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六節
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
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
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爲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
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暂无
羊棗:果名。
初生色黃,熟則黑,似羊屎。
膾炙:即膾和炙,都是佳餚。
肉細切曰膾,烹炒曰炙。
諱:指對君主或尊長輩的名字避開而不直稱。
曾皙喜歡吃羊棗,曾子因此便不忍心吃羊棗。
公孫丑問道:“炒肉和羊棗比,哪個更好吃?”
孟子說:“炒肉好吃呀!”
公孫丑說:“既然這樣,那麼曾子爲什麼吃炒肉而不吃羊棗?”
孟子回答說:“炒肉是人們的共同愛好,吃羊棗卻是曾皙的獨特喜好。
就像避諱,只避名,不避姓,因爲姓是大家所共有的,名卻是一個人所獨有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