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字摩诘,太原人。
九岁知属辞,撰写诗文。
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
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
”维如其言。
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
”因出诗卷。
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
不及,为所禽,服药称喑病。
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
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诗闻行在所。
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
仕至尚书右丞。
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
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
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对曲果然。
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
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
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
后表请舍宅以为寺。
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审言,字必简,京兆人,预之远裔。
咸亨元年宋守节榜进士,为隰城尉。
恃高才,傲世见疾。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
"人惊问何故,曰:"彼见吾判,当羞死耳。
"又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其矜诞类此。
坐事贬吉州司户。
乃武后召还,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舞蹈谢。
后令赋《欢喜诗》,称旨,授著作郎,为修文馆直学士。
卒。
初,审言病,宋之问、武平一往省候,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
今且死,但恨不见替人也。
"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
有集十卷,今不存,但传诗四十余篇而已。
信明,青州人。
少英敏,及长,强记,美文章。
高孝基语人曰:"崔生才冠一时,但恨位不到耳。
"
隋大业中,为尧城令。
窦建德僭号,信明弟仕贼,劝信明降节,当得美官。
不肯从,遂逾城去,隐太行山中。
唐贞观六年,诏即家拜兴势丞,迁秦川令,卒。
信明恃才蹇亢,尝自矜其文。
时有扬州录事参军荥阳郑世翼,亦骜倨忤物,遇信明于江中,谓曰:"闻君有'枫落呈江冷'之句,仍愿见其余。
"信明欣然多出旧制。
郑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卷于水中,引舟而去。
今其诗传者数篇而已。
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
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穷坟典,耽爱黄、老、《易》象。
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
武后召见,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炜晔。
"累迁拾遗。
圣历初,解官归。
会父丧,庐冢次。
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
子昂自筮封,惊曰:"天命不佑,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
与游英俊,多秉钧衡。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由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
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
柳公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
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信哉,子昂之谓欤!
逖,博州人。
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
开元二年,举手笔俊拔、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及文藻宏丽等科,第一人及第。
玄宗引见,擢左拾遗,集贤殿修撰。
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
与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皆同时,称海内名士。
仕终刑部侍郎。
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
集二十卷,今传。
百药,字重规,定州人。
幼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
七岁能文。
袭父德林爵。
会高祖招杜伏威,百药劝朝京师,中道而悔,怒,饮以石灰酒,因大利几死,既而宿病皆愈。
贞观中,拜中书舍人,迁太子庶子。
尝侍帝,同赋《帝京篇》,手诏褒美,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
百药才行,天下推服。
好奖荐后进。
翰藻沉郁,诗尤所长。
有集传世。
说,字道济,洛阳人。
垂拱四年,举学综古今科,中第三等,考策日封进,授太子校书。
令曰:"张说文思清新,艺能优洽。
金门对策,已居高科之首;银榜效官,宜申一命之秩。
"后累迁凤阁舍人。
睿宗时,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开元十八年,终左丞相、燕国公。
说敦气节,重然诺。
为文精壮,长于碑志。
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
诗法特妙,晚谪岳阳,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
今有集三十卷,行于世。
子均,开元四年进士,亦以诗鸣。
昂,开元二年王丘下状元及第。
天宝间仕为礼部侍郎,知贡举,奖拔寒素甚多。
工诗,有《戚夫人楚舞歌》一篇,播传人口,真佳作也。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弟也。
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
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
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
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
"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
"特判日给一斗。
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着《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着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
李淳风见之曰:"君酒家南、董也。
"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
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拨祸机,糠核轩冕,挂冠引退,往往见之。
跃身炎冷之途,标华黄、绮之列。
虽或累聘丘园,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
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
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耻不为尧、舜民,学者之所同志;致君于三、五,懦夫尚知勇为。
今则舍声利而向山栖,鹿冠舄几,使于锦绣之服;柴车茅舍,安于丹雘之厦;藜羹不糁,甘于五鼎之味;素琴浊酒,和于醇饴之奉;樵青山,渔白水,足于佩金鱼而纡紫绶也。
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
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第未知死何如生。
"此达人之言也。
《易》曰:"遯之时义大矣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