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黃平面魚,央軋。
氣味
甘、平、微毒。
主治
水腫。
用黃顙魚三尾、紗綠豆一俁、大蒜三瓣,水煮爛,去魚食豆,以煮汁調商陸末一錢服下。
有人把此主用詩記下:“一頭黃顙八須魚,綠豆同煎一合餘。
白煮作羹成頓服,管教水腫自消除”。
瘰癧潰壞。
用黃顙魚破開,納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
煅存性,研爲末,香油調敷。
釋名
犁鶘、烏澤、逃河、淘鵝。
氣味
(脂油)鹹、溫、滑、無毒。
主治
塗癰腫,治風痹,透經絡,通耳聾。
釋名
紅娘子、灰花蛾。
氣味
苦、平、有小毒。
(不可近目)
主治
子宮虛寒,月經不調。
用樗雞六十枚,大黃、皂莢、葶藶各一兩,巴豆一百二十枚,共研爲末,加棗肉做成丸子,如彈子大。
棉裹塞陰道內,三日取出。
每日以雞蛋三枚、胡椒末二分,同炒吃,酒送下。
久則子宮變暖。
瘰癧結核。
用樗雞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錢,硇砂殘半,黃丹五分,共研爲末,加糯米粥和藥作餅,貼患處。
一月病癒。
橫痃便毒。
用雞蛋一個,開孔,放入樗雞六個,紙飲煨熟。
去樗雞,只吃雞蛋,酒送下。
釋名
地蠶、乳齊、應條。
氣味
鹹、微溫、有毒。
主治
小兒臍瘡。
用蠐螬研末敷塗。
數次可愈。
小兒脣緊。
用蠐螬研末,豬油調搽。
丹毒。
用蠐螬搗爛敷塗。
癰疽痔漏。
用蠐螬研末敷塗。
每天一次。
斷酒不飲,用蠐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
有蠐螬搗取滇,滴眼中。
釋名
地鱉、土鱉、過街。
氣味
鹹、寒、有毒。
主治
產後腹痛(有幹血)。
用蔗蟲二十個(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黃二兩,共研爲末,加煉蜜搗勻,分作四丸。
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溫服。
下血愈。
此方名“大內蔗蟲丸”。
木舌腫強(塞口,治甚險)。
有蔗蟲(炙)五個、食鹽半兩,共研爲末,在水二碗中煎開多次,隨時熱含吐涎,直至病癒。
折傷接骨。
用蔗蟲焙存性,研爲末。
每服二、三錢,接骨有特效。
又方,用生蔗蟲搗出汁。
酒送服,又方:用蔗蟲六錢隔紙,砂鍋內焙乾;自然銅二兩,火煅過,醋淬七閃,兩藥共研爲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
傷在上方,飯後服;傷在下方飯前服。
有特效。
又方:用蔗蟲一個,陰乾臨時研末入藥,先用乳香、沒藥、龍骨、自然銅、火煅醋淬後,各取等分,加麝香少許,共研爲末。
每次取三分,與蔗蟲末拌勻,酒調服。
服藥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則接骨不能復原。
釋名
土龍。
氣味
(鱷魚甲)酸、微溫,有毒。
主治
心腹症瘕、瘰癧瘻瘡、崩中帶下等。
釋名
蛤蟹、仙蟾。
氣味
鹹、平、有小毒。
主治
久嗽肺癰(肺積虛熱成癰,久嗽不愈,咳出膿血。
喉中所塞,胸膈噎痛)。
有蛤蚧、阿膠、鹿角膠、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錢半,加水三程式,熬至半升,濾出汁,墮是仰臥細飲。
一天一次。
喘嗽臉腫(或兼有四肢浮腫)。
用蛤蚧(頭尾全者)一雌一雄,塗上酒和蜜,炙熟,加紫團人蔘半兩,共研爲末,化蠟四兩,和作六餅,每煮糯米稀飯一碗,投入一餅攪化,乘熱細細吞服。
釋名
蘄蛇、褰鼻蛇。
氣味
(肉)甘、鹹、溫、有毒。
主治
風癱、癘風、疥癬。
用白花蛇肉四兩(酒炙),天麻七錢半,薄荷、荊芥各二錢半,共研爲末,加好酒二升、蜜四兩,熬成膏。
每服一碗,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服後須在暖處出汗,十日後可見效。
此方名“驅風膏”。
除本方外,還有“世傳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瀕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種風疾。
大訂風及一切風瘡。
用白花蛇、烏梢蛇、土蝮蛇各一條,酒泡過,取肉曬乾,加苦蔘頭末四兩,共研爲末,再加皁角一斤(切小,酒浸,去酒),一起在水中揉出濃汁,熬膏調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吸聖散煎湯送下。
一天服三次,服後吃點稀飯壓往。
三日一浴,取葉,避風。
此方名“三蛇愈風丹。

刀漏瘰癧,遍發麪腋,癢痛難忍,憎寒發熱。
用白花蛇在酒中泡過後取肉二兩,炒幹;生犀角一兩二錢五分,研細;黑牽牛五錢,半生半烽;青皮五錢,各藥共研爲末,每取二錢,加膩粉五分,黎明時以糯米湯調服。
瀉下惡物。
即爲有效。
十日一服,可絕病根。
忌發物,此名“三因白花蛇散”。
痘瘡黑陷。
用白花蛇連骨炙。
勿令炙焦,取三錢,加大丁香工枚,共研爲末。
每服五分,水和淡酒關定,有特效。
不久,身上發熱。
瘡主紅活。
此方名“託痘花蛇散”。
釋名
黃鱔。
氣味
(肉)甘、大溫、無毒。
主治
內痔出血。
煮食鱔魚可治。
溼風惡氣。
用鱔魚作湯,空腹飽食,食後暖臥讓汗郵,有效。
口眼歪斜。
用鱔魚血加麝香少許,左歪塗右側,右歪塗左側,口眼復正後,將鱔血洗去。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