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烈樸、赤樸、厚皮。
樹名榛,子名逐折。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脾胃虛損。
用厚朴(去皮,切片)、生薑(連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幹,去姜,焙樸,再以乾薑四兩、甘草二兩,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幹,去甘草,焙閏、樸爲末加棗肉、生薑同煮熟,去姜,把棗內、藥末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
此方名“厚朴煎丸”。
痰嘔逆。
飲食不下。
用厚朴一兩、薑汁炙黃,研爲末,每服二匙,米湯調下。
腹前脹滿。
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棗十枚,大枳實五枚,桂二兩,生薑五兩,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溫服八合。
一天服三次,嘔吐者再加半夏五合。
此名“厚朴七物湯”。
氣脹心悶,飲食不下,久患不愈。
用厚朴以薑汁炙焦後研爲末。
每服二匙,陳米湯調下,一天服三次。
反胃、下瀉。
治方同上。
霍亂腹痛。
用厚朴(炙)四兩、桂心二兩、枳實五枚、生薑二兩,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
此方名“厚朴湯”。
久痢。
用厚朴三兩、黃連三兩,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細細服下。
大腸乾結。
用厚朴(生研)、豬髒(煮熟搗爛)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尿渾濁。
用厚朴(薑汁炙)一兩、白茯苓一錢,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溫服。
月經不通。
有厚朴三兩(炙過,切細),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
三、四劑之後,即見特效。
方中如桃仁、紅花亦可。
烈樸、赤樸、厚皮。
樹名榛,子名逐折。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脾胃虛損。
用厚朴(去皮,切片)、生薑(連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幹,去姜,焙樸,再以乾薑四兩、甘草二兩,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幹,去甘草,焙閏、樸爲末加棗肉、生薑同煮熟,去姜,把棗內、藥末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
此方名“厚朴煎丸”。
痰嘔逆。
飲食不下。
用厚朴一兩、薑汁炙黃,研爲末,每服二匙,米湯調下。
腹前脹滿。
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棗十枚,大枳實五枚,桂二兩,生薑五兩,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溫服八合。
一天服三次,嘔吐者再加半夏五合。
此名“厚朴七物湯”。
氣脹心悶,飲食不下,久患不愈。
用厚朴以薑汁炙焦後研爲末。
每服二匙,陳米湯調下,一天服三次。
反胃、下瀉。
治方同上。
霍亂腹痛。
用厚朴(炙)四兩、桂心二兩、枳實五枚、生薑二兩,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
此方名“厚朴湯”。
久痢。
用厚朴三兩、黃連三兩,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細細服下。
大腸乾結。
用厚朴(生研)、豬髒(煮熟搗爛)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尿渾濁。
用厚朴(薑汁炙)一兩、白茯苓一錢,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溫服。
月經不通。
有厚朴三兩(炙過,切細),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
三、四劑之後,即見特效。
方中如桃仁、紅花亦可。
氣味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乳癰初起(腫痛結硬,欲破未破)。
用樺皮燒存性,研爲末,溫酒送服一匙。
服後即臥牀休息。
一服見效。
肺風毒瘡(遍身瘡疥如癘,以及急仍瘙癢,臉上風刺,婦女粉刺等)。
用樺皮營業稅灰四兩、燒枳殼(去穰)四兩、荊芥穗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研爲末;另用杏仁(水煮過,去皮尖)二兩,研爲泥,與藥末調勻。
每服二錢,飯後服,溫酒調下。
病得者,王碼服藥三次,此方名“樺皮散”。
小例熱而短。
和樺皮煮成濃汁飲服。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乳癰初起(腫痛結硬,欲破未破)。
用樺皮燒存性,研爲末,溫酒送服一匙。
服後即臥牀休息。
一服見效。
