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風藥。
氣味
(葉)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瘻不合。
用石南、生地黃、茯苓、黃櫱、雌黃、等分爲末,每天敷患處兩次。
小兒通睛(小兒誤跌或頭腦受傷,致使瞳仁不正,觀東則見西,觀西則見東)。
用石南一兩、藜蘆三分、瓜丁五至七個,共研爲末。
每次吹少許入鼻中,一天三次。
內服牛黃平肝的藥物,此方名“石南散”。
風藥。
氣味
(葉)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瘻不合。
用石南、生地黃、茯苓、黃櫱、雌黃、等分爲末,每天敷患處兩次。
小兒通睛(小兒誤跌或頭腦受傷,致使瞳仁不正,觀東則見西,觀西則見東)。
用石南一兩、藜蘆三分、瓜丁五至七個,共研爲末。
每次吹少許入鼻中,一天三次。
內服牛黃平肝的藥物,此方名“石南散”。
釋名
續骨木、木蒴。
氣味
甘、苦、平、無毒。
主治
折上傷筋骨。
用接骨木半兩、乳香半錢,芍藥、當歸、芎,自然銅各一兩,共研爲末,化黃蠟四兩,投藥末攪勻,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若只是傷損,以酒化服一丸即可;若碎折筋骨,則先用化藥敷貼,然後內服。
產後血暈。
用接骨木碎塊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附方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現在臨牀上還用它來治療急慢性腎炎水腫、小便不利、風疹瘙癢等症。
續骨木、木蒴。
氣味
甘、苦、平、無毒。
主治
折上傷筋骨。
用接骨木半兩、乳香半錢,芍藥、當歸、芎,自然銅各一兩,共研爲末,化黃蠟四兩,投藥末攪勻,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若只是傷損,以酒化服一丸即可;若碎折筋骨,則先用化藥敷貼,然後內服。
產後血暈。
用接骨木碎塊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附方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現在臨牀上還用它來治療急慢性腎炎水腫、小便不利、風疹瘙癢等症。
釋名
茯靈、茯兔、鬆腴、不死麪,抱根者名茯神。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心神不定,恍惚健忘。
用茯苓二兩(去皮)、沉香半兩,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三十丸,飯後服,人蔘湯送下。
虛滑遺精。
用白茯苓二兩、縮砂仁一兩,共研爲末,加鹽二錢,將瘦羊肉切薄片蘸藥炙熟吃,酒送下。
濁遺帶下(男子元陽虛損,精氣不固,小便下濁,餘瀝常流,夢寐我驚,頻頻遺泄。
婦人白帶)。
用白茯苓(去皮)四兩,挖空一處,填入豬苓四錢半,煮開多次人,取出曬乾,去掉豬苓,研爲末,化黃蠟調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
以尿清爲度,忌米醋。
此方名“威喜丸”。
小便頻多。
用白茯苓(去皮)、幹山藥(去皮),在白礬水中漬過,焙乾,等分爲末。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小便淋瀝不禁。
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爲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幹,以酒煮地黃汁搗成膏調爲丸子,如梧子在。
每嚼一丸,空心服,鹽酒送下。
滑痢不止。
用白茯苓一兩、木香(煨)半兩,共研爲末,每服二錢,紫蘇木瓜湯送下。
妊娠水腫,小便不利,惡寒。
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兩,共研爲末。
每服二錢,水送下。
突然耳聾。
用黃蠟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細嚼。
茶湯送下。
痔漏。
用赤、白茯苓(去皮)、沒藥各二兩,破故紙四兩,在石臼中搗成一塊,酒浸數日,取出,放入木籠蒸熟,曬乾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水腫尿澀。
