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宾王,义乌人。
七岁能赋诗。
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
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
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
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后宋之问贬还,道出钱塘,游灵隐寺,夜月,行吟长廊下,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未得下联。
有老僧燃灯坐禅,问曰:"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欲题此寺,而思不属。
"僧笑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
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
"僧一联,篇中警策也。
迟明访之,已不见。
老僧即骆宾王也。
传闻桴海而去矣。
后,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命郗云卿次序之,及《百道判集》一卷,今传于世。
峤,字巨山,赵州人。
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
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
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
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
"帝曰:"真才子!"不待终曲而去。
峤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
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翰,字子羽,并州人。
景云元年卢逸下进士及第。
又举直言极谏,又举超拔群类科。
少豪荡,怯才不羁,喜纵酒,枥多名马,家蓄妓乐。
翰发言立意,自比王侯。
日聚英杰,纵禽击鼓为欢。
张嘉贞为本州岛长史,厚遇之。
翰酒间自歌,以舞属嘉贞,神气轩举。
张说尤加礼异,及辅政,召为正字,擢驾部员外郎。
说罢,翰出为仙州别驾。
以穷乐畋饮,贬岭表,道卒。
翰工诗,多壮丽之词。
文士祖咏、杜华等,尝与游从。
华母崔氏云:"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
"其才名如此。
燕公论其文,如琼杯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玷缺云。
有集今传。
太史公恨古布衣之侠,湮没无闻,以其义出存亡死生之间,而不伐其德,千金驷马,才啻草芥。
信哉,名不虚立也。
观王翰之气,其若人之俦乎!
之问,字延清,汾州人。
上元二年进士。
伟貌辩给。
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
后游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
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后求北门学士,以有齿疾不许,遂作《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亲"之句,以见志。
诌事张易之,坐贬泷州。
后逃归,匿张仲之家。
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迁考功郎,复媚太平公主。
以知举贿赂狼藉,下迁越州长史。
穷历剡溪山水,置酒赋诗,日游宴,宾客杂沓。
睿宗立,以无悛悟之心,流钦州,御史劾奏赐死。
人言刘希夷之报也。
徐坚尝论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有集行世。
光羲,兖州人。
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
有诏中书试文章。
尝为监察御史。
值安禄山陷长安,辄受伪署。
贼平后,自归,贬死岭南。
工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道,养浩然之气。
览者犹聆《韶》、《濩》音,先洗桑濮耳,庶几乎赏音也。
有集七十卷,《正论》十五卷,《九经分义疏》二十卷,并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