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实:甘、酸、平、无毒。
叶:苦、平、无毒。
主治
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叶:
肺热咳嗽。
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
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反胃呕哕。
用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
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姜三惩煎服。
鼻血不止。
用枇杷叶去毛,焙、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茶送下。
一天服二次。
酒齄赤鼻。
用枇杷叶、枇杷子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一天服三次。
痔疮肿痛。
用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共研为末。
先以乌梅汤洗过患得,然后药末敷上。
实:甘、酸、平、无毒。
叶:苦、平、无毒。
主治
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叶:
肺热咳嗽。
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
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反胃呕哕。
用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
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姜三惩煎服。
鼻血不止。
用枇杷叶去毛,焙、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茶送下。
一天服二次。
酒齄赤鼻。
用枇杷叶、枇杷子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一天服三次。
痔疮肿痛。
用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共研为末。
先以乌梅汤洗过患得,然后药末敷上。
释名
槲栎、朴樕、大叶栎、栎橿子。
气味
仁:苦、涩、平、无毒。
橡槲若:甘、苦、平、无毒。
槲木皮:苦、涩、无毒。
主治
仁: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槲若:
突然吐血。
用槲叶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连渣吞服。
肠风血痔。
用槲叶捣汁一小碗,一次服下即止。
肠风血痔,用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汤调服。
未效。
再服。
冷洒、阴茎痛。
有槲叶研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葱白七寸,煎至六成,去渣,饭前温服,一天服二次。
孩子淋疾。
用槲叶三片,煎汤服一小酒杯,小便即下。
腋下狐臭。
用槲叶三升,切细,水煮浓汁洗腋下。
洗后,以苦瓠壳烧烟熏,再用辛夷、细辛、杜衡共研为末,醋泡一夜后敷涂。
槲木皮:
久痢。
用槲白皮(姜汁炙五次)一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久疮。
用槲木皮一尺,阔六寸,切细,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加白沙糖十挺,再煎成一升,分三次服,取吐渐愈。
槲栎、朴樕、大叶栎、栎橿子。
气味
仁:苦、涩、平、无毒。
橡槲若:甘、苦、平、无毒。
槲木皮:苦、涩、无毒。
主治
仁: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槲若:
突然吐血。
用槲叶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连渣吞服。
肠风血痔。
用槲叶捣汁一小碗,一次服下即止。
肠风血痔,用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汤调服。
未效。
再服。
冷洒、阴茎痛。
有槲叶研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葱白七寸,煎至六成,去渣,饭前温服,一天服二次。
孩子淋疾。
用槲叶三片,煎汤服一小酒杯,小便即下。
腋下狐臭。
用槲叶三升,切细,水煮浓汁洗腋下。
洗后,以苦瓠壳烧烟熏,再用辛夷、细辛、杜衡共研为末,醋泡一夜后敷涂。
槲木皮:
久痢。
用槲白皮(姜汁炙五次)一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久疮。
用槲木皮一尺,阔六寸,切细,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加白沙糖十挺,再煎成一升,分三次服,取吐渐愈。
气味
(叶)苦、甘、微寒、无毒。
主治
赤白痢。
用好茶一斤炙过,捣为还想,浓煎服一、二碗。
久患痢者,服此亦交。
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
白痢用连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
一方:茶和醋煎,热服即止。
大便下血,里急后重。
用细茶半斤碾末,加百药煎五个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两次。
产后便秘。
用葱涎调茶末服自通,不可服大黄。
腰痛难转。
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阴囊生疮。
先用甘草汤洗患处,然后用茶末敷贴。
脚丫湿烂,把茶叶嚼烂敷上。
蠼螋尿疮。
用生油调茶末敷涂。
痰湍咳嗽。
有好茶末一两、白僵蚕一两,共研为末,泡开水一小碗饮服,临卧再加开水泡服一次。
(叶)苦、甘、微寒、无毒。
主治
赤白痢。
用好茶一斤炙过,捣为还想,浓煎服一、二碗。
久患痢者,服此亦交。
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
白痢用连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
一方:茶和醋煎,热服即止。
大便下血,里急后重。
用细茶半斤碾末,加百药煎五个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两次。
产后便秘。
用葱涎调茶末服自通,不可服大黄。
腰痛难转。
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阴囊生疮。
先用甘草汤洗患处,然后用茶末敷贴。
脚丫湿烂,把茶叶嚼烂敷上。
蠼螋尿疮。
用生油调茶末敷涂。
痰湍咳嗽。
有好茶末一两、白僵蚕一两,共研为末,泡开水一小碗饮服,临卧再加开水泡服一次。
释名
甘瓜、果瓜。
气味
瓜瓤:基、寒滑、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无毒。
瓜蒂:苦、寒、有毒。
主治瓜瓤:止渴,除烦热,利小便。
瓜子仁:
口臭。
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加蜜调为丸子。
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
亦可贴齿。
腰腿疼痛。
用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研为末。
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肠痈(小腹肿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难,下脓)。
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蛇蜕皮一条(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为还想,去油质,加水调服。
瓜蒂:
饮食内伤,胸中填寒。
用瓜蒂二钱半(熬黄)、赤小豆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热汤七俣,煮烂,去渣服下。
吐后病除。
此方名“瓜蒂散”。
太阳中(身热、头痛、脉微)。
