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季友,河南人。
暗诵书万卷,论必引经。
家贫卖屐,好事者多携酒就之。
其妻柳氏,疾季友穷丑,遣去。
来客酆城,洪州刺史李公,一见倾敬,即引佐幕府。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
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
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
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
"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有集,传于世。
谓,字正言,河内人也。
少读书嵩山,清才拔萃,泛览流观,不屈于权势。
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
二十四受辟,从戎营、朔十载,亭障间稍立功勋。
以将军得罪,流滞蓟门。
有以非辜雪之者,累官为礼部侍郎。
无几何,出为潭州刺史。
性嗜酒简淡,乐意湖山。
工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
今有集传于世。
应物,京兆人也。
尚侠,初以三卫郎事玄宗。
及崩,始悔,折节读书。
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
天宝时,扈从游幸。
永泰中,任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
大历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归,寓善福寺精舍。
建中二年,由前资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居倾之,改江州刺史。
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或媢其进,媒孽之。
贞元初,又出为苏州刺史。
大和中,以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
罢居永定,斋心屏除人事。
初,公豪纵不羁,晚岁逢杨开府,赠诗言事曰:"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猪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唯有故人知。
"足见古人真率之妙也。
论云:"诗律自沉、宋之下,日益靡嫚,锼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韵婉谐,属对藻密,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
独应物驰骤建安以还,各有风韵,自成一家之体,清深雅丽,虽诗人之盛,亦罕其伦,甚为时论所右。
而风情不能自已,如赠米嘉荣、杜韦娘等作,皆杯酒之间,见少年故态,无足怪矣。

有集十卷,今传于世。
元衡,字伯苍,河南人。
建中四年薛展榜进士。
元和三年,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剑南节度使。
后秉政,明年早朝,遇盗从暗中射杀之。
元衡工诗,虽时见雕镌,不动机构,要非高斫之所深忌。
每好事者传之,被于丝竹。
尝夏夜作诗曰:"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翌日遇害,诗盖其谶也。
议者谓工诗而宦达者惟高适,达宦而诗工者惟元衡。
今有《临淮集》十卷传于世。
常,字中行,叔向之子也。
京兆人。
大历十四年王储榜及第。
初历从事,累官水部员外郎,连除阆、夔、江、抚四州刺史。
后人为国子祭酒而终。
常兄弟五人,联芳比藻,词价霭然,法度风流,相距不远。
且俱陈力王事,膺宠清流,岂怀玉迷津区区之比哉。
后人集所著诗通一百首为五卷,名《窦氏联珠集》,谓若五星然。
常集十八卷,及撰韩翃至皎然三十人诗,合三百五十篇为《南薰集》,各系以赞,为三卷,今并传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