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酸平。
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
久服轻身不老。
一名覆盆。
生平泽。
《吴普》曰:缺盆,一名决盆(《御览》)。
甄氏本草曰:覆盆子,一名马瘘,一名陆荆。
(同上)
《名医》曰:一名陵蔂,一名阴药,生荆山及冤句。
案《说文》云:蔂,木也。
茥,缺盆也。
《广雅》云:蒛盆陆英,莓也。
《尔雅》云:茥蒛盆。
郭璞云:覆盆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
《毛诗》云:葛苗苗之。
陆玑云:一
名巨瓜,似燕薁,亦连蔓,叶似艾,白色,其子赤可食。
《列仙传》云:昌容食蓬蔂根。
李当之云:即是人所食莓。
陶宏景云:蓬蔂是根名,覆盆是实名。
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
久服轻身不老。
一名覆盆。
生平泽。
《吴普》曰:缺盆,一名决盆(《御览》)。
甄氏本草曰:覆盆子,一名马瘘,一名陆荆。
(同上)
《名医》曰:一名陵蔂,一名阴药,生荆山及冤句。
案《说文》云:蔂,木也。
茥,缺盆也。
《广雅》云:蒛盆陆英,莓也。
《尔雅》云:茥蒛盆。
郭璞云:覆盆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
《毛诗》云:葛苗苗之。
陆玑云:一
名巨瓜,似燕薁,亦连蔓,叶似艾,白色,其子赤可食。
《列仙传》云:昌容食蓬蔂根。
李当之云:即是人所食莓。
陶宏景云:蓬蔂是根名,覆盆是实名。
味苦酸(《御览》作辛)。
主寒(《御览》作伤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
一名百倍,生川谷。
《吴普》曰:牛膝,神农甘,一经酸,黄帝扁鹊甘,李氏温,雷公酸无毒,生河内,或临邛,叶如夏蓝,茎,本赤,二月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河内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牛茎牛膝也;陶宏景云:其茎有节似膝,故以为名也,膝当为膝。
主寒(《御览》作伤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
一名百倍,生川谷。
《吴普》曰:牛膝,神农甘,一经酸,黄帝扁鹊甘,李氏温,雷公酸无毒,生河内,或临邛,叶如夏蓝,茎,本赤,二月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河内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牛茎牛膝也;陶宏景云:其茎有节似膝,故以为名也,膝当为膝。
味甘寒无毒。
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当道(《御览》有云一名牛舌,《大观本》作牛遗,黑字),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芣苢,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邱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
案《说文》云:芣一曰芣苢,苢,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周书所说,《广雅》云当道马舄也;《尔雅》云:舄莒马,舄,马舄车前;郭璞云: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又藬,牛蘈;孙炎云:车前一名牛蘈,《毛诗》云采采芣苢,《传》云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陆玑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
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当道(《御览》有云一名牛舌,《大观本》作牛遗,黑字),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芣苢,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邱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
案《说文》云:芣一曰芣苢,苢,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周书所说,《广雅》云当道马舄也;《尔雅》云:舄莒马,舄,马舄车前;郭璞云: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又藬,牛蘈;孙炎云:车前一名牛蘈,《毛诗》云采采芣苢,《传》云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陆玑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
味辛温。
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
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
生川谷。
《吴普》曰:鬼督邮,一名神草,一名阎狗,或生太山,或少室,茎箭赤无叶,根如芋子,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日干,治痈肿(《御览》)。
《名医》曰:生陈仓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抱朴子》云:按仙方中,有合离草,一名独摇,一名离母,所以谓之合离,离母者,此草为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去大魁数尺,虽相须,而实不相连,但以气相属耳,别说云,今医家见用天麻,即是此赤箭根。
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
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
生川谷。
《吴普》曰:鬼督邮,一名神草,一名阎狗,或生太山,或少室,茎箭赤无叶,根如芋子,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日干,治痈肿(《御览》)。
《名医》曰:生陈仓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抱朴子》云:按仙方中,有合离草,一名独摇,一名离母,所以谓之合离,离母者,此草为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去大魁数尺,虽相须,而实不相连,但以气相属耳,别说云,今医家见用天麻,即是此赤箭根。