肺風毒瘡(遍身瘡疥如癘,以及急仍瘙癢,臉上風刺,婦女粉刺等)。
用樺皮營業稅灰四兩、燒枳殼(去穰)四兩、荊芥穗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研爲末;另用杏仁(水煮過,去皮尖)二兩,研爲泥,與藥末調勻。
每服二錢,飯後服,溫酒調下。
病得者,王碼服藥三次,此方名“樺皮散”。
小例熱而短。
和樺皮煮成濃汁飲服。
釋名
巴菽、剛子、老陽子。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一切積滯。
用巴豆一兩、蛤粉二兩、黃櫱三兩,共研爲末,調水做成丸子,如綠豆大。
每服五丸,水送下。
宿食不化,大便閉塞。
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爛,合酒微火煎至能團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
每服一丸,水送下。
想嘔吐者服二丸。
水蠱大腹,皮膚色黑。
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黃)、杏仁六十枚(去皮、類,炙黃),共搗丸如小豆大。
每服一丸,水送下,以瀉爲度。
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黃)、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熱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食瘧、積瘧,用巴豆(去皮、心)二錢,皂莢(去皮、子)六錢,搗爛和成丸了,如綠豆大。
每服一丸,冷湯送下。
符號滯泄痢,腹痛裏急。
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個,同燒存性,研哪泥,溶蠟和成丸,子哪綠豆大。
每服二、三丸,煎大黃湯送下。
隔日一服。
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錢亦可。
氣痢赤白。
用巴豆一兩,去皮心,炒過,研爲末,加熟豬肝和成丸子,如綠豆大。
空心服,米湯送下三、四丸。
瀉血不止。
用巴豆一個,去皮,放入事先開了小孔的雞蛋中,紙包好,煨熟。
去豆吃蛋,病即止。
體虛的病人分作二次服。
甚效。
夏月水瀉不止。
用巴事閏粒燒存性,黃蠟和成一丸,水送服。
小兒吐瀉。
用巴豆一粒燒存性黃蠟豆大一塊,熔滴水中,一起搗勻做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服五至七丸,蓮子燈心湯送下。
乾霍亂(心腹脹痛,吐瀉不出)。
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熱水研服,能吐瀉好見效。
寒痰氣喘。
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線捆好,燒存性,研爲還想,加清退汁和酒一杯,慢慢飲服。
有特效。
舌上出血。
用巴豆一枚、亂髮一團(如雞蛋大),燒存性,研爲末,酒沖服。
中風口歪。
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爛,左歪塗右手心,右不止塗左手心,再以熱水一杯放在塗藥的手上,不久,口即復原,然後把藥洗去。
小兒口瘡,不能吃乳。
用巴豆一一粒,連油研爛,加黃花菜丹少許,剃去小兒囟門頭髮,把藥敷貼好,待四邊起小水泡,即用溫水洗去,再以菖蒲湯洗過,便不會長成瘡。
風瘙隱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處。
疥瘡。
用巴豆十粒,炮黃花菜,去皮心,研爲末,加酥和膩粉少許,把瘡抓破搽上。
注意本劑不得近目及腎囊。
如必須在這些部位搽藥,須先用黃丹塗過。
荷錢癬。
用巴豆仁三個,連油搗成泥,包薄
巴菽、剛子、老陽子。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一切積滯。
用巴豆一兩、蛤粉二兩、黃櫱三兩,共研爲末,調水做成丸子,如綠豆大。
每服五丸,水送下。
宿食不化,大便閉塞。
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爛,合酒微火煎至能團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
每服一丸,水送下。
想嘔吐者服二丸。
水蠱大腹,皮膚色黑。
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黃)、杏仁六十枚(去皮、類,炙黃),共搗丸如小豆大。
每服一丸,水送下,以瀉爲度。
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黃)、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熱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食瘧、積瘧,用巴豆(去皮、心)二錢,皂莢(去皮、子)六錢,搗爛和成丸了,如綠豆大。
每服一丸,冷湯送下。
符號滯泄痢,腹痛裏急。
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個,同燒存性,研哪泥,溶蠟和成丸,子哪綠豆大。
每服二、三丸,煎大黃湯送下。
隔日一服。
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錢亦可。
