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
烘柿:甘、寒、澀、無毒。
白柿、柿霜:甘、平、澀、無毒。
烏柿:甘、溫、無毒。
柿蒂:澀、平、無毒。
主治
烘柿:
腸風下血。
用白柿燒灰,水送服二錢。
小便血淋。
有幹柿三枚,燒存性,研爲末,陳米湯送服。
熱淋澀痛。
用幹柿、燈心等分,水煎,每日飲服。
小兒秋痢。
有以粳米煮粥,熟時加入幹柿末,再煮開兩,三次吃下。
反胃吐食。
用幹柿三枚,連蒂搗爛,酒送服,甚效。
不能同時服其他藥物。
痰嗽帶血。
用大柿餅飯上蒸熟,批開,每用一枚摻青黛一錢,臨臥時服,薄荷湯送下。
耳聾鼻塞。
用幹柿三枚,細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許煮粥。
每日空心服下。
臁瘡。
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燒過,研末敷塗。
甚效。
中桐油毒。
吃幹柿餅可解。
烏柿:殺蟲,療刀傷火傷,生肉止痛。
服藥口苦及嘔逆乾,食少許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
用柿蒂、丁香各二錢,生薑五片,水煎服。
或將兩藥研不還想,開水沖服亦可。
此方名“濟生柿蒂散”。
一方:再加人蔘一錢。
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
一方:再加工廠青皮陳皮。
一方:再加半夏生薑。
柿木皮:
下血。
用柿木皮曬、焙,研末,米湯送服二錢。
兩服可止。
湯火瘡。
用柿木皮燒灰,調油敷塗。
柿:澀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
烘柿:甘、寒、澀、無毒。
白柿、柿霜:甘、平、澀、無毒。
烏柿:甘、溫、無毒。
柿蒂:澀、平、無毒。
主治
烘柿:
腸風下血。
用白柿燒灰,水送服二錢。
小便血淋。
有幹柿三枚,燒存性,研爲末,陳米湯送服。
熱淋澀痛。
用幹柿、燈心等分,水煎,每日飲服。
小兒秋痢。
有以粳米煮粥,熟時加入幹柿末,再煮開兩,三次吃下。
反胃吐食。
用幹柿三枚,連蒂搗爛,酒送服,甚效。
不能同時服其他藥物。
痰嗽帶血。
用大柿餅飯上蒸熟,批開,每用一枚摻青黛一錢,臨臥時服,薄荷湯送下。
耳聾鼻塞。
用幹柿三枚,細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許煮粥。
每日空心服下。
臁瘡。
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燒過,研末敷塗。
甚效。
中桐油毒。
吃幹柿餅可解。
烏柿:殺蟲,療刀傷火傷,生肉止痛。
服藥口苦及嘔逆乾,食少許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
用柿蒂、丁香各二錢,生薑五片,水煎服。
或將兩藥研不還想,開水沖服亦可。
此方名“濟生柿蒂散”。
一方:再加人蔘一錢。
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
一方:再加工廠青皮陳皮。
一方:再加半夏生薑。
柿木皮:
下血。
用柿木皮曬、焙,研末,米湯送服二錢。
兩服可止。
湯火瘡。
用柿木皮燒灰,調油敷塗。
柿:澀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
釋名
求。
氣味
(實)酸、甘、溫、無毒。
主治
下痢不止。
用楊梅燒過,研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
頭痛不止。
用楊梅爲末,以少許入鼻取嚏,有效。
一切損傷止血生肌。
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做成小塊收存。
凡遇破傷,好以小塊研末敷塗,甚效。
惡瘡疥癬。
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湯洗。
牙痛。
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水含漱。
求。
氣味
(實)酸、甘、溫、無毒。
主治
下痢不止。
用楊梅燒過,研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
頭痛不止。
用楊梅爲末,以少許入鼻取嚏,有效。
一切損傷止血生肌。
