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呂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左史官記言,右史官記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其父移居魯國並世代擔任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爲魯國中都人,一說爲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志》,當以後說近是。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爲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爲“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爲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 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啓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爲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爲“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爲“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
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
“不可,則聽客之所爲

賓媚人致賂,晉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爲質,而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
”對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敵,則亦晉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於諸侯,而曰必質其母以爲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若以不孝令於諸侯,其無乃非德類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故詩曰:‘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今吾子疆理諸侯,而曰‘盡東其畝’而已;唯吾子戎車是利,無顧土宜,其無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則不義,何以爲盟主?其晉實有闕
四王之王也,樹德而濟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諸侯,以逞無疆之慾
詩曰:‘佈政優優,百祿是遒
’子實不優,而棄百祿,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則有辭矣
曰‘子以君師辱於敝邑,不腆敝賦,以犒從者;畏君之震,師徒橈敗
吾子惠徼齊國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繼舊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愛
子又不許,請收合餘燼,背城借一
敝邑之幸,亦云從也;況其不幸,敢不唯命是聽?’”
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
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爲俘馘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對曰:“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累囚,以成其好
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其誰敢德?”王曰:“子歸何以報我?”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王曰:“雖然,必告不穀
”對曰:“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爲戮,死且不朽
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
所以報也!王曰:“晉未可與爭

重爲之禮而歸之
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
無祿,獻公即世
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於晉
又不能成大勳,而爲韓之師
亦悔於厥心,用集我文公
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徵東之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則亦既報舊德矣
鄭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
秦大夫不詢於我寡君,擅及鄭盟
諸侯疾之,將致命於秦
文公恐懼,綏靜諸侯,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無祿,文公即世;穆爲不弔,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餚地,奸絕我好,伐我保城
殄滅我費滑,散離我兄弟,撓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舊勳,而懼社稷之隕,是以有淆之師
猶願赦罪於穆公,穆公弗聽,而即楚謀我
天誘其衷,成王隕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於我
“穆、襄即世,康、靈即位
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闕翦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蝥賊,以來蕩搖我邊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羈馬,我是以有河曲之戰
東道之不通,則是康公絕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庶撫我乎!’君亦不惠稱盟,利吾有狄難,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我是以有輔氏之聚
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獻、穆,使伯車來命我景公曰:‘吾與女同好棄惡,復脩舊德,以追念前勳
’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會
君又不祥,背棄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昏姻也
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狄
’寡君不敢顧昏姻
畏君之威,而受命於吏
君有二心於狄,曰:‘晉將伐女
’狄應且憎,是用告我
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於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不榖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寡人帥以聽命,唯好是求
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諸侯退矣
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
會於向,將執戎子駒支
範宣子親數諸朝
曰:“來,姜戎氏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
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之由
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女

對曰:“昔秦人負恃其衆,貪於土地,逐我諸戎
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
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爲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
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戍焉,於是乎有餚之師
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
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餚志也,豈敢離逷?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爲?不與於會,亦無瞢焉
”賦《青蠅》而退
宣子辭焉,使即事於會,成愷悌也
欒盈出奔楚
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
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爲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知也

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爲子請
”叔向弗應,出不拜
其人皆咎叔向
叔向曰:“必祁大夫
”室老聞之曰:“樂王鮒言於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
何也?”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夫子,覺者也

晉侯問叔向之罪於樂王鮒
對曰:“不棄其親,其有焉

於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馹而見宣子,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
’《書》曰:‘聖有謨勳,明徵定保
’夫謀而鮮過,惠訓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
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
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爲戮,周公右王
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爲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爲?”宣子說,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
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2.36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