氣痢赤白。
用巴豆一兩,去皮心,炒過,研爲末,加熟豬肝和成丸子,如綠豆大。
空心服,米湯送下三、四丸。
瀉血不止。
用巴豆一個,去皮,放入事先開了小孔的雞蛋中,紙包好,煨熟。
去豆吃蛋,病即止。
體虛的病人分作二次服。
甚效。
夏月水瀉不止。
用巴事閏粒燒存性,黃蠟和成一丸,水送服。
小兒吐瀉。
用巴豆一粒燒存性黃蠟豆大一塊,熔滴水中,一起搗勻做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服五至七丸,蓮子燈心湯送下。
乾霍亂(心腹脹痛,吐瀉不出)。
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熱水研服,能吐瀉好見效。
寒痰氣喘。
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線捆好,燒存性,研爲還想,加清退汁和酒一杯,慢慢飲服。
有特效。
舌上出血。
用巴豆一枚、亂髮一團(如雞蛋大),燒存性,研爲末,酒沖服。
中風口歪。
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爛,左歪塗右手心,右不止塗左手心,再以熱水一杯放在塗藥的手上,不久,口即復原,然後把藥洗去。
小兒口瘡,不能吃乳。
用巴豆一一粒,連油研爛,加黃花菜丹少許,剃去小兒囟門頭髮,把藥敷貼好,待四邊起小水泡,即用溫水洗去,再以菖蒲湯洗過,便不會長成瘡。
風瘙隱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處。
疥瘡。
用巴豆十粒,炮黃花菜,去皮心,研爲末,加酥和膩粉少許,把瘡抓破搽上。
注意本劑不得近目及腎囊。
如必須在這些部位搽藥,須先用黃丹塗過。
荷錢癬。
用巴豆仁三個,連油搗成泥,包薄
釋名
荑.無姑.木名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脾胃有蟲,食即痛。
面黃無色。
用蕪荑仁二兩,和麪炒成黃色,研爲末。
每服二匙,米湯送下
殺體內寄生蟲。
用生蕪荑、生檳榔各四兩,研爲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
久泄,氣多糞少。
用鞠荑五兩,搗爲還想,加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日空心於飯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嬰孩驚風后失聲。
用蕪荑、神曲、麥櫱、黃連各一錢,分別炒過,共研爲還想,加豬膽汁調糊做成丸子。
如黍米大。
每服十丸,木通湯送下。
蟲牙作痛。
作蕪荑仁放蛀齒孔中,很有效。
腹中鱉瘕(平時好酒,血入於酒,則爲酒鱉;平時多氣,血凝於氣,則爲氣鱉;虛勞痼冷,敗血雜痰,則爲血鱉。
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咽,下蝕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或如錢)。
用蕪荑炒過煎湯服,同時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藥物乃可治。
若服雷丸、錫灰之類,是不會見效的。
荑.無姑.木名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脾胃有蟲,食即痛。
面黃無色。
用蕪荑仁二兩,和麪炒成黃色,研爲末。
每服二匙,米湯送下
殺體內寄生蟲。
用生蕪荑、生檳榔各四兩,研爲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
久泄,氣多糞少。
用鞠荑五兩,搗爲還想,加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日空心於飯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嬰孩驚風后失聲。
用蕪荑、神曲、麥櫱、黃連各一錢,分別炒過,共研爲還想,加豬膽汁調糊做成丸子。
如黍米大。
每服十丸,木通湯送下。
蟲牙作痛。
作蕪荑仁放蛀齒孔中,很有效。
腹中鱉瘕(平時好酒,血入於酒,則爲酒鱉;平時多氣,血凝於氣,則爲氣鱉;虛勞痼冷,敗血雜痰,則爲血鱉。
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咽,下蝕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或如錢)。
用蕪荑炒過煎湯服,同時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藥物乃可治。
若服雷丸、錫灰之類,是不會見效的。
釋名
韶腦。
氣味
辛、熱、無毒。
主治
牙齒蟲痛。
用樟腦、硃砂等分擦牙、有特效。
又方:用樟腦、黃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勻,加蜜調成丸子,塞病齒孔中。
小兒禿瘡。
用樟腦一錢、花椒二錢、芝麻二兩,共研爲末塗,搽患處。
腳氣腫痛。
用樟腦二兩、烏頭三兩,共研爲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腳,腳上蓋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見效。
韶腦。
氣味
辛、熱、無毒。
主治
牙齒蟲痛。
用樟腦、硃砂等分擦牙、有特效。
