶巢穴。
”陳安撫另有私書,說樞密院可笑處。
宋江、吳用備悉來意。
隨即計議分兵,一面攻打荊南,一面去打西京。
當有副先鋒盧俊義及河北降將,俱願領兵到西京攻取城池。
宋江大喜,撥將佐二十四員,軍馬五萬,與盧俊義統領前去。
那二十四員將佐:
副先鋒盧俊義,
副軍師朱武,
楊志,徐寧,索超,孫立,單廷珪,魏定國,陳達,楊春,燕青,解珍,解寶,鄒淵,鄒潤,薛永,李忠,穆春,施恩。
河北降將:
喬道清,馬靈,孫安,卞祥,山士奇,唐斌。
盧俊義即日辭別了宋先鋒,統領將佐軍馬,望西京進徵去了。
宋江令史進、穆弘、歐鵬、鄧飛,統領兵馬二萬,鎮守山南城池。
宋江對史進等說道:“倘有賊兵至,只宜堅守城池。
”宋江統領衆多將佐,兵馬八萬,望荊南殺奔前來。
但見那槍刀流水急,人馬撮風行。
正是:旌旗紅展一天霞,刀劍白鋪千里雪。
畢竟荊南又是如何攻打?且聽下回分解。
此一回內,折河北降將二員:
文仲容,崔埜。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