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
主治
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释名
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鼻血。
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
屡试皆效。
小便不通。
用栀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盐少许,俣捣烂贴脐上及阴囊,过一会即通。
血淋涩痛。
用生栀子不、滑石等分,葱汤送服。
下泻鲜血。
用栀子仁烧灰,水送服一匙。
热毒血痢。
用栀子十四枚,去皮,捣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疗效显著。
亦可用水煎服。
临产下简。
用栀子烧过。
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
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热水肿。
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
若上焦热。
则连壳用。
霍乱转筋,心腹胀满,吐泻不得。
用栀子十几枚,烧过,研为末,熟酒送服。
胃脘火痛。
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
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热病食劳复(按:指热病之后因饮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旧病复发)。
用栀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
须出微汗为好。
小儿狂躁(蓄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
用栀子仁七枚、豆豉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眼来肠秘。
用山栀子七个,钻孔煨熟,加水一程式,煎至半升,去渣,放入大黄不三钱,温服。
风痰头痛。
用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火焰丹毒。
用栀子捣烂和水涂搽。
眉中练癣。
用栀子烧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伤折肿痛。
用栀子、白面同捣烂,敷涂痛处,甚效。
汤烫火烧。
用栀子末和鸡蛋清调浓敷涂。
释名
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水痢。
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
疮疥。
用胡颓子根煎汤洗。
吐血。
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
喉痹痛塞。
用胡颓子根煎酒灌服。
气喘咳嗽。
用胡颓子叶焙过。
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释名
乌木、乌文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解毒,亦治霍乱吐利。
取木片研为还想,温酒冲服。
释名
奴会、讷会、象胆。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湿癣。
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小儿脾疳。
用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米汤送下。
虫牙。
用芦荟研末敷上。
气味
辛、热、有毒。
主治
大风疮裂。
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
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
此方亦治杨梅恶疮。
大风诸癞。
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
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同时用苦参汤洗浴。
手背皲裂。
用大风子捣烂涂搽。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释名
苏合油、流动苏合香。
气味
辛,温
主治
开窃,辟秽,止痛。
用于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腹冷痛,惊痫。
释名
阿虞、薰渠、哈昔尼。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
诸物不忌,腹痛无妨。
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腹内一般痞块。
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
忌羊肉醋面。
疟疾寒热。
用阿魏、胭脂各一块、如豆大,研匀,调蒜膏敷虎口上。
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
每服一丸,空心服,参汤送下。
牙齿虫痛。
用阿魏、臭黄,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在。
每取一丸,棉裹纳入齿痛一侧的耳中,有效。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