又方:用樟腦、黃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勻,加蜜調成丸子,塞病齒孔中。
小兒禿瘡。
用樟腦一錢、花椒二錢、芝麻二兩,共研爲末塗,搽患處。
腳氣腫痛。
用樟腦二兩、烏頭三兩,共研爲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腳,腳上蓋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見效。
氣味
辛、苦、平、無毒。
主治
突然心痛。
或時發時止。
有安息香研爲末,開水送服半錢。
小兒肚痛。
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仁、炙甘草各五錢,共研爲末,以膏和煉蜜調各藥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紫蘇湯化下。
此方名“安息香丸”。
關節風痛。
用精豬肉四兩,切片,裹安息香二兩,另以瓶裝一層灰。
藥放灰上,在大爲上(火與瓶之間隔一銅板)燒出煙,即將瓶口對痛處薰治,勿令煙散走。
辛、苦、平、無毒。
主治
突然心痛。
或時發時止。
有安息香研爲末,開水送服半錢。
小兒肚痛。
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仁、炙甘草各五錢,共研爲末,以膏和煉蜜調各藥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紫蘇湯化下。
此方名“安息香丸”。
關節風痛。
用精豬肉四兩,切片,裹安息香二兩,另以瓶裝一層灰。
藥放灰上,在大爲上(火與瓶之間隔一銅板)燒出煙,即將瓶口對痛處薰治,勿令煙散走。
釋名
構、構桑。
氣味
楮實:甘、寒、無毒。
楮葉:甘、涼、無毒。
樹白皮:甘、平、無毒。
皮間白汁:甘、平、無毒。
主治
楮實:
水氣蠱脹。
用楮實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兩、白丁香一兩半,共研爲末,將膏和末調成丸子,如梧子大。
從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脹減輕爲度,後服“治中湯”續治。
忌食甘苦峻補藥物及發物,此主名“楮實子丸”。
肝熱生翳。
有楮實子研細,飯後以蜜湯送服一錢。
一天服二次。
喉痹、喉風。
肛楮實陰乾,每取一個研爲末,水送服。
病重者可服二個。
石疽(長在身上、臉上,狀如癤子而皮厚)。
用楮實搗爛敷塗。
刀傷出血。
治方同上。
目昏難視。
用楮實、荊芥穗各五百枚,共研爲還想,加煉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嚼服一丸,飯後服,薄荷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葉:
老少瘴痢,日夜是餘次。
用幹楮葉三兩,熬搗爲末。
每服一匙,烏梅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藥末塞肛門內,痢出即止。
脫肛,用楮葉陰乾爲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同時將藥末敷在脫腸上。
小便白小說。
用楮葉爲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全身水腫。
用楮枝趺熬葉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
一天服三次。
虛肥面腫(刖腳不腫)。
用楮葉八兩,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絕。
中風不語。
用楮枝葉銼細,酒煮汁出。
隨時飲服適量。
吐血、鼻血。
用楮葉搗汁一、二程式,隨時溫飲適量。
目翳。
用春還想楮葉,曬乾,研爲末,加麝香少許。
每取黍米大一團點眼內,翳自脫落。
疝氣。
用楮葉、雄黃,等分爲還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鹽酒送下
癬瘡溼癢。
用楮葉搗爛敷塗。
痔瘻腫痛。
用楮葉半斤搗爛封塗。
蛇咬傷。
用楮葉、麻葉一起搗爛,取汁漬傷處。
樹白皮:
腸風下血。
用秋季楮皮陰乾爲末,酒送服三錢,或加入麝香少許。
一天服二次。
血痢、血崩。
用楮樹皮、荊芥,等分爲末,冷醋調服一錢,血崩,煎服。
浮腫。
用楮白皮、豬苓、木通各二錢,桑白皮三錢,陳皮、橘皮各一錢,生薑三片,加水三鍾煎服。
一天服一劑。
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脹滿)。
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式,白朮四兩。
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
每服一匙,一天兩次。
目中翳膜。
用楮白皮曬乾,燒灰。
研爲末。
每點少許。
一天點三、五次。
皮間白汁:頑癬、蜂蠍蛇蟲咬傷、
構、構桑。
氣味
楮實:甘、寒、無毒。
楮葉:甘、涼、無毒。
樹白皮:甘、平、無毒。
皮間白汁:甘、平、無毒。
主治
楮實:
水氣蠱脹。
用楮實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兩、白丁香一兩半,共研爲末,將膏和末調成丸子,如梧子大。
從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脹減輕爲度,後服“治中湯”續治。
