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海扇
氣味
(殼)甘、鹹、大寒、無毒。
主治
安神,解藥毒及蟲螫毒。
加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下。
釋名
車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氣味
酸、平、無毒。
主治
小兒驚痰實,二便不通。
用大黃(酒浸後炒過)、郁李仁(去皮,研爲末)各一錢,滑石末一兩,一起搗和成丸子,如黍米大。
二歲小兒服三丸,其他兒童根據情況加減,開水送下。
腫滿氣急,睡臥不得。
用郁李仁一合,搗成末,和麪作餅吃,吃下即可通便,氣泄出後即愈。
心腹脹滿,二便不通,氣急喘息,腳氣浮腫。
用郁李仁十二分,搗爛,水磨取汁,薏苡三合,搗如粟大。
一同煮粥吃下。
皮膚血汗。
用郁李仁(去皮,研細)一錢,鵝梨搗汁調下。
釋名
貓兒刺。
氣味
微基、涼、無毒。
主治
木皮浸酒服,補腰腳令健,會圳燒灰淋汁或煎膏,塗白癜風。
釋名
寄屑、寓木、宛童、鳶。
氣味
苦、平、無毒。
主治
膈氣。
用生桑寄生搗汁一碗服
胎動腹痛。
用桑寄生一兩半、阿膠(炒)半兩、艾葉半兩,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溫服。
去艾葉亦可。
毒痢膿血。
脈搏弱。
用桑寄生二兩,防風、川芎各二錢半、炙甘草三錢,共研爲末。
加水一碗,煎至八成。
連渣服下。
下血後元所虛乏、腰膝無力。
用桑寄生爲末。
每服一錢,開水衝下。
釋名
蠟蜂。
氣味
(蜂子)甘、平、微寒、無毒。
主治
大麻風(鬚眉脫落,皮肉已爛成瘡)。
用蜜蜂子、胡蜂子,黃蜂子(並炒過)各取一分,白花蛇、烏蛇(並酒浸,去皮骨,炙幹)、全蠍(去尾,炒)、白殭蠶(炒)各一兩,地龍(去土,炒)半兩,蠍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用,炒)各十五枚,丹砂一兩,雄黃(醋熬)一分,龍腦半錢。
以上各藥,共研爲還想,每服一匙,溫蜜湯調下。
一天服三至五次。
釋名
次蟗、蛛蝥
氣味
微寒、有小毒。
主治
嬰兒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爲末,加豬乳一合,和勻,分三次慢慢灌服。
極效。
泄痢脫肛,用大蜘蛛一個,瓠葉兩重,包紮定,燒存性,加黃丹少許,共研爲末。
先以白礬蔥椒煎湯洗,揩乾後,再以藥末攤布上,把脫腸輕輕託上收進。
走馬牙疳,出血用臭。
用蜘蛛一枚、銅綠半錢、麝香少許,搗勻,擦患處。
頦下結核。
用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泡過,研爛,去渣,臨臥時飲服。
最效。
瘰癧結核。
用大蜘蛛五枚,曬乾,去足,研細,調油塗搽。
一天二次。
疔腫拔根。
用蜘蛛搗爛,和醋。
先把疔腫四圍挑出血令根稍露,然後敷藥。
幹了就換,經一日夜,根即拔出。
蟲、蛇、蜈蚣等咬傷。
用蜘蛛研汁敷塗,有效。
一切惡瘡。
用蜘蛛曬乾,研爲還想,加輕粉、麻油塗搽。
吐血。
用蜘蛛風炒黃,研爲末,酒送服。
釋名
壁鏡。
氣味
無毒。
主治
喉痹乳蛾。
用牆上壁錢七個,內要活蛛二枚,以白礬(一塊約重七分)化開,一起燒存性,出火毒後研爲末,吹入喉中,能治重病。
忌食熱肉、硬物。
小兒嘔逆。
用壁錢蟲窠幕(壁繭)十多枚,煮汁飲服。
產後咳逆不止。
用壁繭三、五個,煎汁細細飲服。
瘡口不收。
用壁繭頻頻敷貼。
蟲牙疼痛。
把乳香放放壁繭內,燒存性,填入牙孔中。
釋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龍、何皮、癩蛤蟆。
氣味
蟾酥:甘辛、溫、有毒。
辛、涼、微毒。
主治
腹中冷嘲熱諷癖(逆害飲食,民證停痰,兩脅痞滿,按之鳴轉)。
用大蟾蜍一個,去皮腸,切成小塊,加硭硝(體強者一升,中等者七合體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瀉爲度。
小兒疳積(疳積腹大。
黃瘦骨立,頭生瘡癤)。
用立秋後大蟾蜍,去首、足腸,塗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積穢排出。
連吃五、六個,一月這後,形容改變,療效顯著。
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
用大幹蟾蜍一個(燒存性)、皁角(去皮弦)一錢(燒存性)、蛤粉(水飛)三錢、麝香一錢,共研爲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
