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颢,汴州人。
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
为哲匠敛手云。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
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才名,虚舍邀之。
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
"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
"遂为口实。
天宝十三年卒。
有诗一卷,今行。
佺期,字云卿,相州人。
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
工五言。
由协律、考功郎受赇,长流驩州。
后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
常侍宫中,既侍宴,帝诏学士等为《回波》舞,佺期作弄辞悦帝,诏赐牙绯。
历中书舍人。
佺期尝以诗赠张燕公,公曰:"沈三兄诗清丽,须让居第一也。
"诗名大振。
自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
至沈约、鲍照、庾信、徐陵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致。
及佺期、之问,又加靡丽。
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着定格律,遂成近体,如锦绣成文,学者宗尚。
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谓唐诗变体,始自二公,犹始自苏武、李陵也。
有集十卷,今传于世。
子容,襄阳人。
开元元年常无名榜进士。
仕为乐城令。
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
后值乱离,流寓江表,尝送内兄李录事归故里云:"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日,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后竟弃官归旧业。
有诗集,兴趣高远,略去凡近。
当时哲匠,咸称道焉。
夫云汉昭回,仰弥高于宸极;洪钟希叩,发至响于咸池。
以太宗天纵,玄庙聪明,宪、德、文、僖,睿姿继挺,俱以万机之暇,特驻吟情,奎璧腾辉,衮龙浮彩,宠延臣下,每锡赠酬。
故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炯,华阴人。
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
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
后为婺州盈川令。
卒。
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
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
初,张说以《箴》赠盈川之行,戒其苛刻,至官,果以酷称。
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
炯尝谓:"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耻王后,愧卢前,谦也。
"有《盈川集》三十卷行于世。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