忌食甘苦峻補藥物及發物,此主名“楮實子丸”。
肝熱生翳。
有楮實子研細,飯後以蜜湯送服一錢。
一天服二次。
喉痹、喉風。
肛楮實陰乾,每取一個研爲末,水送服。
病重者可服二個。
石疽(長在身上、臉上,狀如癤子而皮厚)。
用楮實搗爛敷塗。
刀傷出血。
治方同上。
目昏難視。
用楮實、荊芥穗各五百枚,共研爲還想,加煉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嚼服一丸,飯後服,薄荷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葉:
老少瘴痢,日夜是餘次。
用幹楮葉三兩,熬搗爲末。
每服一匙,烏梅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藥末塞肛門內,痢出即止。
脫肛,用楮葉陰乾爲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同時將藥末敷在脫腸上。
小便白小說。
用楮葉爲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全身水腫。
用楮枝趺熬葉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
一天服三次。
虛肥面腫(刖腳不腫)。
用楮葉八兩,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絕。
中風不語。
用楮枝葉銼細,酒煮汁出。
隨時飲服適量。
吐血、鼻血。
用楮葉搗汁一、二程式,隨時溫飲適量。
目翳。
用春還想楮葉,曬乾,研爲末,加麝香少許。
每取黍米大一團點眼內,翳自脫落。
疝氣。
用楮葉、雄黃,等分爲還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鹽酒送下
癬瘡溼癢。
用楮葉搗爛敷塗。
痔瘻腫痛。
用楮葉半斤搗爛封塗。
蛇咬傷。
用楮葉、麻葉一起搗爛,取汁漬傷處。
樹白皮:
腸風下血。
用秋季楮皮陰乾爲末,酒送服三錢,或加入麝香少許。
一天服二次。
血痢、血崩。
用楮樹皮、荊芥,等分爲末,冷醋調服一錢,血崩,煎服。
浮腫。
用楮白皮、豬苓、木通各二錢,桑白皮三錢,陳皮、橘皮各一錢,生薑三片,加水三鍾煎服。
一天服一劑。
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脹滿)。
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式,白朮四兩。
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
每服一匙,一天兩次。
目中翳膜。
用楮白皮曬乾,燒灰。
研爲末。
每點少許。
一天點三、五次。
皮間白汁:頑癬、蜂蠍蛇蟲咬傷、
釋名
山棗。
氣味
(酸棗)酸、平、無毒。
主治
膽風沉星(膽風毒氣,虛實不調,昏沉多睡)。
用酸棗仁一兩(生用)、蠟茶二兩,以生薑汁塗炙微焦爲散。
每取二錢,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溫服。
膽虛不眠(心多驚悸)。
用酸棗仁一兩,炒香,搗爲散。
每服二錢,竹葉湯調下。
又方:再加人蔘一兩、辰砂半兩、乳香二錢半,調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振悸不收藏。
用酸棗仁二升,茯苓、白朮、人蔘、甘草各二兩,生薑六兩,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
此方稱“酸棗仁湯”。
虛煩不眠。
用酸棗仁二升,母、乾薑、茯苓、芎各二兩,甘草(炙)一兩,先以水一斗煮棗仁,得汁七程式,再放入其餘各藥同煮,最後得汁三程式,分次服下。
此方名“酸棗仁湯”。
骨蒸不眠。
用酸棗仁一兩,加水二碗研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
粥熟後,再下地黃汁一合,煮勻吃下。
盜汗,用酸棗仁、人蔘、茯苓,等分爲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山棗。
氣味
(酸棗)酸、平、無毒。
主治
膽風沉星(膽風毒氣,虛實不調,昏沉多睡)。
用酸棗仁一兩(生用)、蠟茶二兩,以生薑汁塗炙微焦爲散。
每取二錢,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溫服。
膽虛不眠(心多驚悸)。
用酸棗仁一兩,炒香,搗爲散。
每服二錢,竹葉湯調下。
又方:再加人蔘一兩、辰砂半兩、乳香二錢半,調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振悸不收藏。
用酸棗仁二升,茯苓、白朮、人蔘、甘草各二兩,生薑六兩,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
此方稱“酸棗仁湯”。
虛煩不眠。
用酸棗仁二升,母、乾薑、茯苓、芎各二兩,甘草(炙)一兩,先以水一斗煮棗仁,得汁七程式,再放入其餘各藥同煮,最後得汁三程式,分次服下。
此方名“酸棗仁湯”。
骨蒸不眠。
用酸棗仁一兩,加水二碗研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
粥熟後,再下地黃汁一合,煮勻吃下。
盜汗,用酸棗仁、人蔘、茯苓,等分爲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