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做成小塊收存。
凡遇破傷,好以小塊研末敷塗,甚效。
惡瘡疥癬。
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湯洗。
牙痛。
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水含漱。
釋名
橡斗、皁鬥、櫟、柞子、茅、栩。
氣味
實:苦、微溫、無毒。
鬥殼:澀、溫、無毒。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實:
下痢。
用橡實二兩、楮葉(炙)一兩,共研爲末,每服一錢,飯前服,烏梅湯調下。
血痢。
治方同上,加縮砂仁半兩。
下痢脫肛。
用橡斗了燒存性,研爲末,調豬油敷塗。
石癰(癰如石,不作膿)。
用橡子一枚,在青石上磨醋,取滇塗癰,藥幹即換。
十多次後癰漸消。
鬥殼:爲散及煮汁服,止腸風,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木皮、根皮:止水痢,消瘰瀝。
煎水洗,治惡瘡腫痛。
橡斗、皁鬥、櫟、柞子、茅、栩。
氣味
實:苦、微溫、無毒。
鬥殼:澀、溫、無毒。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實:
下痢。
用橡實二兩、楮葉(炙)一兩,共研爲末,每服一錢,飯前服,烏梅湯調下。
血痢。
治方同上,加縮砂仁半兩。
下痢脫肛。
用橡斗了燒存性,研爲末,調豬油敷塗。
石癰(癰如石,不作膿)。
用橡子一枚,在青石上磨醋,取滇塗癰,藥幹即換。
十多次後癰漸消。
鬥殼:爲散及煮汁服,止腸風,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木皮、根皮:止水痢,消瘰瀝。
煎水洗,治惡瘡腫痛。
釋名
賓門、仁頻、洗瘴丹。
氣味
苦、辛、溫、澀、無毒。
主治
痰涎爲害。
用檳榔爲末,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口吐酸水。
用檳榔四兩、桔皮一兩,共研爲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湯調下。
傷寒胸悶。
用檳榔、枳實,等分爲末,每服二錢,黃連煎湯送下。
心氣痛。
用檳榔、高良薑各一錢半,陳米百粒,水煎服。
腰痛。
用檳榔爲末,酒送服一錢。
腳氣。
用檳榔十二枚,研爲末,分二次服,以薑汁溫酒調下。
大小便祕。
用檳榔爲末,蜜湯調服二錢。
或以童便、蔥白同煎服亦可。
小便灑痛。
有用面煨檳榔、赤芍藥各半兩爲還想,每取三錢,以燈心水煎好,空心服下。
一天服二次。
腸寄生蟲。
用檳榔十多枚,研爲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檳榔皮至一升,調末一匙,空心服。
經過去一天,有蟲排出,如未排盡,可再次服藥。
又方:檳榔半兩,炮過,研爲末,每服二錢,以蔥、蜜煎湯調服。
口吻生瘡。
用檳榔燒過。
研末,加輕粉敷搽。
耳出膿。
用檳榔末吹耳內。
附方
檳榔的主要功用是殺蟲、消積、行水,與常山、草果等同用,可治瘧疾。
近年亦用本品治血吸蟲病。
賓門、仁頻、洗瘴丹。
氣味
苦、辛、溫、澀、無毒。
主治
痰涎爲害。
用檳榔爲末,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口吐酸水。
用檳榔四兩、桔皮一兩,共研爲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湯調下。
傷寒胸悶。
用檳榔、枳實,等分爲末,每服二錢,黃連煎湯送下。
心氣痛。
用檳榔、高良薑各一錢半,陳米百粒,水煎服。
腰痛。
用檳榔爲末,酒送服一錢。
腳氣。
用檳榔十二枚,研爲末,分二次服,以薑汁溫酒調下。
大小便祕。
用檳榔爲末,蜜湯調服二錢。
或以童便、蔥白同煎服亦可。
小便灑痛。
有用面煨檳榔、赤芍藥各半兩爲還想,每取三錢,以燈心水煎好,空心服下。
一天服二次。
腸寄生蟲。
用檳榔十多枚,研爲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檳榔皮至一升,調末一匙,空心服。
經過去一天,有蟲排出,如未排盡,可再次服藥。
又方:檳榔半兩,炮過,研爲末,每服二錢,以蔥、蜜煎湯調服。
口吻生瘡。
用檳榔燒過。
研末,加輕粉敷搽。
耳出膿。
用檳榔末吹耳內。
附方
檳榔的主要功用是殺蟲、消積、行水,與常山、草果等同用,可治瘧疾。
