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微温。
主明目,小儿火创伤,热,气,蛊毒,鬼注,通神。
一名夜光(《御览》引云,一名熠耀,一名即照,《大观本》,作黑字)。
生池泽。
《吴普》曰:荧火一名夜照,一名熠耀,一名救火,一名景天,一名据火,一名挟火(艺文类聚)。
《名医》曰:一名放光,一名熠耀,一名即照,生阶地,七月七日收,阴干。
案《说文》云:(上炎下舛),兵死及牛马之血为磷,鬼火也,从炎舛。
《尔雅》云:荧水即照。
郭璞云:夜飞,腹下有火。
《毛诗》云:熠耀宵行,《传》云熠耀,磷也,磷,荧火也,月令云:季夏之月,腐草化为荧。
郑元云:萤飞虫,萤火也,据毛苌以萤为磷,是也,《说文》无萤字,当以磷为之,《尔雅》作荧,亦是,旧作萤,非。
又按月令,腐草为萤,当是蠲字假音。
味辛苦。
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
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
一名鬼目。
生山谷。
《名医》曰:生华阴,二月四月采实,阴干。
味咸寒。
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注,蛊毒,杀长虫,仍自化作水。
生平土。
《吴普》曰:蚯蚓,一名白颈螳螾,一名附引(《御览》)。
《名医》曰:一名土龙,二月取,阴干。
案《说文》云:螾,侧行者,或作蚓,螼螾也,《广雅》云:蚯蚓蜿蟺,引无也。
《尔雅》云:螼蚓紧蚕。
郭璞云:即蟺也,江东呼寒蚓,旧作蚯,非,吕氏春秋《淮南子》邱蚓出不从虫。
又说山训云:螼,无筋骨之强,高诱注:螾,一名蜷也,旧又有白颈二字,据《吴普》古本当无也。
味咸寒。
主产难,出肉中刺(《御览》作刺在肉中),溃痈肿,下哽噎(《御览》作咽),解毒,除恶创。
一名蟪蛄(《御览》作蟪蛄),一名天蝼,一名(榖禾易为上丿下虫)。
夜出者良,生平泽。
《名医》曰:生东城,夏至取,暴干。
案《说文》云:蠹,蝼蛄也,蝼,蝼蛄也,姑,蝼蛄也。
《广雅》云:炙鼠,津姑,蝼蜮,蟓蛉,蛞蝼,蝼蛄也,《夏小正》云:三月(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则鸣,(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也,《尔雅》云:(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郭璞云:蝼蛄也。
《淮南子》时则训云:孟夏之月,蝼蝈鸣,高诱云:蝼,蝼姑也,方言云:蛄诣,谓之杜格,蝼蛞,谓之蝼蜂,或谓之蟓蛉,南楚谓之杜狗,或谓之(虫昏)蝼。
陆玑诗疏云:本草又谓蝼蛄为石鼠,今无文。
味苦寒。
主恶蚀,创着阴皮,主五痔,杀三虫。
华主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
生山谷。
《名医》曰:生桐柏山。
案《说文》云:桐,荣也,梧,梧桐木,一名榇。
《尔雅》云:榇梧。
郭璞云:今梧桐,又荣桐木。
郭璞云:即梧桐。
《毛诗》云:梧桐生矣。
《传》云:梧桐柔木也。
味苦寒。
主目痛泪出,伤眦,消目肿,生川谷。
《名医》曰:生汉中,五月采。
案《说文》云:栾木似栏。
《山海经》云:云雨之山,有木名栾,黄木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曰虎通云:诸侯墓树柏,大夫栾,士槐。
沈括补笔谈云:栾有一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
味咸平。
主鬼注,蛊毒,寒热,惊痫,瘨痓,狂走,骆驼毛,尤良。
案陶宏景云:六畜,谓马、牛、羊、猪、狗、鸡也,蹄,即踯省文。
上兽,下品四种,旧同。
味辛平。
主久聋,咳逆,毒气,出刺出汗。
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土蜂,生熊耳及牂柯,或人屋间。
案《说文》云:蠃,蒲卢,细要土蜂也,或作螺蠃,螺蠃也。
《广雅》云:土蜂,蠮螉也,《尔雅》土蜂。
《毛诗》云:螟蛉有子,螺蠃负之,《传》云螺蠃,蒲卢也。
礼记云:夫政也者,蒲卢也。
郑云:蒲卢,果蠃,谓土蜂也。
方言云:其小者谓之蠮螉,或谓之蚴蜕,《说文》无蠮字或当为医。
窃恐陛下接王淮南王子,曾不与如臣者孰计之也。
淮南王之悖逆亡道,陛下为顿颡谢罪皇太后之前,淮南王曾不诮让,敷留之罪无加身者。
舍人横制等室之门,追而赦之,吏曾不得捕。
主人于天子国横行,不辜而无谴,乃赐美人,多载黄金而归。
侯邑之在其国者,毕徙之佗所。
陛下于淮南王,不可谓薄矣。
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咫批倾而不行,天下孰不知?天子选功臣有职者以为之相吏,王仅不踏蹴而逐耳,无不称病而走者,天下孰弗知?日接持怨言,以诽谤陛下之为,皇太后之馈赐,逆拒而不受,天子使者奉诏而弗得见,僵卧以发诏书,天下孰不知?聚罪人奇狡少年,通栈奇之徒启章之等,而谋为东帝,天下孰弗知?淮南王罪已明,陛下赦其死罪,解之金道,以为之神,其人自病死,陛下何负天下大指?孰能以王之死为不当?陛下无负也。
如是,咫淮南王,罪人之身也,淮南子,罪人之子也,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无解细于前事。
且世人不以肉为心则已,若以肉为心,人之心可知也。
今淮南子,少壮闻父辱状,是立咫泣洽衿,卧咫泣交项,肠至腰肘,如缪维耳,岂能须臾忘哉?是而不如是,非人也。
陛下制天下之命,而淮南王至如此极,其子舍陛下而更安所归其怨尔。
特曰势未便,事未发,含乱而不敢言,若诚其心,岂能忘陛下哉!白公胜所为父报仇者,报大父与诸伯父叔父也,令尹子西司马子綦皆亲群父也,无不尽伤。
昔者白公之为乱也,非欲取国代王也,为发愤快志尔。
故挟匕首以冲仇人之匈,固为要俱靡而已耳,固非冀生也。
今淮南土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
夫擅仇人足以危汉之资,于策安便?虽割而为四,四子一心也。
豫让为智伯报赵襄子,五起而不取者,无他,资力少也。
子胥之报楚也,有吴之众也;白公成乱也,有白公之众也;阖闾富故,然使专诸刺吴王僚;燕太子丹富故,然使荆轲杀秦王政。
今陛下将尊不亿之人,与之众积之财,此非有白公、子胥之报于广都之中者,即疑有专诸、荆轲起两柱之闲,其策安便哉?此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下少留意计。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