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南山在其东南。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
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在羽民东。
其为小人颊赤肩。
尽十六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一曰在毕方东。
或曰讙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
生火出其口中。
一曰在讙朱东。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一曰其为树若彗。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一曰三毛国。
臷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一曰在臷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
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一曰在穿匈国东。
歧舌国在其东。
一曰在不死民东。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
在昆仑虚东。
羿持弓矢,凿齿持盾。
一曰戈。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一曰周饶国在三首东。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
一曰汤山。
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上多杻木。
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
黄华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懵。
有兽焉,其状如囗鼠而文题,其名曰㔮,食之已瘿。
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囗,多杤木,是木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拣,服之不忘。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
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又东十五里,曰涹山,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
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褚,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
其中有谷,曰枭谷,其中多铁。
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
其中多赤铜。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囗草。
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
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
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囗水,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楮。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
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镫之山,多赤铜。
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莨之已风。
凡薄山之首,白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
历儿、冢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
其余十三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
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
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
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
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
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蚔,食之不眯。
又西百二十里,曰荔山。
荔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
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
其中多滑鱼。
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灌疏,可以辟火。
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余?,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
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同习>々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兽多橐驼,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
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
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
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鴳,其鸣自呼。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虒,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
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又北八百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咤,行则衔其尾。
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栎水出焉,在而南流注于杠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
有水曰寒署之水。
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
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有大泽之长山。
有白氏之国。
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
有人方耕,名曰叔均。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
稷之曰台玺,生叔均。
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有赤国妻氏。
有双山。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有北狄之国。
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有芒山。
有桂山。
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有虫状如菟,胸以后者裸不见,青如猨状。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
有沃之国,沃民是处。
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
凡其所欲其味尽存。
爰有甘华、璇瑰、甘柤、瑶碧、白木、白柳、视肉、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
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曰少鵹,一名曰青鸟。
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有女子之国。
有桃山。
有虻山。
有桂山。
有于土山。
有丈夫之国。
有弇州之国,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
爰有百乐歌舞之凤。
有轩辕之国。
江山之南栖为吉。
不寿者乃八百岁。
西海郩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
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
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行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
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氾叶。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
爰有黄金、璿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
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黄帝妻嫘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有死之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
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此草也,冬夏不死。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有禺中之国。
有列襄之国。
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蠕蛇,木食。
有盐长之国。
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大皞爰过,黄帝所为。
有窫窳,龙首,是食人。
有青兽,人面,名是曰猩猩。
西南有巴国。
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
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又有朱卷之国。
有黑蛇,青首,食象。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之。
有嬴民,鸟足,有封豕。
有人曰苗民。
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又有青兽如菟,名曰菌狗,有桂山。
有翠鸟。
有孔鸟。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
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
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
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
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各曰相顾之尸。
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北海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谋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
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
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摩者,揣之术也。
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
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
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静也。
正者,宜也。
喜者,悦也。
怒者,动也。
名者,发也。
行者,成也。
廉者,洁也。
信者,期也。
利者,求也。
卑者,谄也。
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
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誓犹是也。
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故曰:独行之道。
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䟣踢。
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有阿山者。
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荣山、荣水出焉。
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
帝药,八斋。
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
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
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
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
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又有贾山,汔水出焉。
又有言山。
又有登备之山。
有恝恝之山。
又有蒲山,澧水出焉。
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
有尾山。
有翠山。
有盈民之国,于姓,黍食。
又有人方食木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
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襄山。
又有重阴之山。
有人食兽,曰季厘。
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
有缗渊。
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
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有臷民之国。
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
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百谷所聚。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
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
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㱙涂之山,青水穷焉。
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
禹攻云雨。
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
有鼬姓之国。
有苕山。
又有宗山。
又有姓山,又有壑山。
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
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
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
大荒之中,有人名曰欢头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
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其用或积财货、琦玮、珠玉、白璧、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墟。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可钳而纵,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