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贊序
《離騷》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初事懷王,甚見信任。
同列上官大夫妒害其寵,讒之王,王怒而疏屈原。
屈原以忠信見疑,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離,猶遭也。
騷,憂也。
明己遭憂作辭也。
是時周室已滅,七國並爭。
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羣小,國將危亡,忠誠之情,懷不能已,故作《離騷》。
上陳堯、舜、禹、湯、文王之法,下言羿、澆、桀、紂之失,以風。
懷王終不覺寤,信反閒之說,西朝於秦。
秦人拘之,客死不還。
至於襄王,複用讒言,逐屈原。
在野又作《九章》賦以風諫,卒不見納。
不忍濁世,自投汨羅。
原死之後,秦果滅楚。
其辭爲衆賢所悼悲,故傳於後。
暂无
暂无
《離騷》,這是屈原所創作的。
屈原最初侍奉楚懷王時,非常被楚王信任。
(與屈原)位次相同的上官大夫靳尚很嫉妒屈原受寵,向楚王進讒言,楚王非常生氣並疏遠屈原。
屈原因為忠信受到懷疑,憂愁孤獨地作了《離騷》。
即「離」是遭受。
「騷」是憂患。
是屈原抒寫自己遭受憂患的詩篇。
當時周王朝已經滅亡,七國爭霸。
屈原因為國君不明智、任用小人、楚國即將滅亡而悲痛。
他的忠誠之感,不能控制,所以作了《離騷》。
好的方面寫了堯、舜、禹、商湯、周文王的治世之道,壞的一面寫了羿、澆、桀、紂的昏庸,來諷諫懷王,懷王最終還是不醒悟,聽信誤導。
向位於西邊的秦國朝貢,被秦國人拘禁,客死於秦國,又到了襄王時期,襄王還聽信讒言,逐放了屈原在荒野又作了九章賦來諷諫,最終還是不納諫。
(屈原)不能忍受這污濁的世界,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後,秦國果然滅了楚國。
他的辭賦被古代聖賢所悼悲,所以流傳後世。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