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湯,每日飲服。
有效爲止。
附方茯苓是真菌類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
常寄生在赤松或馬尾松的根上。
本品入藥,有以下各種
茯苓皮:爲茯苓的外皮。
利不消腫。
赤茯苓:是除去茯苓皮後內部的淡紅色部分。
清利溼熱。
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健脾滲透溼。
茯神:是白茯苓中心穿有松樹根者。
寧心安神
神木:是茯苓中間的木塊。
治腳氣攣痛。
茯靈、茯兔、鬆腴、不死麪,抱根者名茯神。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心神不定,恍惚健忘。
用茯苓二兩(去皮)、沉香半兩,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三十丸,飯後服,人蔘湯送下。
虛滑遺精。
用白茯苓二兩、縮砂仁一兩,共研爲末,加鹽二錢,將瘦羊肉切薄片蘸藥炙熟吃,酒送下。
濁遺帶下(男子元陽虛損,精氣不固,小便下濁,餘瀝常流,夢寐我驚,頻頻遺泄。
婦人白帶)。
用白茯苓(去皮)四兩,挖空一處,填入豬苓四錢半,煮開多次人,取出曬乾,去掉豬苓,研爲末,化黃蠟調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
以尿清爲度,忌米醋。
此方名“威喜丸”。
小便頻多。
用白茯苓(去皮)、幹山藥(去皮),在白礬水中漬過,焙乾,等分爲末。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小便淋瀝不禁。
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爲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幹,以酒煮地黃汁搗成膏調爲丸子,如梧子在。
每嚼一丸,空心服,鹽酒送下。
滑痢不止。
用白茯苓一兩、木香(煨)半兩,共研爲末,每服二錢,紫蘇木瓜湯送下。
妊娠水腫,小便不利,惡寒。
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兩,共研爲末。
每服二錢,水送下。
突然耳聾。
用黃蠟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細嚼。
茶湯送下。
痔漏。
用赤、白茯苓(去皮)、沒藥各二兩,破故紙四兩,在石臼中搗成一塊,酒浸數日,取出,放入木籠蒸熟,曬乾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水腫尿澀。
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湯,每日飲服。
有效爲止。
附方茯苓是真菌類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
常寄生在赤松或馬尾松的根上。
本品入藥,有以下各種
茯苓皮:爲茯苓的外皮。
利不消腫。
赤茯苓:是除去茯苓皮後內部的淡紅色部分。
清利溼熱。
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健脾滲透溼。
茯神:是白茯苓中心穿有松樹根者。
寧心安神
神木:是茯苓中間的木塊。
治腳氣攣痛。
釋名
稱俞、山蝸牛、蝸贏、蜒蚰贏、土牛兒。
氣味
鹹、寒、有小毒。
主治
小便不通。
用蝸牛搗爛貼臍下,以手摩擦。
加麝香少許更好。
大腸脫胎換骨肛。
用蝸牛一兩燒灰,調豬油敷塗,立縮。
又方;用幹蝸牛一百個,炒研。
每取一錢,以飛過赤汁的磁石末五錢,加水一碗,煎成半碗,調藥服下。
痔瘡腫痛。
用蝸牛浸油塗搽,或燒過研末敷塗。
又方:用蝸牛一個,加麝香少許,裝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塗搽。
背瘡初起。
有活蝸牛二百個、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調蛤粉敷瘡上。
每天十多次,熱痛漸止,瘡亦漸愈。
瘰癧末潰。
用連殼蝸年哐個、丁香七粒,一起燒過,研不末,敷貼患處。
瘰癧已潰。
用蝸牛牛燒研,加輕粉少許,調豬脊髓塗搽。
喉痹腫塞。
用蝸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