味苦寒。
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久服,令人不忘。
一名王连。
生川谷。
《吴普》曰:黄连,神农岐伯黄帝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或生蜀郡,太山之阳(《御览》)。
《名医》曰:生巫阳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
案《广雅》云:王连,黄连也;《范子计然》云:黄连出蜀郡,黄肥坚者善。
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久服,令人不忘。
一名王连。
生川谷。
《吴普》曰:黄连,神农岐伯黄帝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或生蜀郡,太山之阳(《御览》)。
《名医》曰:生巫阳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
案《广雅》云:王连,黄连也;《范子计然》云:黄连出蜀郡,黄肥坚者善。
味甘平。
主心腹旁光寒热,利小便,止血,消淤血。
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生池泽。
《名医》曰:生河东,四月采。
案玉篇云:蒚,谓今蒲头,有台,台上有重台,中出黄,即蒲黄;陶宏景云:此即蒲厘花上黄粉也,仙经亦用此,考《尔雅》苻离,其上蒚,苻离与蒲厘声相近,疑即此。
主心腹旁光寒热,利小便,止血,消淤血。
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生池泽。
《名医》曰:生河东,四月采。
案玉篇云:蒚,谓今蒲头,有台,台上有重台,中出黄,即蒲黄;陶宏景云:此即蒲厘花上黄粉也,仙经亦用此,考《尔雅》苻离,其上蒚,苻离与蒲厘声相近,疑即此。
味苦寒。
主寒湿,风痹,黄疽,补中。
生川谷。
《名医》曰: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虑,一名茅搜,一名茜,生乔山,二月三月,采根,暴干。
案《说文》云:茜,茅搜也,搜,茅搜,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从草从鬼;《广雅》云:地血,茹藘,茜也;《尔雅》云:茹藘茅鬼;郭璞云:今茜也,可以染绛;《毛诗》云:茹藘在阪;《传》云:茹藘,茅搜也;陆玑云:一名地血,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徐广注《史记》云:茜一名红蓝,其花染绘,赤黄也,按《名医》别出红蓝条,非。
主寒湿,风痹,黄疽,补中。
生川谷。
《名医》曰: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虑,一名茅搜,一名茜,生乔山,二月三月,采根,暴干。
案《说文》云:茜,茅搜也,搜,茅搜,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从草从鬼;《广雅》云:地血,茹藘,茜也;《尔雅》云:茹藘茅鬼;郭璞云:今茜也,可以染绛;《毛诗》云:茹藘在阪;《传》云:茹藘,茅搜也;陆玑云:一名地血,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徐广注《史记》云:茜一名红蓝,其花染绘,赤黄也,按《名医》别出红蓝条,非。
味辛温。
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
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
生川谷。
《名医》曰:生中台及益州雍州山中,春风取之,生者益良。
案《说文》云:麝如小麋,脐有香,黑色獐也(《御览》引多三字)。
《尔雅》云:麝父麋足。
郭璞云:脚似麋有香。
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
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
生川谷。
《名医》曰:生中台及益州雍州山中,春风取之,生者益良。
案《说文》云:麝如小麋,脐有香,黑色獐也(《御览》引多三字)。
《尔雅》云:麝父麋足。
郭璞云:脚似麋有香。
味甘、微寒。
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
久服,通神明不老。
能化为汞,生山谷。
(太平《御览》引,多有生山谷三字,《大观本》,作生符陵山谷,俱作黑字,考生山谷是经文,后人加郡县耳,宜改为白字,而以郡县为黑字,下皆仿此)。
《吴普》本草曰:丹沙,神农甘、黄帝苦,有毒。
扁鹊苦,李氏大寒,或生武陵,采无时,能化未成水银,畏磁石,恶咸水(太平《御览》)。
《名医》曰: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生符陵山谷,采无时。
案《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象丹形,古文作日,亦作彤、沙、水散石也。
澒,丹沙所化为水银也。
管子地数篇云:山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金,《淮南子》地形训云:赤夭七百岁生赤丹,赤丹七百岁生赤澒。
高诱云:赤丹,丹沙也。
《山海经》云:丹粟,粟、沙,音之缓急也,沙,旧作砂非,汞,即澒省文。
《列仙传》云:赤斧能作水澒,炼丹,与消石服之,按金石之药。
古人云久服轻身延年者谓当避谷,绝人道,或服数十年乃效耳。
今人和肉食服之,遂多相反,转以成疾,不可疑古书之虚证。
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
久服,通神明不老。
能化为汞,生山谷。
(太平《御览》引,多有生山谷三字,《大观本》,作生符陵山谷,俱作黑字,考生山谷是经文,后人加郡县耳,宜改为白字,而以郡县为黑字,下皆仿此)。
《吴普》本草曰:丹沙,神农甘、黄帝苦,有毒。
扁鹊苦,李氏大寒,或生武陵,采无时,能化未成水银,畏磁石,恶咸水(太平《御览》)。
《名医》曰: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生符陵山谷,采无时。
案《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象丹形,古文作日,亦作彤、沙、水散石也。
澒,丹沙所化为水银也。
管子地数篇云:山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金,《淮南子》地形训云:赤夭七百岁生赤丹,赤丹七百岁生赤澒。
高诱云:赤丹,丹沙也。
《山海经》云:丹粟,粟、沙,音之缓急也,沙,旧作砂非,汞,即澒省文。
《列仙传》云:赤斧能作水澒,炼丹,与消石服之,按金石之药。
古人云久服轻身延年者谓当避谷,绝人道,或服数十年乃效耳。
今人和肉食服之,遂多相反,转以成疾,不可疑古书之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