近年亦用本品治血吸蟲病。
釋名
大椒、椒(按椒紅即椒的果殼)。
氣味
(椒紅)辛、溫、有毒。
主治
飲少尿多。
用秦椒、瓜蒂各二分,研爲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手足心腫。
用椒和鹽末等分,醋調勻敷腫處。
久患口瘡。
用秦椒去掉閉口的顆粒然後水海洗面拌煮爲粥,空心腹,以飯壓下。
重者可多服幾次,以愈爲度。
牙齒風痛。
用秦椒煎醋含漱。
大椒、椒(按椒紅即椒的果殼)。
氣味
(椒紅)辛、溫、有毒。
主治
飲少尿多。
用秦椒、瓜蒂各二分,研爲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手足心腫。
用椒和鹽末等分,醋調勻敷腫處。
久患口瘡。
用秦椒去掉閉口的顆粒然後水海洗面拌煮爲粥,空心腹,以飯壓下。
重者可多服幾次,以愈爲度。
牙齒風痛。
用秦椒煎醋含漱。
釋名
五倍、鹽膚子、鹽梅子、鹽壞子、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
氣味
(子)酸、鹹、微寒、無毒。
主治
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溼眼病。
鹽麩子的樹白皮,以水煎服能殺蛔蟲,其根白皮加醋煎濃汁含吞,能治骨鯁。
有資料說,鹽麩子的根能軟雞骨。
鹽麩子的葉上有蟲寄生,即結成五倍子,說見虫部。
五倍、鹽膚子、鹽梅子、鹽壞子、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
氣味
(子)酸、鹹、微寒、無毒。
主治
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溼眼病。
鹽麩子的樹白皮,以水煎服能殺蛔蟲,其根白皮加醋煎濃汁含吞,能治骨鯁。
有資料說,鹽麩子的根能軟雞骨。
鹽麩子的葉上有蟲寄生,即結成五倍子,說見虫部。
釋名
鳧茈、鳧茨、荸薺、黑三棱、芍、地慄。
氣味
(根)甘、微寒、滑、無毒。
主治
大便下血。
有荸薺搗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溫服。
幾天後好見效。
赤白痢。
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破損,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
用時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婦女血崩。
按病人年齡一歲用烏芋一個,燒存性,研爲末,酒沖服。
小兒口瘡。
用烏芋燒存性,研末塗搽。
誤吞銅片。
用生烏芋研汁,細細飲服,能將銅消化成水。
鳧茈、鳧茨、荸薺、黑三棱、芍、地慄。
氣味
(根)甘、微寒、滑、無毒。
主治
大便下血。
有荸薺搗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溫服。
幾天後好見效。
赤白痢。
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破損,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
用時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婦女血崩。
按病人年齡一歲用烏芋一個,燒存性,研爲末,酒沖服。
小兒口瘡。
用烏芋燒存性,研末塗搽。
誤吞銅片。
用生烏芋研汁,細細飲服,能將銅消化成水。
釋名
來禽、文林郎果。
氣味
酸、甘、溫、無毒。
主治
水痢不止。
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連林檎一起吃下。
小兒下痢。
用林檎、構子同搗汁,任意飲服。
小兒閃癖(頭髮豎立,發黃,全身瘦弱)。
用幹林檎脯研爲末和醋塗患處。
附方
林檎即現在通稱的花紅。
來禽、文林郎果。
氣味
酸、甘、溫、無毒。
主治
水痢不止。
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連林檎一起吃下。
小兒下痢。
用林檎、構子同搗汁,任意飲服。
小兒閃癖(頭髮豎立,發黃,全身瘦弱)。
用幹林檎脯研爲末和醋塗患處。
附方
林檎即現在通稱的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