耳肋痄腫及喉部諸腫。
用蝸牛同面研末敷塗。
臉上毒辣瘡。
用蝸牛一、二個,加醬少許,共搗爛攤紙上,貼患處。
紙上留一小孔透氣,極效。
赤白翳膜。
用生蝸牛一個,加丹砂末,在火上炙沸,以棉球蘸汁塗眼中。
一天興二次。
鼻血不止。
和蝸牛一個焙乾,烏賊骨半錢,共研爲末,吹鼻內。
撮口臍風。
和蝸牛五個,去殼,研汁塗口,有效即止。
又方:用蝸牛十個,去殼研爛,加蒔鶓要半分,研勻塗搽,有效即止。
耳聾閉。
。
用蝸牛一兩,石膽、鍾乳粉各二錢半,共研爲末,裝產盒中,火煅過,加片腦少許。
每以酒調藥二、三分滴耳中,即愈。
蟲牙作痛。
用蝸牛殼三十個燒過,研爲末,每日擦痛處。
稱俞、山蝸牛、蝸贏、蜒蚰贏、土牛兒。
氣味
鹹、寒、有小毒。
主治
小便不通。
用蝸牛搗爛貼臍下,以手摩擦。
加麝香少許更好。
大腸脫胎換骨肛。
用蝸牛一兩燒灰,調豬油敷塗,立縮。
又方;用幹蝸牛一百個,炒研。
每取一錢,以飛過赤汁的磁石末五錢,加水一碗,煎成半碗,調藥服下。
痔瘡腫痛。
用蝸牛浸油塗搽,或燒過研末敷塗。
又方:用蝸牛一個,加麝香少許,裝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塗搽。
背瘡初起。
有活蝸牛二百個、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調蛤粉敷瘡上。
每天十多次,熱痛漸止,瘡亦漸愈。
瘰癧末潰。
用連殼蝸年哐個、丁香七粒,一起燒過,研不末,敷貼患處。
瘰癧已潰。
用蝸牛牛燒研,加輕粉少許,調豬脊髓塗搽。
喉痹腫塞。
用蝸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
耳肋痄腫及喉部諸腫。
用蝸牛同面研末敷塗。
臉上毒辣瘡。
用蝸牛一、二個,加醬少許,共搗爛攤紙上,貼患處。
紙上留一小孔透氣,極效。
赤白翳膜。
用生蝸牛一個,加丹砂末,在火上炙沸,以棉球蘸汁塗眼中。
一天興二次。
鼻血不止。
和蝸牛一個焙乾,烏賊骨半錢,共研爲末,吹鼻內。
撮口臍風。
和蝸牛五個,去殼,研汁塗口,有效即止。
又方:用蝸牛十個,去殼研爛,加蒔鶓要半分,研勻塗搽,有效即止。
耳聾閉。
。
用蝸牛一兩,石膽、鍾乳粉各二錢半,共研爲末,裝產盒中,火煅過,加片腦少許。
每以酒調藥二、三分滴耳中,即愈。
蟲牙作痛。
用蝸牛殼三十個燒過,研爲末,每日擦痛處。
釋名
黑兜蟲。
氣味
鹹、溫、無毒。
主治
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元陽不足。
用九香蟲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桔皮各四錢,白朮(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人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錢五分,以鹽開水或鹽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黑兜蟲。
氣味
鹹、溫、無毒。
主治
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元陽不足。
用九香蟲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桔皮各四錢,白朮(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人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錢五分,以鹽開水或鹽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釋名
鴉烏、老雅,預、匹居、楚烏、大嘴烏。
氣味
(肉)酸、澀、平、無毒。
主治
五勞七傷。
用烏鴉一隻,於其腹中裝入栝樓瓤一枚和白礬少許,紮緊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暗風疾。
用冬季捕得的烏鴉一隻,鹽泥封固,煅過,冷後取出,研爲末,加硃砂末半兩,和勻。
每服一錢,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不過十天可以治好。
又方:用烏鴉一隻,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蒼耳心子七枚,共研爲末,每服一錢,空心服,熱酒送下。
經脈不通,積血不散。
