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呂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左史官記言,右史官記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其父移居魯國並世代擔任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爲魯國中都人,一說爲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志》,當以後說近是。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爲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爲“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爲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 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啓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爲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爲“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爲“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範宣子爲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
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爲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
僑也惑之
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
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
何沒沒也?將焉用賄?
夫令名,德之輿也
德,國家之基也
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
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有令德也夫!‘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
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宣子說,乃輕幣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莊公通焉
崔子弒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
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豈爲其口實?社稷是養
故君爲社稷死,則死之;爲社稷亡,則亡之
若爲己死,而爲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啓而入,枕屍股而哭
興,三踊而出
人謂崔子:“必殺之
”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吳公子札來聘
請觀於周樂
使工爲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爲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爲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爲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爲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爲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爲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爲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爲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爲.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爲之歌《小雅》,曰
“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爲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
爲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
見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
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
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士文伯讓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閈閎,厚其牆垣,以無憂客使
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以敝邑之爲盟主,繕完葺牆,以待賓客
若皆毀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請命
對曰:“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
逢執事之不閒,而未得見;又不獲聞命,未知見時
不敢輸幣,亦不敢暴露
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
其暴露之,則恐燥溼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僑聞文公之爲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以崇大諸侯之館,館如公寢;庫廄繕修,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圬人以時塓館宮室;諸侯賓至,甸設庭燎,僕人巡宮,車馬有所,賓從有代,巾車脂轄,隸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溼
今銅鞮之宮數裏,而諸侯舍於隸人,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盜賊公行
而天癘不戒
賓見無時,命不可知
若又勿壞,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
敢請執事,將何所命之?雖君之有魯喪,亦敝邑之憂也
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文伯覆命
趙文子曰:“信
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晉侯見鄭伯,有加禮,厚其宴好而歸之
乃築諸侯之館
叔向曰:“辭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產有辭,諸侯賴之,若之何其釋辭也?《詩》曰:‘辭之輯矣,民之協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其知之矣
子皮欲使尹何爲邑
子產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產曰;“不可
人之愛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愛人則以政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
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於鄭國,棟也
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
其爲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譬如田獵,射御貫,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何暇思獲?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
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我,小人也
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遠而慢之
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他日我曰:‘子爲鄭國,我爲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今而後知不足
自今請雖吾家,聽子而行
”子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謂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爲忠,故委政焉
子產是以能爲鄭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4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