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羅浮
只有濛濛意,人家與釣磯。
寺門鍾乍起,樵客徑猶非。
四百層泉落,三千丈翠飛。
與誰參畫理?半面盡斜暉。
寺門鍾乍起,樵客徑猶非。
四百層泉落,三千丈翠飛。
與誰參畫理?半面盡斜暉。
《望羅浮》表達的是作者面對這樣的美景,卻沒有可以傾訴和共同參悟的同伴,只能伴着斜陽獨自欣賞。
另外還有一點兒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
不過不是將明月直接擬人化那麼明顯。
另外還有一點兒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
不過不是將明月直接擬人化那麼明顯。
釣磯:釣魚臺。
羅浮山有大小峯巒四百多座。
這裏用“四百”,是稱峯峯有飛泉。
半面:山的西面。
羅浮山有大小峯巒四百多座。
這裏用“四百”,是稱峯峯有飛泉。
半面:山的西面。
遙望輕霧籠罩的羅浮山,朦朦朧朧,隱約可見山腳的幾處人家和釣魚臺。
凝神之際,寺院鐘聲突然敲響,打柴人經常穿行的山路在視線中也似有還無了。
再看羅浮大大小小的四百多座山峯上的清泉,傾瀉而下千丈之高,激起的水花似翠玉飛濺。
可是,我跟誰去參悟這如畫美景中的奧祕呢?那西山已經全被晚霞覆蓋了。
凝神之際,寺院鐘聲突然敲響,打柴人經常穿行的山路在視線中也似有還無了。
再看羅浮大大小小的四百多座山峯上的清泉,傾瀉而下千丈之高,激起的水花似翠玉飛濺。
可是,我跟誰去參悟這如畫美景中的奧祕呢?那西山已經全被晚霞覆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