用烏鴉(去皮毛,炙)三分,當歸(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黃(炒)、水蛭(以糯米炒過)各半兩、芫青(糯米炒過)一分、共研爲末。
每且錢,酒送下。
虛勞瘵疾。
絞死烏鴉一隻,去毛、腸,填入人蔘片、花椒各五錢,縫好,水煮熟食。
另以湯中鴉骨、參、椒焙乾,研爲末。
加棗肉做成丸子服下。
鴉烏、老雅,預、匹居、楚烏、大嘴烏。
氣味
(肉)酸、澀、平、無毒。
主治
五勞七傷。
用烏鴉一隻,於其腹中裝入栝樓瓤一枚和白礬少許,紮緊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暗風疾。
用冬季捕得的烏鴉一隻,鹽泥封固,煅過,冷後取出,研爲末,加硃砂末半兩,和勻。
每服一錢,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不過十天可以治好。
又方:用烏鴉一隻,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蒼耳心子七枚,共研爲末,每服一錢,空心服,熱酒送下。
經脈不通,積血不散。
用烏鴉(去皮毛,炙)三分,當歸(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黃(炒)、水蛭(以糯米炒過)各半兩、芫青(糯米炒過)一分、共研爲末。
每且錢,酒送下。
虛勞瘵疾。
絞死烏鴉一隻,去毛、腸,填入人蔘片、花椒各五錢,縫好,水煮熟食。
另以湯中鴉骨、參、椒焙乾,研爲末。
加棗肉做成丸子服下。
釋名
地芙蓉、木蓮、華木、樺木、拒霜。
氣味
(葉並花)微辛、平、無毒。
主治
赤眼腫痛。
用木芙蓉葉研爲末,水調勻貼太陽穴中“清涼膏”。
月經不止。
用木芙蓉花、蓮蓬殼,等分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偏墜作痛。
用木芙蓉葉、黃櫱各二錢,共研爲末,以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陰囊,其痛自止。
癰疽腫毒辣。
用木芙蓉葉(研末)、蒼耳(燒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調勻塗患處四圍。
頭上癩瘡。
用木芙蓉根皮研爲末,香油調塗。
塗前以松毛、柳枝煎湯,洗淨患處。
湯火灼瘡。
用木芙蓉花研末,調油敷塗。
有奇效。
一切瘡腫。
用木芙蓉葉、菊花葉一起煎不,頻頻薰洗。
地芙蓉、木蓮、華木、樺木、拒霜。
氣味
(葉並花)微辛、平、無毒。
主治
赤眼腫痛。
用木芙蓉葉研爲末,水調勻貼太陽穴中“清涼膏”。
月經不止。
用木芙蓉花、蓮蓬殼,等分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偏墜作痛。
用木芙蓉葉、黃櫱各二錢,共研爲末,以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陰囊,其痛自止。
癰疽腫毒辣。
用木芙蓉葉(研末)、蒼耳(燒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調勻塗患處四圍。
頭上癩瘡。
用木芙蓉根皮研爲末,香油調塗。
塗前以松毛、柳枝煎湯,洗淨患處。
湯火灼瘡。
用木芙蓉花研末,調油敷塗。
有奇效。
一切瘡腫。
用木芙蓉葉、菊花葉一起煎不,頻頻薰洗。
釋名
白魚、壁魚、蠹魚。
氣味
鹹、溫、無毒。
主治
小兒天吊(眼向上翻)。
用衣魚乾者十個、溼者五個,加乳汁研勻灌下。
小兒疾。
用衣魚七個、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溫服。
此方名“白魚散”。
目中浮翳。
取書中衣魚末,點少許在翳上。
一天點二次。
小便不通。
有衣魚、濃石亂髮,等分爲散。
每服半匙,水關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魚散”。
白魚、壁魚、蠹魚。
氣味
鹹、溫、無毒。
主治
小兒天吊(眼向上翻)。
用衣魚乾者十個、溼者五個,加乳汁研勻灌下。
小兒疾。
用衣魚七個、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溫服。
此方名“白魚散”。
目中浮翳。
取書中衣魚末,點少許在翳上。
一天點二次。
小便不通。
有衣魚、濃石亂髮,等分爲散。
每服半匙,水關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