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 孝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
暂无
暂无
孔子說∶“從前聖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對極卑微的小國的臣屬也不遺棄,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了。
所以會得到各諸侯國臣民的歡心,使他們奉祀先王。
治理一個封國的諸侯,即便是對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喪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況對他屬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會得到老百姓的歡心,使他們幫助諸侯祭祀祖先。
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對於臣僕婢妾也不失禮,更何況對其妻子、兒女了,所以會得到衆人的歡心,便他們樂意奉事其父母親。
只有這樣,纔會讓父母雙親在世時安樂、祥和地生活,死後成爲鬼神享受到後代的祭祖。
因此也就能夠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災害不發生,人爲的禍亂不會出現。
所以聖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會像上面所說的那樣。
《詩經·大雅·仰之》篇中說∶‘天子有偉大的德行,四方的國家都會歸順他。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