用瓜蒂十四个,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诸风诸明。
用瓜蒂炒黄,研为末,加酸齑水调服取吐。
如为风,再加蝎稍半钱;湿气肿满,加赤小豆末一钱;有虫,加狗油五、七点和雄黄一钱;病重者,再加芫花半,即可将虫吐出。
刀黄喘急,心上坚硬,口渴。
用瓜蒂二合、赤小豆一合,共研为末,以温浆水五合送服一匙。
过一顿饭时间当呕吐,不吐再服药。
扁身如金。
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烧存性,共研为末。
每用二、三分,吹鼻取黄水,或擦牙流涎亦可。
热病发黄。
用瓜蒂为末,取大豆大小一团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好愈。
身面浮肿。
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为末,吹豆大一团入鼻中,不久有黄水流出。
隔日用药一次。
疟疾寒热。
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大便不通。
用瓜蒂七枚。
研为末,棉裹塞肛门中即通。
风热牙痛哭。
用瓜蒂七枚(炒过研细),加少许麝香,棉裹咬定,流涎,痛渐止。
瓜藤:治妇女经闭。
用瓜藤、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酒送下。
甘瓜、果瓜。
气味
瓜瓤:基、寒滑、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无毒。
瓜蒂:苦、寒、有毒。
主治瓜瓤:止渴,除烦热,利小便。
瓜子仁:
口臭。
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加蜜调为丸子。
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
亦可贴齿。
腰腿疼痛。
用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研为末。
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肠痈(小腹肿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难,下脓)。
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蛇蜕皮一条(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为还想,去油质,加水调服。
瓜蒂:
饮食内伤,胸中填寒。
用瓜蒂二钱半(熬黄)、赤小豆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热汤七俣,煮烂,去渣服下。
吐后病除。
此方名“瓜蒂散”。
太阳中(身热、头痛、脉微)。
用瓜蒂十四个,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诸风诸明。
用瓜蒂炒黄,研为末,加酸齑水调服取吐。
如为风,再加蝎稍半钱;湿气肿满,加赤小豆末一钱;有虫,加狗油五、七点和雄黄一钱;病重者,再加芫花半,即可将虫吐出。
刀黄喘急,心上坚硬,口渴。
用瓜蒂二合、赤小豆一合,共研为末,以温浆水五合送服一匙。
过一顿饭时间当呕吐,不吐再服药。
扁身如金。
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烧存性,共研为末。
每用二、三分,吹鼻取黄水,或擦牙流涎亦可。
热病发黄。
用瓜蒂为末,取大豆大小一团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好愈。
身面浮肿。
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为末,吹豆大一团入鼻中,不久有黄水流出。
隔日用药一次。
疟疾寒热。
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大便不通。
用瓜蒂七枚。
研为末,棉裹塞肛门中即通。
风热牙痛哭。
用瓜蒂七枚(炒过研细),加少许麝香,棉裹咬定,流涎,痛渐止。
瓜藤:治妇女经闭。
用瓜藤、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酒送下。
气味
烘柿:甘、寒、涩、无毒。
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
乌柿:甘、温、无毒。
柿蒂:涩、平、无毒。
主治
烘柿:
肠风下血。
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
小便血淋。
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陈米汤送服。
热淋涩痛。
用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每日饮服。
小儿秋痢。
有以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开两,三次吃下。
反胃吐食。
用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送服,甚效。
不能同时服其他药物。
痰嗽带血。
用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临卧时服,薄荷汤送下。
耳聋鼻塞。
用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
每日空心服下。
臁疮。
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烧过,研末敷涂。
甚效。
中桐油毒。
吃干柿饼可解。
乌柿:杀虫,疗刀伤火伤,生肉止痛。
服药口苦及呕逆乾,食少许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
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
或将两药研不还想,开水冲服亦可。
此方名“济生柿蒂散”。
一方:再加人参一钱。
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
一方:再加工厂青皮陈皮。
一方:再加半夏生姜。
柿木皮:
下血。
用柿木皮晒、焙,研末,米汤送服二钱。
两服可止。
汤火疮。
用柿木皮烧灰,调油敷涂。
柿:涩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
烘柿:甘、寒、涩、无毒。
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
乌柿:甘、温、无毒。
柿蒂:涩、平、无毒。
主治
烘柿:
肠风下血。
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
小便血淋。
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陈米汤送服。
热淋涩痛。
用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每日饮服。
小儿秋痢。
有以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开两,三次吃下。
反胃吐食。
用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送服,甚效。
不能同时服其他药物。
痰嗽带血。
用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临卧时服,薄荷汤送下。
耳聋鼻塞。
用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
每日空心服下。
臁疮。
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烧过,研末敷涂。
甚效。
中桐油毒。
吃干柿饼可解。
乌柿:杀虫,疗刀伤火伤,生肉止痛。
服药口苦及呕逆乾,食少许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
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
或将两药研不还想,开水冲服亦可。
此方名“济生柿蒂散”。
一方:再加人参一钱。
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
一方:再加工厂青皮陈皮。
一方:再加半夏生姜。
柿木皮:
下血。
用柿木皮晒、焙,研末,米汤送服二钱。
两服可止。
汤火疮。
用柿木皮烧灰,调油敷涂。
柿:涩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