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走馬牙疳,浸蝕口鼻。
用幹蟾蜍裹黃泥中煅過,取二錢產,加黃連二錢半、青黛殘、麝香少許,共研爲末,敷患處。
小兒口瘡。
蓐瘡。
用夏季蟾蜍炙過,研爲末,敷患處。
一切溼瘡。
用蟾蜍燒灰,調豬油塗搽。
小兒癬瘡。
治方同上。
附骨壞瘡(膿汁不斷,或骨從瘡孔中露出,久治不愈)。
和大蟾蜍一個、亂頭髮如雞蛋大一團、豬油四兩,煎枯,去渣,凝成膏藥,先以桑根皮、烏頭煎湯冼瘡,,再用幹煅過的龍骨末,撒在瘡的四周,最後以膏藥敷上貼好。
腫毒初起。
用大蟾蜍一個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塗。
頻頻換藥。
破傷風病。
用蟾蜍二兩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兩,同酒炒熟,再加酒二兩半,溫服。
不久,通身出汗,極效。
折傷接骨。
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塗傷處,外用竹片包好捆穩。
大腸痔疾。
用蟾蜍一個,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爲末;另取豬大一截,扎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
如此幾次,痔瘡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間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膚腺的分泌物):
拔取疔毒。
用蟾酥調白麪、黃丹用成丸子,如麥粒大,插入瘡中,同時以水和丸成膏貼瘡上。
疔瘡惡腫。
用蟾酥一錢、巴豆四枚,搗爛,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
每服一丸,薑湯送下。
地定會,以以蓄根、黃荊子研,酒半碗飲服促進藥力。
四、五次後,可食粥補身體。
一切瘡毒。
用蟾酥一錢、白麪二錢、硃砂少許,加水調成丸子,如麥粒大。
每用一丸,水送服。
如瘡勢緊急,用蔥湯送服五、七錠亦可。
汗出即愈。
喉痹乳蛾。
用蟾枚、草烏尖末,皁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研一丸點患處,極有效。
一切齒痛。
用蟾枚少許點
釋名
蟪蛄、天螻、螻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氣味
鹹、寒、無毒。
主治
水腫病(腹滿,喘急,不能安臥)。
用螻蛄五枚,焙乾爲末,飯前用開水送服一錢,以小便通暢爲效,有人加甘遂末一錢、商陸汁一匙,忌鹽一百日。
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螻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錢,立通。
又方:用螻蛄一個、葡萄心七個,搗爛,露一領先,曬乾,共研爲末,酒送服。
又方:夏季收集螻蛄陰乾,分頭、腹、尾,焙過收存,治上身水腫,用頭末七個;治身體中部水腫,用腹末七個;治下身水腫,用尾末七個,飯前服,酒送下。
大腹水腫。
用螻蛄炙熱,每天吃十個。
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黃各三錢,共研爲末。
以螻蛄七個,加搗爛的蔥,在新瓦上焙乾,去掉翅足,每個剪作左右兩半。
退左側水腫時,即以蟲的左側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藥末二錢,黎明時,用淡竹葉、天門冬煎激發調服。
三天後,照這種方法服蟲的右側七片。
鼻消水(頭面乳腫較重)。
用螻蛄一個。
輕粉二分半,共研爲末,每次取少計,入鼻中,以黃水出盡爲效。
石淋用痛。
用螻蛄七個、鹽二兩,在新瓦上焙乾,研爲末。
每服一匙,溫酒送下。
大小便不通。
用螻蛄、蜣螂各七個,男取蟲頭,女取蟲身,瓦上焙焦,研爲末。
以樗皮煎汁送服。
極效。
胞衣不下。
用歸螻蛄一個,水煎開二十次,灌入即下。
牙齒疼痛。
用螻蛄一個,裹舊糟中,溼紙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處。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